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六国论》讽谏北宋王朝不要重倒六国覆辙的句子

《六国论》讽谏北宋王朝不要重倒六国覆辙的句子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二十五日(1009年5月22日),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年五十八岁。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权书、衡论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历迁陈州项目城令。与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六国论中警戒当时统治者吸取六国灭亡历史教训的一句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其实这话有点牵强,秦兴六国灭是必然之事,欧阳修不过是以此劝解统治者对外界威胁,不能过于软弱,尤其对当时北方的辽国不能一味纳币。

苏洵《六国论》的第四段的那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

《阿房宫赋》选自杜牧《樊川文集》。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作者在《上知已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所以这篇赋是借古讽时,即借秦始皇荒淫奢侈自取灭亡的史实,讽喻当朝皇帝唐敬宗大修宫室。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前半部分用铺陈夸张的手法,描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第一段写阿房宫工程浩大,宏伟壮丽;第二段写宫廷生活的奢靡、腐朽。

这两段又是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写得条理井然。

后半部分,由描写转为带有抒情色彩的议论。

第三段写秦的横征暴敛导致了农民起义。

推翻其统治;第四段意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指出“后人”(指当时统治者)如不知借鉴,必将重蹈历史的覆辙。

这两段议论由古及今,层次很清楚。

赋这种形式,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它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

本文完全具备这些特点。

本文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充满了激情,语言精美,富于文采;有时骈散兼行,于整齐中有变化;有时比喻贴切,生动形象;有时运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充畅。

[编辑本段]注释 [六王毕]六国灭亡了。

六王,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

[ 毕 ] 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一〕统一。

〔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

兀,山高而上平。

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

出,出现,意思是建成。

〔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

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

覆压,覆盖。

〔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

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

走,趋向。

〔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

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廊腰缦回〕走廊宽而曲折。

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

缦,萦绕。

回,曲折。

〔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

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各抱地势〕各随地形。

这是写楼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

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

〔盘盘焉,囷囷(qūn qūn)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

焉,相当于“凛然”“欣然”的“然”。

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

盘盘,盘旋的样子。

囷囷,曲折回旋的样子。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

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

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

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

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

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

〔冥迷〕分辨不清。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

如同春光那样融和。

融融,和乐。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

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

媵是陪嫁的人。

〔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官人)打开梳妆的镜子。

荧荧,明亮的样子。

下文紧连的四句,句式相同。

〔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的“脂水”)。

〔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辘辘远听〕车声越听越远。

辘辘,车行的声音。

[杳]无影无声,形容声音的遥远。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

态,指姿态的美好。

妍,美丽。

〔缦立〕久立。

缦,通“慢”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

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

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这里说三十六年,是举其在位年数,形容时间长。

〔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下文的“经营”“精英”也指金玉珠宝等物。

〔剽(piāo)掠其人〕从人民那里抢来。

剽,抢劫,掠夺。

人,民。

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

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倚叠〕积累。

〔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

铛,平底的浅锅。

〔逦迤(lǐ yǐ)〕连续不断。

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锱(zī)铢(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负栋之柱〕承担栋梁的柱子。

〔磷磷〕水中石头突立...

六国论中第四段中哪一句可以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六国论》文中最后一句是全文点睛之笔.“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句话指出了其历史教训,也是全文的结论,借古讽今地指出当时的宋朝统治者面对北方的敌人总是持妥协退让的态度,势必会带来步六国之后尘的恶果,苏洵是想借六国之故事来警醒当时的统治者.该文作者是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两个儿子苏轼与苏辙也是唐宋八大家,三人并称“三苏”.

六国论随笔不少于800字(重点写出六国破灭的必然因素以及秦统一六...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

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

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

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

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

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

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

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

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

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

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

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

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

”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

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

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

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

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

”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

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

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阿房宫赋》中总结出六国与秦灭亡的最根本的原因的句子

《阿房宫赋》中总结出六国与秦灭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喻今的赋体散文。

其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在《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并非是因为他人,而是灭在自己身上,即“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其意为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

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

作者在剖析六国与秦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时,以反问的方式提出“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也就是说,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

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因此,六国与秦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因为六国不爱护百姓,而秦统一后又不爱六国的百姓,统制残酷,民生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导致百姓揭竿而起。

这,才是秦和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辙六国论的赏析

《六国论》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

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

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

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

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

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

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

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

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

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

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

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

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

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

”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

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

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

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

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

”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

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

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苏洵《六国论》中用比喻手法形象陈述了六国祖先开辟疆土的艰辛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

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

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

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六国论》讽谏北宋王朝不要重倒六国覆辙的句子: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