如何理解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如何理解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观点?
“反者道之动”是说“道”的一种运动变化形式就是一个字——“反”。“反者道之动”就是“反动”啊,万事万物的规律都是“反动”的,反向运动、反复运动。
……
……
……
“弱者道之用”,柔弱是“道”的一种最大作用。一般人都认为,强大才是有用的,其实柔弱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柔弱胜刚强,这一点在《老子》中的很多篇章都作了论述,典型的例子就是婴儿和水。我们成年人要向婴儿学习,向水学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不要时时处处都争强好胜,不要锋芒毕露。柔弱、谦虚、忍让才是做人的法宝,才是取得成功的“大用”。
“反者道之用”的“反”的含义是( )或( )。
反者道之动” 的“反”有三种含义:
一种含义是返回、返还、反复的意思,是说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是反复、返还、返回式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太阳早上升起在东方,下午在西方落下,第二天早上又升起在东方,下午又在西方落下。月亮每一个月都有阴晴圆缺,下一个月又以同样的方式运行。年年都有春夏秋冬四季,光阴从未停止却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完成一个运动周期,也就构成了一个“返”。新月渐圆,满月渐缺,潮起潮落,花开花落,生生灭灭,周而复始,这都是一种“返”,返回、返还、反复,如环无端,始终相连。
“反”的第二种含义是反对、相反、相对。万物负阴而抱阳,无不内含着相对、相异和相反的对立面,对立面各自向着相反的方向渗透,这种内在的生命动力,既相互对立、相互依赖,又相互冲和,相互转化。老子与孔子的思维方式就不一样,孔子的思维是一种顺向思维,老子的思维是一种反向思维,孔子一般都是从正面论述,说“是什么”,老子喜欢从反面说事,说“不是什么”。孔子爱说“是”,老子爱说“不”。有细心的人查过,一部五千多字的《道德经》,老子竟然说了227个“不”字,占全文字数的4.4%,比“道”字多了近3倍。其中第60章说了6个“不”,第81章说了8个“不”。第14章说了9个“不”。正因为老子敢于说“不”,而且说了那么多的“不”,才使得《道德经》的历史作用经久不衰、永放光芒。
“反”的第三种含义是相反相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相冲相荡,交通成和,两个对立的事物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促成,从而使得万物充满生机。就像中医说的:“善补阳者当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当阳中求阴。” 有反才有动,道者的思维常常是逆向思维,常常是“反弹琵琶”,“倒骑毛驴”。有一首插秧歌这样写道: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说的正是这种反者道之动的道理。从修道的角度来说:顺则生人,逆则成仙。常人是顺行从正面走向反面,走向泯灭;修道之人是逆行从反面走向正面,走向永生。反者道之动,就是指的逆则成仙。逆则逆向返还,不逆不返。
《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什么意思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这短短的21个字,却道尽天地间各股力量互动及成长的现象。
此句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原文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
1、反者:循环往复。一说意为相反,对立面。
2、弱者:柔弱、渺小。
3、有:这里指道的有形质,与一章中“有名万物之母的”的有“相同。但不是有无相生的“有”字。
4、无:与一章中的“无名天地之始”的“无”相同。但不同于“有无相生”的“无”。此处的“无”指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
老子“反者道之动”包含什么样的哲学思想
本句出自《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是:“道”的运动是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道”的作用是感觉不出力量的“柔弱”。天下万物生于有形体的天地,天地生于无形体的“道”。
注:反者:反,有两种解释。一是相反、相对;二是同返,反复、循环的意思。在老子的哲学中,这两种意义有时在不同的场合交替出现,有时使用“反”时,两种意义都蕴含在内。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循着一定规律,而“反”就是其中的一个规律。它的含义是:任何事物都是在相反相成的状态中出现的,如静与动、虚与实、弱与强、柔与刚,等等,这种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同时,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向着它的起始反复,而这个起始便是虚静。老子认为纷繁的事物只有返回根本、挎守虚静,才能避免烦扰纷争。道之动:“道”的运动(规律)。
“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是什么意思?
【释义】:道的运动规则是正反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循环往复以致无穷。道用弱的一面来对待自然,换言之就是顺应而不是改变。
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ruò zhě dào zhī yòng ,fǎn zhě dào zhī dòng ]
【出处】: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章。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释义】:道的运动规则是正反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循环往复以致无穷。道用弱的一面来对待自然,换言之就是顺应而不是改变。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从“有”中生出,“有”从“无”中生出。
【赏析】:
1、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的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弱者道之用”,是说“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这不完全是消极的,同样也有积极性的一面,道创造万物,并不使万物感到有什么强迫的力量,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和成长。用弱和用强,也就是是“无为”和“有为”的区别。“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其实,老子讲“有”和“无”,他是把有与无当成相互对立的两个哲学范畴,有与无都是道的属性。老子在说无其实也包括有,说有也包括无,道学中的阴阳即是分开又是合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中的一就是太极,太极在表达无(阴)时,就包含了有(阳),表达有(阳)时,也包含了无(阴)。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这句话的强大?
“反者道之动”是说“道”的一种运动变化形式就是一个字——“反”。“反者道之动”就是“反动”啊,万事万物的规律都是“反动”的,反向运动、反复运动。
……
……
……
“弱者道之用”,柔弱是“道”的一种最大作用。一般人都认为,强大才是有用的,其实柔弱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柔弱胜刚强,这一点在《老子》中的很多篇章都作了论述,典型的例子就是婴儿和水。我们成年人要向婴儿学习,向水学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不要时时处处都争强好胜,不要锋芒毕露。柔弱、谦虚、忍让才是做人的法宝,才是取得成功的“大用”。
反者道之动
老子是总结了尧 舜 禹 的治国经验。
本来当君王的应该有所作为,而他们3帝却恰恰相反,什么也不作为,结果国泰民安,民众与社会都彼此融洽。
以小见大,老子认为宇宙(自然法则)也正是依据这个原理,只是制造出了游戏规则,却不参与进来,让万物在这个规则里自行生衍,所以才确保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老子反对仁义礼了的理由是什么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第十八章》
只从文字上看,他(老子)是说,中国文化从上古以来,就是一个道,道衰微了,后来的人便提倡仁义道德,结果越强调越糟糕,适得其反。其次,老子也反对智慧。换句话说,知识越发达,教育学问越普及,人类社会阴谋诡诈、作奸犯科的事也就越多,越摆不平。“六亲不和有孝慈”,在家庭中所谓的六亲,那便是父母、兄弟、夫妇,彼此之间有了矛盾、冲突,才看得出来:何者孝?何者不孝?如果家庭是个美满的家庭,一团和气,大家和睦相处,那么个个看来都是孝子贤孙,根本用不着特别标榜谁孝谁不孝。如果家中出了个孝子,相对之下,便有不被认同的不孝之子,这其间问题就大了。因此说,六亲不和,才有所谓的“父慈子孝”。我们若是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特别标榜的“二十四孝”,将发现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拥有大孝美名的舜,其父母可以说不伦不类,很不像话,充分显示了舜的父母,是处在一个问题家庭中,是非不断,非常悲哀,因此舜才成为第一孝子。老子并不喜欢这样,由于一个人的坏,衬托出另一个人的好,那是不幸的事,他希望每个家庭都和乐幸福。
“国家昏乱有忠臣”,同样道理,老子不希望历史上出太多的忠臣义士,忠臣义士并非好现象。我们历史上所谓的忠臣,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皆为大家所景仰,因为他们对国家民族忠心耿耿,临危受命,连个人宝贵的生命,都可牺牲。然而,这些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迹,无不发生于历史混乱、生灵涂炭的悲惨时代。一个忠臣的形成,往往反映了一代老百姓的苦难。假使国家风调雨顺,永处太平盛世;社会上大家自重自爱,没有杀盗淫掠之事,那么岂不个个是忠臣、人人是好人了吗?因此,他主张不需特别赞美某人好、某人不得了。四十多年前,我在川西灌县灵岩寺,看到有人书刻在灵泉石壁上的两句话:“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便是老子此意,也才是天大的幸福。
其实,老子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说法,未免失之太刻薄,但这也是爱之心切,所以责之更严。
老子守柔用反之术中谦下思想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如果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件,终身都不可救治。能够察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的,叫做“强”。
就好比我们常说的柔羽胜刚强。
老子究竟是理智主义者还是反理智主义者?
今天天气不错,给你慢慢解释。
首先,如果可以的话,自己研读老子的时候最好不要用某某主义这样的眼光去分析,因为老子的那个年代某某主义都还没出娘胎,所以他们根本没法用来概括老子的思想,即便有相似的也不能全面。但是如果人家概括了,最好还是看看,多少都会有所裨益的。
言归正传,胡适先生的这个说法也不是没道理的。
正如你所说,老子里确有许多类似于“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这种现在看起来的惊世之言,但是说他们是反理智的未免言过了。就举“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段为例好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是出户在外,长命奔波的,又有几个人做到了“知天下”了?相反那些具有大智慧的多是居于家中勤奋求知之人,古有诸葛孔明居于茅庐而知天下三分之计,现有康德终身居于格尼斯堡而写出三大批判这样的大作。我们可以这样想:出户不是不好,只是室外的红红绿绿,山清水秀给了我们太多的经验,太多的感性。纵使走遍天涯海角,看尽人间繁华,留在心底的多是些点点滴滴,而真正的可以知天下之智,又在何处呢?何况老子本人不也是不行而知,之而后行的么?在此基础上,“不窥牖,见天道”
不也好理解了么。若为天道,则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只有自绝视听,方可察天道于冥冥。有些人四处求索,以为这才是趋道之径,实则他所的求得的道全是系于物事的物道,而非系于道本身的大道。所以心中知识愈多,离道的距离也就愈远,为什么有的道士藏于云雾深山,有的道士云游四海,道不同耳。让我们再来谈谈胡适先生,要知道胡适先生本人有着浓厚的西学背景。所以关于纵贯哲学史的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必然熟悉。经验论者以经验为根据,认为可被经验到的事物是才是可靠的,才是根基。唯理论者则刚好相反,认为经验不过是人的感官和感知的结果,不是一定可靠的,真正可靠的是人区别于物的本质“理性”,所以人处事的根基应当立于人的理性。胡适先生在这里很明显想要在中国的哲学史里也找出这样一种对立来。而恰好老子排斥经验崇尚道的思想与此相近,就被他以之划分了。所以不要以为老子是反理智的,虽然他的很多话,用现在的逻辑不好理解,理性是不追随时代的,它永远都是理性本身。当然老子也不是不可解的,只要慢慢体悟,都可以有所收获,人人各异罢了。这只是我的一点一个偏见,希望你能喜欢。
老子为什么反对仁义
你问的很好,这正是许多人读不懂的地方
老子反对统治者宣扬仁义,宣扬仁义反而会起到不好的作用
老子提倡,用无为来治理国家,不是让统治者什么都不做
而是让统治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治理,不让统治者搞形式,喊口号
如何理解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