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柳的古诗
带有柳的古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高鼎《村居》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古诗含有桃,柳的诗句朝代,作者,出处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作者: 辛弃疾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唤取笙歌烂熳游。且莫管闲愁。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才晓便扶头。
浣溪沙(寒食初晴,桃杏皆已零落,独牡丹欲开)
作者: 毛滂
魏紫姚黄欲占春。不教“桃”杏见清明。残红吹尽恰才晴。芳草池塘新涨绿。官桥杨“柳”半拖青。秋千院落管弦声。
关于描写柳树的诗句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用柳代表示留的诗句
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佚名《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古诗中的“柳”有哪些意象,分别有哪些古诗为代表
一、表示春天万物生长的活力。形容柳的形体特征及阴柔之美。
如贺知章 咏柳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表示赠别。
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以杨柳婀娜多姿的美景,反衬征夫离乡背井、抛妻别子的哀愁。
三、以柳言愁,“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人”
等等
含有柳的诗句和作者
唐诗三百首有很多。
032韦应物:东郊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051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风留],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055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071白居易: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星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076王维: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馀。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与柳有关的古诗词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故园情。
”
(
2003
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李白《忆秦娥》:
“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
各尽觞。
”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
我向秦。
”
(
“
杨花
”
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
“
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
诗词中不仅写
“
折柳送别
”
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
别恨,
朋友间的厚意深情。如
“
柳丝
”
、
“
柳枝
”
、
“
柳阴
”
、
“
柳色
”
、
“
烟柳
”“
柳绵
”
(又可说成是
“
柳
花
”
、
“
杨花
”
、
“
柳絮
”
)、
“
杨柳
”
、
“
折杨柳
”
、
“
杨柳春
”
、
“
杨柳依依
”
等等。
“
折柳
”
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
饮于莲花
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
“
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
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
一个多月。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
天》,寄给李之问。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李只得以实相告。李夫
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
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
聂胜琼
《鹧鸪天》
:
玉惨花愁出凤城,
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后,
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二、
“
折柳
”
之缘由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
常见的解释是,
“
柳
”
谐
“
留
”
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
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
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
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
恐怕
不是一个
“
谐音
”
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如清
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
“
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
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
”
这种解释
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
“
随地可活
”
,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
了异地后,
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
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
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
我以为,
这还不是
“
折柳送别
”
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
最早的渊源应该是
“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这几句古诗。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
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
“
杨柳依依
”
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
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
作为五经之一,
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
疑的,古人作诗讲究
“
无一字无来处
”
,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
中
“
客舍依依杨柳春
”
改为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我以为不妥。
总之,
“
折柳送别
”
应该有
“
谐音感怀
”
、
“
哲理启迪
”
、
“
文化传承
”
这样三个缘由。
三、
“
折柳......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带有柳的古诗: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