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中韩愈对新师生关系概括的句子是什么?
《师说》中,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2]。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没有被时代的风气所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师说》送给他。
《师说》中体现韩愈平等,民主的师生观的句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
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韩愈的教育思想
如果是答问答题,像我下面这么答即可:韩愈提出的"业精于勤”,"提要钩去”,"含英咀华”,"由统要中”,"师素不师辞"以及"闳中肆外"等教学与学习方法,是一些符合教学与学习规律的正确见解,但是他的"崇儒卫道"则是封建糟粕。
(一)对教师问题的见解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谓"传道"是指传儒家道统;所谓受业,是指使学生受到文化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所谓解惑,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解答学生们的疑惑。
以传道为首,以授业为次。
韩愈强调教师的基本任务 是为恢复儒道的传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而且还包含了寓德育于智育的思想。
2、教师的标准无论社会地位是高或是低,无论年龄是长或是少,谁掌握了道,谁就是教师。
衡量教师的标准: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
3、师生关系他认为谁先值得道,谁有学问,谁就是教师。
"由于对"道”:的某方面的造诣不同,由于对"业"的某方面的专攻不同,也许学生不一定不如教师,教师也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
这破除了对教师的盲目迷信;而且还反映了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 "业",以"知"教 "不知。
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师与生之间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
提倡人们要向德行高尚、学有专长的人学习,提倡互相为师,"教学相长"的含义。
他的这一思想有利于扩大师资的来源,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教师的职责,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
(二)关于识别和培养人才的思想1.只有善于鉴别而又培养得当,人才才会大量涌现出来。
韩愈这种识别人才与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思想,是孔子"举贤"、里子"尚贤"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封建贵族那种选人唯贵、用人为亲的腐朽思想进行的有力批判。
(三)关干教学与学习的思想1、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2、在博的基础上求精韩愈在教学实践中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
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
教学时,老师要提出纲要,让学生把握住要点,引导学生探索其精微之处,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实质。
韩愈还提出教学要注意系统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文辞,而是要学习古人文章中的思想、方法。
他赞成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又反对沿袭剽窃,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阐述韩愈和柳宗元论述师生关系的主要观点,你怎样评价
答:韩愈的师道观:(1)尊师重道;(2)古之学者必有师;(3)传道授业解惑;(4)是否有道作为教师的根本标准;(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柳宗元的师道观:“交以为师”。
柳宗元充分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无师便无以明道,要“明道”,必从师。
如果没有良师的教诲,就不可能成才,没有益友的相辅,就不可能增进自己的才能。
柳宗元并不是拒绝为师,而是谢绝教师之名,不敢受师之礼,但对来向他请教问道者,他无不尽其所知给予解答,诚恳指导后学者,确有为师之实。
他提出“交以为师”的主张,他认为这样既可以避世俗之议,又可以遂“好道”之心。
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
最基本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关系,也就是教育教学中的社会关系。
它作为构成教育的一种基本条件和重要的教学变量,对教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及教学效果的优劣产生重要影响。
师生关系融洽往往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接受,这也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否则,师生关系因矛盾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反感而影响知识的获得和接受...
韩愈在《师说》中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 ...
1、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无题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蜂 【作者】罗隐 【朝代】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孔子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论语·述而》...
师说韩愈为了纠正当时社会不重视求师学习得句子是
韩愈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虽然具体指的是儒家之道,但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能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说法,也是很有魄力的。
他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归结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提倡师生教学相长,这也确实可以鼓舞大家相互学习的风气。
师说中 韩愈以 二句,紧扣解惑二字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议论文,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
此文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
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
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
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
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
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是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
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
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
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且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此文起笔,托古言事,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
“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
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
紧接着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随即紧扣“解惑”二字,以“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点出不从师的危害,从而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
并对如何择师也提出独到见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
这一观点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并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二段以感慨发端,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尽吐不平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
作者首先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接着运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
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教之”,自己却不愿甚至耻于从师作对比,则指出“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比较,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在第三段中,作者以孔子从师的范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
举孔子之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
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既是对前文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
这一思想将师生之间的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以“李氏子蟠”从师学习的事例,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并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缘由。
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作者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加以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则是一种号召。
本段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的附言,有如文章的后记或跋,作者对写作缘起做简单的说明:是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做。
“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
这一段与第3段内容上紧密相承,是全文的重要论据,在意义上是前文论述的再递近。
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韩愈关于教育方面的挖掘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人。
祖籍昌黎,人称昌黎先生,著作有《韩昌黎集》。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生于唐代中叶,是藩镇割据、中央集权削弱的时代,又是佛教泛滥的时代。
他基本代表世俗大地主的利益,欲以恢复古道作为挽救时局的方针。
他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要求采取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减轻对人民的剥削。
他又猛烈攻击佛教,以维护儒家的道统。
他四试于礼部,三试于吏部,十年犹布衣,常以古文作不平之鸣。
其作品有不少反映他对政治的不满和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情绪。
韩愈多次担任教育官职,提出不少教育主张。
他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和国子祭酒。
他作《师说》、《进学解》,采取措施,严选学官,整顿国学,重视地方教育,作《子产不毁乡校颂》,捐薪兴办州学,热心奖教后进,“韩门弟子”众多,在唐代有很大影响。
一、“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韩愈继承和发展孟、荀、扬雄等儒家传统人性论观点,提出人性分为三个等级,他说:“性之品有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
他还认为:“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
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于其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
”这就是说,仁、义、礼、智、信乃是人生来所具有的五种善性,上品的人只要是五种善性中有其主要的一种,则其他四种也相应的同时具备。
中品人在五种善性中,某一种或偏多或偏少,而其他四种也杂而不纯。
至于下品人在五种善性中,某一种偶而得到一点善的因素,则其他四种都背逆善性了。
在这里,他把孟子的人生来本性中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发展为人生来具有仁、义、礼、智、信五种善性,可见他的性三品说立论是唯心主义的臆说。
韩愈认为在性之外还有情,情是接于物而生的,情也分上、中、下三品,区别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
上品的人动得其中,中品的人过与不及,而要求得其中,下品的人则直情而行罢了。
这正是他认为要对劳动人民进行刑罚统治的依据。
既然性与情都有品级,那么教育有什么作用呢?他认为性是可移的。
对上品的人说,“就学而愈明”;中品的人,“可导而上下”。
教育对上中两等人都是可以发生作用的。
而对下等人只起“畏威而寡罪”的作用,只可用刑法来制驭,使其有所畏惧而少犯罪。
这在韩愈看来,也就是性可移了,但尽管性移了,而上下的品级却是始终不可移的。
二、“明先王之教”的教育宗旨韩愈在魏晋玄学之风盛行之后、佛学广泛流传之际,重新打起维护儒家道统的旗号。
他说:“愈之志在古道,……学所以为道”,从而提出了“明先王之教”的教育宗旨。
什么是“明先王之教”?他说:“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
”由此可见,韩愈所谓的“先王之教”,其内容概括言之,既是“仁义道德”四个字。
如扩而言之,它包括儒家的经典,儒家宣扬的封建道德,封建社会的政治措施等等。
用今天的话说,即包括德育、智育、政治教育。
他认为,把这些内容学好了,便可以运用无穷。
总之他认为诵习古圣之书,遵守先王之法,明乎人伦,本乎人性,乃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师说》论师韩愈关于教师的见解是教育思想史中的宝贵遗产。
他感于当时的人“耻学于师”,“抗颜为师”并作《师说》,这是从他的“卫道”立场出发的。
其基本精神与古文运动中的“文以载道”思想是一致的,是以儒道为基础的。
但是,他对教师问题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工作的客观规律,是很有创见的。
《师说》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文章的第一句话为:“古之学者必有师。
”他认为自古以来任何一个人的知识学问,都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如没有老师的教诲和指导是不能成为有才智的人的。
他认为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因此孰能无惑?如“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在这里他充分肯定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作用。
基于这种认识,他对当时社会上轻视教师,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进行了尖锐批判。
他指出:“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其皆出于此乎?”这种批判是很深刻的。
(二)明确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师说》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仅用十一个字,就把教师的任务概括得很全面。
一是传道,即传授封建主义的政治伦理道德;二是授业,即讲授《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
三者的地位摆得也很清楚,第一位的是传道;其次是授业,最后是答疑。
三者中以传道为本,以授业...
描写师生情谊的古风句子有哪些?
描写师生情谊的古风句子有: 圣人无常师。
务学不如务求师。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为学莫重于尊师。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师说》中韩愈对新师生关系概括的句子是什么?: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