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形容反问的句子

形容反问的句子

形容反问的句子

形容反问的句子

反问_词语解释

【拼音】:fǎn wèn

【解释】:1.反过来对提问的人发问。2.用疑问语气表达相反的意义。

【例句】:这就是念痕。她的活力就在呛着你的时候体现出来。她用反问来应答,用抗议来同意,温顺中含有冲撞。念痕是一杆枪,按你的瞄准向前发射,同时会给你重重的一下后坐力。

关于反问的句子

1、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唐,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译文: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 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译文: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

以问号结尾的句子都是反问句吗,我认为

以问号结尾的句子不都是反问句,还可以是设问句、疑问句等。

反问句词语是什么

反问句 如:难道 怎么 这么……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明知故问)。[1]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反问句,就是明知故问,一般由陈述句改变而来,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

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 怎么 这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 吗……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断句)的意思倒过来后,再加上反问词。

反问句的概念?

反问句: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一用感叹号。

例句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什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带有感叹号的句子能不能算反问句?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一用感叹号。

如:“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表示极度强调。

因此,“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此句应该是反问句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希望能帮到你

用了比喻跟反问的手法,写一个句子

无论生死得失,都无须悲戚哀绝,不必有悔意、不必有牵恋.这样才可远离红尘喧嚣,求得心灵平静.

叔本华说:“你想拥有的越多,你就越痛苦”;

郑板桥说,人生贵在“难得糊涂”.

雾里看花花曼妙,水中望月月朦胧.

人生就是一段“放下”的旅程!年少时我们需要放下贪欲和复杂;中年时我们需要放下名利和挣扎;老年时我们需要放下悔意和浮华.一切随风,如剔透的水晶红尘终化.

学会放下,活在当下!

象庄子一样,泛起不系之舟,饱食而遨游天下!

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革命烈士诗两首·囚歌》中有这样一句:“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

出!”这句话是不是反问句?我发现有些参考书上认为是反问句。但有些老师认为它不是反问句,因为在这

句话中没有“?”。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内容的修辞手法,叫反问(也叫“诘问”或“反诘”)。这种句子,叫反问句(也

叫“诘问句”或“反诘句”)。

反问句所表达的意思与它的字面意思正好相反:字面上是肯定的,意思是否定的;字面上是否定的,

“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又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字面上是否定的(有

否定词),意思是肯定的,即:“6767,这是真理。”

反问句之所以在字面上和意思上存在着反差的特点,是由于句末的问号(全句的语调)在起着调节作

用,所以,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然而,反问句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它是无疑而问,寓答案于问句之

中,它除了含有疑问的语气外,还含有感叹的语气,因此句末也可用“?!”“!?”或“!”。例如:

①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方志敏《清贫》)

②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周恩来《为东南死国难者志哀》)

③那黑暗的岁月里,哪里有科学的地位,又哪里有科学家的出路!(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在全国科

学大会闭幕式上的书面发言)

④人们怎能有热爱这个风光旖旎的南国花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呢!(秦牧《花城》)例①兼反问和感叹,表示讥讽的语气,抒发憎恨、鄙视的强烈感情,故句末用“?!”。例②是周恩来

于 1941 年亲笔为重庆《新华日报》写的“题诗”,表达了极大的义愤和无比的沉痛,表示了强烈的抗议和

严厉的责问,故最后一句用了“!?”。例③是对“四人帮”破坏我国科学事业、迫害科学家罪行的强烈控

诉。例④是抒发作者赞颂南国花市的感情,因它们的语气十分强烈,故用“!”。

《囚歌》中的那一句,字面上是肯定的(没有否定词),那么意思就是否定的,即:“人的身躯不能从

狗洞子里爬出!”由于它十分强烈地表达了决不向敌人屈膝投降的革命者的崇高气节,因此句末用了“!”。

可见,只要用字面上与意思上的反差特点去检验,答案已寓于问句之中,就可以判定它是个反问句,哪怕

它句末用叹号。

含比喻·反问·拟人的句子

群山昂首挺立是不是坚韧?难道它钢铁一样坚固的石块说明不了什么是坚韧吗?

拟人: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

微笑。

6、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7、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9、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0、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1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12、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13、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14、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5、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16、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19、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

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35.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36.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37.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

38.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

39.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另人回味。

40.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43.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44.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45.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48.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比喻

25.西湖象一块碧玉,一面镜子。

26.棉花象雪架一样。

28.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29.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30.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33.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露天舞台。

35.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36.他打破了一块玻璃,吓得像妖怪一样逃跑了.

37.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38. 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39.她的文章写得很好。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严密。

40.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41.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42.食堂开饭时,全校同学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挤成一团。

43.敌机逃窜了,我们的飞机紧紧追在后面,像豺狗追小白兔一样,一前一后。

44.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45.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46.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47.北极星橡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48.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他,他已经跑了。

反问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5.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6.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7.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8.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9.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用祈使句开头,反问句结尾写一段话

无法回答

形容反问的句子: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