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高分和论语有关的急~

高分和论语有关的急~

高分 和论语有关的 急~

一 修身养性贵在力行

——读《论语》感慨之一

孔子既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又是“诸子之中最卓者也”。而《论语》语言质朴,含光藏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奠基,是一部不朽之经典之作,其历史地位就更显重要,故有“传莫大于《论语》的说法。《论语》中的修身养性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是我国最为宝贵的思想财富,宋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平天下治天下之说。

《论语》一书确立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提出孝、悌、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完整道德规范。在《论语》中,有关修身养性的道德学说之义最为殊胜,核心就是以德润身,特别强调为仁由己、身体力行,以启发每个人的自觉道德精神。

我个人认为,今天我们读《论语》要做到继承吸取其精华,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以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才是学习、研究《论语》的现代价值所在。

“富润屋,德润身”,是古人一向倡导的思想。我们每个人都要严于自律,注重修身养性,用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并以实际行动来影响、感染社会和他人,共同创建一个“人神胥悦,草木皆春”的社会。做到明是非,讲道德,懂礼仪,知上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论语》中提出了“修己以敬”。倡导世人积善修德、提高道德修养,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促使整个社会风气的淳化,这是儒家倡导的“修身为本”的精义所在。目的是通过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铸就君子人格或理性人格。修身一方面在于驱邪扶正,保持和发挥善心与德性;在于涵养正气,比如君子坦荡荡的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贵公贱私之气等。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处处以大局为重,以国家为重,才能公正廉明,大公无私,使社会正气上扬。

《论语》所创导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是:自省、克己、慎独、忠恕、中庸和力行。自省是在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克己仍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举动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促进社会的和谐;忠恕便是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深度则是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使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界的一种修养方式;中庸就是宽容和接纳异己,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聆听别人的心声,和谐人际关系。

我深刻地体会到,不论是自省、克己、慎独还是忠恕、中庸,都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认识上,而必须身体力行,付诸行动,切实把每一个环节的修养要求都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因此理性则是强调对道德不仅应有观念上的认识,更要躬行践履,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我领悟到一点:道德的学习固然重要,道德的实践及修身养性更为重要。《论语》的精要在与道德的践行,知行合一,肯定了行的重要性。《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做到躬行践履,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道德修养的实现在于行动,而不是华丽的言辞。在现实中,我们要强调道德修养实践的个人主体性,重实践,重力行,轻空谈。衡量人的品德不能只听其言论,而应看其实际行动,故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与行”。如果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是难以指望清正廉明和社会风气好转的。“行义以达其道”,只有坚持理性才能使道变成现实,我们要形成崇尚力行的风气。

《论语》不仅强调身体力行,躬行践履,而且力主通过实践在严酷的环境中去锻炼成长,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力行思想,进一步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只有自觉地接受各种严酷环境的磨练和艰难挫折的考验,才能获得卓越的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正是《论语》中积极进取,“知其不能为而为止”的精神。

我深深感受到,为人做事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现实告诫我们,有文化不等于有修养,学历高不等于涵养高,在大学生中人格残缺,性格缺陷,心理亚健康比比皆是。马加爵事件启示我们,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势在必行。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不唯慎独,还要慎欲、慎微、慎众,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孤独中磨砺自我,在寂寞中成就学业,已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全民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既要重视制度、法律的外在控制、制约作用,更要重视每一个人的内在自省、克己、慎独、忠恕、中庸和力行的作用。我们每一位莘莘学子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上的各项公益性活动,献上一份爱心。在活动中加强道德修养,完善自我,升华人格,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培养良好世风。

二 真性情真君子

——读《论语》

孔子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年代,他的喜怒哀乐,得志或没落,都不是两千多年后的我能够轻易体味到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颜渊的品德更让我对他的感情中增添了一份圣教般的崇拜。偶尔,拜读圣人言,细细咀嚼,倒也觉得个中意味,贴近了我自己的生活。

有一段话,是关于子贡问礼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也。”“绘事后素,礼谓也。”以前我常常觉得孔老夫子那近乎顽固的钟情于太古的周礼的行为很可笑。按照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太苛求形式就让人觉得虚伪了。其实,我犯了一个滔天的错误:不该用我们现在的条条框框去衡量我们先人的学说。即使是大海,也没有资格去嘲笑羸弱的溪流,若无川,何来洋?周礼在孔子的心中是接近完美的一套揉合了仪式,制度以及精神的综合体。上面的这段话,就是他对礼如何实现的描述吧。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行礼之人必如清玉一般真切,就像美丽的女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才是美的极致,倘若让东施之类的人隆鼻修眉极尽修饰,恐怕最后比她们本真的自己还要惨不忍睹。玉不琢不成器,但是砾石无论工匠如何精心磨制也不会自行散发温婉如玉般的光泽。礼就是这样,它不是形式上的模仿所能够完成的,不是现代人客套的寒暄。它是道德的,心灵的,精神的。只有以真性情行礼的人,才是真君子。冯友兰先生说,宁为真小人,不作伪君子。君子自然是有真伪之辨的。伪君子们假仁假义的搬出一套礼来,失掉了他本质的性情,礼也就成了一种装饰,成了我所臆断的“形式”。

什么是真性情呢?子曰:直。直者内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心有好恶而如其实以出之者也。“内不自欺”大约是很难做到的。人在社会上行走,常有不如意之时,丢了钱财,便自慰:去财消灾。其实财是破了,消了什么灾却永远没法知道了。这大约就是鲁迅笔下的阿Q吧。忘记是一种自由,好记性也可以当作一种灾难。不内欺,亦有不委屈自己,不抑个性的意思吧。可是,孔子又提倡谦让的美德:与人相处要彬彬有礼。社会这个群体是复杂的包容体,三教九流皆有,腹诽私议忿恨的想法自然就出现在人的心中,是隐而不发,还是肆意宣泄?好像有点进退两难了。

转念一想,或许是因为我是凡夫俗子,有限的心无法体会先生无限的悲悯的情怀。不过,史书里的很多大师哲人们,他们以真真切切的性情独立于世,像孩子一样敢爱敢恨,也许就是对先生之学说精神最好的诠释吧。两汉的道德家们注释了孔子的遗作,整个民族的精神注解了他的哲学。

质胜仁则野,仁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一种天然的野蛮的气概,史是一种人为的文明的印记,质史之相得益彰,才是君子的内在要求。正如文明与自然之关系,犹如母亲与嗷嗷待哺的婴儿,文明再强大,也需要自然的乳汁滋养。在孔子的时代,君子是整个贵族阶层的行为模范,他们担负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就是所谓的人治社会的脊柱,整个社会都要求他们具有完美的道德规范来维持社会的安定运行和社会的公平。因此,质和史都是必不可少的精神要素。

穿越两千多年的厚厚的史书去看“君子”再现,完全抛弃现代价值观念影响是不可能的。那样就违背了君子最基本的精神——真,不是吗?我以为,君子不是道德家,不是社会学家,更不是政治家,君子必定是哲学家——是在深夜里守望着心灵月亮的那颗孤独的树,是替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守护纯洁心灵的狮子。

三 感受孔子

——读《论语》有感

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有着千古不灭的光辉一页: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成为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编修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传承了古代文明。由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中一枝独秀,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奠基。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儒家思想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思想根基。

然而越是伟大的人物,就越容易被神化。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逐渐演变成为至高无上的圣人,几千年来读书人顶礼膜拜的偶像。而儒学思想,作为各个朝代统治阶级愚民的一种工具,往往被刻意的曲解了,孔子在人们眼中似乎也变成了一位板涩的道学先生。然而,当我们翻开《论语》,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跨越时空直面几千年前的圣贤,我们很容易看出,人们所说“孔孟”,似乎更侧重于孟子的思想。然而,孔子与孟子是不同的。孔子精通数学,富于博物知识,长于六艺,较于孟子,它更多了一份洒脱与自然。“君子坦荡荡”,应是对孔子其人最好的写照。

“子在齐闻韵,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对于音乐如痴如醉的热爱和独特超群的感受力让人为之感叹。试想若非一个人用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欣赏的心态对待生活,他又如何可能达到这般境界!

“子曰:予欲无言。”“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对于自然有着独到的领悟,此语出自《论语 阳货》,表现了孔子晚年的心境和思想高度。孔子欣赏天然,欣赏率真和纯朴,相信世事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绝非人力可以全然改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洒脱与自然,而他同时也是个坚持原则的人,他对礼仪倾注的深情,在《论语 乡党》中有着很好的体现。“席不正,不坐”,这与“予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形成对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孔子,而这又不能不让人感叹《论语》的简约于美妙,寥寥数字,一代鸿儒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整本《论语》中,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孔子对于自然万物的深刻思考。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它对于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慨。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责任感,都在这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曾在一篇散文中读到“年轻人有着盲目的自信,他们挥霍青春,从不去思考人生的紧迫性,死亡一词对于他们没有意义”,对此我实在不敢苟同。生命的无偿和脆弱带来的恐惧和岁月流逝带来的压力,对于所有心智成熟的人都一样,从几千年前的圣人到今天的我们。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是《论语》中极负盛名的一句箴言,也是我最心仪的一句。一个真正的强者就应像松柏一样能够经受风霜雨雪的考验。“狂沙吹尽始见金”,大风大浪之后依然屹立的身影方是可以撑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栋梁之材。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这句话,永远在生活中的挫折面前保持不屈不挠的斗志,这也是当代中国大学生最缺乏的素质。孔子这句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箴言,跨越前年,拥有永不褪色的生命力。

孔子对于万物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他从一花一草一木这样的自然存在中体验到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大道。所谓“水鸟树林,皆见佛性”,大概就是如此吧。

《论语》和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先哲深邃的思想聚于这些显露着简约灵动之美的文字中世代承传。它应是常读常新的,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指导意义。它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而圣人的境界并不能被随意达到或超越。我们,只要记住其中哪怕是一句话,并依言而行,就足够受用一生的了。

高分和论语有关的急~: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