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关于大统诗句

关于大统诗句

关于大统 诗句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李白

君即刘越石,雄豪冠当时。

凄清横吹曲,慷慨扶风词。

虎啸俟腾跃,鸡鸣遭乱离。

千金市骏马,万里逐王师。

结交楼烦将,侍从羽林儿。

统兵捍吴越,豺虎不敢窥。

大勋竟莫叙,已过秋风吹。

秉钺有季公,凛然负英姿。

寄深且戎幕,望重必台司。

感激一然诺,纵横两无疑。

伏奏归北阙,鸣驺忽西驰。

列将咸出祖,英僚惜分离。

斗酒满四筵,歌啸宛溪湄。

君携东山妓,我咏北门诗。

贵贱交不易,恐伤中园葵。

昔赠紫骝驹,今倾白玉卮。

同欢万斛酒,未足解相思。

此别又千里,秦吴渺天涯。

月明关山苦,水剧陇头悲。

借问几时还,春风入黄池。

无令长相忆,折断绿杨枝。

《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贯休

上玄大帝降坤维,箕尾为臣副圣期。

岂比赤光盈室日,全同白象下天时。

文经武纬包三古,日角龙颜遏四夷。

今日降神天上会,愿将天福比须弥。

异香滴露降纷纷,紫电环枢照禁门。

先冠百王临亿兆,后称十号震乾坤。

羲轩之道方为道,草木沾恩始是恩。

今以謏才歌睿德,犹如饮海妙难论。

茂祉遐宣胜事并,薰风微入舜弦清。

四洲不必归王化,一统那能计圣情。

合合鼓钟膏雨滴,峨峨宫阙瑞烟横。

西逾昆岳东连海,谁不梯山贺圣明。

远人玉帛尽来归,及物天慈物物肥。

春力遍时皆甲拆,王言闻者尽光辉。

家家锦绣香醪熟,处处笙歌乳燕飞。

为报蜀皇勤祷祝,圣明天子古今稀。

积劫修来似炼金,为皇为帝万灵钦。

能当浊世为清世,始见君心是佛心。

九野黎民耕浩浩,百蛮朝骑日駸駸。

今朝献寿将何比,愿似庄椿一万寻。

《祭方丘乐章•肃和》褚亮

至矣坤德,皇哉地祇。

开元统纽,合大承规。

九宫肃列,六典相仪。

永言配命,长保无亏。

《上张令公》王维

珥笔趋丹陛,垂珰上玉除。

步檐青琐闼,方幰画轮车。

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

致君光帝典,荐士满公车。

伏奏回金驾,横经重石渠。

从兹罢角牴,且复幸储胥。

天统知尧后,王章笑鲁初。

匈奴遥俯伏,汉相俨簪裾。

贾生非不遇,汲黯自堪疏。

学易思求我,言诗或起予。

当从大夫后,何惜隶人馀。

《同于汝锡赏白牡丹》王建

晓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

月光裁不得,苏合点难胜。

柔腻于云叶,新鲜掩鹤膺。

统心黄倒晕,侧茎紫重棱。

乍敛看如睡,初开问欲应。

并香幽蕙死,比艳美人憎。

价数千金贵,形相两眼疼。

自知颜色好,愁被彩光凌。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杜甫

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刑。

交期余潦倒,材力尔精灵。

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

文章开穾奥,迁擢润朝廷。

旧好何由展,新诗更忆听。

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

伊昔贫皆甚,同忧心不宁。

栖遑分半菽,浩荡逐流萍。

俗态犹猜忌,妖氛忽杳冥。

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

还蜀只无补,囚梁亦固扃。

华夷相混合,宇宙一膻腥。

帝力收三统,天威总四溟。

旧都俄望幸,清庙肃惟馨。

杂种虽高垒,长驱甚建瓴。

焚香淑景殿,涨水望云亭。

法驾初还日,群公若会星。

宫臣仍点染,柱史正零丁。

官忝趋栖凤,朝回叹聚萤。

唤人看騕褭,不嫁惜娉婷。

掘剑知埋狱,提刀见发硎。

侏儒应共饱,渔父忌偏醒。

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

羽书还似急,烽火未全停。

师老资残寇,戎生及近坰。

忠臣辞愤激,烈士涕飘零。

上将盈边鄙,元勋溢鼎铭。

仰思调玉烛,谁定握青萍。

陇俗轻鹦鹉,原情类鶺鴒。

秋风动关塞,高卧想仪形。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送刘道士游天台》白居易

闻君梦游仙,轻举超世雰。

握持尊皇节,统卫吏兵军。

灵旗星月象,天衣龙凤纹。

佩服交带箓,讽吟蕊珠文。

阆宫缥缈间,钧乐依稀闻。

斋心谒西母,暝拜朝东君。

烟霏子晋裾,霞烂麻姑裙。

倏忽别真侣,怅望随归云。

人生同大梦,梦与觉谁分。

况此梦中梦,悠哉何足云。

假如金阙顶,设使银河濆。

既未出三界,犹应在五蕴。

饮咽日月精,茹嚼沆瀣芬。

尚是色香味,六尘之所熏。

仙中有大仙,首出梦幻群。

慈光一照烛,奥法相絪缊。

不知万龄暮,不见三光曛。

一性自了了,万缘徒纷纷。

苦海不能漂,劫火不能焚。

此是竺乾教,先生垂典坟。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除夜作》白居易

君赋此诗夜,穷阴岁之馀。

我和此诗日,微和春之初。

老知颜状改,病觉肢体虚。

头上毛发短,口中牙齿疏。

一落老病界,难逃生死墟。

况此促促世,与君多索居。

君在浙江东,荣驾方伯舆。

我在魏阙下,谬乘大夫车。

妻孥常各饱,奴婢亦盈庐。

唯是利人事,比君全不如。

我统十郎官,君领百吏胥。

我掌四曹局,君管十乡闾。

君为父母君,大惠在资储。

我为刀笔吏,小恶乃诛锄。

君提七郡籍,我按三尺书。

俱已佩金印,尝同趋玉除。

外宠信非薄,中怀何不摅。

恩光未报答,日月空居诸。

磊落尝许君,跼促应笑予。

所以自知分,欲先歌归欤。

《统汉峰下》李益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韩碑》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淡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袁朗

二华连陌塞,九陇统金方。

奥区称富贵,重险擅雄强。

龙飞灞水上,凤集岐山阳。

神皋多瑞迹,列代有兴王。

我后膺灵命,爰求宅兹土。

宸居法太微,建国资天府。

玄风叶黎庶,德泽浸区宇。

醒醉各相扶,讴歌从圣主。

南登少陵岸,还望帝城中。

帝城何郁郁,佳气乃葱葱。

金凤凌绮观,璇题敞兰宫。

复道东西合,交衢南北通。

万国朝前殿,群公议宣室。

鸣佩含早风,华蝉曜朝日。

柏梁宴初罢,千钟欢未毕。

端拱肃岩廊,思贤听琴瑟。

逶迤万雉列,隐轸千闾布。

飞甍夹御沟,曲台临上路。

处处歌钟鸣,喧阗车马度。

日落长楸间,含情两相顾。

是月冬之季,阴寒昼不开。

惊风四面集,飞雪千里回。

狐白登廊庙,牛衣出草莱。

讵知韩长孺,无复重然灰。

《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储光羲

昆明滨滇池,蠢尔敢逆常。

天星耀鈇锧,吊彼西南方。

冢宰统元戎,太守齿军行。

囊括千万里,矢谟在庙堂。

耀耀金虎符,一息到炎荒。

蒐兵自交趾,茇舍出泸阳。

群山高崭岩,凌越如鸟翔。

封豕骤跧伏,巨象遥披攘。

回溪深天渊,揭厉逾舟梁。

玄武扫孤蜮,蛟龙除方良。

雷霆随神兵,硼磕动穹苍。

斩伐若草木,系缧同犬羊。

馀丑隐弭河,啁啾乱行藏。

君子恶薄险,王师耻重伤。

广车设罝梁,太白收光芒。

边吏静县道,新书行纪纲。

剑关掉鞅归,武弁朝建章。

龙楼加命服,獬豸拥秋霜。

邦人颂灵旗,侧听何洋洋。

京观在七德,休哉我神皇。

《贻鼓吹李丞,时信安王北伐,李公王之所器者》储光羲

北伐昧天造,王师示有征。

辕门统元律,帝室命宗英。

灵威方首事,仗钺按边城。

膏雨被春草,黄云浮太清。

文儒托后乘,武旅趋前旌。

出车发西洛,营军临北平。

曰予深固陋,志气颇纵横。

尝思骠骑幕,愿逐嫖姚兵。

惟贤美无度,海内依扬声。

河间旧相许,车骑日逢迎。

折节下谋士,深心论客卿。

忠言虽未列,庶以知君诚。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时蔡戎未弭故》刘禹锡

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

身在绛纱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

《马大夫见示浙西王侍御赠答诗因命同作》刘禹锡

忆逐羊车凡几时,今来旧府统戎师。

象筵照室会词客,铜鼓临轩舞海夷,百越酋豪称故吏,十洲风景助新诗。

秣陵从事何年别,一见琼章如素期。

《武陵书怀五十韵》刘禹锡

西汉开支郡,南朝号戚藩。

四封当列宿,百雉俯清沅。

高岸朝霞合,惊湍激箭奔。

积阴春暗度,将霁雾先昏。

俗尚东皇祀,谣传义帝冤。

桃花迷隐迹,楝叶慰忠魂。

户算资渔猎,乡豪恃子孙。

照山畲火动,踏月俚歌喧。

拥楫舟为市,连甍竹覆轩。

披沙金粟见,拾羽翠翘翻。

茗折苍溪秀,苹生枉渚暄。

禽惊格磔起,鱼戏噞喁繁。

沉约台榭故,李衡墟落存。

湘灵悲鼓瑟,泉客泣酬恩。

露变蒹葭浦,星悬橘柚村。

虎咆空野震,鼍作满川浑。

邻里皆迁客,儿童习左言。

炎天无冽井,霜月见芳荪。

清白家传远,诗书志所敦。

列科叨甲乙,从宦出丘樊。

结友心多契,驰声气尚吞。

士安曾重赋,元礼许登门。

草檄嫖姚幕,巡兵戊己屯。

筑台先自隗,送客独留髡。

遂结王畿绶,来观衢室樽。

鸢飞入鹰隼,鱼目俪玙璠。

晓烛罗驰道,朝阳辟帝阍。

王正会夷夏,月朔盛旗幡。

独立当瑶阙,传呵步紫垣。

按章清犴狱,视祭洁苹蘩。

御历昌期远,传家宝祚蕃。

繇文光夏启,神教畏轩辕。

内禅因天性,雄图授化元。

继明悬日月,出震统乾坤。

大孝三朝备,洪恩九族惇。

谁知道五岳的句子?

杜甫 望岳

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华山

西岳危棱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衡山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望衡山 唐__刘禹锡

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

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

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

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

王维《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登恒山

金·元好问

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灵境在,奠位岂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跃,山界楼观苍烟屯

谁能借我两黄鹄,长袖一拂元都门

泰山 张岱

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 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泉兼寄李吏部包秘监赵婺(戴公怀)

今日永嘉守,复追山水游。因寻莽苍野,遂得轩辕丘。

访古事难究,览新情屡周。溪垂绿筱暗,岩度白云幽。

过石奇不尽,出林香更浮。凭高拥虎节,搏险窥龙湫。

淙溷泻三四,奔腾千万秋。寒惊殷雷动,暑骇繁霜流。

沫溅群鸟外,光摇数峰头。丛崖散滴沥,近谷藏飕飗。

况此特形胜,自余非等俦。灵光掩五岳,仙气均十洲。

书以谢群彦,永将叙徽猷。当思共攀陟,东南看斗牛。

曲龙山歌(顾况)

曲龙丈人冠藕花,其颜色映光明砂。玉绳金枝有通籍,

五岳三山如一家。遥指丛霄沓灵岛,岛中晔晔无凡草。

九仙傲倪折五芝,翠凤白麟回异道。石台石镜月长明,

石洞石桥连上清。人间妻子见不识,拍云挥手升天行。

摩天截汉何潇洒,四石五云更上下。下方小兆更拜焉,

愿得骑云作车马。

子欲居九夷,乘桴浮于海。圣人之意有所在,

曲龙何在在海中。石室玉堂窅玲珑,其下琛怪之所产,

其上灵栖复无限。无风浪顶高屋脊,有风天晴翻海眼。

愿逐刚风骑吏旋,起居按摩参寥天。凤凰颊骨流珠佩,

孔雀尾毛张翠盖。下看人界等虫沙,夜宿层城阿母家。

山居诗二十四首(贯休)

休话喧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数声清磬是非外,

一个闲人天地间。绿圃空阶云冉冉,异禽灵草水潺潺。

无人与向群儒说,岩桂枝高亦好扳。

难是言休即便休,清吟孤坐碧溪头。三间茆屋无人到,

十里松阴独自游。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

修心未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

好鸟声长睡眼开,好茶擎乳坐莓苔。不闻荣辱成番尽,

只见熊罴作队来。诗里从前欺白雪,道情终遣似婴孩。

由来此事知音少,不是真风去不回。

万境忘机是道华,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径通仙窟,

寂寞无人落异花。掣电浮云真好喻,如龙似凤不须夸。

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与柏槎。

鞭后从他素发兼,涌清奔碧冷侵帘。高奇章句无人爱,

澹泊身心举世嫌。白石桥高吟不足,红霞影暖卧无厌。

居山别有非山意,莫错将予比宋纤。

鸟外尘中四十秋,亦曾高挹汉诸侯。如斯标致虽清拙,

大丈夫儿合自由。紫术黄菁苗蕺蕺,锦囊香麝语啾啾。

终须心到曹溪叟,千岁槠根雪满头。

慵甚嵇康竟不回,何妨方寸似寒......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巜夏》唐诗三百首作者:元稹诗句句

一、原诗全文:

夏风多暖暖,树木有繁阴。新笋紫长短,早樱红浅深。

烟花云幕重,榴艳朝景侵。华实各自好,讵云芳意沉。

初日满阶前,轻风动帘影。旬时得休浣,高卧阅清景。

僮儿拂巾箱,鸦轧深林井。心到物自闲,何劳远箕颍。

江瘴炎夏早,蒸腾信难度。今宵好风月,独此荒庭趣。

露叶倾暗光,流星委余素。但恐清夜徂,讵悲朝景暮。

孟月夏犹浅,奇云未成峰。度霞红漠漠,压浪白溶溶。

玉委有馀润,飙驰无去踪。何如捧云雨,喷毒随蛟龙。

流芳递炎景,繁英尽寥落。公署香满庭,晴霞覆阑药。

裁红起高焰,缀绿排新萼。凭此遣幽怀,非言念将谑。

红丝散芳树,旋转光风急。烟泛被笼香,露浓妆面湿。

佳人不在此,恨望阶前立。忽厌夏景长,今春行已及。

百舌渐吞声,黄莺正娇小。云鸿方警夜,笼鸡已鸣晓。

当时客自适,运去谁能矫。莫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

翩翩帘外燕,戢戢巢内雏。啖食筋力尽,毛衣成紫襦。

朝来各飞去,雄雌梁上呼。养子将备老,恶儿那胜无。

西山夏雪消,江势东南泻。风波高若天,滟滪低于马。

正被黄牛旋,难期白帝下。我在平地行,翻忧济川者。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二、扩展知识:

1、这是一组诗,由十首诗组成。

2、作者简介: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8 岁丧父,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出类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作有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后来《西厢记》故事所由。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

谁有的鲁迅 《屈原观》

屈原是我从小就熟悉的诗人,十几岁时就看过香港拍的电影《屈原》,背诵过郭沫若译成白话的《橘颂》,尤其对他的历史剧《屈原》中的《雷电颂》情有独钟,曾反复吟诵那些大气磅礴的诗句,至今我还记得"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呢?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也是我少年时代就会背诵的诗句。稍大一点,读了《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几乎能够找到的屈原作品我都读过,在我的心中,他一直是一个"虽九死其犹未悔"、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

十多年前有人批评屈原,尖锐地指出屈原是奴才人格的典型,称他代表的正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奴性人格。这些观点当时对我来说不止是石破天惊,也使我开始重新审视屈原,虽然少年时代起形成的感情难以一下子扭转,但它教我从一个新的角度,运用人性的尺度去读屈原和他那些流传了千年的诗。从此也就逐渐改变了我对屈原的看法。我为自己过去对屈原的敬仰感到羞愧,为作者深刻、锐利的眼光感到惊讶。

后来读《鲁迅全集》,才知道这些观点不是20世纪80年代才有的。1932年,鲁迅先生在《言论自由的界限》一文中说:

"其实是,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了。然而得到的报酬是马粪。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

三年前的新月社诸君子,不幸和焦大有了相似的境遇。(他们只不过批评)不料'荃不察余之中情兮',来了一嘴的马粪......"。(《鲁迅全集》第五卷115页)

其实,鲁迅早在"五四"以前就已指出屈原作品缺乏"反抗挑战"的精神,他在《摩罗诗力说》中说屈原的诗"然中亦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动后世,为力非强。"

可以说对屈原的抱憾与批评贯穿了鲁迅一生,直到他生命的晚年,在写于1935年的《帮忙到扯谈》一文里鲁迅明确地表达了他的屈原观:

"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鲁迅全集》第六卷344页)

但鲁迅生前这篇杂文被官厅检查封杀了,他死后1937年7月才收入《且介亭杂文二集》公开发表。据鲁迅先生在文集《后记》中所说,此文经过官厅的检查,属于被"全篇防止"的两篇之一。"原在指那些倡导什么儿童年、妇女年、读经救国,敬老正俗、中国本位文化、第三种人文艺等等的一大批政客豪商、文人学士,从已经不会帮忙,只能扯淡这方面看起来,确也应该禁止的。"先生的话虽然隐晦曲折,不太容易明白,但我相信--这恐怕与他的屈原观也不无关系。

这是鲁迅对历代中国知识分子顶礼膜拜的偶像屈原的最后评价,他以惯有的犀利、深刻的笔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在他笔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竟然和《红楼梦》里的奴才焦大一样,说焦大是贾府的屈原,也就是说屈原是楚国的焦大,焦大被主子塞了"一嘴马粪"乃是屈原式的"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光照文学史的《离骚》也只是表达了"不得帮忙的不平"而已。可惜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我们的注意,我的整个少年时代就曾陶醉于屈原诗歌的世界。

当然,鲁迅并不一笔抹杀屈原的文学成就。1926年他在《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屈原与宋玉》中指出屈原"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鲁迅全集》第九卷370 页)对屈原和他的代表作《离骚》评价极高。他于同一年出版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扉页就引用了《离骚》的诗句作为题辞: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32年他在《〈自选集〉自序》再次引用了"路漫漫其修远兮"这一诗句。可见鲁迅对屈原的感情也非常复杂,在《帮忙到扯谈》一文中他也说:"屈原宋玉,在文学史上还是重要的作家。为什么呢?--就因为他究竟有文采。"对此他一生都没有改变,所以他才经常引用屈原的诗句,甚至作为小说集的题辞,以此自勉。

关于屈原的唯一史料来源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他是两千多年前楚国的贵族,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在朝廷"与王图国事"而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对应诸侯"。他主张联齐抗秦、内修法度、举贤任能,不容于当道的权贵集团,两次被楚怀王放逐,在湘江、沅水之间前后流徙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写下了抒情长诗《离骚》。楚国被秦灭亡前夕,他愤而投汨罗江自尽。据六朝时学者吴均记载,中国的端午节就是纪念他的: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梁·吴均《五花丝粽》,见《续齐谐记》)

《离骚》共373句,2490个字,结构宏伟,语言瑰丽,想象力奇异,上天下地,纵横驰骋,但反复表达的只是屈原怀才不遇和对楚怀王至死不渝的忠诚,是一种"不得帮忙的不平",他上下求索的是如何才能得到君主的宠信。这就是屈原所表达的真实感情。

他以美人香草自喻,以恶禽臭草比喻那些陷害他的奸邪佞臣,只有他才是忠臣、君子,那些人都是奸臣、小人,只有他才是忠诚的。全诗一开头他就着力写了自己吉利的生日、高贵的血统、优美的名字,以此暗示自己人格的高洁。

从此,忠臣和奸臣、明君与昏君、善与恶就成为中国政治文化最基本的主题,中国读书人的最高追求就是做一个忠臣,是屈原塑造了中国文人(他们实在算不上什么知识分子)的精神、人格面貌。在古代到现代无数历史人物身上,我们都能够找到屈原的影子。甚至鲁迅先生从焦大--贾府奴才--身上也看见了屈原。他们的身份、地位虽然完全不同,但他们的人格特征却是惊人的一致,他们的悲剧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一贯悲剧,那就是我们在精神上一直是跪着的,屈原如此,焦大如此。我们又好到哪里去了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把他对专制君主制度的绝对忠诚,对贪官、小人的刻骨仇恨,对昏君的抱怨和对人民的同情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卓绝一世"的《离骚》,当然有他应有的文学价值。

"虽九死其尤未悔"表达的是屈原对楚怀王的耿耿忠心,一旦得不到恩宠,他也只能投江自尽,这就是典型的屈原人格,中国古代愚忠的典范,他为所有文人士大夫树立了完美的人格榜样。鲁迅先生率先发现了这一秘密,六十多年过去了,而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超越鲁迅的时代,超越先辈的思想,这是我们今天最最需要反省的。在人格上告别屈原,并不意味着全部否定屈原,正如鲁迅说的,屈原的诗是有文采的,他自然还应该有他文学史上的地位,这是我对屈原的一点点认识。

关于大统诗句: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