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如何学现代诗歌教案人教版

如何学现代诗歌教案人教版

如何学现代诗歌教案 人教版

如何学习现代诗歌?

课程设计:张志彬

一.导入:

还是那句话“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我想我们很有必要来谈一谈如何学习现代诗歌的问题。

二.诗作导读。

1.读题识金。

举例:顾城,北岛。

2.知人论事,了解背景。

举例:

中的寻梦

3.感知全文,了解内容。

三.诗作赏析。

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qian在一文中提到“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这其实是从创作者的角度提出了“写什么和怎么写”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因此,相应的,我们读诗,也将围绕对诗歌的情感内容和艺术表现两个方面。而诗歌的思想内容又是融合在艺术表现之中。文艺理论指出“形式本身就是内容”,比如的段落句式,给人以美感和诗的意境是相同的。所以无形中它传达出了诗的主旨。因此我们学习的重点应该是从艺术表现的鉴赏中领会诗的妙处。

关于诗歌的艺术表现又可分为诗作表现和诗作技巧两个方面。

(一)诗作表现。

1.意象,意境。

1)。意象。

含义:“意“就是情,“象”就是景,物。或寓情于景,或触景生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客观印象的事物我,透过主观的美感,经验,予以剪裁,融合,去芜存菁的创造后,成为可感的具象就是意象。简单说,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例:中,西天的云彩。“离别”本是痛苦的。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小犹寒。可是没有这种悲凉,“轻轻的,我走了….”。

西天的云彩是个典型的意象,云彩漂浮不定。自由自在。加上“轻轻的”是一种动作,“我”和“云”。我也像云一浮来又浮走。即来即去。

2)。意象系统。

如果意象只有一个,称为“单一意象”,如果有好几个,称为意象群。如果意象群中个别意象间,互有关连,形成有意的共同指涉。那就是“意象系统”。一首好的诗,其中的意象多能有所共同指涉。

比如:中一段,

看:……

其中物象有:漫山红叶,碧清的湘江水,争流的百舸,搏击的雄鹰,自在的游鱼。

这些物象在每一个脑海中各自有自己的意象。但它们有共同的指涉,即自由!积极向上的一种生命状态,因此才有下句带有哲理性的概括-万类霜天竟自由。

3)。意境。简单说即是画境,诗中有画,即是指意境而言。

4)意象和意境的关系。

意境的营造离不开多个意象,意境是画,属于全诗。而意象的画是全部画的一个部分,同时,意境又不只是意象的简单相加。用镜头和蒙太奇说明这一点。

2.节奏――音乐性表现。

音乐美并非是必须的,但音乐美却能增强听觉美感的享受。

音乐性是指文字本身所形成的节奏,节奏表达情绪之变化,传达给人以听觉美感的享受。

形式上:

音韵上:隔行押韵,韵脚为:ai 来,彩。这是较明显的一点。

音节结构上:音节:能够表意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顿的作用。隔行节奏相似。音断气不断。

1)。音韵。

古代诗歌鉴赏系列教案之一:

怎样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一、鉴赏用词之妙 (一)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静夜思是个例外吧!)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前两句: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本篇描写与友人惜别的情景。“夜雨”二句渲染与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傅诵的名句。前一句写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音响。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夜间与白天则不然,观察何其细致!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 例1、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例2、“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评析]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景物。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侧写环境,来表现山寺之幽胜。“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僧人之机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构思奇妙、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例3、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评析] 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教案 学古诗沁园春雪大班

目标正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把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谁有<死水>的教案啊.现在就要,万分谢谢

这里有几篇范文,你看哪个合适

《死水》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把握《死水》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二、领会《死水》“反讽”“象征”的手法。

三、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四、诵读指导贯穿全诗教学,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一、“死水”象征什么?

《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一般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第二种看法: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第三种看法: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二、如何理解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分析:诗人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促人思考的魅力。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二、初读《死水》,整体感知。

引导题(只思考,不必回答):

1 说说读这首诗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2 说说读这首诗想到了哪些画面。

3 你觉得作者意在表现什么样的情感?

以上问题,学生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不难感受。

(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作品的基础上,把握诗作的大意)

全诗5节。

第1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是它的特征。爽性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

第2节,直承第1诗节的3、4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

这4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3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水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生事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第4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以动显静。

第5节,总之,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三、二读《死水》,探究意象意义,体会诗人的感情,分析诗歌“三美”。

讨论:你觉得如何朗读才能表现诗人的情感,说说理由。

明确:体味意象的情感、重音、节奏。

(一)分析意象特点,探究形象意义。

引导题:

1 死水的“绝望”表现在哪里?

(学生可以根据诗中一些具体的意象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绮”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诗人又是这样揭示死水的内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绮”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见,死水的“华美”,处处是污秽和垃圾的霉变,这些意象的共同特征就是绝望、无生气。

2 如何表现这种“绝望”的?(手法分析)

分析:诗人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3 探究形象意义。

形象大于思想,诗尤其如此。意象是诗人创造想象的产物,怎样体会诗中的意象,取决于吟诵者的再造想象。一个人所处的时代、所站的立场、所经历的生活以及所具有的思想倾向等,都会影响其审美趣味。你认为死水象征什么呢?

(怎样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具体到一条臭水沟,也可以抽象到物极必反的哲理。象征的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抑或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中国,还是表面极其繁荣的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应由学生去联想,允许他们见仁见智。让学生在吟诵中把握诗中的意象,再造想象,创造出各自心中的诗的意境。从而体味诗人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寓意深刻的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投影:

象征意义的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4月”。这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准备提前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身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如《孤雁》《太阳岭》《忆菊》等。这种爱国反帝的激情,更集中地表现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呀》《死水》等诗中,如诗人所说,这些诗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写照吗?

第二种看法: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1926年3月18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段祺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态度是这样的决绝、激烈!

第三种看法: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只有封面的上方贴有小小的金色签条,写着书名与作者。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死水》一诗和《死水》这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到这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小结: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确立重音、语调、语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诗歌,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示例1: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绝望”“半点”要重读,强调诗人的主观感受,也写出了污秽、滞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无可救药的特点,任凭清风吹过也毫无生气。这里的“清风”的象征意义也不难理解;“不如”“爽性”正是诗人忧愤的心情的写照,要读出决绝的语气。)

示例2: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也许”是一个假想,可以有一个心理停顿。“绿成”“绣出”等动态的词语要强调,这里运用了“反讽”的手法,语调要用曲折调,读出讽刺的语气。)

示例3: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那么”指代上文,要强调。其他处理同“示例2”。)

示例4: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诗人在前4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惟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句,不是简单的重复,与第1节相比,要读出情绪的变化,语气要更加肯定。“断不是”应重读,“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中“丑恶”究竟怎么理解,几十年来看法不一。朱自清先生在给《闻一多全集》写的序言中引了这四句,他认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臧克家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应该把‘丑恶’意会为黑暗现实的反面,也就是理解为革命”。“丑恶”究竟作何解,应允许学生从作品的实际出发,见仁见智。)

以上的处理要在师生、学生之间读读议议中完成,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朗读中表现理解。对一些“点”的理解、鉴赏可以穿插其中。

(三)三读《死水》,分析句式上的特点,体味“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1 确立朗读停顿,体味节奏特点。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2232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2322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2322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2322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2232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3222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2232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2232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3222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3222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3222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2322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2232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2322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2232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2232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2232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2322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2232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2322

小结:《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从形式看,全诗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非常整齐,内部又有变化,结尾双音节收尾;从韵律看,二四句为脚韵,每节有所变换,读起来十分和谐。每行诗又以四音节为主。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致,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节奏十分鲜明。从这个角度上说,体现了音乐之美。

2 分析“建筑美、绘画美”。(学生可以理解到句式整齐、全诗遣词造句多绘声绘色即可)

四、四读《死水》,体味诗人情感。(形式可以多样,如分组读、男女分读、指名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读下面几首诗,就闻一多先生诗歌中意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任选角度,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

《死水》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 体味本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提高学生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2、体会诗歌中“以丑为美”的艺术手法。

3、反复诵读,理解“死水” 这一意象的寓意。

4、学习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

2、揣摩诗中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准备

1、让学生熟悉了中国现代格律派诗的“三美”诗歌理论主张。

2、学生预先读读闻一多的诗歌:《色彩》《红烛》《太阳吟》《忆菊》《发现》《一句话》《静夜》。

四、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闻一多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交流,并且说说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的。

2、播放《七子之歌》,同学欣赏这首优美的歌曲。

1)导入:闻一多先生虽然离行我们半个多世纪,但是他还活着,他活在他的诗歌里,活在历史书中,活在优美的歌声中,活在我的心中,也活在你们的心中,他永远活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诗歌,是对他的一种纪念。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精湛的诗歌艺术,更要学习他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2)学生集体朗读《忆菊》最后三节,教师朗读《死水》。

A、让学生谈谈前者与《死水》在诗歌形式和感情色彩上有何异同。二者情感色彩差异极大,前者感情高亢奔放,是在热情讴歌,后者低沉,充满憎恨之情。

B、探讨“闻一多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从闻一多的经历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思考。

3、教师介绍闻一多写《死水》前的经历:闻一多1922年留学美围,在异国他乡受到民族歧视,于是更加魂牵梦绕着自己的祖国。刚才同学们读的《忆菊》就是他这时期的诗篇。闻一多在一个发达国家生活了三年。1925年他归心似箭,于是他一踏上祖国的土地,目睹当时国内的情形——可以说满目疮痍,贫穷落后,混乱不堪,就像《赞美》里描述的那样,再与当时的美国一比,心里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我们读读他的诗《发现》就知道了。指定一个男生读《发现》,然然让同学们体会一下当时闻一多的心情。闻一多当时的心情是失望、痛苦、悲哀,就好像一腔热血时突然被劈头浇了一身冷水。正是在这种情笼罩下,他看到一个又臭又脏的死水沟,于是灵感迸发,《死水》诞生了。

4、学生自由朗读《死水》一遍,然后听录音朗读带。讨论这首诗的朗读问题,然后再安排一个学生朗读。总结:朗读好这首诗,还需要具体深入地分析。

5、自由阅读,分析全诗,填写下表。

诗 节 “死水”

具体情形及特点 诗中

体现情感色彩的短语 对立两极

情感 “死水”

象征意蕴

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活力和生气。

第二节,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四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

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

第五节,总写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1)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小组代表在班级交流。

2)提醒学生:将诗中华丽的词语与流露作者感情的短语联系起来,有什么发现?

体会:作者将“死水”描写得愈美,表达的厌恶和绝望之情愈强。这是反讽的艺术手法。

3)交流、探讨这首诗的象征意蕴。

6、结合读诗理解,学生再朗读一遍《死水》。

1)思考问题:“如果闻一多顺着这个思想感情往下发展,他还能成为民主战士么?但事实是闻一多最终成了名彪炳史册的民主战士。怎样来理解呢?”

2)探讨《死水》思想情感对立两极的另一极。

思考、讨论、认识:绝望包含着希望——对崭新、美好的祖国的希望;否定丑恶的现实就是追求美好的未来;极度憎恨腐朽的当时社会正是热爱祖国的强烈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内心并非就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死水里有活火。

3)读读闻一多在1943年11月写给臧克家的一封信:“我只是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始终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只有少数人跟我很久的朋友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

提问:“如果说创作《死水》时,闻一多就像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那么什么时候他这座火山爆发了呢?是什么给了他巨大的生命爆发力?”

联系当时抗日战争后期国统区如火如荼的民主斗争情景、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的情景,感受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4)要求同学们带着这些理解再来读一读《死水》,读出死水中的绝望之情,同时也读出死水中的火来;读出极度的憎恶,也读出强烈的热爱来。

7、小结本课

8、布置练习:

1)学生集体背诵这首诗。

2)对比阅读〈忆菊〉,比较手法和情感的异同,写成300字以上的赏析文字。

板书设计:

死水

闻一多

建筑美:外形整齐

形式: “三美” →音乐美: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绘画美:绘声绘色绘形

技巧:“反讽”→以丑为美:突出丑,强化憎

内容: 死水→旧中国的黑暗社会现实

感情:

---------------------------

《死水》教案

宁夏石嘴山市第七中学 马久林

学习目标

一. 通过学习,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把握《死水》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二. 领会《死水》“反讽”“象征”的手法。

三. 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四. 诵读贯穿全诗教学,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一.“死水”象征什么?

分析:“死水”一般象征意义有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从创作时间看,“死水”象征美国社会。第二种看法,从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北洋政府。第三种看法,从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黑暗的中国现实。

二.如何理解诗歌中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分析:诗人营造了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用这些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独特的表达效果。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作者简介

闻一多,湖北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1922年大学毕业赴美留学,1925年回国后在北京武汉清华大学等校任教。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6年7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 初读《死水》整体感知

引导题(只思考,不必回答)

1.说说读这首诗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2.说说这首诗想到了哪些画面?

3.你觉得诗人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全诗五节。

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活力和生气。

第二节,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四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

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

第五节,总写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三. 二读《死水》探究意象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的“三美”。

引导题:1.死水的“绝望”表现在哪里?

分析: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一池的“绿酒”,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绮”,灿烂的“云霞”。诗人写死水的内里“破铜烂铁”“剩菜残羹”,这些意象的共同特征就是绝望、无生气。

2.诗人如何表现这种“绝望”的?(从手法上进行分析:象征、反衬)

3.你认为死水的象征是什么?(学生分析后,再加以概括)

四. 三读“死水,体味“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确立朗读停顿、体味节奏特点。

诗句排列整齐,内部有所变换,有脚韵,读起来和谐有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体现音乐美。

2.分析“建筑美”“绘画美”。(句式整齐,用词造句绘声绘色即可)

五. 作业:完成课后“理解•鉴赏”第一、二题。

如何学现代诗歌教案人教版: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