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爱情恋爱里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只忠
形容爱情恋爱里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只忠于自己想法的句子,要是有诗句就更棒了。 5分
不怕念起
唯恐觉迟
既已执手
此生不负
此生若是同君行
宁负苍生不负卿
(若已经在一起了可改为 此生既已同君行 宁负苍生不负卿)
给赞哦亲~~~
有关赏析古诗词的文章,300-500字之间,初中水平,复制粘贴也行 30分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背景: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由于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反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番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之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从内心中产生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从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散木:梁漱溟为何鄙视冯友兰
在一封没有上款的回信中,梁漱溟不客气地说,他的拒绝,实以足下曾诌媚江青。冯友兰回复说:来书竟无上款,窥其意,盖不欲有所称谓也。相待以礼,复如是乎?疾恶如仇之心有余,与人为善之心不足。忠恕之道,岂其然乎?譬犹嗟来之食,虽曰招致,意实拒之千里之外矣。‘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诗人诚慨乎其言之也。非敢有憾于左右,来书真率坦白,甚为感动,以为虽古之遗直不能过也。故亦不自隐其胸臆耳。冯的复信,可谓心情复杂。不久,这两位世纪老人相晤,交谈中,宗璞向梁漱溟说明:所谓曾诌媚江青,并非事实,因此,梁的回信,乃是不问事实的主观妄断,而且这种态度很要不得。这里所提到的冯友兰曾诌媚江青一事,是指1973年谢静宜代表江青访问冯友兰,此后有人建议他上书铭感,信是写给江青的,但表示感谢毛主席、党中央。再后,江青导演批孔的闹剧,可怜一代大儒的冯友兰竟被其玩弄于股掌之上,所谓开会发言、外出参观,等等,当时冯友兰还在天津小靳庄见农民赛诗,诗兴大发,又在医院吟诗有《咏诗》25首,其中赫然有称道女皇武则天的诗句,如则天敢于作皇帝,亘古中华一女雄,这在当时便被人非议为诌媚江青了。(何兆武先生的新作《上学记》提及冯诗有争说高祖功业大,端赖吕后智谋多等,他以为:这话说得毫无根据。现在有关汉初的史料主要是《史记》和《汉书》,可是这两部书从来没提到汉高祖打天下全靠(‘端赖’)吕后的智谋,捧吕后其实是捧女权,跟着江青的意思走。他还提及当年西南联大的同学邹承鲁曾说:在西南联大的教师之中,最佩服的是陈寅恪,最不欣赏的是冯友兰,所以最不欣赏冯友兰,在当年倒不是出于学术观点的差异,而是出于政治的原因,即许多同学反感于冯对当权者的政治一向紧跟高举,如当年他那本《新世训》最后的《应帝王》,是为蒋捧场的,因而有失学者的身份。可见,人们对冯友兰的认识,也是其来有自。)1976年华北地震,江青又到北大的地震棚来看望冯友兰,事后冯友兰又奉旨献诗,所谓主席关怀如旭日,万众欢呼胜夜寒云云。不久,江青又赴清华讲话,再次招见了冯友兰。把这一系列的事情联系起来,就与所谓曾诌媚江青差几相似矣。对此,事后冯友兰曾为自己解脱,他说自己是从批儒的观点出发,以为武则天反儒最为彻底,却并不知道江青有作女皇的企图,尽管当时有许多人私下议论女皇的种种传闻,冯友兰说自己向来不信小道消息,我坐在书房也听不到多少小道消息,我认为小道消息大概都是国内外的资产阶级编造出来的。我只信报纸上的消息,我对于国内外形势的认识都是以国内的报纸为凭,于是,局促于书斋中的冯友兰教授果然毕竟是书生,他大概不曾料到,向来说,‘诗无达诂’,可以灵活解释,但是灵活也不能灵活到这样的地步。说这话的宗璞还谴责道:有些人惯于歪曲诗的本意,甚至在所谓研究文章中杜撰,把自己的揣测硬安在别人头上,这种做法甚不足取。之后,经过了冯友兰父女的解释和辩白,梁漱溟得知了批孔运动中冯友兰的真实情况,此后,他们恢复了交往。1989年,宗璞又在对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一书的订正中,详细叙述了冯、梁之间的误会,并认为所以会有这些误会,即发生在他父亲身上的悲剧,是完全出于中国知识分子既无独立的地位,更无独立的人格,真是最深刻的悲哀!不过,这又让人想到了梁漱溟。当年批孔之初,梁漱溟没有表态,后来他回忆说:不料保持沉默也是有‘罪’的。在全组二十余人都纷纷‘表态’,积极参加这场运动,努力改造思想之后,我依然沉默,便有人说话了。有人在会上不指名地警告说:‘对重大政治问题保持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这里边有个感情问题,立场问题。’紧接着有人又在会上指名道姓地说:‘前几天北京大学某教授公开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有一贯尊孔而转变为支持批孔,影响全国,群众欢迎。据悉,某教授五四时代在北大还是一名学生,而梁先生那时已经在北大讲坛上讲授印度哲学和儒家哲学了。时至今日,如果梁先生也向某教授学习,公开表态和支持批孔,影响将会更大,大家都会欢迎你的转变。’我听罢直摆手,不禁脱口而出:‘某教授的文章我拜读过了,我与他相熟,前不久还碰见他呢。我怀疑他文章所说的是否是他内心要说的真话。’会上马上有人反击,严厉地说:‘你有什么根据怀疑别人?就凭这句话,你对当前运动持什么态度,已经暴露无遗了。如何端正态度,在你自己。我奉劝梁先生不要再一次作运动的对立面了。’因此,后来的梁漱溟对冯友兰就不可能再如从前了,他对冯有了另样的眼光。如其回忆:在‘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后不久,我见他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一反自己的历来主张,随着潮流百分之百地否定孔子,我心里很不舒服,便写信批评他,要他答复我为何这么做。不多久,他便在女儿的陪同下,悄悄地同我见面,叙述他的理由,包括他的苦衷。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批评他不对。但他当面向我作了解释,我心里的气也平和了一些。人各有志,且各有所难,律己可以,何必强求于人呢!现在,这一切都已成了历史。我想某教授如今回过头来看看,应该说可以作出一个他自己满意,别人亦认为公正的答复了。晚年的梁漱溟与美国学者艾恺交谈,其中还提到了冯友兰。他说:有一个人叫冯友兰,我在北京大学教书的时候,他是我班上的学生,他是留美,在美国。他留美的时候还常常从美国写信给我,通信。从美国回来就做大学教授,很出名。写了三本书,特别是他有一部《中国哲学史》。这个人呢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情,个性不同了他好像是儒家,好像是发挥中国传统思想,好像是这样,可其实呢,他的为人是老庄的吧,老子一派。老子一派,就是不像那个儒家,好像忠于自己,一定要很正直,他不是那样,他是有点有点那个叫什么,‘什么世不恭’啊,有那么一个四个字,‘玩世不恭’,他不是那么本着自己的相信的道理,很忠实,不随风转舵,不,他有点像玩世不恭。后来不是那个江青很赏识他,到北京大学去看他,他还把诗词送给江青,后来江青失败了,所以他的名气也就不好了。(《梁漱溟晚年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由此看来,晚年的梁漱溟对冯友兰还是依然保持了他的基本看法的。本文节选自《历史学家茶座》第9辑文章: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几位学者(之三)冯友兰以及晚年梁漱溟和冯友兰的一次争持。
形容爱情恋爱里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只忠: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