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如何做初中课外古诗文赏析,比如赏析古

如何做初中课外古诗文赏析,比如赏析古

如何做初中课外古诗文赏析,比如赏析古诗感情和手法之

一, 要认识中考的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的目标要求是:

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分析常见的考点

分析这几年来的诗歌鉴赏试题,我们发现,以下是诗词鉴赏的常见考点: 1. 领悟作者在诗词中的情感。

诗词是最适合抒情的一种体裁,因而理解一首诗词的思想情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那么,我们怎样把握诗词的情感呢? 一要知人论“诗”,在平时多注意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二要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三要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干的提示。 如江西考杜甫的《旅夜书怀》,设题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我们结合试题后面的注释“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而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以及平时对杜甫“一生多难”的身世的了解,再加上诗中“独”、“老”、“病”、“沙鸥”等意象,得出“全诗抒发了诗人孤独(凄凉、失意等)的情怀”就不是很难的事了。又如云南省2007年的中考题第10题:阅读“【隋】江总《长安九日诗》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其题设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诗歌的内容,诗的前两句写自己虽已随着雁离开了家乡,但心却在追逐家乡的云,表明自己的心还牵挂着家乡;诗的后两句写自己想到故乡家园中的菊花又开了几朵,表面诗挂念家乡的菊花,实际上是借此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因此,这首诗也就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 明白这首诗或词究竟写了些什么?概括其要点。 怎样概括内容要点呢?一要学会寻找“诗眼”;二要分析层次关系;三要认真审读题目。 如山东高青考范仲淹的《渔家傲》,设题为: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片写 _________ ,下片写 _________,笔力雄健,感情浓郁。通过分析上阕可以发现,“异”字便是“词眼”,如再追问一句,什么“异”?边塞之秋色也。阅读下片亦可发现,下片从上片的写景转到写人了,也追问一句,写人的什么?边塞将士的浓郁思乡之情也。上下片的层次关系是先写景后抒情。 3. 描绘诗词中的精彩画面。

古典诗词都是用极少的语言去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因而含蓄便是古典诗词的重要特色,而今人对古诗词的解读,又必须把那种悠悠不尽之意还原出来,才能领悟其精妙,所以通过再造想像去描绘古诗词中的画面便是很流行的考题了,怎样描绘画面呢?一要激发想象,二要生动表达。在平常的阅读活动中,我们要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的想像去欣赏、品味每一首诗词,有意识地调动激发自己的想像。如欣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们必须闭上眼睛,想像出这样一幅图画: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上升;奔腾的黄河之上,一轮夕阳悬挂。

4. 谈读了诗词后的感受或启发。

读一首好诗,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时的美感和享受,更为重要的是要获得一种人生的启示,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古典诗词所具有的这种教化功能,也是命题者常常举起的一面大旗。如:浙江金华考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设题为: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回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先读后感。如诗中“不畏”和“最高层”是产生感受的关键性词语。据此,悟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或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的哲理也不是很难的事了。

这是难度较高的一种题型,但命题人对她却十分青睐。......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如何做初中课外古诗文赏析,比如赏析古

首先,你要对历史有所了解,尤其是唐宋,然后你了解下当时的风俗,人情,然后方便揣摩作者的心情。课外古诗,一般是见景生情类型居多,多是描写诗人由感而发,你知道诗人当时所处时代,了解诗人生平,那揣摩他当时的意境就容易多了。也有部分古诗是托物言志,这类就要看描写的景物是否具有某些品质,比如松竹石,也有描写河流云雨,多是有寄托在里面。

初中高中诗词中用了烘托手法的诗句,解析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诗句通过六个鲜明的词语 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秋天的肃杀苍凉的景象。

(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 见了美丽的罗敷,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绡头”,耕锄者停下手中的农活,罗敷之美可以想见。这里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但罗敷之美通过行者、少年、耕锄者的反应得到了有力的表现。行者等人的反应,对于罗敷之美来说,显然是侧面描写,这样的侧面描写就是我们所说的烘托。

(3)《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4)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界。

如何做好初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

如何做好初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

我国古典诗词意境优美,语言凝练,形象鲜明,感情丰富,是文苑中的一枝奇葩,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文人。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应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古诗词,并能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中学阶段能初步理解、鉴赏、评价古典诗词应成为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不学诗,无以言”,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诗教的传统。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学生能够阅读诗词,鉴赏诗词,有一定的鉴赏诗歌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也已理所当然要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却令人忧虑。

一、重视力度不够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编者精心挑选了三十首左右的古典诗词,但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并没有相应的教学指导及教学要求,而绝大多数老师认为古典诗词教学只要抓住背诵和默写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思想误导了一大部分学生,他们往往只为了考试而背诵必背的古诗词篇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

二、朗读目标模糊、形式单一

所谓“三分诗靠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并没有提出要求、目标,朗度的形式单一,不是集体朗读就是小组朗读,这对真正鉴赏古典诗词是远远不够的。

三、重视了教师的讲授,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品悟

因为古典诗词离我们年代久远,语言高度凝练,绝大多数同学对其内容摸不着北,为了缩短教学时间,有些教师采取“包教”措施,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品悟。

四.中考中学生得分率低,赏析方法欠缺

近年来,中考也对古诗词鉴赏更为重视,古诗词赏析题几乎已经成为固定的考察对象。古诗词赏析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学生在此类题型中仍存在着以下问题:1.学生不能正确把握诗意,即读不懂诗歌;2.不能正确把握诗词中的思想情感;3.不能赏析佳词妙句;4.诗歌的一些写作技法不能体会,更谈不上运用诗歌。中考中这几类题型失分非常严重。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本应带给学生愉悦精神享受的古典诗歌却使学生心生厌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诗歌鉴赏的方法进行研究真的是非常必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又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赏析方法探究”,这一课题包含了三个基本的概念:第一个是“初中语文”;第二个是“古典诗词赏析”;第三个是“方法探究”。 这三个概念中的前两个标示了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后一个标示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初中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总论部分第二节,论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共四个方面:(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古典诗词赏析”: 近年来,由于中考的语文试题中总要设置些简单的古典诗词鉴赏题,来检测中学生古典诗词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及中考复习时加强指导学生做好这方面的训练,以达到鉴赏的目的。

“方法探究”:从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要求来看,赏析点主要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对诗词语言的理解及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基于此要求,在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究适合初中生鉴赏的方法。

本课题所做的研究,仅仅是针对“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赏析方法探究”,旨在通过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达到......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古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植根于语文课的诵读,并依托课外的借鉴和创作。初中生对古典诗词意蕴的把握、理解主要来自于教师的精讲与点拨,但光靠老师的这点讲解,显然是很难在短时间奏效的。一般来说,古典诗词的学习仍应以诵读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有这样一条具体说明:“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因此,我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诵读的方式,如吟咏诵读法、朗诵法、齐读法、默读法等,让学生读出韵律美,读出节奏感,读出意境美。这样学生必然会被古诗词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古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植根于语文课的诵读,并依托课外的借鉴和创作。初中生对古典诗词意蕴的把握、理解主要来自于教师的精讲与点拨,但光靠老师的这点讲解,显然是很难在短时间奏效的。一般来说,古典诗词的学习仍应以诵读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有这样一条具体说明:“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因此,我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诵读的方式,如吟咏诵读法、朗诵法、齐读法、默读法等,让学生读出韵律美,读出节奏感,读出意境美。这样学生必然会被古诗词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教师应秉着宋代理学家陆象山所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一读书方法来诵读古诗词,初中生在古诗词的背诵中不可能全部理解,有些古诗词就得死记硬背,即使不懂,也得先吃进去,吃下去了,随着日后知识水平的提高社会阅历的丰富,总能慢慢消化,有所领悟。

诵读能力 ,自然包括朗读和背诵两项基本能力的训练。古诗词的朗读,既要达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的朗读要求,也要仔细品味诗的意境,了解一点格律,读出诗的韵律美。在鉴赏古诗词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朗读和背诵放到所有环节的中心位置上来,用读来带动并加深领悟,这样才能培养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那么如何来指导和落实背诵呢?

首先,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背诵、积累的重要性,背是为了用,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

其次,要揭示背诵记忆的方法,尽可能理解记忆,对语言的理解,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分析、比较、揣摩等。有的一时理解不了,也得囫囵吞枣,先背出来再说。要形成语感,必须不断重复,因为只有经过多次重复,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才会在头脑中固定下来,才会在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才会出现技能化、自动化反应。学生在朗读、初背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词义理解上加以点拨,还要在韵律、对仗、情境等方面作一些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规律性的概括。

第三、根据心理学记忆与遗忘的规律,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指导学生掌握读、背的时间间隔,达到长时牢固记忆的目的。古诗词的背诵,要靠重复,但要合理安排间隔的时间,前密后疏,到后来一个月温习一次,甚至半年温一次,也可达到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效果。必须指出现在大部分学生在古诗词的背诵上往往重视瞬时、短时记忆(强记),不懂规律,缺乏巩固,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教师指导得法,“授之以渔”。

第四,背诵的检查措施一定要到位。常用的检查手段不外乎两种——背和默。但背和默都是有技巧的。在背诵方面,鼓励当堂背出,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可在散读、散背的基础上先齐背,允许“滥竽充数者众”;接着分组、分男女生背,显然“滥竽充数者少”;最后要充分照顾到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让那些表现欲强的同学独自背,树立榜样,教师肯定,这样即使再差的同学,只要他有兴趣,也会跃跃欲试,纵是课堂上背不出,课外也会“笨鸟先飞”。课后的背诵巩固实行“责任制”,以组为单位,组员到组长处背,组长到科代表处背,科代表到老师处背。教师负总责,随时抽检任何一位组长、组员、有徇私舞弊者,均要承担连带责任。这样的监督机......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如何进行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体制和要求,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初中古诗赏析方法

如何指导初中生赏析古诗词

如何指导初中生赏析古诗词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 骆崇英

前言:目前,很多的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课堂上主要是听老师讲解,课后下功夫背诵,大都是以记忆为主,学一首(篇)掌握一首(篇),没能举一反三去赏析古诗词。在考试时,很多学生赏析古诗词,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更不用说深刻领会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关于古诗词的考查要求是“能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领悟内涵并品味语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不乏古诗词赏析类的考题,而且有扩大的趋势。

摘要:本文主要从内容,表现手法,题材和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等方面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赏析古诗词,并举出初中阶段常见的古诗词加以说明,浅显易懂。内容上是从题目、背景、关键词、意象与意境加以阐述,表现手法上是从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四方面说明,最后归纳了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和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

一、多角度把握诗词的内容。

1. 注意题目。

古诗词中有的题目集中而又含蓄概括文章的内容、主旨。认真地分析题目,有时能很快地把握住所写的内容。

如杜甫的《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联想将来的登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是作者的想象罢了。

2.关注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包括时代状况、人文地理、作者思想、生活经历等,它是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来服务的。作为教师对这些背景资料都必须有所了解,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情以及教学的要求做适当的选择,以便于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使其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3.品味关键词。

古诗词中的关键词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慢慢品味,诗词的韵味顿生。

如刘禹锡的《秋词》,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一个字便否定了古来的悲秋观念,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4.体会诗中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要领会一首古诗中的意境,至少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①、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形象(即意象)。②、这些景物形象引发的作者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九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天涯苦旅图,写出了一个 背井离乡、长途跋涉的孤单旅人的愁苦心情。

常见诗歌意象及其意义:月——思乡,水、秋——愁绪 ,莲花——恋情 ,酒、柳、长亭——惜别,兰花——君子 ,菊花——隐士,梅花、蝉——高洁之士 。常见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5. 领悟深层含义。

古诗词以含蓄委婉吸引读者,必须通过字面意思去深刻领会诗词的内容,意境。

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梅雨连绵,这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比喻、衬托无穷无尽的“闲愁”。《约客》前两句描写江南水乡梅雨之夜的雨景,也正是为下文抒写“闲”情作衬托,渲染气氛,只是它不露痕迹罢了。“闲敲棋子”这一特写镜头,以具有鲜明个性的动作巧妙而含蓄地揭示了候客不至时寂寞、无聊的心情。一“敲”一“落”,含蓄地表现时间之久,企盼之殷,形象地揭示了候客时间之长和候人者怅惘失望的情绪。

二、了解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作者在诗词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张养浩《潼关怀古》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直接抒发对统治者连征战或大兴土木而无视人民疾苦的痛恨之情。

2.借景抒情: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借助于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3.托物言志: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写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

4.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作者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作者借这个典故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家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三、归纳古诗词的题材和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

古诗词的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初中阶段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及作者的写作风格有:

1.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特别注意的是,李白的送别诗给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享受,丝毫没有送别诗所惯有的感伤与悲凉。

2.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大多是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3.爱国诗: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如陆游、杜甫(沉郁顿挫)、文天祥(慷慨激昂 视死如归)

4.爱情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5.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6.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常用的手法有托物言志,象征,比拟。如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7.田园诗:写村居田园生活,透露出隐逸思想,抒发闲适心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此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积累一些有关古诗词鉴赏的语言风格的常用术语、诗词中的艺术形象类别等;注意培养学生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古诗词名句的习惯;注意培养用同类型诗歌比较的习惯,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了。

初中语文的所有古诗以及赏析

1.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

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

至哉,歌以咏志。

评析

: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该诗亦如此。写海景有远有近,

虚实相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丰富的联想中表

现出博大的胸怀。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赏析

(1)

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观;

从写景的虚实上看,

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

后四句写虚景。

(2)

②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

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

洪波涌起

(3)③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

出其里

(4)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

风萧瑟,洪波涌起

(5)、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本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

(7)、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博大

2.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评析

]

:“次”指旅船停泊。颈联:字面意思是

"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

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

。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

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对比残夜,

江春对比旧年,

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

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都是新生

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赏析

:(1)首联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

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2)

颈联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

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

好像春天

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3)尾联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4)正

、悬

点示出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5)作者从炼意着眼,用“生”“入”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

的力量,蕴含哲理。

3.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

评析

]

:妙处: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

草)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

[

赏析

]

(1)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

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

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

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2)一个“争”字,妙在形象地写出了黄莺争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确地

描绘出了初春的独有风貌;;一个“啄”字,美在写出燕啄泥衔草,营造新巢的

情景,准确传达出春的消息的同时,也传达出人们乍见新燕的愉悦之情。

4.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

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

评析

]

:词描写的是一幅农村夏夜图。首联:采用了互文修辞,指明亮的月光,

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颔联: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

一片蛙声,

青蛙叫的似乎就是

"

丰年,

丰年

"

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

中,于是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而欢唱了。也表现了对农村的热爱。尾联:正

常语序为:“路转溪头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

[

赏析

]

1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

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2)“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种侧面烘托极为动人。

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

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3)上阙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中能

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4)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如实地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清新活泼,表现了作

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5.

6.

天净沙

秋思

刘禹锡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评析

]

“秋思”

“秋天的愁思”

之意。

开头四句写景极力渲染冷清凄凉的气氛,

为下文作铺垫,景中带有“悲秋”色彩。以“断肠人在天涯”点题,表明游子思

乡之情。

[

赏析

]

:(1)《秋词》中

"

排云上

"

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

秋天的萧杀之气;

《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

"

等形象,

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

(2)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景与情结合,表现了

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是断肠人在天涯

(3)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用九个细节(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极

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天涯游子的惆怅之情。

7.

《木兰诗》(节选)

8.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评析

]

比较

“夫”

字的含义

“岱宗夫如何”

(无义)

“夫战,

勇气也”

(句

首发语词)该诗描写了泰山的高大壮美。颔联:用夸张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

因太高,

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

形成一面如同清晨,

一面如同傍晚

的奇观。

尾联:

诗的字面意思是

(某一天)

"

"

定要登上泰山,

到上面俯视群山,

群山就显得渺小了。

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

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这也是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所

不可缺少的必备心理条件,

所以该诗影响深远,

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

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

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

赏析

]

(1)

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

惊叹仰慕之情;

一个

“割”

字,

炼得极好,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

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

道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的一个名句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9.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评析

]

“感时”和

“恨别”是诗的核心内容。第一句,写国都沦陷,国家残破,

只有山河尚存但只要山河还在,

就有希望!

后四句,

时局动乱国事危急造成骨肉

分离,烽火不息致使家书断绝,这些都使诗人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整

天抓挠头皮度日如年,

以至头发变白而且又越抓越少,

难以胜簪了。

也隐含一种

厌倦战争,思念亲人之情。

[

赏析

]

(1)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

望中所见

,颔联分写,通过

花和鸟

两种事物写春天。

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

尾联总写忧国思

家的感情。

(2)

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采用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

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10.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

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

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赏析

]

:(1)“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中“独”字的作用主要是:暗示老

妇已被抓走。

诗题《石壕吏》,但对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

么?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

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

的灾难,更形象地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表现差吏的横征暴敛和老妇的悲伤痛苦,对比鲜明的二个字是怒、苦

(3)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抨击石壕吏的凶暴及冷酷,

表达诗人对

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11.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评析

]

颔联写诗人种豆早出晚归的艰辛,

虽苦累却满不在乎。

描写了一种月下

回归的美妙意境。

尾联表现了诗人要脱离污浊官场归耕田园的心愿,

也隐含祝愿

自己的劳动能获利好收成。

[

赏析

]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

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种豆南山下”

是平淡之语,

“带月荷锄归”

是幽美的,

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3)“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

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12.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评析

]

首尾两联叙事。

颔联:

借景抒情,

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

“归雁”

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表达内

心的寂寞伤感。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颈联所表现的美景)颈联写景:大漠无

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

烟,

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

在河的尽头,

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

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

赏析

]

(1)

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被王国维赞为

“千古壮观”

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

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

泊不定的行踪。

(3)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

沙漠的景象,

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

“直”

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

“圆”

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4)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13.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评析

]

:首联:诗是送别诗,可送别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诗人自己。尾联:把江

(故乡水)

作为给自己送别的友人来写,

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

和眷恋之情。构思独出心裁。

[

赏析

]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式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3)

诗中描绘过荆门入楚地时所见景色的诗句是: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14.

游山西村

(

陆游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评析

]

:首联:写诗人到山西村做客受到热情招待,描写了淳朴的风俗、善良的

农民、

美丽的风景。

颔联:

意境优美而含蓄。

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

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

看见前边绿柳飘飘,

花团簇拥,

一个村庄出现在

了他的眼前。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生出许多希望(突

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

尾联:

“若许”

两字表达了矛盾的心情——今后,

如果允许的话自己将要在这里隐居悠游了;

可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能允许吗?

[

赏析

]

(1)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疑”写出

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2)

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句子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

现在作为成语富有生活哲理。指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

不懈,会生出许多希望。

(3)

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的风俗以及得到山

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

,

也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

1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评析

]

:前四句,写诗人因被贬

23

年,受沉重打击,内心愤愤不平、凄凉伤感。

后四句情调变高昂,

一方面讽刺了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往上爬的人,

另一方面又表

示不能如此消沉还得挺起腰板来。

颈联:

本意是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

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

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了上去。

后来引申出

“新事物终究

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有个成语叫“破釜沉舟”形容做事下定决

心干到底宁死不退的意思。

这里的

“沉舟”

和诗中的

“沉舟”

不同,

“破釜沉舟”

中指“凿沉船只”,诗中指“沉没的船”

[

赏析

]

:(

1

)叙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被贬之地边远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凉

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慨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怅惆之情的诗句是:怀旧

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

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

)“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

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

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

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

心情。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

自己,既感到惆怅

,却又相当达观。“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两句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初中古诗词的鉴赏 意思

竹里馆

【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光从空中映照。

【鉴赏】(一)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 10 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自“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至此段,引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第182页,作者陈邦炎。我们不应该引用别人文章而不加出处,这是对作者起码的尊重,也是为文起码的原则)

【鉴赏】(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所作《辋川集》绝句之一。

我们先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步兵啸,闻数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汉魏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和稽康等人对当时的封建礼教不满,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满,时常集于竹林咏怀言志。阮籍在竹林长啸,声闻数百步,也由此传为美谈。王维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长啸,以阮籍自比,表现自己对权奸的不满。竹之品格,叶如箭指,质如坚石,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诗人独坐幽竹之中,显然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样的气节的。

再看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氛的。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不也像诗人一样吗?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友”。这样写,对描写自然景物也有好处。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绿色的联想,有寂寞沉郁的感觉,画面是暗淡的,现在忽然“明月来相照”,使幽暗的竹林,洒上一层银白的色彩,这种变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气,一层诗意,孤寂之感一扫而光,竹林、明月、诗人都融化到静穆和谐的夜色之中了。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我们读着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

观刈麦

【译文】

庄稼人很少有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起,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在南冈操劳。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被火似的太阳炙烤。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珍惜这漫长的夏日。

更有那些穷苦的妇人 , 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我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么也不能遗忘。

【赏析】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中重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矛盾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矛盾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收割。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山中杂诗 吴均

译文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

它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描写诗人住在山中有趣的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密,鸟在人家屋顶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竟从窗里飘了出来。全诗体现了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赏析一:

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那”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杜甫《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放眼四望,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赏析二: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就象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帧成功的作品,总是能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吴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

长歌行

【译文】

1)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人也一样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白白悔恨了。

2)院子里长着青翠碧绿的蔬菜。等到太阳一出来,菜叶上的露水就被晒干了。温暖的春天在散布她的恩惠。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壁壁生晖。时常担忧秋天的到来。花啊,叶啊全都枯萎了。千百条江河都滚滚流向东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返回?

年富力强时不努力发奋作为。等到年老体衰时就只能空自悲伤。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别云间 夏完淳

[编辑本段]译文:

三年当中做了奔走他乡之客,

今天又做了俘虏。

大好山河使人流下无限之泪,

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

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

将在空中注视着后继的抗敌的旗帜

[编辑本段]文章赏析: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此诗是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时所作。全诗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在对山河的一片深情中,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雁门太守行 李贺

[编辑本段]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秋色中,遍地响起军号,号角声直冲云天;

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OK

楼主

如何做初中课外古诗文赏析,比如赏析古: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