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与善良有关的成语故事

与善良有关的成语故事

与善良有关的成语故事

表示善良的成语: 善良 设身处地 于心何忍 安分 规行矩步 浑俗和光 既来之,则安之 乐天知命 绳趋尺步 束身自好 随遇而安 厚道 情怨理遣 温柔敦厚 仁慈 仁至义尽 仁言利博 仁心仁闻 万家生佛 和善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菩萨低眉 善气迎人 温润 平易近人 软玉温香 温良恭俭让 温润而泽 忍耐 忍气吞声 忍辱含羞 忍辱负重 唾面自干 委曲求全 其他 人弃我取 山高水长 知书达礼

中国善良的成语故事

助人为乐

zhù rén wéi lè

[释义] 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

[正音] 乐;不能读作“yuè”。

[反义] 乘人之危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结构] 动宾式。

请问“伪装善良,实则包藏祸心”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三国时期,由于荆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17年,鲁肃病死。孙、刘联合抗曹的蜜月已经结束。

当时关羽镇守荆州,孙权久存夺取荆州之心,只是时机尚未成熟。不久以后,关羽发兵进攻曹操控制的樊城,怕有后患,留下重兵驻守公安、南郡,保卫荆州。孙权手下大将吕蒙认为夺取荆州的时机已到,但因有病在身,就建议孙权派当时毫无名气青年将领陆逊接替他的位置,驻守陆口。

陆逊上任,并不显山露水,定下了与关羽假和好、真备战的策略。他给关羽写去一信,信中极力夸耀关羽,称关羽功高威重,可与晋文公、韩信齐名。自称—介书生,年纪太轻,难担大任,要关羽多加指教。关羽为人,骄做自负,目中无人,读罢陆逊的信,仰天大笑,说道:“无虑江东矣。”马上从防守荆州的守

军中调出大部人马,一心一意攻打樊城。陆逊又暗地派人向曹操通风报信,约定双方一起行动,夹击关羽。

孙权认定夺取荆州的时机已经成熟,派吕蒙为先锋,向荆州进发。吕蒙将精锐部队埋伏在改装成商船的战舰内,日夜兼程,突然袭击,攻下南部。关羽得讯,急忙回师,但为时已晚,孙权大军已占领荆州。关羽只得败走麦城。

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自已

自吹自擂

zì chuī zì léi

【解释】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出处】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就这样,清朝统治集团所自吹自擂的‘中兴大业’,转眼间已成一场春梦。”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擂;不能读作“lèi”。

【近义词】自我吹嘘、自卖自夸、大言不惭

【反义词】实事求是、谦虚谨慎

【辨析】~与“大言不惭”有别:~侧重于形容自我吹嘘;“大言不惭”侧重于形容不觉害臊。

【例句】你应该改掉~的缺点;否则别人会总不相信你。

求10篇简短的历史典故

凿壁偷光: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总结: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破釜沉舟: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

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总结:

三迁之教: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

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总结: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画蛇添足:楚国有个专管祭祀的官员,春祭以后倒一杯酒给手下人,因人多酒少不够分,就想出谁先画好蛇就喝酒的办法,有一个人第一个把蛇画好了,见其他人还没有画完,就在已画好的蛇上加了两只脚,让人啼笑皆非总结: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总结: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平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

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 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总结:由此可见,一个集体起内讧,容易让敌人有机可趁;惟有团结起来、同心协力对抗外敌。才会让敌人无机可乘。就是说,团结好了,才能一致对外,才不会被别人欺负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总结: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东施效颦: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着眉头,邻居丑女见了觉得很美,就学西施也皱起眉头,结果显得更丑。后人称这个丑女为东施。总结:不要盲目地去仿照,只会适得其反

守株待兔: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结果自然再无所获!总结: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滥竽充数: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总结: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诚信,是个人成功的保证 这是哪个作文里的原句

诚信的价值

有人说诚信是金,的确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人云: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诗人曰: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些都足以说明诚信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诚信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金!

如果每个人讲诚信、每个商家讲诚信,每个政府、国家讲诚信真正做到一诺千金,那么长此以往,人们生活定会处处充满和谐的气息。古往今来也有许多讲诚信的事例: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就依靠着自己为人正直、讲信用拉拢了大批人才为他效力,而且还在诸国树立霸主之位。晋文公重耳也正是以诚待人拉拢人才,还在明知战场上讲诚信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仍然做出退避三舍的举动。晋文公也正因此获取名声与威信,继齐桓公后又一个当上霸主!而“退避三舍”这脍炙人口的故事也为后人所称赞。

诚信是一个人面向世界的一张必不可少的“通行证”。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下不讲诚信的结果吧:如果一个政府不讲诚信,那么公民的权利将得不到保证;如果一个商家失去了诚信,消费者的权益的不到保障,这个商家又怎会不一步步走向破产?如果就连朋友之间都无法讲诚信,那么人与人之间也就毫无信任可言,友情也会变成一个空壳,整个世界被冷漠所笼罩……失去诚信之后的世界会是如此可怕……

如今的人之所以不讲诚信,大多数不正是因为诚信与金钱、利益所发生冲突时,无法抵挡诱惑选择了金钱、名利,放弃了诚信。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而这些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从而导致了将自己置于一个不诚、不信之地。记得富兰克林说过一句名言: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这不正是为那些无信誉之人敲响的警钟吗?

在朱自清的《论诚意》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诚实、诚笃,至诚,都是君子之德;不诚便是诈伪的小人。”这段话将诚与非诚分别进行高度概括。虽然世上有善意的谎言,但并非所有都是善意的,因此我们既要将诚信,也要分辨出他人的话是否可信。

诚信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关系到国家甚至整个社会的风气。让我们以诚为本,以诚待人,以诚处事,不说空话、大话,携手共进建立一种诚信之风,让这种优良传统美德得以发扬!诚信——一件无价之宝!

诚信是金

诚信,这关系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

从字面上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因而,说到“诚信”与否,很多人都认为是道德方面的问题,只是一个人在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可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道德和利益往往是相邻而居的。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方,重视道德,讲究诚信,往往可以在经济上得到丰厚的收益;反之,不但会在道德上遭至谴责,受到法律的严惩,更难以在经济上获得长久的利益。就诚信的重要性而言,说“诚信是金”应是不为过的。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美貌”、“诚信”、“金钱”、“健康”、“聪明”等一些对人非常有用的东西。他乘船过江,由于所带的东西太多,超过了船的承载能力,船马上就要沉入江中,于是,情急之下,他去掉了诚信。当他上了岸,没有一个人相信他,因为,他没有了诚信。他感到非常痛苦。

现实中,我也有过失信的经历。有一次,我和张梦凡借了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集》,说好两天后还他。可是,半个星期过去了,还是没有还他书。只到有一天,他向我讨要,我才还给他。事后我很后悔,下决心再也不失信了,决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今天晚上,我准备去补课。走了一大半路,我才发现自己忘了拿阅读书,只好又返回学校去取。路上,遇到了胡春雨,真巧,她也忘了拿阅读书。于是,我答应帮她也拿上。当我到了教室拿上自己的阅读书后,便自觉地走到胡春雨的座位上取上了她的。我自己心里想,这回我不能失去信用了!当我把书交给胡春雨后,看到她那高兴的样子,我也尝到了守信的快乐。

人们常说:“诚信是金”。可是,我认为诚信比金钱还要重要。一个人失信,就失去了朋友。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是一切!他就会成为一个穷光蛋!

诚信,失去就在一刹那,而得到却要几年,其至几十年。一个公司没有诚信,就会倒闭;一个人失去诚信,他将一生没有什么成就。

啊!诚信是金。千万不要失去诚信,失去了,就再想得到,只需用两个字来说“太难!”

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

诚信是金,它可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给众生点亮了一盏永不眠灭的心灯

希望采纳

论诚信

诚信是什么,这是一个困扰人类数千年来的社会问题,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中国古代从来就不缺乏关于诚信的典故,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同样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晋文公,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以后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言不信者,行不果” “民无信不立 ”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些都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关于诚信的思想结晶。看来早在很久以前中华民族就已经意识到诚信对于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但是反观现在,味千拉面“骨汤门”事件被各大媒体报道得轰轰烈烈;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面临超亿索赔,重庆老堂客火锅老油、口水油过滤再上桌。以及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上海染色馒头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地沟油事件无一不冲刺着我们的神经,挑战者我们对本国企业的信任底线。这样的事实,实在让公众难以接受,基本原因则在于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监管不力,中国文化中关乎于“诚信”的道德文化的确出现了缺失。关于道“诚信”的先贤哲语倒是相当的多。然而,人们在内心里所构建的操守防线,常常经受不住考验;在社会运行中建树的制度法则,常常面临“目空一切”的挑战。贪官若是,奸商若是,侩民亦如是。只要能赚钱,管它食品有毒有害,管它手段违法犯罪。获利越大,操守防线门阶就越低。社会变动越是深刻,这种操守防线的弃守越是显著。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元素,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理由。但如果存在“短板”,也就难以使我们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因此,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文化建设,既应填上“尊重生命”这块“基石” ,诚信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体现出去的它需要我们用时光去鉴定,须要用举动往证明,需要用事名去认可。“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这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所坚韧不拔的信心。人生永远的彩虹—诚信,人间间有百媚千红,独爱诚信一种!诚信是个人成功的道德准则,是国度发展的基石,更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

诚信,一朵心灵之花

诚信,是文明的花朵,带给我们希望;诚信,是美德的彩虹,引领我们向前;诚信,是信用的枝干,带领我们走进美妙的世界。法国著名的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是啊,诚信非常重要,你若没了诚信,你就没了价值。其实,做到讲诚信并不难,关于诚信,我们身边就有不少。记得那是一个很平常的下午,因为正在下雨,没办法上体育课,所以体育老师给我们看电影。看到一半时,我突然想起自己一直想买一个文具盒,可是却没有钱。唉,只好做做白日梦吧。 “喂,你看,你前面的同学掉钱了。”我同桌拍了一下我肩膀。我往地下一看,真的!一张崭新的十元静静的躺在他的椅子脚下。那位同学的口袋张的大大的,显然钱是从那里掉出来的。可她却在专心致志的看着电影,丝毫没有察觉。这时,我心里冒出了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天使说:“这钱不属于你,你不能拿。如果你拿了,那和小偷有什么两样。”恶魔说:“还是把它据为己有吧。再说了,她也没有发现,又不会怪你。这样,你不仅可以买一个文具盒,余下的钱还能自己花呢!”可天使却说:“如果你现在不培养诚信,长大后肯定会酿成大错的。诚信是做人的底线,如果舍弃了诚信,人生还有意义吗?”此时,我心里正激烈的斗争着,最后,天使战胜了恶魔。那位同学依然专心致志的看着电影。我拍拍那位同学的肩膀上说:“你的钱掉了。”那位同学把钱捡起来后,对我说声:“谢谢。”虽然我没有买成文具盒,但我却做到了讲诚信。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更加明白了“诚信”的含义。

那是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下午。我看表姐拿着一把雨伞准备出去,便问:“小倩姐姐,你要去哪啊?这么大的雨,就在家里呆着算了。”表姐笑了笑说:“我和一位朋友约好了今天一起去超市购物的,我要守信。”“这么大的雨,她不一定会去啊!”我说。“我们做人就是要守信,如果你不守信用,别人就再也不会相信你了。再说了,她一向是很守信用的,我相信她!”表姐说完这句话便出去了。可我却不大相信表姐的朋友会来。三个小时后,表姐回来了,手里提着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零食。看得出来,她的朋友来了。我问表姐:“姐姐,你怎么这么确定她会来啊?”表姐笑着回答:“我和她一起工作了两年多,她的为人处事我特清楚,只要是她答应了的事,就一定会做到。”我又问:“那如果她今天没有来,你不就白等了吗?”表姐很干脆地说:“这不算是白等,因为我们做人就是要守诚信,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如果你失信于人,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表姐的这番话让我明白了原来诚信是这么重要。

诚信是初生的朝阳,能照耀我们,使我们产生无穷的力量;诚信是久旱的甘露,能滋润大地,使大地现出勃勃生机,让诚信充满整个社会吧!

“其实,人和人,社会和社会,国家和国家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世界和平的日子,只有从彼此信赖中才能得到!”

前段时间读书,看到齐桓公不记管仲的一箭之仇,信任臣子鲍叔牙的推荐,大度的任用管仲做丞相,并且绝对信任管仲,最终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之下日益强盛,不号而霸诸侯。虽说管仲的功劳不可磨灭,但是如果没有齐桓公对他的信任,如果齐桓公一开始就听信易牙、竖雕的谗言而疏远管仲,那么齐国三四十年的昌盛局面很可能就会缩水!自古以来君王就要求他的臣民对自己要忠实,认为这样国家才会安定,而要做到“忠”不正需要信赖吗?君王要求臣子忠,那么君王也必得对臣子诚!

由此我明白:信任可以产生和谐,催发斗志,创造团结,催生进步,可以定国安邦。但是,盲目的没有理性的信任也同样可以摧毁人的视听和理智,可以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齐桓公本人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明证!

由此我又想到“运斤成风”这则成语故事。这个成语见于《庄子·徐无鬼》。故事的大意是:庄子为人送葬,恰好经过他老朋友惠施的坟墓。他默立一阵,然后凄然地对身旁的人说:“楚国的郢都有个勇敢沉着的人,他的朋友石是个技艺高明的匠人。有一次,他们表演了这样一套绝活:郢人在鼻尖涂上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粉,让石匠用斧子把这层白粉削去。只见匠人不慌不忙地挥动斧头,呼地一声,白粉完全被削掉了,而郢人的鼻尖却丝毫没有受到损伤,郢人也仍旧面不改色,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这件事被宋元君知道了,他非常佩服石匠的绝技和郢人的胆量,很想亲眼看一看这个表演。于是,国君就恭恭敬敬地把匠人请来,让他再表演一次,石匠说:“我倒是会使用斧头,可是我那位鼻子上抹石灰的搭当死去很久了啊。”唉,自从惠施先生死去之后,我也失去了自己的搭当,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啊!”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将“运斤成风”引为成语,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但是我认为这里道出了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最高境界。郢人把自己的性命托付给了石匠,石匠得以把自己的技艺出色的展现。若是换成陌生人,他不会担心石匠的手艺吗?他还能平心静气的和石匠合作吗?因此说,信任创造人间奇迹,信任考验朋友的胆识,信任也昭示人心境界的高低。

还听来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劳改犯人在外出修路时,捡到了1000元钱。不假思索地交给了警察。可是警察却轻蔑地对他说:“你别来这一套,用自己的钱变着花样贿赂我,想换资本减刑,你们这号人就是不老实!”囚犯万念俱灰,心想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了。晚上,他越狱了。亡命途中,他大肆抢劫钱财,准备外逃。在抢得足够的钱财后。他乘上开往边境的火车。火车上很挤,他只好站在厕所旁,这时,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走进厕所,关门时却发现门坏了。她走出来,轻声对他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他一楞,看着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神,他点点头,姑娘红着脸进了厕所。而他像一位忠诚的卫士一样,严肃地把守着门。在这一刹那间,他突然改变了主意。下一站,他下车到车站派出所投案自首。

虽然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我相信它是真的,因为这世界上,信任是一种珍贵的东西,没有人能够用金钱买得到她,也没有人可用利诱和武力争取得到,它来自于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是活在灵魂里的清泉,可以拯救灵魂,让心灵充满纯洁和自信。

之所以这样赞美信任,因为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被人信任的美好!那种诚恳的信赖所激发的力量可以冲破一切艰难,让人在困境和迷茫之时相信生活并勇敢寻找人生的出路。

美丽的信任应该是建立在彼此真诚的付出之上,这要求信任的双方都要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准。世事复杂,有时我也会遇到信任失衡的事情,当看到媒体对整个社会信用滑坡事件的披露,我也真的有些迷茫。我询问那个帮助我的朋友:“当初你就不怕我失信吗”?他笑了:“也就一千块,如果你失信了,我就买个教训好啦”!我默默记住了这些话!此后,当我再遇到有人践踏我的信任时,我也就一笑了之!因为,我也希望自己能和朋友一样相信生活,相信善良,相信真情,相信身边的亲友和陌路,相信信任创造的美好!毕竟信任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震荡情感之波的琴弦,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好方式!

朋友们,你把你的信任给了你周围的人了吗?周围的人把他们的信任给了你吗?

诚信是什么,这是一个困扰人类数千年来的社会问题,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中国古代从来就不缺乏关于诚信的典故,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同样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晋文公,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以后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言不信者,行不果” “民无信不立 ”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些都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关于诚信的思想结晶。看来早在很久以前中华民族就已经意识到诚信对于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但是反观现在,味千拉面“骨汤门”事件被各大媒体报道得轰轰烈烈;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面临超亿索赔,重庆老堂客火锅老油、口水油过滤再上桌。以及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上海染色馒头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地沟油事件无一不冲刺着我们的神经,挑战者我们对本国企业的信任底线。这样的事实,实在让公众难以接受,基本原因则在于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监管不力,中国文化中关乎于“诚信”的道德文化的确出现了缺失。关于道“诚信”的先贤哲语倒是相当的多。然而,人们在内心里所构建的操守防线,常常经受不住考验;在社会运行中建树的制度法则,常常面临“目空一切”的挑战。贪官若是,奸商若是,侩民亦如是。只要能赚钱,管它食品有毒有害,管它手段违法犯罪。获利越大,操守防线门阶就越低。社会变动越是深刻,这种操守防线的弃守越是显著。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元素,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理由。但如果存在“短板”,也就难以使我们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因此,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文化建设,既应填上“尊重生命”这块“基石” ,诚信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体现出去的它需要我们用时光去鉴定,须要用举动往证明,需要用事名去认可。“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这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所坚韧不拔的信心。人生永远的彩虹—诚信,人间间有百媚千红,独爱诚信一种!诚信是个人成功的道德准

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忘了感动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还是我的心已经被很多其它东西充斥得没有了空间?

我曾在书上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北风呼啸,行人稀少,只有一个卖风车的老爷爷在叫卖,有一对外国妇女走上前去,用手比划,意思是想买这个风车。老爷爷虽然看懂了,但是他不知该如何对外国妇女说多少钱一个。只见老爷爷伸出2个手指,意思是2块钱。但外国妇女一个劲地摇头。于是外国妇女拿出一沓钞票,里面有1元,5元,10元和50元。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突然不知谁说了一句,拿那张50元的。那位外国妇女好像听懂了似的,抽出一张50元的给他。每个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老爷爷,不知道他怎么做。只见老爷爷将50元还给了外国妇女,从一沓钞票中抽出了一张5元地,还找了她3元。围观的人对老爷爷喊道:“你这老头子有毛病,有钱也不赚,真是笨死了。”但是老爷爷不闻不问,就像没听见似的。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这位老爷爷很高大。他坐在那儿,全身好像散发出一种光芒,一种“诚信”的光芒。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诚信向来很重要,同时也很不容易做到。但那位卖风车的老爷爷,虽然工作条件恶劣,经济水平低,但他有这很多人没有的东西——诚信。

与善良有关的成语故事: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