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色”指的是什么和“相”有区别
佛教的“色”指的是什么?和“相”有区别吗?
佛学里面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什么是色呢?不仅仅是漂亮的容貌,我们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色。我们看到豪华的住宅、华丽的服装、精致的工艺品以及漂亮的异性,就会产生欢喜心。
佛云:“六贼”,就是对“色”的准确诠释。
第一个就是“眼看喜”。人们往往被眼睛欺骗。
第二个是“耳听怒”。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悦耳动听的声音,比如音乐,比如别人对我们的恭维或赞美。如果是刺耳的声音呢?就会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第三个是“鼻嗅爱”。女人们都喜欢使用香水,因为那种让身体香气四溢的感觉非常好。好在何处呢?本来嘛,自己的身体,即使有臭气也闻不到,使用香水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让别人有好感。在办公室或家里,很多人也会使用空气清香剂。其实,香水和空气清香剂对人的健康都是有害的,可我们仍然情愿被鼻子欺骗。
第四个是“舌尝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自然会偏爱一些美味食品。殊不知,美味常常是健康的大敌。例如,牛羊肉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可许多人仍然禁不住去享用。又比如,酒里面可能含有杂醇油、甲醛、乙醛、氰化物及铅等许多有毒成分,可人们仍然爱喝。不喜欢吃的东西,即使再有营养,也没人愿意吃。
第五个是“身本忧”,说的是触觉。一个相貌丑陋但皮肤细嫩的女人,盖着头脸让你抚摸,你也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可是,一旦揭了盖头,那种奇妙的感觉就没了,换成了另外一种感觉:晕。
第六个是“意见欲”,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直觉。一些女人总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可是呢,被直觉欺骗的案例不胜枚举。
所以,这六贼,也就是我们的六种感官意识,它们像幽灵一样出没,让我们的心神不得安宁,使我们产生种种杂念,干扰着我们正确的见识、思考和行动
所谓空,就是要排除这六种杂念对我们作出正确判断的干扰。
佛教中讲到相比较多,如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等;有“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等;有“有相、知相、识相、缘相、增上相、因相、果相等。佛教中相的梵语为laks!an!a,是指物质的形相或状态之意,相是对于物质的性质、本体来说的,即指诸法之形像状态。 佛教中的相有无、有区别。“无相”就是外离一切相意思,因为原始佛教是讲“无常”,“无我”,“无常”是说明世界上一起物质都是变化着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物质。“无我”是就是连我自己的身体,也是五蕴和合的暂时现象,人的生、老、病、死也是变化的,就不能执着个我字,要无我,无我等于无相。所以要外离一切法相。如能在起心动念之中排除一切杂念并且不执着于一切法想而离相,这就是“无相”。“无相”也叫“实相般若”禅宗六祖慧能法师说:“外离一切相,是名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这就是法体的“实相般若”。《金刚经》上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可见,无相即是实相。实相真如无相,佛性无相,自我本心也无相。只是你后天有个执着的我,才会生出种种烦恼、欢喜和痛苦。在智慧修养上离开了我才是“无相”,也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指人的生命结束,而是智慧修养上的升华,佛教讲是般若,即大智慧。所以在小乘佛教上讲就是三法印(无常、无我、涅槃),这就是“无相”的道理。 《金刚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里这个相从文字解释是形状,从思想心理上讲是观念,形状上虽然有你、我、他,但是,佛教认为思想上观念上不要存在有你、我、他的区别,这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就是《金刚经》上讲到的10种众生,众生有外众生和内众生区别,外众生有胎、卵、生、化众生,叫胎因情有,男女有爱情才会十月怀胎;卵因想生,如母鸡孵蛋,是一天到晚想着出来的;化以离合,蚕变蝶,老鼠变蝙蝠,苍蝇变虫子等;湿以合惑,有湿热气候合成的生命,如鱼,青蛙等,必须在水里合成。除了这卵、胎、生、化众生以外还有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等。若有色,如萤火虫等。若无色,指旋风等,是没有形状的;若有想,指怪兽、精灵;若无想,精神化成的东西,如“望夫石”“观音跳”等;若非有想,这叫异质相成与相似,《诗经??小雅??小苑》有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螟蛉者,桑上小青虫也,其色青而细小,又叫青桑虫。蜾蠃,土蜂也,似蜂而小腰,也叫细腰蜂,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其子。”《诗经》所据的民间传说,是说蜾蠃——这种细腰蜂——有雄无雌无法生殖,所以就捕获“螟蛉”的幼虫,将它哺育长大,以此传宗接代。因此“螟蛉”在古代汉语里成为养子的代称。这就是异质相成,非想有想而成。非无想,这一类是怀怨、抱恨而来的,如猫头鹰是不吉利的鸟,又称不孝鸟,这就是十类外众生。内众生就是自己,叫自己不要执着自己,老是想着一个我,我的利益,我的喜、怒、哀、乐。也不要去执着其他的外众生,事物总是在变化的,佛教讲是无所住,寿者相就是众生的生、老、病、死的前后不同成为寿命,叫寿者相,生、老、病、死你也不值得人去执着,也要想得开,这叫无寿者相。“无相”就是一个人成佛的高度修养,你要成佛,首先要降服自心,做到明心见性,如何降服自心呢?就是没有我和一切私心杂念的平静和安定,不去迷惑自然界的一切,回到你本来我这个性情上来。就象婴儿的原始性情,没有主观的喜、怒、哀、乐。所以不着相才能够真正成佛。
佛法中说的“色”指的是什么?
一、佛法中说的“色”在特定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
1、一般是指物质,如《心经》中“色不异空”的“色”;
2、有时指眼看到的境界,如六尘中“色、声、香、味、触、法”中的“色”;
3、特定语境下则指的是男女之色,如“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中的“色”。
二、“色”的类别:
1、“色”依据其法性的不同可作不同的分类:
(1)内色(即眼耳鼻舌身五根)与外色(即五根所攀缘的色声香味触等五境);
(2)细色(无表色,指三界中的色界之色)与粗色(由极微所成之色,指三界中的欲界之色);
(3)定果色(由定所生之色)与业果色(由业所造之色);
(4)可见有对色(指狭义之色,即色境)、不可见有对色(指声、香、味、触、五根)与不可见无对色(指无表色)等三种。
2、根据《瑜伽师地论》,把眼所看到的“色”分为三类:
(1)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2)显色: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3)表色:凡吾人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显然可表示于外,而令人目见者。
佛家所说的空与色分别代表什么?
有质碍者为色。其相有四,为地水火风。凡固体通名为地,液体通名为水,气体通名为风,其温度则名曰火。身内如是,身外亦然。心能领纳外色,名之曰受。心感受外色后,能如外色而想像之,是为想。心想外色后,即有好恶之念,发为身口之业,是名曰行。对于外色种种分别,记忆不忘,是名曰识。
有人把“色”解释为物质,把“受想行识”解释为精神,我觉得对于这样的解释,我们不要抱以宽容的态度说不严谨,而要干脆负责任的说,不正确。做为基础佛理,我们必须从概念学起,要完整准确掌握佛家的理论体系,不能不严谨。
全世界上的东西,按有无外在形象上划分,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形象的,一类是无形象的,有形象的佛家叫色,没形象的佛家叫空。有形象的东西,人能看得见,有重量,占空间或说有体积。与此相反,没形象的则人不能看见,也没有体积,没有形状。可见,色与空是佛家从有无外在形象上对一切事物所进行的简单分类法。
明白了上面的意思,我们就知道,色和现代人所说的物质, 特别马克思所说的物质不是一回事,而佛家所说的空,也和一切都没有,不是一回事。但说到这,你还要注意,佛家所说的空,字面意思,还就是无或没有的意思。只是它是指形象或外形上的没有。因而,电滋波一类东西,用佛的看法,没有外形,当然,也是空,显然,这和一切没有完全不一样。释迦牟尼成道后,发现的道是缘起性空,这里,性空中的空,也还是没有或无的意思。所谓性空,就是在性上没有或在性上无,即无自性。
现在再说“受想行识”啥意思?有人把受想行识说成是精神,这样解释,五蕴中“色”是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好象佛家是正好把物质与精神现象全说进去了。其实这还是错误的。有句话叫,佛与根利人讲五蕴,而与根不利之人讲十二因缘。而五蕴也好,十二因缘也好,全是在讲人的产生过程,和宇宙的产生过程的。佛在楞严经里借阿难之问讲“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即讲宇宙是怎么来的,但你要是真的懂了十二因缘或五蕴,你不用看楞严经,就能知道世界是怎么产生的了。
佛家是纯唯心论,在佛家看来,这个世界除了心,没有物质,有物质也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依附于心。心物一元,物即是心,心即是物。简单地说,人因为无明,而造做,造做即做业,做业则得果报,果报就是人和山河大地。因而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就是告诉你人和宇宙是怎样出现的。一一地讲就是,人接触外境后,会有感觉,这个感觉就是受,接着会思考,这个思考就是想,然后去造做就是行,最后,造做的结果被记录在阿赖耶识中,这就是识。这个识再变现成果报后,就是人自身和外境的一切,即所谓的色了。
佛家所说之空,可从体相用三个方面来理解。我文中提到的是相上空。还有体上空,用上空。任何一个事情都有体相用,体即本质,相即表相表面,用即用途性质功能一类。体空一切物质皆由空相而来,空为万有之源。相空,佛用慧眼可以直接观看到物质原子结构以下结构,此时物质不再呈颗粒状,而是没有形态,以能或场形式存在,而凡夫则必须修得慧眼才能亲睹。凡夫所迷迷就迷在这,以假为真。用上空,也叫性上空,即一切物质皆无自性,即无固定恒常之性,刹那生灭,变化不停,不但最终结果是空,而且当体即空。后面的生就是前面的灭,永不停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心经》中的两句。色——是我们意识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认知,名之曰——色。它包括物、事、语言文字、思维意识。比如我们的观点,知见,什麽主义(唯心唯物)等等都属於色。因为这些抽象思维性的意识是我们的心意识对万事万物分别执著而产生的,它牢固地染污著我们的心性,所以也属於色相。色是无常的,短暂变化的,不长久的,就是物质宇宙也会毁灭,所以《心经》上讲:“色既是空”。无常啊!
“空即是色。”这个空——是我们思维给它定的定义,这个概念是心意识的产物,是念头,它与“有”一样是我们意识对事物的认知,所以这个“空”也属於色。凡是语言文字,思维意识里的空概念都是色相,不是真空。
佛教的色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色?色是什么意思?
梵语ru^pa,巴利语同。ru^pa系自 ru^p(造形)之动词语根变化而来,故含有‘有形状’之意。又谓 ru^pa是由 ru^(坏)之动词语根转变而来,有变坏、变化之意。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兹就广狭二义分述之:
(一)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即五蕴中之色蕴,五位中之色法(与心法相对)。乃质碍(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经论中对于色有诸种分法,据俱舍论卷一载,色包含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无表色等十一种。唯识宗分色为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等十一种。其中,法处所摄色是意识之对境,包括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等。
于此诸色法中,又可依其一一法之性而归纳成下列数种分类:(一)内色(五根)与外色(五境)。(二)细色(无表色,或指色界之色)与粗色(由极微所成之色,或指欲界之色)。(三) 定果色(由定所生之色)与业果色(由业所造之色)。(四)可见有对色(指狭义之色,即色境)、不可见有对色(指声、香、味、触、五根)与不可见无对色(指无表色)等三种。[杂阿含经卷一、卷十三、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五境’1171、‘色蕴’2549、‘法处所摄色’3389)
(二)眼根所取之境。对于声、香等而言,色乃专指眼根所识别之对象,如青、黄等质碍之境。五境之一,六境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又作色境、色处、色界。据瑜伽师地论卷一载,色大别有三种:(一)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二)显色,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等十二种。(三) 表色,凡吾人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显然可表示于外,而令人目见者。盖此皆于五根、五境等色蕴中,特指眼根所取之境,故称为色。[识身足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顺正理论卷一、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有宗七十五法记卷一](参阅‘表色’3513、‘形色’3788、‘显色’6922)
——《佛学大词典》色
佛教色空是什么意思
色,是色相。是人类肉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感受到的幻相。
用科学语言简单说,佛家的“色”就是指物质。
空,是空性。是宇宙时空万物的本体,比如物质不断分解下去,出现分子,原子,夸克等微小的能量团,能量的基础就像一维弦,能量消失,再分就没有了。万物的本质就是空,但是这空性中,却出现了宇宙星辰,山河大地种种幻相。这种空,也不空。但说不空,他最细微处还是空。这种万物幻相的本质之性,就是空性。
佛家对色的解释是什么?
佛家的经典解释,色是世界的一切有形之物,包括我们人自身,这种解释是非常广义的;狭义的解释则是美色、女色、颜色。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空又是什么呢?是什么也没有吗?佛家肯定不是用一个空字来否定一切事物的存在,否定了一切事物的存在,也就否定了佛本身,否定了他自己,否定了他的说教。按照佛家对色的解释,色是一切有形之物,如果色即是空,那么,空也就是一切有形之物。
佛教里所说的“色相”是什么意思?
色相非心难
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五难。外人问:色法是有质碍的,识是无质碍的。如果色法也是以识为其本体,为什么在缘境的时候,似有色相显现,前后一类坚住,无有变异亦无间断,多时相续呢?论主答:这是无始以来,名言熏习的势力所生起之故,可以给杂染、清净等法作为依托的处所。如果没有这个依托的处所,也就没有颠倒的迷执,当然也就没有染杂法及清净法。因此诸识缘境,也有似色相的显现。这好像《摄大乘论》上的颂文:“乱相及乱体,应许为色识,及与非色识,若无余亦无。”此颂的意思是说:无论是所变乱相的色相,及能变乱识的心体,都是前面所说的色相和心识;假使没有所变的乱相,也就没有能变的乱识;没有能变的乱识,也就没有其余的乱相。所以,乱相、乱体、能变、所变,都不离识。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唯识九难。
色相《俗语佛源》 色彩所呈现的质的面貌,谓之色相。如日光通过三棱镜而分解出的红、橙、黄、绿、青、紫六种色相。亦指人的相貌;如金·密[玗-于 寿]《对镜》诗:“镜中色相类吾深,吾面终难镜中寻。”今亦指女人的音容笑貌。如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而歌者隐身幕内,不露一丝色相,尤动人无穷之思!”色相一词出于佛经,有两种含义。一般指万物的形相。如《涅槃经·德王品》:“(菩萨)示现一色,一切众生各各皆见种种色相。”又如清·王锡《法相寺》诗:“性真既已离,色相复何有。”也指佛菩萨的法相、化身或塑像。如《华严经》:“无边色相,圆满光明。”又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那娘子一手好针线绣作,曾绣一幅观音大士,精奇庄严,色相俨然如生的。”(李明权)
佛教中的色、空是什么意思?
色 指物质世界,即色界。
空 指变化,没有固定、没有停止、总在变化、即为着空。
《心经》说“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意思是【世界是变化的,变化是世界的本质】
它告诉人们,
事物总是变化的,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要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顺应规律,
而不是执着于自己的主观意志,
明白了这些,
就学会放下了。
佛教名色是什么意思
名色:1.在十二因缘中,人在母胎中渐渐生长,但有胎形,六根未具时,叫名色。2.五蕴的总名,五蕴之受想行识四蕴为名,色蕴为色,因受想行识四蕴是心识的作用,只有名而无实体,所以叫做名,色蕴则是由一些极微物质所构成,有质碍的物体,所以叫色。
佛教的“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是什么意思
净空法师----讲解【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一段经文里面,是说明五蕴皆空的道理。佛法里面讲空,“空”不当作“无”讲,空要当作什么都没有了,那就不难懂了,也用不着世尊用二十二年的时间来解释它。难的不是离色相了解这个空义,也不是色相消失说它作“空”,而是讲“空”跟“有”是同时的,“空、有”是一桩事情,这的确是非常不容易领会的。世间人的观念,空与有是对立的,是相对的,有就不是空,空就不是有,这个我们世间人理解。如果说有就是空,空就是有,我们听了就很难接受了,就很难懂了,但是它是事实的真相。所以般若里面所讲的这个色与空,是即色之空,这叫真空。
即空之色呢,称之为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因为色是四大组合的现象,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合相”,“空”就是般若真空之理,法空是说的中道第一空,绝不是偏空。所以本经“五薀皆空”是主题,“色不异空”这底下四句,可以说是它的批注。
一切诸法,不但世间法,佛法也不例外,一切诸法都是一合相,都是幻有,都无自性,如果我们细心从这个地方去观察,不难了解到事实的真相。中论里面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我”是佛说的。“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个四句要合起来看,就是心经这四句话。
由此可知,佛所讲的“色”、讲的“空”、讲的“名”、讲的中道,实在都是说明一个事实,都是说明一桩事情,我们不能够领会,使我们把这四个名相,看作四桩事情,不晓得佛门讲一切,是说的一桩事情。从这一桩事情去体会,真相不难领会。色法如是,受、想、行、识跟前面这个意思完全相同。如果要细说呢?只要把色换成受、想、行、识就行了。譬如说:“色不异空”我们把这个“色”换成“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于底下有个“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我们这样去念,多念几遍。古人常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不要落在意识里面。什么叫作意识呢?分别、执着!离开一切分别、执着,我们念,反复不断念这个四句,意思就能够体会到了。经文前面这个小标题里头,为我们说明色、空的关系。
第一句,是从假入空|就是“色不异空”这一句。第二句是从空出假|“空不异色”。“空”是真如、是自性、是本体;“色”是讲一切现象,一切现象是依本体变现出来的。所以“体”既然不可得,“相”当然也不可得。体不可以执着,相当然也不可以执着。
第二句“空不异色”,从空出假;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万象,统是从自性变现出来的。底下这个两句是空,假相即,说明它是一不是二。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法如是,法法皆然,没有一法是例外的。所以佛在华严上说:“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又说:佛在一毛孔…一毛孔中转大X轮,都是这个意思。如果色空不相即,性相不相即,怎么可能有这种奇妙的现象呢?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了解这个事实了,佛在经上所说的种种不思议的境界,我们自然能够相信,能够接受。般若所说的“五薀皆空”的总纲领,对于我们念佛求生净土,有很重要的关系。
佛教的“色”指的是什么和“相”有区别: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