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词语
有…有…词语
有板有眼 有本有原 有本有源 有财有势 有胆有识 有风有化 有根有底 有根有苗 有来有往 有前有后 有秩有序 有棱有角 有利有弊 有好有坏 有凭有据 有钱有势 有三有俩 有声有色 有头有尾 有始有终 有始有卒 有说有笑 有条有理 有头有脸 有头有脑 有物有则 有心有意 有血有肉 有勇有谋 有枝有叶 有轻有重 有情有义 有情有意 有先有后 有棱有可 有胆有识 有急有缓 有财有势
小生不才,望采纳.
有什么有什么成语(4个)
【有板有眼】板: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眼:戏曲中的拍子。指唱腔合乎节拍。亦指言语行事有节奏、有条理。
【有本有原】指有根源;源源本本。亦作“有本有源”。
【有本有源】指有根源;源源本本。同“有本有原”。
【有本有则】指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
【有财有势】既有钱财,又有势力。同“有钱有势”。
【有胆有识】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有度有识】度:度量;识:见识。既有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又有广博的学识和主张。
【有典有则】典:法则;则:准则。指有法可供依据的准则或法度。
【有风有化】指有教育意义。
【有根有底】犹言有根有据。
【有根有据】有根据,不是凭空捏造。
【有根有苗】有根据,有线索。
【有名有利】既有名誉又有利益。
【有名有姓】指事物有根据,可以考证。
【有模有样】形容模仿得很像。
【有利有弊】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有棱有角】比喻为人方正。也形容脸色严峻。
【有来有往】指对等行动。所指因文而异。
【有劳有逸】工作与休息安排得合适恰当,劳逸均匀。
【有凭有据】既有凭证,又有依据。
【有钱有势】既有钱财,又有势力。
【有权有势】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有情有义】对人有深厚感情和情义。
【有情有意】形容情义深厚。
【有声有泪】形容表现得凄婉动人。
【有三有俩】指有富馀钱财。
【有声有情】形容其声感人至深。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有色有声】原形容既有声望,又有文采,看起来十分显耀。后也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有首有尾】首:头。有开头,有结尾。做事能坚持到底。指故事或文章结构完整
【有说有笑】连说带笑。形容十分欢快。
【有始有卒】指做事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
【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有条有理】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有头有脸】有面子;头面人物。
【有头有脑】比喻有头绪,有条理。
【有头有尾】既有形状,又有结尾。形容结构很完整或办事有始有终。
【有为有守】有为:有作为;有守:有操守。既有作为,又有操节。形容人的完美。
【有物有则】指天地间凡事物皆有其法则、规律。
【有血有肉】比喻富有生命的活力和内容。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
【有心有意】犹言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有勇有谋】既勇敢,又有智谋。形容人智勇双全。
【有张有弛】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有滋有味】指十分有味道,生动
【有枝有叶】形容真切详尽。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是什么意思
1.意思是:这样的人就如同彩虹一般,只有遇上了才知道真的有这样美好的人存在。
2.这句话出自电影《怦然心动》,韩寒翻译成白话文。
3.电影原句是: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
4.韩寒译文为:有人住高楼,有人处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有土斯有财”是什么意思?
“有土斯为财”,意思是说,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土地或者房产,才算是真正拥有了财富。
这是中国人的财富观,并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
中国人讲情,中国人讲传统,经济学家们恰恰忽视了传统。除了那些丧尽天良的房地产开发商和炒房团,我们老百姓买房其实不仅仅为了升值,也不像西方那样出租,在我看来是为了“安全感”。古时候的财主把银子埋入地窖也正是这个道理,不是为了花而是为了心理踏实。
中国人对房产的渴望已经到了极其疯狂的程度,在这种氛围下,每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青人都为了能有自己的房而拼死拼活。在欧洲,中产阶级买七八套房子的也非常罕见,即使是没有房产的穷人,也不像中国无房者的那样焦虑。外国人也许很难理解,房产对于中国人为什么如此重要。而在中国,即使再穷的农民,也有自己的人生信念,等儿子结婚时,能给他置办起三间大瓦房;如果不能达成,这位农民会觉得人生非常失败。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民,思路都大致相仿。所以,中国的穷人和富人们他们都兴致勃勃地置办瓦片,并甘之如饴。
中国著名景点有哪些
北京有长城 、故宫、 天安门 、颐和园 、天坛、 圆明园 、明十三陵等
天津有天津旧城 、水上公园、 黄崖关长城等
河北有涞水的野三坡、承德避暑山庄、秦皇岛的北戴河、南戴河、易县狼牙山等
内蒙古有成吉思汗陵 、蒙古庙 、草原风光 等
山西有壶口瀑布 、五台山、 恒山、 恒山悬空寺、 云岗石窟 、晋祠 等
山东有泰山 、曲阜三孔 、蓬莱阁 、崂山 、大明湖、 趵突泉 等
安徽有 黄山、 九华山、 天柱山 、桐城文庙 等
江苏有苏州园林、 太湖 、寒山寺 、中山陵 、秦淮河风光 、夫子庙、 虎丘 等
上海有明珠电视塔 、上海外滩 、豫园 、南京路 、玉佛寺、 外白渡桥等
浙江有杭州西湖 、千岛湖 、普陀山、 莫干山、 天目山 、雁荡山、 灵隐寺 、六和塔 、大运河 、兰亭等
江西有庐山 、腾王阁 、景德镇、 井冈山 等
福建有鼓浪屿 、武夷山、 厦门市 等
湖北有 黄鹤楼 、武当山 、葛洲坝 、高岚风景区 、武汉东湖 等
湖南有张家界、 岳阳楼 、武陵源 、衡山 、马王堆汉墓 等
广东有锦绣中华、 民俗文化村 、世界之窗、 肇庆星湖 等
海南有天涯海角 、鹿回头、 亚龙湾 、三亚大东海 等
广西有桂林之一 、桂林之二 、桂林之三 、桂林之四等
河南有少林寺、 嵩山 、龙门石窟、 黄河游览区 等
辽宁有 沈阳故宫 、大连 、千山 等
吉林有 长白山 、松花湖 等
黑龙江有 镜泊湖 、五大连池 、漠河、 松花江、 哈尔滨、 乌苏里江等
四川有 九寨沟、 黄龙、 峨眉山 、乐山大佛 、都江堰 、青城山 、武侯祠 等
重庆有 长江三峡、 三峡景点 、小三峡、 缙云山 等
云南有西双版纳、 路南石林 、大理三塔 、滇池大观楼、 苍山洱海、 香格里拉、 昆明 、泸沽湖、 丽江 、虎跳峡 等
贵州有 黄果树瀑布、 贵阳 、红枫湖、 织金洞 等
西藏有布达拉宫、 阿里 、西藏的寺院等
陕西有华山、 兵马俑、 秦始皇陵、 黄帝陵 、乾陵 、西安碑林 、华清池 、大小雁塔 、半坡遗址 、法门寺、 古城墙等
甘肃有敦煌莫高窟 、嘉峪关、麦积山石窟 等
宁夏有 沙坡头、 西夏王陵 、青铜峡 等
青海有塔尔寺 、青海湖 、长江源头、 黄河源头 等
新疆有 天池 、火焰山 、柏孜克里克、 高昌故城 、交河故城 等
香港有香港概况、 海洋公园、 香港风光等
澳门有澳门八景 等
台湾有日月潭 、阿里山、 鹅銮鼻等
九寨沟。
有哪些名言警句??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ABAC的词语有哪些?
ABAC的词语有:
1、大彻大悟
[解释]彻:明白,贯通,悟:领会,领悟。最彻底的了解和最深刻的觉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
[发音]dà chè dà wù
[例句]学成一门专业是艰苦的,不可能一朝醒来就宣称自己大彻大悟,已掌握了这门学问。
2、半信半疑
[解释]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发音]bàn xìn bàn yí
[出处]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例句]①他提出的那些建议是否能实现,让人半信半疑。 ②有些广告自吹自擂,令人半信半疑。
3、有凭有据
[解释]既有凭证,又有依据。
[发音]yǒu píng yǒu jù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例句]那色鬼又未曾目睹其间,听他们说得有凭有据,便也以讹缠讹,信以为实。
4、猴头猴脑
[解释]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发音]hóu tóu hóu nǎo
[例句]这孩子跑野了,半点也没规矩,猴头猴脑的。
5、虎头虎脑
[解释]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
[发音]hǔ tóu hǔ nǎo
[例句]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非常结实。
“有”这个字去掉里面那两横应该念什么?
冇(普通话读音mǎo) “有”的反义词。在中国各地方言中都指“没有”的意思。
释义
(1)粤语:“没有”的意思:冇事=没有事。当地读音与普通话读音“谋”类似。例:冇用
(2)潮州话:读 [pan3] 1.糠,松而不实的意思:个菜头心冇个。2.虚弱,不结实,(引申)不严实:人怪冇。
(3)温州瓯语和温州蛮话:发音类似于普通话的“挠”。“没有”的意思:有冇物色匄我?
(4)武汉话:“没有”的意思。例:1.冇(mào)得。2.你吃了冇(mào)?
(5)赤壁话:“没有”的意思。例:1.冇(mao)得。2.冇(mao)得味!(没有意思)
(6)客家话:“没有”的意思。例:冇(mo)啊。
(7)青海话:“没”的意思。例:冇(máo)有,冇(máo)来,但不说冇(máo)啊。
(8)湖南话:“没有”的意思:~冇宝气啦?你哈起冇边边!
(9)福州话:“没有”的意思。例:冇(mò)。
(10)闽南话:“没有“的意思。例:冇(mó无鼻音)。在闽南话里,“冇”还可以念作pà,“空壳”的意思,如“冇谷”意指“砻糠”、“谷壳”。
(11)宁德地区方言:“没有”的意思。例:冇(mǒ)。
(12)光山话:1、“没有”的意思,冇得;2、“别、莫”的意思,冇想。
(13)南昌话:“没有”的意思。发音:冇(mǎo,mè)有。
(14)地佬话:“没有”“不”的意思, 例:冇吃过=没有吃过 , 吃冇吃=吃不吃。
(15)建瓯话:“空虚不实、不实在”的意思。例:冇腹=空肚子、话冇事=吹牛。发音:冇(hòng)。
(16)赣州话:“没有”的意思。例:冇(mao)第二声。
(17)天门话:“没有”的意思。例:冇(mao)第四声。甲:-⑦完打冇?乙:冇滴冇。(吃完了没?早着呢。)
(18)灵台话:“没有”的意思。读(me),二声。
(19)山东话:“没有”的意思。读(mú)。例:冇个(mú gè) “没有”的意思。
(20)漳州话:“没有”的意思。读(bǒ,mǒ)。例如:“冇去”就是“没去”的意思。
(21)桂林话:“没有”的意思。读(mào),一般是对小孩子说的,一种比较幼稚的语气。例如:吃完了,冇冇了。
另:在河南省郑州、洛阳、南阳等地也有该字,“没有”的意思,读音有类似“谋”和“木”两种发音。例:木有(没有);“木有”现已成为网络语言,也是“没有”的意思。
例句
[动词]∶“你有钱吗?”“我冇钱啊。”
[副词]∶“我冇打佢啊。”
“你食咗冇?”
“有”字里面没有那两横念什么
*
冇。
*
拼音:mǎo。
*
含义:香港方言,没有。
有。
*
拼音:yǒu、yòu。
*
部首:月。
*
笔画:6。
*
解释:
(1)存在。
(2)表示所属。
(3)表示发生、出现。
(4)表示估量或比较。
(5)表示大、多。
(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
(7)无定指,与“某”相近。
(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
(9)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论语有哪些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
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
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
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
知来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子曰:「君子不器。」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
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9』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
不能,则勤。」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
政,奚其为为政?」
『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
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八佾第三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6』季氏旅於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
林放乎?」
『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
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微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微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
吾能微之矣。」
『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11』或问□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U+7AC8,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吾
所祷也。」
『14』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5』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
也。」
『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0』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1』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
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
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
而知礼,孰不知礼?」
『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
『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
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
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7』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9』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6』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24』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第五
『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6』子使漆彤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
取材。」
『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
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
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
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於予与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8』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何如其知也?」
『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杀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
弃而违之。至於他邦,则曰,『犹吾大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
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之;焉得仁?」
『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1』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腌焉,乞诸邻而与之。」
『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
之。」
『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
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
者怀之。」
『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雍也第六
『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简而
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
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4』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於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政也与
?」曰:「赐也达,於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於从政乎何有?」
『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
於偃之室也。」
『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16』子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
『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4』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
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27』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30』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
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6』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7』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10』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3』子之所慎:齐,战,疾。
『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19』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
之将至云尔。」
『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1』子不语怪,力,乱,神。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子曰:「天生德於予,桓□其如予何?」
『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
洁也,不保其往也。」
『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
君子亦党乎?君取於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
苟有过,人必知之。」
『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
唯弟子不能学也。」
『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於上下神祗』」子曰:
「丘之祷久矣。」
『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甯固。」
『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1』子曰:「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
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
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
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笑;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5』曾子曰:「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
『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
『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12』子曰:「三年学,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
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5』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19』子曰:「大哉尧之为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
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
於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2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
沟恤,禹吾无间然矣。」
子罕第九
『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搏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
乎?吾执御矣。」
『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远众,吾从下。」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章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天之未丧
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6』大宰问於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
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
『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
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闻,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
乎?且予与其死於臣之手也,无甯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13』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U+5335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於我哉!」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吾未见其止也!」
『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
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6』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7』子曰:「衣敝□,与衣孤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
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唐棣之华,
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未何远之有?」
有…有…词语: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