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前都有什么文化底蕴在传承呢
唐诗之前都有什么文化底蕴在传承呢
诗是我国一种优秀的文化艺术,是一种韵文。
从最早的诗经开始,慢慢产生了以下诗体:“楚辞体”、“杂言体(歌行体)”、“五言古风”、“七言古风”、“格律诗(包括绝句、律诗)”。
发展到唐诗的时候是诗歌的全盛阶段。此时各种诗体都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传承诗词文化800字作文
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诗、宋词、元曲……古诗词是文化的精髓,多少年,多少人为其倾倒。李白的浪漫、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马致远的思乡情怀……多少诗人,多少词人,多少作曲家,闻名或隐逸,富足或落魄,都为古诗词的发展画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对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让我沉醉其中。古诗词中的一些词句,可以让人明白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少的送别词仍让人记亿犹新,王勃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真心朋友的真正定义,真正的朋友即使分隔两地友情也不会改变,描写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也让人看清世上酒肉之交,小人之交的丑恶。还有那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又描写了为友人饯行时因即将分别心情不快而与友人畅饮,隐含着朋友离别的思念与无奈。
同送别诗一般,诗人也喜欢以乡愁为主题。李白的《静夜思》即写了景又写了思,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老树上缠着枯萎的藤蔓,黄沙漫天的小小古道,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行走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写尽了在外漂泊的人辛酸与无奈和浓浓的乡愁,让人不由得融进诗中那个荒凉萧瑟,令人心中觉得凄凉的场景,在外游子,哪有不思乡者?思乡的诗词,随口都可以吟诵出来。还有亲情和团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我最熟知的诗词。这首词传诵至今,中秋佳节,无法归家与亲人团聚的人都会想起它,可见它流传之广。
送别、思乡、团圆,围绕这它们的古诗词都带着那么一丝淡淡忧愁,却又包含着对未来的希望。
江山美景几多爱,在景色的描写上,也可以在诗词中找到不少。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用一个“肥”字突出了绿叶的饱满,开创了诗词中的先河。烟雨迷蒙的江南,楼台、行人都在雨幕之中被模糊了,《江南春》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令人身临其境。泰山的高大雄伟,险峻绮丽,在杜甫表达自己志向的同时被展现出来。江山美景、在古人笔下是如此多娇!
古诗词中也有许多启示人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们新旧总会交替,新事物总将取代旧事物,一昧守旧,是无法得到成功。这些句子被传为千古名句,其中的意义需要像品茶般细细品味。
世上优秀的古诗词灿若繁星 ,星罗棋布,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以“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世界”为主题的作文,我写的是唐诗和宋词,大家有没有什么新颖一点的题目,麻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其实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发展长卷。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既是历史责任,更是光荣使命;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时不我待,需多措并举。
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要创新体制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因此,要想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改革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拆除制约文化发展的各种藩篱,解开捆住文化发展的手脚,让文化自由地在市场遨游、自主地呼吸新鲜空气。
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要主攻薄弱环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文化发展极不均衡,资源配置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在许许多多的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山区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差、文化人才严重缺乏、文化教育普遍落后,由此直接导致许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迟缓。因此,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必须要调整发展方向,要主攻农村这个重点和薄弱环节,让大量的文化扶持资金、优质的文化资源、专业的文化人才投向农村、用在农村、留在农村,真正让文化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用流行方式传承文化基因,《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火了
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传承
“在快速消费的时代,这样的节目不咆哮、不傻乐,就用文化的沉淀感动你, 走进你心里。说是诗词的狂欢,不如说是现代人的解药。”这是节目播出后一名网友的留言。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夏昆认为,近年来语文教材的变化是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诗词的原因之一。“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古典诗词和文化的篇目有很大改动,内容增加很多,不仅有课本还有读本。以高一为例,读本上册是唐诗,下册是宋词。”
“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在内容上增加了很多强调美好、人生、哲理的文章,很多篇目在以前的教材里面是没有的。”作为一个父亲,夏昆也会用诗词去影响自己的孩子,“‘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的生活达到吃饱穿暖的标准后,对美的追求提上议事日程,希望孩子有更多优良的禀赋和美好的素养。”
在第二期的百人团选手中,有一名华裔选手的经历感动了很多人。“我从小没有语文老师,我的语文老师是我的祖父。他每年春节来美国教我中文。”杨嘉骏是一名美籍华人,因为从小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大学毕业之后在清华大学读硕士。硕士毕业后继续留在中国。“我16岁的时候语文老师就不在我身边了。”10年前,杨嘉骏的祖父去世,祖父生前告诉杨嘉骏:“你在美国长大,在美国出生,可是你的根在中国。”
现场,杨嘉骏用节奏布鲁斯的形式演绎了英文版的《回乡偶书》,博得观众的掌声。
《中国诗词大会》的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档节目,用流行方式引导国人传承中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作为主办方之一,共青团中央一直致力于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挖掘和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滋养心灵、陶冶情操。
中华文化诗词作文800字
中国,最贴切的形容词便是:文明古国、千年大国、礼仪之邦。可不管是哪个形容词,都凸显出中国是一个文明的特性。是的,因为有文明,中国才会有千年的底蕴。因为有文明,中国才会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大国。
中国是一个千年的大国,其中不知道涌现出了多少影响世界的文明。四大发明:造纸术,因为有造纸术,中国的文化才得以传承。活字印刷,因为有活字印刷,中国的文化得以传向世界。指南针被广泛用于航海和指向。炸药更是矿物开采的必备品。四大发明是影响世界的文明,是中华文明最杰出的著作之一。
除了四大发明,在科技方面,中国更是有许多其他的著作:赵州桥凸显出我国古代先人的智慧,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更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结晶,古代中国王权所在的故宫及其文化也是我国的宝贵遗产。
中国,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中间经历了数十个朝代,从夏商的青铜文化到现代56个民族多样的文化,哪一个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文明从唐朝开始兴盛,唐代的诗词是最著名的。其中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著名诗人,李白的诗飘逸向往自由,诗圣杜甫的诗悠闲恬静,唐诗是中国诗歌的一颗明珠。宋代诗词更以词曲闻名中外,出现了李清照、“三苏”等大词人。明清小说将白话文推向高峰,《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并称四大名著,流传后世。
虽然我们华夏文明曾经是影响世界的文明,可是我们不得不沉痛的看到,我们的传统文明正慢慢被丢弃和窃取,从基本礼仪到科技发明,为什么我们还要向韩国学习拜孔仪式,为什么韩国人说孔子是他们的祖先?为什么日本人说我们的武术是从日本学的?我们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别人就将之窃为己有,我们纪念屈原端午节居然是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人们,觉醒吧,不好好保护自己的文明,我们就丢弃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个强大的国家一定有自己灿烂的文明,我们应该以史为鉴,珍视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传承我们的五千年文明!
唐诗的特征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盛唐诗是唐诗史上的高峰,以雄壮浑厚为特征的盛唐诗气象,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十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严羽最推崇盛唐诗,于盛唐诗中最推崇李白、杜甫两大家。《沧浪诗话·诗评》称道李杜等盛唐诗人诗“如金鳷〔鳷(zhī)〕传说中的异鸟。(大鸟)擘海,香象渡河”,是赞美其雄壮。严羽又强调诗歌应写得浑然天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严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诗风,不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还有其时代背景。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孟郊诗为学习对象,写得瘦硬刚健而缺乏自然浑成之美。南宋后期流行的永嘉四灵诗派,取法贾岛、姚合,气局狭小,缺乏雄壮阔大的气象。严羽竭力主张作诗应取法盛唐,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说盛唐诗雄壮浑厚,是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这类诗篇在盛唐诗中毕竟只占少数。盛唐气象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他们喜欢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边陲奇伟的风光、紧张的战斗和自己的豪情壮志。他们追求“鲸鱼碧海”(杜甫《戏为六绝句》语)的壮阔诗境。这就形成了盛唐诗的雄壮风貌。二是对前代优秀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盛唐诗人竭力扫除南朝至初唐的浮靡诗风,重视向汉魏古诗、乐府诗学习,注意发扬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优良诗风。从诗歌本身的继承关系说,盛唐诗的雄浑特征,得力于此。
一部分盛唐诗,较充分地反映了唐帝国强盛期的时代面貌,但盛唐气象和盛唐时代面貌不是一回事。文学史上的盛唐,指唐玄宗、肃宗两朝,约五十年。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国势开始衰落,中经安史之乱,更是社会动荡,民生凋敝,但以杜甫为代表的盛唐后期诗,仍然富有雄浑的特征。举例来说,杜甫的《望岳》诗写于盛唐前期,固然表现了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抱负。他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写于安史之乱前夕,表现了唐帝国岌岌可危的形势和诗人的忧心忡忡,却仍然气象雄浑。杜甫晚年所写的《登楼》《登高》两首七律,表现唐朝受外族侵凌的衰败局面和诗人的迟暮心情,境界仍然雄壮阔大。此类的例子尚多。杜甫晚年的这类诗篇,往往被明清诗论家誉为表现盛唐气象的佳作。李白晚年在安史之乱后所写的不少诗篇,也具有雄浑风貌。盛唐后期,时代面貌大变,但李、杜等人在前期所形成的心态没有消失,所追求的明朗刚健诗风也没有消失,所以仍能写出不少雄浑的诗篇。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盛唐诗是唐诗史上的高峰,以雄壮浑厚为特征的盛唐诗气象,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读诵经典有何作用
读诵经典具有益智开慧、增长能力;完善道德、提升学问;启迪心灵、优化人格;提升气质、承接文化的作用。
读诵经典能够让一个人在开启智慧的同时拥有学问,让一个人在启用智慧的同时完善道德,让一个人在开启智慧的同时提高能力,让一个人在开启智慧的同时提升学问,让一个人在开启智慧的同时启迪心灵,让一个人在开启智慧的同时优化人格,让一个人在开启智慧的同时提升气质,让一个人在开启智慧的同时承接文化。当然读诵经典也可以让一个人在提升学问的同时开启智慧,其它诸理亦复如是,这是诵读经典可以令人收获的最大利益。所以说智慧道德、学问能力可以在读经中同时获得,一切皆从读经开始。所以经典的研习诵读是益智开慧,完善道德,提升学问,增长能力,开拓胸怀最直接、最有效的根本教育方法之一。
①益智开慧、增长能力
从智慧方面讲,诵读经典就能开启智慧,因经典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它与智慧有着密切的关系。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尤其是经典乃一切人类文明的精粹,其蕴藏着古圣贤德高度的智慧结晶,诵读经典可以与古人神交开启智慧提高学问。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即书是良药,可以对治愚痴,令人变得聪明。所以诵读经典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问题,这只是其有形方面的一个作用而已。如果我们以为诵读研习经典仅仅是为了增加一些知识,那就已经失去了诵读经典的根本意义了。我们都道知识是后天的,智慧是先天的,知识多了不一定有智慧,知识多了不一定有道德,知识多了不一定有能力,知识多了也不一定学问就高,知识和智慧是有本质区别的。林语堂说:“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所以诵读经典可以通过字里行间来领悟古人的高度智慧,增长自己的能力,所谓慧由心生,可与其感应道交也。
从能力方面讲,诵读经典就可培养能力,因经典乃圣人处世为人,感悟人生的阅历心得,所以诵读经典可以通过文字内涵当中所透悟的人生之理来提高自身的能力,避免走诸弯路,所谓以圣贤之言为镜可以明得失,知对错,晓是非。受其言语警戒醒示,可以在为人处世中知其有所为有所不为之理,从而获得幸福人生。我们都知道人在一生当中的能力提升和学习成长的方式有很多,一则可以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所谓实践出真知,理论联系实践。人生的经历,个人对生活的体悟、理解,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能力,有助于自己的学习成长。一切都是在为最好的做准备,大磨得大道,小磨得小道,不磨不得道。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这种坚定的信念来源于人生世事的磨炼,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二则是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或经历,向他人学习,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开示。通过借鉴他人的福祸成败事例,以进行认真的思考总结,或当面向他人请教,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前车之鉴,必当警惕。三则是通过书本、报刊、网络或影视媒体等进行学习,以令自身不断成长提高,所谓世事洞悉皆学问。学习在时时中,学习在事事中,只要有心,一本书,一部影视剧作都可以令我们受益无穷。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明得失”,有时一本书、一部影视剧作便可以将一个国家社会、王朝家族和个人一生的福祸成败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观看学习,可以令我们一览无余,避免走诸弯路。
②完善道德、提升学问
从道德方面说,诵读经典就可修养道德,因为经典是圣人修身养德,德行克备后的言论著述,所以诵读经典可以通过文字言论来感受古人崇高的道德品性,所谓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因受其根源性文化教养的潜移默化,很容易生发其理性,从而涵养其广阔的心胸和良善的心性道德。
从学问方面说,诵读经典可以提升学问,因经典是优美言语最精粹的表述,乃学问之浓缩精化,所谓“大文皆自六经来。”有了诵读经典的训练基础,看其它古文书籍自然会轻车熟路,不在话下,能读古文,对白话文的欣赏写作则易如反掌。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都是文言文、白话文兼擅的。正式文章书写用文言文,日常交流游戏时用白话文。以文言文为主,白话文为辅,所以他们不仅文言文写得好,而且运用白话文更是得心应手。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刘彝曾经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游学相结合,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学问,增长一个人的阅历和见识。中国的很多文学泰斗,文人墨客,如《水浒》的作者施耐庵,《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们都是饱读诗书对生活有着深刻体验的古文大家!个个经论满腹,阅历丰富!还有近代的鲁迅和胡适,尤其是胡适之所以能学贯古今,通晓东西,那是因为他从四岁开始就读文言文,十一岁即读《资治通鉴》,十三岁就读《左传》。
所以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我们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但却不会无书自通。
③启迪心灵、优化人格
非读书,无以明理,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可以启迪一个人的心灵,优化一个人的人格,尤其是传统经典书籍,更是如此。
从启迪心灵方面讲,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它可以启迪我们的心灵,为我们的人生前进指明方向。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所有圣贤经典就像一艘艘渡河的船筏,它可以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海洋,将我们从烦恼痛苦的此岸,渡到解脱自在的彼岸。所以培根曾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所谓“语言是心灵的声音和文化教养的反映”,而这种心灵的声音和文化的教养基础均来源于经典。
从优化人格方面讲,书如就同我们的一位朋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菲尔丁则说:“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所以“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它可优化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完善我们的道德。
传统经典书籍就如同我们一个个的良师益友,它无需鞭笞和棍打,它不用任何的言语和训斥,它也不向我们收取任何的学费。在生活当中它会不拘形式,随时随地的对我们进行教育,不断地优化我们的人格,所以传统经典书籍是改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我们心灵成长的养料。当今社会人类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可以帮助我们优化人格富有启发性的养料,所以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而他所说的书,即是指经典之书。
对于读诵经典,南宋的尤袤曾说:“饥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所以说经典是智慧的源泉,经典是人生的益友,经典是渡河的船筏,经典是人生的顾问,经典是生命的食粮。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④提升气质、承接文化
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诵经典书籍不仅可以提升一个人的道德学问,而且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一个人的身心气质,使人变得高尚。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个人的身心气质是他内心道德品格的修为和经过外在长期持久的读书学习之熏染而成,它是个人道德与才华融和一体所展现出来的,这种内在的气质是他人所永远也学习不了和模仿不到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以模仿一个人外在的言行举止,但却永远也无法模仿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因为气质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表现,它与个人人生的经历和修为体悟及其道德素质与学识修养有关,而这一切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对于一个人气质的提升,诵诵传统的经典书籍,是一种比较简单而又非常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无它,改变身心气质而已。”
对于文化的承接,我们都知道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影响,现代人已经很难兴起读诵经典的念头了,有人认为诵读经典乃是一种复古的愚夫行为,更有甚者会认为不懂文字,如何去读诵经典。试想一下,如果不去读,何时才会懂?我们应该好好的思考一下,文化的传承到底应该是懂了才学,还是学了才懂?如果不懂就不去读,不去学,那刚好一辈子就不能懂,于是就一辈子不能读了,如此则整个人类社会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愈不懂就愈不读,愈不读就愈不懂,致使经典沦落,传统断代。
中国从上个世纪的五四运动以后,因为过分的提倡白话文,其所带来的直接结果那就是不但很多中国人不敢读诵经典了,甚至于连全民子孙读文言文的能力也一齐丧失了。
中国文化千古以来,儒释道医武,经史子集,几乎所有经典书籍都是文言文。古人用三五年的时间学会读写文言文,则上下五千年的一切经典书籍,皆可畅游其中,因为以文言文为代表的传统经典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不能读诵经典,不懂文言文,就永远得不到传统文化的熏习,这将使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断层,甚至消亡。一个丧失传统文化教养的人,很容易同时丧失其持续前行发展的基础动力和创造力,而这种效应已经明显的见于今日。若不及时改变,因不懂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但会失去民族生命当中固有的自信,而且还会令我们的社会变成了西式社会,让我们的国人变成了“中式老外”,如现代的各种什么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的洋节充斥整个国内,令整个国人争相追宠,乐此不疲。
现在社会的人有种奇怪的思想,很多人片面的认为抛弃经典,要现代,就必须打倒传统;要西化,就必须打倒中式;要科学,就必须打倒玄学;要白话,就必须打倒文言。废止传统,追崇西化所进行的教育,是把自己简化为浅陋,只凭学习西方,是文化的自我矮化,长期下去中国将永远也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来。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可以共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交融,经典文言与现代白话可以并存,文化素养与科技创新可以互补,这些均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都应该加以尊重和学习,加以继承和发扬,加以交流和融通。历史上的“东学西渐”和近代的“西学东渐”,以及当今时代刚刚兴起的又一轮“东学西传”,这对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都是一个好事,这都会对我们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文化,我们坚信,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素养的人,一个具有自我文化传承的中国人,才是西方人所欢迎的,这样反而会得到世人的敬重。反之,一个失却自身文化和传承的人,那怕他是一个“优秀”的医生、作家、律师或钢琴家、科学家,他也很难真正的扬名世界。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父母教孩子从小时候开始背唐诗宋词将会对其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他就是得益于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所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永远的,只有一个真正具有自己本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会得到世界的认可和景仰。众所周知,李白、杜甫、白居易、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牛顿、爱因斯坦、托尔斯泰、高尔基、塞万提斯、毕加索、贝多芬、肖邦……,他们之所以能名扬世界,那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具有本民族相当文化素养的人。
所以,我们今天在此为什么要提倡诵读经典,回归传统?这除了以上的作用外,我们大家都知道,文化传统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旺,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兴盛一定是从文化兴盛开始的,一个民族的灭亡也一定是从文化的消亡开始的,所以现在我们国家的有关媒体曾发表文章指出:“经济振兴需要文化先行。”
中国近代,从十九世纪以后的西学东渐,特别是上个世纪初引进的西方教育理念,推行西式教育,推动所谓的“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极为不公平的待遇,一时间甚至视传统文化为洪水猛兽和仇敌,必欲破除而后快。因为这种思想的作祟,从而使近百年来,特别是最近的几十年,我们的文化传统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大家都看到,今天崇洋之风愈演愈烈,科技界、思想界、理论界、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舆论界等对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都是继承和弘扬不够。仅以现实生活为例,今天的年轻人,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喝的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听的是西方乐曲,跳的是西方舞蹈,看的是西方大片,学的是西方语言,穿的是西方服饰,过的是西方节日,住的是西式洋楼,开的是进口名车……。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一些人俨然已将自己视作了西方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不屑一顾,崇洋媚外,从而丢弃了我们本土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乃至于文化认同也发生了转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随之丧失殆尽。这就是所谓的“同化”,这种同化是一件西方几十年来梦寐以求所要做到但却一直没有做到的,而今天,我们的国人自己已经替他们实现了。这应当是一件值得我们深刻思考、深刻重视和深刻忧虑的事情!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孙子总是看奥特曼,我们要让中国的孩子多看自己的历史和自己国家的动画片,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动画产业、动漫产业。我们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要在世界展示中国的软实力。”
中国汉字值得我们去传承,议论文
学好语文 传承中国汉字文化
曾几何时,写一手漂亮的好字是一件非常引以为荣的事,尤其是擅长写书法的人,其作品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更是令别人羡慕不已。中国的唐诗宋词、书法艺术等享誉世界,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讲究效率,电脑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办公一体化已经基本普及。书信、便条已被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替代,写日记已变为写博客,效率是提高了,用笔书写汉字的时候越来越少,或者只是书画展时单纯的欣赏。读错字、写错字或“提笔忘字”的现象很普遍,很多曾经很熟悉、很通用的汉字却变成了陌生,成人书写应用汉字的能力甚至不如在校的学生,曾有记者在街上做过调查,写十个常用的词组,写对的寥寥无几。看似就在眼前,却无从下笔,写完后对与不对,都看着似乎不太像,不单纯是尴尬,可以说很悲哀。相比较而言,网络语言却是家喻户晓,流行迅速,雷字、雷句泛滥,甚至用符号代替文字的使用。尤其是被年轻人所推崇,简便简洁,毫无语法或语言艺术,有时直接对学生有误导作用,让学生困惑,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不少的麻烦。
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的汉字,是人类从懵懂走向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曾经记载着中国几千年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变迁,博大精深,蕴藏着深广的内涵,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汉字对发展全民族的经济文化,对外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国和世界人民的交流和友谊,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今,享誉世界的中国汉字文化在信息时代正面临着潜伏的危机,如何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找回汉字书写乐趣,从小珍惜宝贵的文化遗产,提高全民的汉字水平,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势在必行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作为小学教师而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精髓的深刻内涵,传承祖国的语言文字,并把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为汉字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在人们享受键盘时代快捷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拿起笔练练字,培养学生对汉字对书法的兴趣爱好,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是怡情养性、休闲娱乐的健康积极的途径和方式。我觉得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 上好语文课,学习语文扎实的基本功
对照语文课程标准,注重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在实践中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升语文素养。同时,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比如百词听写、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征文大赛等。通过开展类似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良性健康竞争的意识,既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语文知识,又检验了学生实际运用水平,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 说写普通话,创设良好说写氛围
提倡学生收看电视节目中的汉字听写比赛,如收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新闻联播等益智类节目。结合普通话宣传,在全校倡议读书活动,开展读书交流会等,营造书香校园,有益于学生受到良好文化品位的熏陶,提高文化素养。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作文55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根。。。。。。
弘扬传统文化要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中华民族历经万千年的对“幸福”的不懈追求,逐渐形成了“福禄寿喜财吉”的民俗传统文化和儒、释、道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进而进化为今天的治世哲学。中国的文化、历史发展历程,就是中华民族追求幸福的发展过程。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一脉相承,文化和历史是鉴证文明进步的轨迹,我们无法挽留逝去的历史,但我们可以留住历史给予我们的文化,历史是路,社会是车,文化是车的动力。。。。。
鉴于此,传统文化——我们祖先留给子孙的活宝,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
历史是去的无法改变的昨天,传统文化是生于人类之始并可进化永生的。传统文化有永恒的的生命力和诱惑力,不用刻意去弘扬,只要不去专注的破坏她,她就会很好的传承下去。比如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极大破坏,给历史造成了无法愈合的创伤。这么大浩劫,也只是损坏了文化的躯壳,增添了世人的几声惋惜而已,没能把文化抹杀,同时“破四旧”本身又形成了一种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文化的一场流行感冒。而后那些抗体(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流感病毒做了殊搏斗,最终传统文化迎来的依旧是生机勃勃的春天。。。。。。
传承就是弘扬。文化是以人的思想意识的变化而变化的,除了永恒的“福”文化,任何文化都有它的阶段性,失去潮流价值的文化逐渐走向历史的暗角。唐诗、宋词应该说经久不衰的文化,但还是衰退了许多,原因是时代变迁,使其逐渐失去社会潮流性:唐、宋时期,文化娱乐比较匮乏,几千年的文字成了当时文化推崇的主题,唐代作诗,到宋已发展到作辞,吟唱诗词几百年,把汉字研究到了极致,以至后世子孙都无法逾越,那是的诗、辞,相当于今天的流行音乐,李白、李清照相当于今天的周杰伦,随便找个学生都能唱几首周杰伦的歌,唐诗宋词就要老师家长逼着背了。继承发扬和遗弃是文化发展的正常规律。。。。。。
传承即为弘扬。祖宗留下的东西,绝不能遗弃,也不可能都摆在明面上。事实周杰伦的流行歌曲和李白的诗是血脉相连的祖孙关系,只不过是几经继承与发扬的唐诗罢了,为了能让后人知道这是怎么来的,就要把这几经发扬的过程原原本本的传承下来,这就是把传统文化的各个阶段性文化传承下来,再让子孙传承下去,以至世界上唯一最完整的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永远的传承下去,留给全人类一个最辉煌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
如今已经不仅中国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那神奇的诱惑力使全世界都在关注她,国内的国学热,国际的孔子学堂,汉语热,都是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了保护机制,文化遗产正在得到抢救性保护。。。。。。
奥运福娃,百家讲坛,创意文化产业的兴起等等都为传承传统文化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由以上内容得出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过程,只要保护好失去流行意义的文化遗存,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完整的,永远的以中华文明的身份高高屹立于世界巅峰
。。。。。。
不要担心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以独特的魅力,受到全人类的推崇,已经成为世界共有的精神财富,她将一统天下思维,以原始共产主义,追求共有“幸福”而始,以世界大同(世界共产主义),拥有“幸福”而终。。。。。。
传统诗词如何做好当代文章?
作者:顾星欣
据央视消息,《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将于今年春节期间登陆央视。近年来,这档节目屡引收视热潮。回望刚刚过去的几年,打开电视,《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唐诗风云会》等一批综艺节目引领着诗歌风尚;走进书店,《唐诗鉴赏辞典》《人间词话》等一批诗词书籍热卖;打开手机,叶嘉莹等先生讲解诗词的视频在网络热播;全国各地,诗社生活成为社会文化中的新现象……让我们看到中华传统诗词在当代落地生根的各种可能。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诗歌大国,从《诗经》、《楚辞》、汉乐府直到唐诗宋词,数千年来吟诵不绝,给我们留下了璀璨的诗歌宝藏。进入新时代,物质生活愈加丰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诗意的精神享受也逐渐成为一种“刚需”。这当中,传统诗词就如同一把金钥匙,为大众打开了一扇扇心灵之窗。“传统诗词热”在近年来的风靡态势,也折射出了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实际上,传统诗词的当代价值,不仅仅是对于个人意义而言的心灵滋养。在中国传统诗学中,诗歌的社会功用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孔子曾经指出了诗歌具有深刻的社会教育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徜徉漫漫诗歌长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的拳拳爱国情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蕴藏的哲学思想和中华智慧……中华传统诗词潜藏着我们的中国智慧、中国风骨、中国灵魂,通过审美想象与艺术表达,通过千百年来的流传,一句句经典诗词,成为我们中国文化的情感共同体。
如今,各式各样的综艺节目和新媒体课堂,助推了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播、当代演绎和当代创作。但在这蓬勃兴盛的态势中,也有几项基础性问题需要廓清,以便让我们更好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首先,从欣赏层面来看,我们要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诗词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
新时代,旧体诗何为?这无疑是一个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现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古典诗词属于过去的时代,不属于这个时代”。固然,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不同文学样式,都曾在当时的时代各领风骚,但是在琳琅满目的文学百花园中,中华传统诗词还是具有穿透时光的风雅,成为一条绵延不绝的文化精神脉络,承载着中华文化的风骨,不容忽视。
从古老走来、又走进新时代,中华传统诗词具有永不过时的经典性。首先,就欣赏层面来看,它具有贯穿古今的民族精神,比如李白豪迈旷达的个人胸襟、杜甫沉郁顿挫的家国情怀、边塞诗人们的爱国思想与豪情壮志……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对我们的当代生活来说,不仅毫不过时,而且大有裨益。第二,就创作层面来看,中华传统诗词的创作,向来是观照现实生活的载体。李白、杜甫、苏轼,他们笔下的诗篇,折射的都是当时的现实生活。这种反映时代、反映人民生活的艺术追求,将是艺术创造永不过时的法则。
其次,从创作方面来看,我们要与时俱进地思考传统诗词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
有人提出,传统诗词形式刻板,限制了当代生活和思想的表达。诚然,“五四”之后,催生了白话诗的流行,近百年来,一批新诗诗人如徐志摩、戴望舒一直到顾城、北岛、海子等,他们的创作,让中国诗词突破了五言、七言与词牌的限制,让文字自由奔放起来。那么,我们该怎么对待古典诗词的限制性呢?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就曾提醒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他道出了艺术创造中的一个永恒命题。既然是中华传统诗词,它必须遵守一定的诗词格律,不应脱离旧体诗的规定框架。时至今日,传统诗歌依然具有它不可磨灭的格律美、音韵美,这种形式上的美感,来源于汉字所独特蕴含的意蕴,不可取代。“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哉”诚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我们也该看到,格律是不应抛离的基础。如今有些人在没有掌握传统诗词中的平仄、对仗的基础上,想亦步亦趋地写旧体诗,常常“照猫画虎”,四不像,这不是真正的传承。
我们现在很多人爱作拟古诗,却仍不脱风花雪月、春恨秋悲的窠臼,读之无新味,观之无新意。如何在尊重格律的基础上,注入当代性的观照,解决好这个问题,会有助传统诗词的创作在当代走得更远更好。
第三,从传承方面来看,我们应当注意“活态传承”,避免“刻板传承”的误区。
曾几何时,许多牙牙学语的孩童,都是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开始识字的,可以说,这已经是沉淀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天然文化基因,割舍不断。在当代中华诗词传统热的浪潮中,这些文化基因如何更有效地激活?有一点值得注意,如今各类大赛、各类节目之中,很多时候考察的都是背诵、记忆型的知识,陷之于呆板与狭隘。而实际上,我们要传承古典诗词,不能仅仅是简单僵化的背诵、记忆,而是要深入普及古诗词的形式美、情感美、思想美。所有的文学经典、历史经典,都应当进行“活态传承”,使之真正进入社会、进入生活、进入心灵。正如我们的传统诗歌,其真正的玄妙意境,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不是通过机械性的背诵能够掌握的,而要从中养成对传统审美、情趣、价值的体悟能力。
值得期待的是,教育部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推荐篇目。让年轻一代更早浸润在古典诗词中,让诗歌成为引领他们成长的智慧的前辈、陪伴他们成长的贴心的朋友,而不仅仅是一门功课、一份必须应付的试卷,这是一个系统、有机的工程。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简单地开一门课,还需要社会各界在实践中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之中,怎样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好、转化好、利用好,是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一项不断提出挑战的工作。在这项工作当中,我们既要保持昂扬热情的态度,也要保持积极探索的理性,探索更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推出更多传承好方法。(顾星欣)
来源:新华日报
唐诗之前都有什么文化底蕴在传承呢: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