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带潇的爱情诗词

带潇的爱情诗词

第一、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第二、白居易的《长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第三、苏轼的《江城子》第四、元好问的《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第五、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第六、柳永的《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七、汉乐府民《上邪》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第八、《诗经》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第九、李白《三五七言》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第十、张籍《节妇吟》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其他: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含有潇的名句

(1)选自《范文正公集》(《四部丛刊》本)。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现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2)庆历四年:1044年。

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本文句末中的“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点名作文的时间。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

谪,封建王朝官史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汉朝“守某郡”,就是做某郡的太守;宋朝废郡称州,应说“知某州”。

巴陵郡:即岳州,这里沿用古称。

“守巴陵郡”就是“知岳州”。

治所在现在湖南岳阳。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越,及,到。

(5)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和,和乐。

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6)百废俱兴: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废,荒废。

俱,皆。

兴,兴办(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

增,扩大。

旧制:旧时的规模。

(8)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

以,用来(9)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

胜状,胜景,好景色。

(10)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衔接。

吞,吞纳。

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汤汤,水流大而急。

(11)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涯,边。

际涯:边。

(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1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气象万千(照译)。

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

晖:日光。

阴,阴天。

气象,景象。

万千,千变万化。

(1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这。

则,就是。

大观,雄伟景象。

(14)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备,完全,详尽。

矣,语气词“了”。

(15)然则北通巫峡: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北:向北(16)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潇水是湘水的支流。

湘水流入洞庭湖。

南,向南。

极,尽。

(17)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迁客,谪迁的人,降职远调的人,这里指仅指政客。

骚人,诗人。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会,聚集。

于,在。

此,这里。

(1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览,观赏。

得无……乎,莫非……吧。

异:不同(19)若夫淫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

下文的“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论述。

“若夫”近似“像那”。

“至若”近似“至于”“又如”。

淫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20)开:放晴。

(21)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阴,阴冷。

浊,浑浊。

排空,冲向天空。

(22)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光耀。

(23)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岳,高大的山。

潜,潜藏。

形,形迹。

(24)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

樯,桅杆。

楫,桨。

倾,倒下。

(25)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26)斯:这个。

(27)则,就。

有,产生。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去,离开。

国,国都。

畏,害怕,惧怕。

忧,担忧。

谗,谗言。

讥,讥讽。

(28)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萧然,凄凉的样子。

感,感慨。

极,到极点。

而,顺接连词。

(29)至若春和景明:春和,春风和煦。

景,日光。

(30)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

惊,起伏。

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31)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一,一片。

万顷,极言其广。

(3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鸥,沙洲上的鸥鸟。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指美丽的鱼。

鳞,代指鱼。

(33)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芷:一种香草。

汀:水边平地。

(34)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青”通“菁”。

(35)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而或,有时。

一,全。

(36)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37)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

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38)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璧,圆形的玉。

(39)渔歌互答: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

答,应和。

(40)何极:哪有穷尽。

(41)心旷神怡:旷,开阔。

怡,愉快。

(42)宠辱偕忘: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偕,一起;一作“皆”。

宠,荣耀。

(43)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持、执。

临,迎着。

(44)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

(45)嗟夫:唉。

(4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

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心,思想感情。

(47)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

异,不同于。

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4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此句为互文。

)...

里的名句是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刘桢以松柏为喻。

在这里,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说明人要有坚韧不拔的美好品质.2、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

所谓“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的这种思想

“带妈妈旅行”的名句有哪些?

1. 小时候爸妈带我去旅游,今天我带爸妈去旅游。

2. 养儿女一生辛苦没机会出游,现在应该多到外面看看自然风光。

3. 开心有益健康,只要爸妈开心,我们每年都去旅游。

4. 亲近大自然,身心健康,天天快乐,永葆青春。

5. 江山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6. 在这百花盛开的季节,在这风和日丽的时节,愿你的生活吉祥如意,愿你的心情馥郁芬芳!祝你分分秒秒平平安安;朝朝暮暮开开心心;日日夜夜健健康康;岁岁年年潇精彩美文潇洒洒;永永远远快快乐乐;时时刻刻风风光光;生生世世顺顺当当!7. 闲遐的时候我们生活在网络,是否也像那美丽的春天,每个人都在展示心中那一抹美好的艳丽,网络虚拟与现实同在,真情与缄默并存。

各住不同的区域,似乎并没有阻挡彼此走近的距离,我感叹网络是那么的神奇!茫茫网海,不经意地点击,成就了你和我浓浓的真情与友谊!祝你开心快乐!!8. 风起,是明天绵绵的牵挂;云涌,是明天飞舞的思念;雨来,是明天细细的倾诉;阳光,是明天暖暖的祝福;盼你伸出双手,接受明天真诚的祝福空间经典祝福语大全:在你未来的日子里,让幸福之花开放得更加灿烂;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明天祝愿我亲爱的朋友拥有无尽的快乐与喜悦!9. 明天送你千万缕春光,春光暖暖照身边。

送你千万袖春风,春风习习拂你面。

送你千万朵春花,春花灿烂笑开颜。

送你千万场春雨,春雨淅淅润心田。

送你千万幅春景,春景艳艳美心间。

送你美丽的春天,春天洒满友谊篇!友情的世界因无私而纯洁!人生的路因有你而不孤单!我的有你的光临而变的!是网络让我们相聚,是让我们交流,是你的真诚让我感动!明天祝朋友开心快乐每一天!

对联的特点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

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

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

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

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

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

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

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

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五是平仄相谐: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

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

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

“联”就是要内容相关。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对联五忌: 一忌:三平,三仄尾!对联不允许出现三平或者三仄尾!这样必然因为语调的不和谐影响格律!如,天连海岸线!这样的句子!11222!就是三仄 马到人成功22111!这个就的三平 二忌:孤平孤仄;无论是上联还是下联都不允许除了第一字和尾字外只有一个平音或者仄音!这个就叫作孤平或者孤仄 三忌:同声落脚 ;就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

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对联,各分句句脚的安排,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

从对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考虑到对联"联无定句,句无定字"的特点,其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声落脚"为规则。

准确一点说,此规则有两点要求: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

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上下联起句及中间分语段时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

四:忌同声收尾 ;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

准确一点说,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个字(联脚)应当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

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

(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

这个是初学者的禁忌! 五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如"世事纷纷"对"红尘滚滚",其中,"纷纷"对"滚滚",就是叠字相对;五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花开花谢花自得 这样的出现在单句(出句)中是允许的! 但是对句中出现却不可以 另外还允许特殊的虚字同位!如, 竹之节,非傲气,乃傲骨。

梅之艳,能凌雪,更凌寒! 这里的之字是不需忌讳的!它就是虚词同位! 楼主是做作业用的吧?可以把每条的抬头抄一下,后面的解释不写,这样就写的下了,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为什么说粤语是最接近古汉语的?

从古代诗歌可以看出粤语是传承于正统古汉语-中原雅言其实古代诗歌 不但要押韵 而且平仄对仗非常严格比如五言绝句王之涣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格式是仄起首句不入韵押平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普通话念不但韵脚不押韵 平仄声也完全出格了粤语中“流”和“楼”是同音[lau] 普通话分别是流[liu] 楼[lou]这首诗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其使用两个对偶句组成一诗 两个对偶句之间用 “流” 和“ 楼”这两个同声字连接成诗 对偶句对平仄的对仗最严格一般唐律诗平仄只需要按照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即第二第四第六个字一定要按照你写的诗所属格式的平仄声 五言绝句每句诗的第二第四个字一定要按照平仄格式。

而且对偶句是精确到每一字的平仄。

普通话 平声为一二声 仄声为三四声第一联仄仄平平仄 对 平平仄仄平 普通话念: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第二联平平平仄仄 对 仄仄仄平平 普通话念: 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为什么普通话平仄声这么大差别 因为胡人误读汉语造成的 最明显就是仄声字入声字被大两误读成平声 入声字完全消失 所以普通话念古诗词即使勉强押韵了 平仄声也对不上号。

下面一首唐诗最能够说明问题

有关长征的资料

《七律·长征》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

“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

“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颔联承接“千山”。

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

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

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

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

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

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

——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语。

这就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毛泽东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2.词句解析。

(1) 对句子的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2) 对词语的理解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五岭:指五座山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座山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小浪花。

乌蒙:指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指大渡河。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岷山: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地方。

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参考资料:中华教育资源网 回答者:醉冰轩主 - 进士出身 八级 10-13 22:17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英雄气概 回答者:如水如冰 - 秀才 二级 10-16 17:38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万水千山好象平常事一样。

五岭山弯弯曲曲,在红军眼里就好象走细浪一样。

乌蒙山非常陡峭,在红军眼里就好象走泥丸一样。

金沙江的水拍到高耸入云的云崖上,红军感到心里暖暖的。

大渡桥的铁锁闪闪发光,使红军感到异常的寒冷。

更喜欢岷山千里的雪,三军过后大家喜笑颜开。

回答者:zhangshuonan - 魔法学徒 一级 10-26 17:4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长征的千难万险,万水千山也只是等闲之辈。

五岭逶迤藤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荫褚岭、骑天岭、大庾岭)在他们眼中只是细浪,乌蒙山也只是脚下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用智慧渡过金沙江,在泸定桥上与敌人进行恶战。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让人高兴的是翻过岷山,长征胜利的时候将士们欢欣鼓舞。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南京廖华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缀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 楹联作家白启寰 一、什么叫对联:对联又名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辞典》释),有人将它定义为:“对联是由两组文义相关的对句所组成的联合体”。

早期的春联叫桃符,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就讲的是贴春联的习俗。

对联旧称楹联,楹就是柱子,古人常把对联悬于楹柱,因此而得名。

在旧体诗词中,对联又被称为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名称的来历。

民间则简单地称对联为对子,创作对联就叫“对对子”。

名称不一,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指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

从大的方面讲,古文分为两种--散文和韵文,对联属于韵文,被誉为“诗中之诗”。

后面我们将对这一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作详细的讲解。

其中,第一组称上联,第二组称下联。

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

上联叫出句、初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白、对母或对尾。

例如:明朝宰相邱琼山少年就学时,老师为解决学生争座位而出句:“细雨肩头滴”,本是平淡的句子,而邱琼山对以“青云足下生”,不但赢得了座位,而且表现了才志超群,全联生色多了。

其中的“细雨肩头滴”叫上联、出句、对公或对首,“青云足下生”叫下联、对句、对母或对尾。

上联叫被对句,下联叫对句,所以应说“青云足下生”对“细雨肩头滴”,或说“细雨肩头滴”对以“青云足下生”。

二、对联的形式按时间和场合分: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

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镂刻于木板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例如,1979年,杭州的岳飞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朴初,化用岳飞 《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的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4.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称婚联。

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

5.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1941年时,马老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周恩来、董必武和邓颖超联名赠送了一幅寿联: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6.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谓之挽联。

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 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三、对联的对法: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福如东海 浮舟沧海 两个黄鹂鸣翠柳 春蚕到死丝方尽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1“识对联,对对联”学案寿比南山 立马昆仑 一行白鹭上青天 蜡炬成灰泪始干 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 红军中,官兵夫,衣着薪饷一样 白军中,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3.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例:春色满园关不住 人生自古谁无死 纸上得来终觉浅 一枝红杏出墙来 留取丹心照汗青 绝知此事要躬行 四、对联的特点:传统的楹联与格律诗一样,都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律: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百字长联详见课本)2.上下联某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下联词性与上联同位词相同),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

明月松间照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闭门推出窗前月 清泉石上流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投石冲开水底天3.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平仄相间和相反。

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否则拗口。

4.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在《怎样作对联》一文中,作了系统的归纳。

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

带潇的爱情诗词: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