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所有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语文修辞手法列举如下:
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反问,引用,等
特殊性描写方法:
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
有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
比喻
1、定义
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
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
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
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6、常用比喻词
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
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 拟人修辞手法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夸张
1.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食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3.夸张的用法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实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告 、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
的修辞。
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借喻与借代辨析
第一,
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 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只要想一想就可以知道,“旌旗” 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
第二,
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 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
“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如果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体,“军队”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军队像十万旌旗一样斩掉了阎罗”,显然不成句子。同理,假设“南国烽烟正十年”运用的是借喻手法,那么“烽烟”是喻体,“战争”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南国的战争像烽烟一样整整十年”,显然不成句子。因此可以断定以上两句不是借喻用法。
第三,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是借喻用法,也可以是借代用法。那么如何辨别呢?这时就要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喻是以此喻彼,重在喻,因此与客体(喻体)相关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代是以此代彼,重在代,因此与客体(借体)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请看下面两例。
〔A1〕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借喻)
〔A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的血汗。 (借代)
〔B1〕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借喻)
〔B2〕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借代)
上面两组中A1、B1都是借喻。A1中客体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应的动宾词是“吃尽”“血肉”。由“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是通顺的可知,“毒蛇猛兽”与“吃尽”“血肉”是一个和谐的主谓宾关系。A2中客体也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应的动宾词是“榨尽”“血汗”。由“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的血汗”不通顺可知,其“毒蛇猛兽”与“榨尽”“血汗”不是一个和谐的主谓宾关系。客体所在的语境主谓宾和谐表明不与本体相关,是比喻;客体所在的语境主谓宾不和谐表明与本体才能相关,是借代。
第二组更明确。“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其中客体“大白熊”与后面词语非常和谐,表明在客体做主语的句子中是一个整体,而在主体做主语的句子中未必是一个整体。“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其中客体“大白熊”与后面词语不和谐,表明在客体做主语的句子中不是一个整体;只有换上本体――那个称为“大白熊”的人――与后面词语才和谐,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前者是比喻,后者是借代。
“巾帼不让须眉”,单单用客体“巾帼”“须眉”表达为“头巾、发饰不让眉毛、胡须” 肯定不通;“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白衣天使”单用客体表达为“她希望长大后当社会上白衣服的天使之神”也不通。“买一瓶洋河”“大金牙也在看《史记》”“红领巾们越干越欢”也是如此。
用这种方法来解释“杨二嫂”“圆规”那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再清楚不过的。“圆规又讲话了”“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后一个“圆规”与“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极不和谐,分明是借代。
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
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问......
联想
也同想象. 作用:使事物生动化 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升华主题,点明中心 例如:河中的水流动着,城中的爱也流动着
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
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
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如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
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
觉相互沟通。
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顶真
顶真也做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
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例句: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
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
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
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
梦想是翅,飞翔永恒蓝天。
梦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
梦想是海,还是小船悠悠。
梦想是船,海上乘风破浪。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互文
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
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
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
例如:
(1)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2) 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构。(《文心雕龙·神思》)意为:“曹植、王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3) 齐魏徭戍,荆韩召募。(李华《吊古战场文》)齐魏荆(楚)韩等战国时期君王为徭役守边而招募兵员。”
(4)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意为:“凶暴的差吏来到我们村 里,到处叫嚷喧哗,到处骚扰百姓。”这里的“东西南北”泛指“各处”。
(5)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 好坏而欢欣悲伤。”
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移情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 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 存在的特
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
体, 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如: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⑤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
上面例①两句诗的意思是: 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 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 759 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 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 移到露色和月光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 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使事人一体,从而 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 例②中两句诗 的意思是: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 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花开 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 用移情修辞手法, 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例③ 说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时候才“独向东” ;例④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例⑤说月亮常常在人离别时变圆; 例⑥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 颗颗“相思泪”。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 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 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 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 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 ;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编辑本段
带有修辞手法的成语
比喻
恩重如山 冷若冰霜 成竹在胸 胸有成竹 呆若木鸡 风烛残年 挥汗如雨 浩如烟海 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 声名狼藉 易如反掌 切肤之痛 亲如手足 人面兽心 如虎添翼 如胶似漆 丧家之犬 对答如流 刀山火海
a明喻
:虚怀若谷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味同嚼蜡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 冷若冰霜
b暗喻
:车水马龙 有口皆碑 唇枪舌战 草木皆兵 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黄
犬牙交错 血海深仇 犬马之劳
c借喻
:望穿秋木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 铜墙铁壁 豺狼当道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 柳暗花明 愚公移山
拟人
狐朋狗友 鼠目寸光 鸦雀无声 花枝招展 鸟语花香 烘云托月 风卷残云 百花争艳 鼠窃狗盗 兔死狐悲 龙争虎斗 卧虎藏龙
夸张
日理万机 日月如梭 三头六臂 怒发冲冠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 一日千里 一毛不拔 一尘不染
对比
口蜜腹剑 口是心非 虎头蛇尾 好逸恶劳 阳奉阴违 南辕北辙 外强中干 吃一堑,长一智 挂羊头卖狗肉
对偶
地大物博 感恩戴德 山穷水尽 谦受益,满招损 家喻户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披星戴月 口诛笔伐 口蜜腹剑 山珍海味 山重水复
借代
目不识丁 披肩执锐 扭转乾坤 迫在眉睫 拈花惹草 大江东去 灯红酒绿 咬文嚼字 青黄不接 手无寸铁
比拟
闭月羞花 百花争艳 草木皆兵 风尘仆仆 呆若木鸡 生龙活虎 莺歌燕舞 抱头鼠窜 肥头大耳 土崩瓦解
反复
登峰造极 星移斗转 提纲挈领 审时度势 情真意切 罪魁祸首 丰功伟绩 心灰意冷 真凭实据 一心一意
反问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双关
风雨同舟 藕断丝连 立地成佛 乐在其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回环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人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回文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画上荷花和尚画
顶针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一传十,十传百 一而再,再而三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全部修辞手法有哪些?
语文修辞手法列举如下:
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反问,引用,等
特殊性描写方法:
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
有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
比喻
1、定义
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
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
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
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6、常用比喻词
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
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 拟人修辞手法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夸张
1.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食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3.夸张的用法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实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告 、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
的修辞。
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借喻与借代辨析
第一,
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 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只要想一想就可以知道,“旌旗” 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
第二,
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 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
“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如果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体,“军队”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军队像十万旌旗一样斩掉了阎罗”,显然不成句子。同理,假设“南国烽烟正十年”运用的是借喻手法,那么“烽烟”是喻体,“战争”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南国的战争像烽烟一样整整十年”,显然不成句子。因此可以断定以上两句不是借喻用法。
第三,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是借喻用法,也可以是借代用法。那么如何辨别呢?这时就要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喻是以此喻彼,重在喻,因此与客体(喻体)相关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代是以此代彼,重在代,因此与客体(借体)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请看下面两例。
〔A1〕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借喻)
〔A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的血汗。 (借代)
〔B1〕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借喻)
〔B2〕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借代)
上面两组中A1、B1都是借喻。A1中客体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应的动宾词是“吃尽”“血肉”。由“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是通顺的可知,“毒蛇猛兽”与“吃尽”“血肉”是一个和谐的主谓宾关系。A2中客体也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应的动宾词是“榨尽”“血汗”。由“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的血汗”不通顺可知,其“毒蛇猛兽”与“榨尽”“血汗”不是一个和谐的主谓宾关系。客体所在的语境主谓宾和谐表明不与本体相关,是比喻;客体所在的语境主谓宾不和谐表明与本体才能相关,是借代。
第二组更明确。“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其中客体“大白熊”与后面词语非常和谐,表明在客体做主语的句子中是一个整体,而在主体做主语的句子中未必是一个整体。“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其中客体“大白熊”与后面词语不和谐,表明在客体做主语的句子中不是一个整体;只有换上本体――那个称为“大白熊”的人――与后面词语才和谐,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前者是比喻,后者是借代。
“巾帼不让须眉”,单单用客体“巾帼”“须眉”表达为“头巾、发饰不让眉毛、胡须” 肯定不通;“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白衣天使”单用客体表达为“她希望长大后当社会上白衣服的天使之神”也不通。“买一瓶洋河”“大金牙也在看《史记》”“红领巾们越干越欢”也是如此。
用这种方法来解释“杨二嫂”“圆规”那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再清楚不过的。“圆规又讲话了”“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后一个“圆规”与“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极不和谐,分明是借代。
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
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问......
联想
也同想象. 作用:使事物生动化 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升华主题,点明中心 例如:河中的水流动着,城中的爱也流动着
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
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
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如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
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
觉相互沟通。
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顶真
顶真也做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
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例句: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
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
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
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
梦想是翅,飞翔永恒蓝天。
梦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
梦想是海,还是小船悠悠。
梦想是船,海上乘风破浪。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互文
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
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
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
例如:
(1)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2) 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构。(《文心雕龙·神思》)意为:“曹植、王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3) 齐魏徭戍,荆韩召募。(李华《吊古战场文》)齐魏荆(楚)韩等战国时期君王为徭役守边而招募兵员。”
(4)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意为:“凶暴的差吏来到我们村 里,到处叫嚷喧哗,到处骚扰百姓。”这里的“东西南北”泛指“各处”。
(5)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 好坏而欢欣悲伤。”
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移情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 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 存在的特
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
体, 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如: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⑤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
上面例①两句诗的意思是: 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 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 759 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 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 移到露色和月光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 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使事人一体,从而 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 例②中两句诗 的意思是: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 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花开 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 用移情修辞手法, 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例③ 说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时候才“独向东” ;例④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例⑤说月亮常常在人离别时变圆; 例⑥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 颗颗“相思泪”。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 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 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 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 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 ;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编辑本段
带有修辞手法的成语
比喻
恩重如山 冷若冰霜 成竹在胸 胸有成竹 呆若木鸡 风烛残年 挥汗如雨 浩如烟海 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 声名狼藉 易如反掌 切肤之痛 亲如手足 人面兽心 如虎添翼 如胶似漆 丧家之犬 对答如流 刀山火海
a明喻
:虚怀若谷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味同嚼蜡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 冷若冰霜
b暗喻
:车水马龙 有口皆碑 唇枪舌战 草木皆兵 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黄
犬牙交错 血海深仇 犬马之劳
c借喻
:望穿秋木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 铜墙铁壁 豺狼当道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 柳暗花明 愚公移山
拟人
狐朋狗友 鼠目寸光 鸦雀无声 花枝招展 鸟语花香 烘云托月 风卷残云 百花争艳 鼠窃狗盗 兔死狐悲 龙争虎斗 卧虎藏龙
夸张
日理万机 日月如梭 三头六臂 怒发冲冠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 一日千里 一毛不拔 一尘不染
对比
口蜜腹剑 口是心非 虎头蛇尾 好逸恶劳 阳奉阴违 南辕北辙 外强中干 吃一堑,长一智 挂羊头卖狗肉
对偶
地大物博 感恩戴德 山穷水尽 谦受益,满招损 家喻户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披星戴月 口诛笔伐 口蜜腹剑 山珍海味 山重水复
借代
目不识丁 披肩执锐 扭转乾坤 迫在眉睫 拈花惹草 大江东去 灯红酒绿 咬文嚼字 青黄不接 手无寸铁
比拟
闭月羞花 百花争艳 草木皆兵 风尘仆仆 呆若木鸡 生龙活虎 莺歌燕舞 抱头鼠窜 肥头大耳 土崩瓦解
反复
登峰造极 星移斗转 提纲挈领 审时度势 情真意切 罪魁祸首 丰功伟绩 心灰意冷 真凭实据 一心一意
反问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双关
风雨同舟 藕断丝连 立地成佛 乐在其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回环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人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回文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画上荷花和尚画
顶针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一传十,十传百 一而再,再而三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百度百科
成语"杯弓蛇影"是心理学中的什么现象 A
杯弓蛇影这一现象是对外界事物的错误感知.是一种生理性的视错觉.
杯弓蛇影
《晋书·乐广传》对此典故述之甚详.其称:“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茨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弓,漆画做蛇,广意杯中之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意思说的是:乐广有个亲朋好友,久别复来,乐广问他为何很久不来,客人答道:“前次在这里,蒙设酒招待,刚要喝时,见杯中有条蛇,感到很恶心,勉强喝下去后,回家就病了.”乐广知道自家墙壁上挂有一张角弓,其上漆画有蛇,杯中蛇乃角弓之影映入酒中.便在原处放酒一杯,问客人道:“酒中还能看到蛇吗?”答称:“和上次一样的仍然见有蛇.”乐广就将杯中蛇乃映入之弓影的情况相告,客人完全明白了,病也随之痊愈.后来用此比喻因疑虑引起恐惧,而妄自惊惶.
杯弓蛇影这一现象是对外界事物的错误感知.是一种生理性的视错觉.客人在错觉发生之前,情绪是平静的.酒未沾唇,已见杯中有蛇,因此和酒精的作用也无关,很可能是在光线不足,感知条件差,或此客人本来就感觉器官(视力)障碍的情况下发生.生理性的错觉一般都很容易纠正.此公后来听乐广把情况讲清,他能豁然释疑,不再坚持杯中有蛇,正说明这点.若发生错觉之时,即刻得到纠正也就没事了,此公居然吓出病来.
但是,当事情发生之时,他得到了主人赐给的酒,刚要喝,已发现杯中有蛇,心里已很不舒服(意甚恶之),可他还是把酒喝了,也许是碍于主人面子硬着头皮喝下去的,回家就得病了.此时错觉已不复存在,但“杯中有蛇”得印象深留在他的脑际.遂产生了思想上的疑虑和情绪上恐惧不安.越想越怕,在这种紧张惶恐的状态下,身体心理生理反应,植物神经机能不稳定,身体上可能会有某些不适.这样,就更担心自己是中了杯中蛇酒之毒……其起因可以说是被错觉吓了一下,其发展则从其遇事闷在心里,不够开朗乐观,常爱捕风捉影疑虑多端的性格有关.由心理上的恐惧惊惶渐至某些躯体上的功能失调,出现一些神经官能症的症状;也可发展成无病呻吟的疑病症.看来病还“不轻”,否则《晋书》作者也不会用“沉疴”二字.但当主人重新试验,并将杯中蛇的的情由讲明,客人疑团得解,沉疴顿愈.能够“顿愈”说明病得并不深重,只可能是今天说的神经症、心身疾病,而非病入膏肓的器质性病变.一番解释能起“久病沉疴”,更提示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俗云:心病还得心药医.因此,心理治疗(主人得解释)见效神速.若经过客观的证明解释,他还坚信自己是中了蛇毒,那就是中毒妄想了.
生理性错觉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可能遇到.比如说深夜你一个人等门,由于企盼爱人回家,可能就会把外面一点响动当成你听惯的脚步声;光线不良,会把墙上的镜子当成透亮的窗户等等.一般都很容易纠正.病理性错觉是在人神志不清的背景上发生,如把输液的橡皮管看成蛇,把白衣天使看作一头白熊……且信以为真,不能自行纠正,乃至产生一些“防卫”行为,这已是精神疾病症状的一部分了必须按精神病来治疗.
因生理错觉导致心理偏异的人,常有敏感、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健康特别关注和要求十全十美的性格特点.他们常细察身体的内在变化,过多的注意身体感觉,把一些正常的变化当作疾病,盲目求医.有时碰到医生讲话不慎或受了不正确的卫生宣传而加深怀疑,由医源性因素导致了疑病症的形成.此时常规的检查结果正常或一般的解释常常不能消除患者的疑虑,使他反复求医,有时一种疑病症状消除了又产生另一种新的怀疑.有一个35岁的女性财会人员,开始时发现早博去医院检查,内科医师诊察过心脏无病,只是在听诊时触到她左乳房有一小硬节,初步检查后要她到外科再去查查,因她母亲是患子宫颈癌去世的,为此大为紧张.经外科检查,不是癌,是乳腺小叶增生,不给开药.她想大概医生瞒着她,病已无药可治,以后辗转至大医院各科做了全面体检,不是乳腺癌,也没有察出其它疾病,总认为医生不告诉她真实情况,自己的病没治了,后转到精神科医生手里,诊断为疑病性神经症,以精神疗法为主,辅以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未及半年就痊愈了.这类病人的治疗需要病人与医生配合,对医生信任,加强信心,调整情绪,摆脱苦闷,安排适当的工作及文体活动,使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到外界去.听任其无病呻吟、空闲无事5、冥思苦想、和长期抚养都是有害无益的.
熟知错觉产生的条件,据情恰当处理,再对敏感疑虑的性格加以克服锻炼,自知有些性格偏异的人,也可及早求教于心理咨询医生,得到指导,以利于纠正.
有没有好看的,不虐,没小三,甜文,宠文
【都市类】
【书名】:徐徐诱之
作者:北倾
文案:
想做你的牙齿,我难受的时候,有你疼。
我起先是你的病人,后来成为你的学生,
最后,做了你的太太。
我的最初和最终,都将有你,贯穿始终。
高冷腹黑牙医VS蠢萌牙科实习生
#徐徐诱之#徐润清问念想: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做矫正?念想回答:以前给我治疗智齿的医生建议过,但是我怕疼。徐润清扬起唇角笑,心底暗想:说得好像现在就不怕疼了一样。念想又补充:但我现在已经不记得那位医生了。徐润清的笑容一僵,倏然转头看她。
#徐徐诱之# 智齿消炎后可以拔牙了,徐润清边写病例边很自然地问道:是可以拔了,在月经期吗?念想一愣,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见他还在等自己的回答,点点头。徐润清见状,沉吟道:不用不好意思,经期不能拔牙,这个是例行询问。说完发现面前的小姑娘……脸色更红了。
(很温馨很萌的文)
【书名】:我的傻姑娘
作者:馨婧
内容简介:
外面传来开门声的时候,骆赏儿一个激灵从沙发上站起来,规规矩矩地站在宽敞得可以打篮球的厅堂中央。 文泽迈着优雅的步子走进来,颀长的身躯立在与她不远不近的地方。 逆着光,她看不清他的样子,只是觉得那镀着太阳光色的轮廓很好看。 骆赏儿只抬头看了他一眼就又低下头去,恭恭顺顺地说:“文叔叔好。” 文泽嘴角抽搐了下,实在啼笑皆非。 是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她见了他,第一句竟是这样唤他。 毕竟,他是她的丈夫,不是吗?
【书名】:亲爱的爱情
作者:兰芝
并非所爱非人, 却被夺所爱, 输给样样不如自己的女子, 顾宝贝!
这个娱乐圈的长青女神, 黯然退出, 独饮悲伤。
在极度的绝望失落下一切重来, 她是执着? 还是放弃?
这是娱乐圈的故事,又是生活里的爱情。
顾宝贝,气质女神,长相绝美的内在二货。人称河豚公主。
傅君颜,惊采绝艳,温文如玉的翩翩贵胄。人称君颜公子。
顾安,眨着一双大眼的萌孩子,叼着个奶瓶四处撒娇卖萌惹人爱。
小启,憨态可掬的护主大白熊。
在这真爱的难寻的世上, 他们,拖家带口谈恋爱, 共同谱写一段温润动人的爱情。
【书名】:婚后试爱
作者:盏茶
重生为人妇,婚后方试爱。
这是一个“先上车后补票”的故事。
甜蜜婚后文,温情四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书名】:婚过来,昏过去
作者:临渊鱼儿
小企鹅闪了几下,点开来一看
做问卷很烦的双双:阿七,你最喜欢你家男人什么?
若映竹正在画设计稿,没留意从后面经过的身影,漫不经心回了四个字:财大气粗
不久后,她发现自己的腰间突然环上一双大手,下一刻,整个人被抱起来扔在床上。
“你,你要干……什么?”细碎的声音被吞进男人突如其来的吻里。
良久良久,看着身下温软粉光的女人,嫣红的唇瓣微微张着,
吃饱餍足的某人唇角微微勾起,,低低开口,“听说,你喜欢我,财大,器粗?”
若映竹:“……”
哪位善良又勇敢的姑娘可以去提醒一下裴总,这个成语不是这样用滴呀!!
不是女主弱,而是男主太……你们懂吗?
【书名】:重生之夏日倾情
作者:衣其
只是在医院输液室打个点滴,就这么一眨眼功夫她发现自己已经进了别人的身体,还是一个漂亮、有钱、身材也辣的不行的大美人……切断了腹黑弟弟的禁断谋算,挥别了曾经爱慕的邪肆美男,重生的少女猫眼儿一眯,挑起眼前帅气男人那弧度优美的下巴:你,我要了!
(一对一全宠无虐)
(搞笑)【书名】:嫖文崩坏手册
作者:青色羽翼
备注:
姚芊芊穿越了,因为发表了一篇负分长评穿越到一篇天雷狗血玛丽苏嫖文中,成为金手指女主的黑心姐姐,其姐下场凄惨无比。
为了防止世界被圣母破坏,为了从玛丽苏掌心守护世界的和平,为了不再重蹈炮灰姐姐的覆辙,姚芊芊对书发誓,她要拳打圣母妹,脚踹玛丽苏,枪击女控爹,炮轰脑残男,彻底崩坏这篇天雷嫖文,让它恢复成正常的言情小白文。
好吧,扒了言情的壳子,这其实就是一篇吐槽文……
【书名】市长,我爱你
作者:锦素流年
当娱乐圈她抑郁自杀的消息满天飞时,当被姐姐和男友背叛时,当知道只是自己一厢情愿时,为了报复,她找上了陆少帆:本市史上最年轻的市长,军区参谋长的孙子,富二代中的佼佼者。这个腹黑男人谈笑自若接受与她的婚约,却越过雷池,让她日日履行夫妻义务不说,还步步蚕食她的心!
【古代类】
1、养兽成妃(荐)
这是一个人穿越成小貂的成长史,同时,也是一代帝王养兽成妃的酸辣史。
他,是风泽国的皇帝。果断狠辣,冷酷无情,令人闻风丧胆。 偏偏这么个残暴至极的男人,养了一只宠物…… 更是对宠物,呵护备至,宠溺无限。
片断一: 太监急匆匆的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禀告道:“陛下,鳯云貂跳进清沅池,抓了一条凤金鳞鱼,朝御膳房跑去了。” 正在处理政务的安宏寒,头也不抬,“既然它爱吃,传书给聿云国,让他们再送一批鱼过来。” 太监目瞪口呆的愣在原地,凤金鳞鱼价值千金,整个清沅池也不过才二十来条。而陛下不仅纵容小貂任意肆为的捕食行为,还将这么珍贵的鱼,作为小貂的口食。 【小貂总会有修炼成人的一日,且看那时,一代帝王将作何反应……】
【帝王篇】养兽三大准则: 第一,喂饱它的肚子,美其名曰:抓住它的胃。 第二,要有耐性,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第三,亲自调教,不假他人之手,换句话来说,必须让它认识到……它是谁的私有物。
【小貂篇】萌宠三大优势: 第一,不愁吃,不愁穿,还有主人的大手顺毛。 第二,任意作祸,有人善后。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独占主人的怀抱。 可……可为什么她修炼成人形后,主人还是缠着她…… 大手抚摸着她的背脊,说是给她顺毛……?他娘的,我现在浑身上下,哪儿还有毛了! 想揩油,直说!
——————————【萌宠来袭,谁与争锋】——————————
2、盲妃十六岁
她是丞相府人人可欺的瞎子三小姐。
她的生命里只剩下那只陪伴了她三年的狗。
她不知道他的颜色,但却问过下人,他们告诉自己,这是一条黑色的狗。
她不知道黑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却依然相信。
所以给它取名:小黑。
还记得,娘临终前抓着她的手,对她说,“唯一,不要难过,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她那时才六岁,她不懂,却依旧点头。
十六岁这年,她明白了。
娘说的这扇窗,就是龙殇彦。
她不懂,丞相府里的大姐和二姐都被夸的美若天仙,可他却依然要娶她,他就像天上的云,而她,就是地上的泥。
她不懂,为什么每次他都霸道的抓着她的手,任凭她怎么挣扎,都不放开。
她不懂,不懂的太多太多…
她像个受伤的小兽,习惯了孤独,习惯了黑暗,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抗拒着任何人的靠近,包括他。
可他却硬闯入她的心中,不肯离开。
他会抓着她的小手,放到他的脸上,告诉她:“唯一,记住我的样貌,一点点的记住。”
他会在她跌倒之际,紧紧的抱住她,告诉她:“唯一,不要怕,我永远在你身边…”
他还在伏在她耳边,轻轻的说道:“唯一,今生,我就是你的眼。”
后来的后来,他再次告诉自己,陪伴了她那么长时间的黑狗,其实是白色的。
这次,她相信,因为她明白了,这个世界,只有他,永远不会欺骗她。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幻。
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
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
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眼前…
★
【片段一】
“不要…不要过来…”她像只受惊的小鹿,听着耳边渐渐朝着自己走来的脚步声,吓的抱着自己的身子,惊恐的瞪着前方,晶莹剔透的眼睛里却没有任何焦距。
“唯一,不要怕,我不会伤害你。”他一身大红喜袍,清隽的面庞满是怜惜。
“不要…不要过来…求你了…”她感觉到了他的呼吸,离自己好近,吓的啜泣,身子不停的颤抖。
“好,我出去,别哭了,我出去…”
人人敬仰的谪仙三王爷,大婚之夜睡书房,人人传言,新王妃不受宠。
却不知,其实是他们的三王爷被赶了出来,不受宠的…是他。
【片段二】
他将她手中脏兮兮的‘黑’狗提了起来,唯一立刻像乍了毛的猫,抓着他的手臂,“还给我!把我的小黑还给我”。
“你亲我一下,我就还给你。”他故意将脸凑到了她的嘴边,坏坏一笑。
“你…你…你…”唯一的脸控制不住的红了起来。
“唯一,就亲一下脸,我就还给你,好不好嘛?”他竟然会撒娇,而且是对她撒娇。
她犹豫了,抿着唇,视死如归的扬起小脸,朝着他的俊脸探索去…
就当粉唇和他的脸就差几厘米时…
龙殇彦手中的狗抗议的叫了起来,对着龙殇彦张嘴就是一口。
“啊…”
就这样,好不容易威逼+撒娇得来的吻,灰飞烟灭了。
一人一狗的恩怨,也就这样结下。
【片段三】
“小娃娃,怎么一个人在这里?”耳边,是一道陌生的声音,唯一害怕的低垂着头,心中不由自主的呐喊着某人的名字。
“怎么不说话?抬起头来,嗯?”脚步声渐渐靠近,唯一的脚如同灌入了铅,移动不了分毫。
就在那修长的指尖快要触碰到她的下巴时,一道凌厉的掌风袭来。
“唯一!”面前的声音就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还有那熟悉的味道,唯一所有的防备瞬间瓦解,扁着委屈的小嘴,扑到了他的怀中,依赖的揪着他的衣襟,紧紧的…
“呜呜…殇彦,我好怕…”他的怀抱就像个避风港,让她安心,可以尽情的哭泣。
殇彦,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3、执子之手,将子拖走
作者:天下无病。
我是个公主,而且是个呆公主。
生在皇宫,我的相貌就和地里那萝卜白菜那样普通
一年四季里,我的表情总是呆滞,眼睛里老是含着迷茫。
可其实,我知道这个宫里的秘密
包括她的,他的,还有他们的。
我就这么悠哉惬意的在宫里存活着,我坚信我会一直这么傻下去。
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子说不走,很好,关门放狗。(面无表情)
关于女主:装傻充愣,没心没肺,偶尔小坏,一点小腹黑,或许冷眼旁观,实则有些阴暗,生活处处充满冷笑话。
关于男主们:美男王道,要啥萌样儿就有啥样儿,性格乱七八糟,脾气笑里藏刀,个个肚子里灌半咣当墨水,腹黑奸诈算计来算计去。
我呆故我在,我思顾我优。
天下无病倾力打造天下第一腹黑女主。金枝玉叶遭遇天之骄子,看到底谁玩谁?!
所有的修辞手法有哪些: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