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晋灵公不君的重点字词

晋灵公不君的重点字词

晋灵公不君的重点字词

1、灵:谥号。《逸周书·谥法》、郑樵《通志》均有记载,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用一些固定的字,赋予特定的涵义,用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

2、君:《说文》:“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尹,治也。” 《论语》“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不君:否定副词“不”修饰动词谓语,后面紧跟名词,所以“君”用为动词。

3、厚:薄厚义古今同。《劝学》:“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古代意义广泛, “厚敛以雕墙。”多而重。《战国策》:“大王又并军致与战,非能厚胜也。”巨大。《韩非子》:“厚酒肥肉。指浓,浓烈。

4、雕:《说文》:“琢文也。”雕刻本字。“雕,鸟敦 (tuán)也。”“鸟敦 ,雕也。” 教材注“一本作雕”,没有说明二者的关系。

5、辟——避;孰——熟;田——畋;竟——境;反——返;教材注:“后来写作某”,皆古今字;

7、患:担忧,忧虑。《说文》:“患,忧也。” 《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又:“不患贫而患不安【均】,不患寡而患不均【安】。”成语“患得患失”。 作名词,指灾害,祸患。《韩非子》:“苟成其私利,不顾国患。”《后汉书·张衡传》:“阉竖恐终为其患。”成语:“有备无患、内忧外患”。患之:以之为患。(以动用法)

8、莫之继: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9、溜:《说文》:“水出郁林郡。”本为水名。通“溜”。《说文》:“屋水流也。” 10、稽首:古代还有:拜:《说文》“首至地也。”动词。拜手,名词。拱:《说文》“敛手也。”捡:《说文》“拱也。”顿首:叩响头。

11、社稷:社,土神。《说文》:“社,地主也。即:大地的主宰,又名后土。稷,谷神。《说文》:“稷,五谷之长。”即五谷的主宰。如本篇:“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因“社稷”象征国家,就有了国家的意义。如《左传·成公十三年》:“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

12、衮不废:衮: 《说文》:“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幅,一龙蟠阿上乡。从衣,公声。” 废:《说文》:“屋顿也。”

13、骤:《说文》:“马疾步也。”引申为“快、迅速。”再虚化为副词。

14、贼:从戈,则声,“败也”。本义指造成危害的人。《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成语:“独夫民贼。”《童区寄传》:“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反不讨贼”。注意:上古“盗”、“贼”与现代义正好相反。今所谓“贼”,上古称“盗”;今义“强盗”,上古称“贼”。盗是偷窃,贼是抢劫杀害。

15、坐:《说文》“止也。”《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 项羽等席地跪坐,见樊哙闯入,项羽“按剑而跽”。引申为坐的地方,座位,同篇:“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还有“获罪”的意思。本篇:“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16、触:本义用角顶撞。《说文》“触,抵也。”《易·大壮》:羝羊触藩。“触槐而死。” 《庖丁解牛》“手之所触。” 汉书·元帝纪》“去礼义,触刑法。” 。

17、恭敬:此为同义词连用。恭主心,敬主容。《说文》:“恭,肃也。”

18、饮:会意字,本义饮酒。这里是使动用法。

19、趋:快步走。古礼,在尊者或长者面前要“趋”。是一种表恭敬的方式,《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致谢。”《史记·萧相国世家》:“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论积贮疏》:“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

20、“田”:本义是田猎,后转为农业 。 《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兎走触株,折颈而死。”《孟子》“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左传》“宣子田于首山。” 甲骨文:“王大令众人协田”;“王其田于昼,禽大豚” 。《说文》:“田,陈也。树谷曰田。从囗十,千百(阡陌)之制也。”

21、饿:《说文》“饥也,”“饥,饿也。”《正字通》“饿,饥甚。”《论语》“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本篇“灵辄饿”。《孟子》“民有饥色,野有饿莩。”《韩非子》“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李绅《悯农诗》“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仓颉篇》“饥,馁也,腹中空也。” 饥、饥为二字,说文“饥,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饥。”

22、宦《说文》士也。当为家奴。

23、“介”,本义是“夹”。《左传》“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汉书》“道里辽远,人物介绝。” 《周颂·思文》“无此疆尔介。” 后来写作“界”。《豳风·七月》“以介眉寿。”

24、“亡”,本义逃亡,逃跑。《左传》“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史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又:“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左传》“亡不越竟(境)。”《庄子》“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左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5、“越”,本义越过。本篇“惜也,越竟乃免”。柳宗元《断刑论》“必使为善者不越月逾时而得其赏。”《齐晋案之战》:“射其左,越于车下。”

26、“讨”,本义声讨。本篇:“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秦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商君书·更法》“讨正法之本。”

《晋灵公不君》文言文翻译

译文 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

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

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

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

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

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

”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

”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

《诗·大雅· 荡》说:‘没有谁向善没一个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

’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

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

《诗·大雅·烝民》又说: ‘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

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

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

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

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

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

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

”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

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

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

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

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

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

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

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给贵族做仆人已经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

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

”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

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

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

”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

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

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

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

”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

赵盾说: “不是这样。

”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诗经》中 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

’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

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

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

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古代汉语分析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古代汉语词类活用1晋灵公不...

1晋灵公不君 君,行君道,名词活用为动词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生,使……生,名词活用为动词3今解鞍已示不走,用坚其意坚,使……坚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4是故明主贵五谷而贱金玉贵,以……为贵,重视,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贱,以……为贱,轻视,形容词活用为动词5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第二个“夫”字:以对待正室夫人的礼数来对待,名词活用为动词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 :把……当老人赡养名词活用为动词,很长时间没接触过文言文了,不能保证活用的词都看出来了,还是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晋灵公不君的译文

展开全部 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

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

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

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

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

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

”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

”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

《诗·大雅, 荡》说:‘没有谁向善没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

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

《诗·大雅·烝民》又说: ‘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 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

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

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

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

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

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

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

”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

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

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

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

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

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

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

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给贵族做仆人已经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

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

”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

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

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

”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

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

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

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

”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

赵盾说: “不是这样。

”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诗经》中 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

’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

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

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 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

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晋灵公不君一文的翻译

作品原文 晋灵公不君(1)。

厚敛以雕墙(2)。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熟(3),杀之,寘诸畚(4),使妇人载以过朝(5)。

赵盾、士季见其手(6),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7),则莫之 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8),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9)。

'夫如是,则能补过 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10)。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11)。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12)。

” 犹不改。

宣子骤谏(13),公患之,使鉏麑贼之(14)。

晨往,寝门辟矣(15),盛服将朝(16)。

尚早,坐而假寐(17)。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 敬,民之主也(18)。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19),伏甲(20),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21), 趋登(22),曰:“臣侍君宴,过三爵(23),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 獒焉(24)。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

提 弥明死之(25)。

初,宣子田于首山(26),舍于翳桑(27)。

见灵辄饿(28),问其病。

曰: “不食三日矣!”食之(29),舍其半。

问之。

曰:“宦三年矣(30),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31)。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32),置诸橐以与之(33)。

既而与为公介(34),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 日:“翳桑之饿人也。

”间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35)。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36):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37),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38)!《诗》曰: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39)。

'其我之谓矣。

”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40)。

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41)。

惜也,越竞乃免。

”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42)。

壬申,朝于武宫(43)。

[1] 译文 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

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

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

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

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

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

”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

”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

《诗·大雅· 荡》说:‘没有谁向善没一个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

’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

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

《诗·大雅·烝民》又说: ‘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 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

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

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

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

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

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

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

”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

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

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

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

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

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

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

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给贵族做仆人已经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

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

”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

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

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

”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

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

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

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

”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

赵盾说:...

晋灵公不君的重点字词

晋灵公不君的重点字词展开全部1、灵:谥号。

《逸周书·谥法》、郑樵《通志》均有记载,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用一些固定的字,赋予特定的涵义,用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

2、君:《说文》:“尊也。

从尹,发号,故从口。

”“尹,治也。

” 《论语》“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 不君:否定副词“不”修饰动词谓语,后面紧跟名词,所以“君”用为动词。

3、厚:薄厚义古今同。

《劝学》:“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 古代意义广泛, “厚敛以雕墙。

”多而重。

《战国策》:“大王又并军致与战,非能厚胜也。

”巨大。

《韩非子》:“厚酒肥肉。

指浓,浓烈。

4、雕:《说文》:“琢文也。

”雕刻本字。

“雕,鸟敦 (tuán)也。

”“鸟敦 ,雕也。

” 教材注“一本作雕”,没有说明二者的关系。

5、辟——避;孰——熟;田——畋;竟——境;反——返;教材注:“后来写作某”,皆古今字;7、患:担忧,忧虑。

《说文》:“患,忧也。

” 《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又:“不患贫而患不安【均】,不患寡而患不均【安】。

”成语“患得患失”。

作名词,指灾害,祸患。

《韩非子》:“苟成其私利,不顾国患。

”《后汉书·张衡传》:“阉竖恐终为其患。

”成语:“有备无患、内忧外患”。

患之:以之为患。

(以动用法)8、莫之继: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9、溜:《说文》:“水出郁林郡。

”本为水名。

通“溜”。

《说文》:“屋水流也。

” 10、稽首:古代还有:拜:《说文》“首至地也。

”动词。

拜手,名词。

拱:《说文》“敛手也。

”捡:《说文》“拱也。

”顿首:叩响头。

11、社稷:社,土神。

《说文》:“社,地主也。

即:大地的主宰,又名后土。

稷,谷神。

《说文》:“稷,五谷之长。

”即五谷的主宰。

如本篇:“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 因“社稷”象征国家,就有了国家的意义。

如《左传·成公十三年》:“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

”12、衮不废:衮: 《说文》:“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幅,一龙蟠阿上乡。

从衣,公声。

” 废:《说文》:“屋顿也。

”13、骤:《说文》:“马疾步也。

”引申为“快、迅速。

”再虚化为副词。

14、贼:从戈,则声,“败也”。

本义指造成危害的人。

《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成语:“独夫民贼。

”《童区寄传》:“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反不讨贼”。

注意:上古“盗”、“贼”与现代义正好相反。

今所谓“贼”,上古称“盗”;今义“强盗”,上古称“贼”。

盗是偷窃,贼是抢劫杀害。

15、坐:《说文》“止也。

”《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

” 项羽等席地跪坐,见樊哙闯入,项羽“按剑而跽”。

引申为坐的地方,座位,同篇:“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 还有“获罪”的意思。

本篇:“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16、触:本义用角顶撞。

《说文》“触,抵也。

”《易·大壮》:羝羊触藩。

“触槐而死。

” 《庖丁解牛》“手之所触。

” 汉书·元帝纪》“去礼义,触刑法。

” 。

17、恭敬:此为同义词连用。

恭主心,敬主容。

《说文》:“恭,肃也。

”18、饮:会意字,本义饮酒。

这里是使动用法。

19、趋:快步走。

古礼,在尊者或长者面前要“趋”。

是一种表恭敬的方式,《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致谢。

”《史记·萧相国世家》:“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 《论积贮疏》:“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

”20、“田”:本义是田猎,后转为农业 。

《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兎走触株,折颈而死。

”《孟子》“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 《左传》“宣子田于首山。

” 甲骨文:“王大令众人协田”;“王其田于昼,禽大豚” 。

《说文》:“田,陈也。

树谷曰田。

从囗十,千百(阡陌)之制也。

”21、饿:《说文》“饥也,”“饥,饿也。

”《正字通》“饿,饥甚。

”《论语》“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

”本篇“灵辄饿”。

《孟子》“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韩非子》“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李绅《悯农诗》“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仓颉篇》“饥,馁也,腹中空也。

” 饥、饥为二字,说文“饥,谷不熟为饥。

”“蔬不熟为饥。

”22、宦《说文》士也。

当为家奴。

23、“介”,本义是“夹”。

《左传》“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

”《汉书》“道里辽远,人物介绝。

” 《周颂·思文》“无此疆尔介。

” 后来写作“界”。

《豳风·七月》“以介眉寿。

”24、“亡”,本义逃亡,逃跑。

《左传》“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史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又:“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左传》“亡不越竟(境)。

”《庄子》“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

吾是以亡足。

’”《左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5、“越”,本义越过。

本篇“惜也,越竟乃免”。

柳宗元《断刑论》“必使为善者不越月逾时而得其赏。

”《齐晋案之战》:“射其左,越于车下。

”26、“讨”,本义声讨。

本篇:“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秦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

《晋灵公不君》字词解释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

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

”赵盾给他东西吃。

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

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

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

”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

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

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

”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

──接着赵盾也逃亡了。

急需《晋灵公不君》教案

展开全部 晋灵公不君 学习目标 1. 熟读全文 2. 掌握主要名词及重点词语的含义 3. 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并全面理解本文所反映的儒家思想观念 4. 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内容概要 1.内容梗概及文章主旨 孔子在《春秋》里写道"晋赵盾弑其君夷皋",按《春秋》的义例,凡是被杀的国君称名,是因为国君无道,这里称晋灵公夷皋的名,就是贬斥晋灵公无道。

"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

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儒家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

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

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

后来,赵盾的弟弟赵穿谋杀了晋灵公,迎回赵盾执掌大权。

晋国的太史董狐写下"赵盾弑其君",让朝中大臣都知道。

赵盾对董狐说:"弑君者是赵穿,不是我的罪。

"董狐说:"你是相国,君主被害时你没有离开晋国,还是晋国之臣,后来又没有讨伐杀死国君的罪人,弑君的不是你是谁?"赵盾慨叹自己念着祖国,反自找忧患。

孔子评论说:董狐是好史官,赵盾是好大臣。

赵盾因史官的纪史原则而受到了弑君的恶名。

赵盾要是越出了国境,这一罪名就可免了。

本文的主旨: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三个典型事例,把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说明。

2.重点: (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章叙事的"详而博的特点, (3)材料的富有魅力;情节的曲折,跌宕多姿 (4)体会语言的简明,人物的传神。

重难点提示 一、文学常识简介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西汉初称《左氏春秋》。

后又称《春秋左氏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

2.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3.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二、重点词语解释 1.不君,不行君道。

厚敛,加重赋税。

以,连词,当译作来。

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而:连词,可译作来。

3."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

宰夫,厨子。

过朝,经过朝廷。

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中"莫之继也"怎样解释? 提示:没有人继续您进谏了。

"莫之继也"即"莫继之也"。

莫:否定性的无定代词, "没有谁"。

之:代词,指赵盾,等于说"您"。

"之"在这里做"继"的宾语。

5."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补过,补救过失。

衮,衮袍。

这里指君位。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提示:善事里没有哪个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7."公患之,使鉏麑(chú nń)贼之" 患:厌恶。

之:代骤谏。

贼之:杀赵盾。

这里的"之"代赵盾。

8."晋侯饮(yìn)赵盾酒" 饮:给酒喝。

意动用法。

9."公嗾夫獒焉"中的"嗾"、"夫"、"獒"的意思各是什么? 提示:嗾(sǒu):呼唤狗的声音。

夫:指示代词。

那个。

獒(áo):猛犬。

10."斗且出"中的"且"的解释? 提示:且,连词,一边……一边。

11."提弥明死之"中"死之"的解释? 提示:死之:为之死,即为赵盾而死。

12."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中的"免之"的解释? 提示:免之,使赵盾免于受害。

13."赵盾弑其君"中"弑"的解释? 提示:弑,古代下杀上,如臣杀君,子杀父,都叫弑。

三、关于课文的几个问题(难点) 1.《晋灵公不君》一文从哪几个方面集中写出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的? 提示: 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场。

第一部分以典型的事例写晋灵公的苛政、奢侈,及虚言接受士季的劝谏。

第二部分写晋灵公不但不改正错误,反而对劝谏他的赵盾连续下毒手。

第三部分写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身背弑君之名。

2.以儒家的观点如何认识《晋灵公不君》中赵盾这个人物? 提示: 赵盾按臣道,做到了"敬"。

他尊敬国君,对国君最忠,这表现在他的直言敢谏。

赵盾对晋灵公滥杀宰夫是谏诤了,且由此引起晋灵公谋害。

这不能说不是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

所谓"敬",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敬业,对工作重视认真。

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

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敬业,所以鉏麑这个杀手,也不能不感叹说,赵盾是"不忘恭敬"。

在这里赵盾确是做到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了。

赵盾对老百姓是其养民也惠了吗?是的!当其打猎遇到灵辄饿得很时,就给了他吃的,知道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叫他吃完,又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

这不能不说养民是恩惠的。

从以上种种表现看,赵盾确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

3.例说明本文的材料富有魅力。

提示: 唐人刘知己《史通》评《左传》说:"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清人章学诚也说《左传》"叙事之文其变无穷……"如本文写晋灵公的荒淫无道,一是写他厚敛以雕墙极度荒淫,一是写他的残暴,有对宫外百姓的"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有对宫内宰夫的"...

求助古汉语《晋灵公不君》中,“社稷之固也”的【之】和【固】分别...

你好:晋灵公不君读音如下:(普通话拼音读音)晋(jìn)灵(líng)公(gōng)不(bù)君(jūn)拼音:是汉字读音的一种注音方法,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晋灵公不君的重点字词: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