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元稹的诗都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

元稹的诗都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

元稹的诗都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

1、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其四)、《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夜池》、《感逝(浙东)》、《晚春》、《靖安穷居》、《送致用》、《宿石矶》、《夜坐》、《雪天》、《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织妇词》、《夜别筵》、《山枇杷》、《所思二首》、《斑竹(得之湘流)》、《竹部(石首县界)》、《白衣裳二首》、《鱼中素》、《酬许五康佐(次用本韵)》、《一至七言诗》等,其中《菊花》、《离思五首》(其四)和《遣悲怀三首》(其二)三首流传很广,尤其是《离思五首》(其四)这一首极负盛名。该诗写久藏心底的不尽情思,因为与情人的曾经相识而自此对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顾(“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中的比兴之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言幻美,意境朦胧,十分脍炙人口。而《遣悲怀三首》表达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写得悲气袭人,令人不由得一掬同情之泪,其中第二首的结句“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世所熟诵。微之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全唐诗中卷第三百九十六至四百二十三)。 经典作品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离思五首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麹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遣悲怀三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春鸠

春鸠与百舌,音响讵同年。如何一时语,俱得春风怜。

犹知化工意,当春不生蝉。免教争叫噪,沸渭桃花前。

芳树

芳树已寥落,孤英尤可嘉。可怜团团叶,盖覆深深花。

游蜂竞钻刺,斗雀亦纷拏。天生细碎物,不爱好光华。

非无歼殄法,念尔有生涯。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

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雨露贵平施,吾其春草芽。

兔丝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种竹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

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

虫豸诗·蜘蛛(三首)

蜘蛛天下足,巴蜀就中多。缝隙容长踦,虚空织横罗。

萦缠伤竹柏,吞噬及虫蛾。为送佳人喜,珠栊无奈何。

网密将求食,丝斜误著人。因依方纪绪,挂罥遂容身。

截道蝉冠碍,漫天玉露频。儿童怜小巧,渐欲及车轮。

......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出自元稹的诗歌有哪些

出自:唐代诗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赏析:东晋大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白居易元稹的诗歌共同特点

白居易和元稹都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二人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世称“元白”,其友情为后世留下一段“文人相亲”的佳话。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共患难的经历上,生活中相互鼓励与支持,文学创作上相互影响、借鉴,曾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为中唐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白居易曾在《赠元稹》一诗中表达了他与元稹心灵锲合的缘分:“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作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元白共同发起了影响深远的新乐府运动,为中唐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元白在文学相似性比较。同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二人在创作上的主张是一致的,强调作品对时事的讽喻作用,现实主义色彩浓郁。在诗作的体裁上,元白二人都擅长七言歌行、长篇排律以及新乐府等,内容表达上也都注重语言的通俗性。

(1)反映现实生活。由于元白二人皆以“达则兼济天下”为为官志向,同时也因为二人都在童年经历坎坷,体验到了百姓的生活,因此二人在诗作题材的选择上的相似之处是都能够密切关注社会现象及社会生活。例如,元白二人针对当时社会问题和矛盾而写下的“对策”,后被整理编辑为《策林》,揭露了诸多社会问题,形成独具特色的政治短论,体现了二人的政治态度。又如,二人的创作都曾以百姓生活为题材。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白居易的《新乐府》50 首、《秦中吟》等等,反映百姓的生活状态,揭露朝廷政治统治的弊端。

(2)抒发胸志。由于仕途经历相似,二人寄情山水,以山水诗直抒胸臆,表现自己的胸怀,体现人格。例如,元稹的《游云门》,意境高远,景物描写细腻,体现了作者广阔而清淡的胸怀;白居易的《咏意》《题浔阳楼》等,通过风景的描写,体现作者独到的审美眼光,抒发内心情感。

(3)表达生活情趣。“士大夫”心态在二人的诗作中可见一斑。白居易以淡泊知足的心态,寄情自然美景之中,如《问刘十九》:“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清新之气呼之欲出,自得自适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元稹自己曾说过,想要从诗作中找到“思深语近,韵律调新,而风情宛然”的境界。如他的《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体现了独特的情韵和风致。

白居易和元稹,都是属于感情细腻之人,二人在抒情诗的创作中都能体现出这一共同点。

苏轼说"元轻白俗"中元稹的诗怎么个轻法?

对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诗风的一种评语,谓前者轻佻,后者俚俗。

“元轻白俗”。元诗“轻”大概指有些作品“轻佻”、轻薄,如《会真诗三十韵》等艳情诗,这是中唐文学世俗化的表现之一。另外可能也与《莺莺传》 (又名《会真记》)的影响有关。“白俗”指白诗通俗平易。

同意这个.《会真诗三十韵》:

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茏。

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

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会雨蒙蒙。

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栊。宝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

言自瑶华浦,将朝碧帝宫。因游李城北,偶向宋家东。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

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

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

警乘还归洛,吹箫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

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

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元和已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名为元和体。大抵天宝之风尚党,大历之风尚浮,贞元之风尚荡,元和之风尚怪也。

李肇提出元稹诗章“淫靡”,那么“淫靡”的本义到底是什么呢?元稹诗章“淫靡”又是指什么呢?因为诗章既包括内容,又包括语言形式。说元稹诗章“淫靡”,是指元稹诗歌的内容,还是指元稹诗歌的语言,亦或是兼而有之?由于元稹曾作过“艳诗”,并且影响很大,人们首先把“淫靡”和“艳诗”的联系起来。如周勋初先生就认为:“说元诗‘淫靡’,主要指内容而言的;……可见十体之中,五、七言今体艳诗和五、七言古体艳诗发生的影响尤为巨大,所以《国史补》中标举‘淫靡’二字,用来概括元诗的特点。”[1]周勋初先生又引杜牧《李戡墓志铭》中李戡的话加以强调。按周先生之意,元稹诗章获得“淫靡”声名乃因为其“艳诗”,“淫靡”乃针对元稹诗的内容而言的。

要弄清元稹诗章“淫靡”的具体内蕴,不得不提到杜牧、李珏,因为除了李肇的评价外,唐杜牧和李珏也都曾评价过元稹的诗章,并且,杜牧、李珏二家的评价一出,后人往往引用他们的话来贬低元稹的诗。杜牧、李珏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和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去评价元稹的呢?他们的话真的能够用来说明元稹诗章“淫靡”是指元稹诗的内容吗?如若“淫靡”不是指元诗的内容,那又是指什么呢?

为此,有必要就李肇、杜牧、李珏与元稹的关系做一番考论,看看实际情况若何;再就“淫靡”的具体义蕴作一番溯源性探析,再看看元稹同时代的人及后人对元诗的评价;由于人们易把元稹“艳诗”与“淫靡”挂起钩来,因此,同样有必要对元稹“艳诗”的实情作一番考证;最后就元稹诗章的语言实际情况作一分析,以明确“淫靡”的具体所指。

一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李肇、杜牧、李珏对元稹诗歌评价实情考辨

首先考察李肇对元稹诗歌的评价。

李肇,史书记载不多。我们从现存资料可知其与元稹生活在同一时代,并且同在朝廷做官。考察李肇与元稹的关系,李与元相互关系还不错,或许还可以说李肇与元稹是相知的。何以见得?这可从元稹密友李景俭“醉酒骂宰相”一事的前因后果中探知。

长庆元年(821年)二月,元稹为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穆宗常向元稹“访以密谋”,深得宠幸,随时......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元稹《古行宫》从哪几方面写了古行宫的变化,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元稹的《行宫》吗?原文如下: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诗人塑造意境,艺术上主要运用了两种表现手法。一是以少总多。这首诗正具有举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点。另一个表现手法是以乐景写哀。骸歌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盛衰之感。

元稹的五首离诗

是离思吧。

离思五首

作者: 元稹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渗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偏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取次】草率,造次

【花丛】唐官妓

参考资料:www.ccview.net/htm/cdsortt.htm

谁来帮我赏析一下元稹的几首诗

一 此诗是诗人离思五首的第4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取次:走进.

曾经:曾经历过。曾,副词。经,经历。

沧海:古人通称渤海为沧海。

除却:除了。

赏析:

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

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

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

味。

全诗仅四句,即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一、二两句,破空而来

,暗喻手法绝高,几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笔意所在。“曾经沧

海难为水”。是从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

)脱化而来。诗句表面上是说,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

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它是用大海与河水相比。海

面广阔,沧茫无际,雄浑无比,可谓壮观。河水,只不过是举

目即可望穿的细流,不足为观。写得意境雄浑深远。然而,这

只是表面的意思,其中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第二句,是使用

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高唐赋》序说:战

国时代,楚襄王的“先王”(指楚怀王),曾游云梦高唐之台,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愿荐枕席,王因幸之”。此女即

“巫山之女”。她别离楚王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王旦朝视

之,果如其言,因此就为她立庙号曰“朝云”。显而易见,宋

玉所谓“巫山之云”,——“朝云”,不过是神女的化身。元

稹所谓“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是说:除了巫山上的彩云,

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其实,他是巧妙地使用“朝云”

的典故,把它比作心爱的女子,充分地表达了对那个女子的真

挚感情。诗人表明,除此女子,纵有倾城国色、绝代佳人,也

不能打动他的心,取得他的欢心和爱慕。只有那个女子,才能

使他倾心相爱。写得感情炽热,又含蓄蕴藉。

第三句“取次花丛懒回顾”,是用花比人。是说我即使走到盛

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为什么他无

心去观赏迎入眼帘的盛开花朵呢?第四句“半缘修道半缘君”

便作了回答。含意是说他对世事,看破红尘,去修道的原故,

这是其一。其二,是因为他失去心爱的她,再也不想看别的“

花”了。统观全诗,不难看出,“取次花丛懒回顾”的原因,

还是因为失去了“君”。“半缘修道”之说,只不过是遁辞罢

了。

二 春晓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狋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此追忆二十年前蒲城恋爱之诗,即《莺莺传》中所述初欢情景及后幽会之情事:"有倾,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崔氏娇啼宛转,红娘又捧之而去。……自是复客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狋儿:小黄狗。《才调集》作"娃",陈寅恪辨其误。

此类忆双文之作,颇见眷恋旧情之意。然往事如梦,当日情人早已劳燕分飞,唯此种种温馨记忆而已。

三 春来频到宋家东2,垂袖开怀待好风3。

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4。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

等闲弄水流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5。

全部注释

①此即《莺莺传》中所谓"立缀《春词》二首"。言"古艳"者,有所讳也。

②宋家东: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寄天乐元稹诗歌答案

寄乐天

元稹

闲夜思君坐到明,追寻往事倍伤情。

同登科后心相合,初得官时髭zī未生。

二十年来谙ān世路,三千里外老江城。

犹应更有前途在,知向人间何处行。

(1)“乐天”是唐朝诗人、文学家 的表字,和元稹一样被贬谪的他写下了“感商妇之漂流,叹谪居之沦落”的叙事长诗《 》。(2分)

答:白居易 琵琶行

(2)诗中“追寻”了哪些“往事”?(4分)

答:一同考取功名,年纪很轻做官,二十年来相知,同遭贬谪厄运(4分。每点1分)

(3)诗歌尾联包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对朋友的慰藉;对前途的悲叹;既慰藉也悲叹。(4分。分析略。从一个角度回答即可,情感、分析各2分)

急!寻 元稹 宝塔诗《茶》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宝塔形送别诗,因为白居易要升任东都洛阳,作者与王起诸公举行欢送会。宴席上各以“一字至七字”作一首咏物诗,标题限用一个字。白居易本人也当场写了一首《竹》诗作答。

《茶诗》作者从自然可见的茶叶外形描写起,生发到茶道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态,从茶自身视角以拟人化手法写它与外界关系:

“香叶嫩芽”又专爱与“诗客僧家”为伴,让他们在品尝的过程中,忘却尘世的烦恼,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根雕”与“罗织”则写茶叶的炒制与筛选步骤,“铫煎”与“碗转”两句,写出“铫子”煮茶、用“碗”转动漂去水面上的茶沫尘花之类。

末四句是全诗题旨所在,“夜后”与“晨前”说茶与晨昏相伴,与朝霞明月相处,夸张手法运用恰到好处。最后两句,点出茶道最高理想境界是:既能够“洗尽古今”,又能展望“醉后”的未来;既能拂去过去的不称心事,又会在忘却中“人不倦”,醉中有醒,警觉日后行为的指向,鞭策前进。

《茶诗》贯穿着我国儒家积极入世的传统文化意识,怀抱着“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也隐含着对白居易此去东郡的希望

元稹的诗都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