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结尾
好的文章结尾
每个人都经历着不同的人生——或繁花似锦,或荆棘丛生,或丽日晴空,或乌云密布,或春风得意,或坎坷沧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精采。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这镜子里映照着几位先贤的人生,我置身于历史的展厅,玩味着其中的种种滋味——
一 彩凤之首,青春辉煌
那个深秋的日子,王勃凝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叹人生如浮柯,飘摇如浮云,这一刻,他甚至感觉心凉如冰雪。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丧小命。
但是,他没有就此屈服,在“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他潇洒泼墨,写就千古奇文《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奇句;“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人生感慨,让青年才俊王勃登上了人生的一个高峰。“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为生命绘制了一个彩凤之首,成就了青春的辉煌。
二 肥猪之肚,华彩人生
赭红色的险滩,直逼着浩荡东逝的江水。江边有这么一处,地方不大,但俯仰之间却有着伟大与渺小,亘古与瞬间的辩证。
苏东坡以自己的人格力量,用长江写下了永恒,在赤壁写下了壮志,对明月写下了思念,于黄州记下了闲淡,为沙洲写下了寂寞……洗去人生的铅华之后,才情贯长虹、忠义填骨髓的东坡,那淡泊的脸上写满了生命的静谧和无言的山水。他拨响生命的古筝,深情吟咏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虽然“身似不系之舟”,却难“心如已灰之木”。黄州、惠州、儋州……一路漂泊的经历如猪肚般丰富,他的诗文越加成熟,他的人生越发精彩。
三 猎豹之尾,闪亮暮年
青石板路被岁月的脚步打磨得光滑如镜,纹理中不留时间的尘埃。一位叫做阿炳的盲人,拉着二胡,那悠长的曲调,穿越时空忧郁地流淌着,在山间,在溪畔,在野草蔓生的大地上……
经历了青年的迷茫,经历了中年的荒诞,眼睛看不见了,他发誓暮年的人生不能再黯淡下去,他发誓此生要拉断一百根琴弦。从此,他沿着小路,奏响沉重的生命之音,映出心中的明月,把沧桑写满脸膛,把光明引向天涯……他的阴郁人生终于在傍晚时分有了亮丽的彩霞。
……
我站在十七岁的站台,赏鉴历史的铜镜,品味不同阶段的人生,领悟生命的启迪,诠释生命的内涵,思绪不禁翩然……
参考资料:[learning.sohu.com]
散文开头结尾10个
散文开头结尾二十例 散文,需要博采众长,以情驭篇;其意之曲折者,宜写之以显浅之词,理之显浅者,当运之以曲折之笔。而散文的开头尤其需要“凤冠明珠”,唯靓丽夺目,才能先声夺人,唯先声夺人,才能不同凡响。为达此效果不妨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开篇点题
这种开头简洁明快,直截了当,见解鲜明,使人感受清晰。示例如下:
1、快乐是什么?快乐是无忧无虑,没有负担。
—《快乐是什么》
2、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 一扇门内隐藏着何等的奥秘。
—《门》
3、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许多触动我们心灵,需要我们选择的事情,请不要为难,一切让爱来做主吧。
—《让爱做主》
4、夜阑人静,独坐窗下,守一杯香茶,翻一卷名著,面对四溢的茶气与书香,身心与灵魂开始飘飞,慢慢升腾。
—《心灵伴书香飘飞》
5、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
——《纪念》
二、表现情景
这种开头,充满了诗情画意,为我们展示出一幅美妙的画卷,散文的意境美十足,其选材以大自然景色为主,一般能做到以情驭景,以景载情,情景交融。示例如下:
6、唐时的风,吹动了多少公子的飘飘白衣;宋时的雨,打湿了多少女子乌黑鬓发?那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他们正痴仰着那张张沧桑的脸、期待祝福的脸、渴望热切的脸。
——《明月,照着我们的脸》
7、朵朵雪莲放在猎猎寒风中,脚下是彻骨的严寒,头顶是阴晦一天宇。然而,风霜雨雪中,它仍能够溢一股清香,撒一份清纯给自然。
——《冰山雪莲》
三、显露真情
这种开头能以情动人,直接表白自己的内心世界,态度鲜明地表达作者的主张、情怀,突出了真情实感,而毫不掩饰。示例如下:
8、如果可以,我将选择那黎明的第一道曙光,我要成为光明的使者,正义的化身,以雷霆万钧之势扫除黑暗,荡涤邪恶,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让世界所有的角落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在我的呼唤下,大地从梦中醒来,树木伸展着身躯,小鸟在枝头欢唱,蜜蜂开始辛勤工作,我给世界带来光明与希望。
——《我的选择》
9、有人爱蔚蓝的天空,有人爱巍峨的山峰;有人爱莽莽的山林,有人爱茫茫的沙漠。可我却爱具有性灵的水。我喜欢独自一个人漫步于小溪边,听小溪欢愉的歌;我喜欢一个人静坐在清幽的湖畔,饱览水中的风景;我喜欢站在奔流的瀑布边,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我喜欢躺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沐浴着阳光,聆听大海的声音,感受大海的柔情与广阔。
——《读水千遍不厌倦》
10、 等待是姗姗来迟的班车,总是在你已经失望的时候出现;等待是带露的苞蕾,只有到时机成......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积累30条精美结尾,50字左右
1.总结式结尾
对前面的观点、态度、主张、主旨,再一次的重申,使文章主旨更突出,结尾更有力。画龙点睛,起总结概括的作用。
(1)“双赢”是一种智慧,让短处和长处在碰撞中撞击出诱人的火花。“双赢”是一种智慧,让优点在融合中奏响成功,成就你的国家和民族。而你需要做的只是常留一扇门……(2005年山东《常留一扇门》)
(2)上述两个故事均来自于生活的真实。俗话说“ 事实胜于雄辩”,在此,无需学生我再说什么:价值不受位置左右,不论自明。(2005年吉林《位置并不能左右价值》)
(3)故宫、白塔、世纪坛、长安街,这或许是北京的符号,隐藏在其后的,正是北京人承载责任与历史的心!家在北京,心在北京,留住历史的符号,创造未来的符号,正是每一位北京人的心愿。(《北京的符号》)
(4)别人的自留地里有别人的芬芳,自己的心中固守独特的梦场,“田勇公益热线”也许让他人皆不理解,但那是你的最爱,你爱生命,你爱善良,你爱那拉一把的相助。于是,你在伊甸园里栽种了你的最爱,哪怕是世人的不解,旁人的冷讽,你却始终用心栽培着。(2006年福建《栽种你的最爱》)
2.引用式结尾
用名言、俗语、警句、歌词、诗文结尾,收束有力,余音绕梁,使文章活泼而有文采。
(1)故而,作文当重创新,做人当有个性,走路当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用《西游记》的一句歌词结尾吧!“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作文恰如行路》以歌词结尾,生动活泼,耐人寻味。)
(2)哈佛大学有句校训:“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你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与书籍为伴,让心灵在一次次的洗礼中得到升华。很多年之后,你会发现,你心灵的故乡是那么亲切和实在,你的人生是那么美好和纯洁!(《读你,也读我》引用校训总结全文,留给人意味深长的启迪。)
(3)“奇谲万千藏情理,情理打造万千奇。”朋友们,给奋斗插上情理的翅膀,搏击长空,你瞧,“无限风光在险峰”! (2005年河北《奇谲万千藏情理》进一步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是大自然昭示的一条哲理。)
3.问句式结尾
在文章结尾设置疑问,启发读者思考,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1)孟子先生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在心中都有一位美丽的天使,每个人心中都有真善美的存在。我们为什么不努力把心中的天使雕刻出来,去改变这个日渐冷漠的世界,去让我们的世界,充满更多的爱与感动呢?
期待,天使从心灵展翅出现的一刻。那么,你能雕刻出你心中的天使吗?(2006年广东《雕刻心中的天使》)
(2)慷当以慨,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你累了吗?让我们静静地坐下,喝一杯解忧的杜康。(2006年浙江《在征程中欣赏风景》)
两处设问,自问自答,有利于激疑促思,启发读者联想和探究,突出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
4.抒情式结尾
结尾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表明观点、态度,拓宽意境,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让心灵沉浸在雨中吧,你会发现沉闷的生活其实到处洋溢着生机,灰暗的人生其实到处铺撒着美丽。
在这斜风细雨中栖息,洗去泪的苦涩,荡去新的忧郁,天空中没有留下雨的痕迹,飘洒的是涤净的心灵的气息。
在这斜风细雨中,迟些归去。(2006年浙江《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结:这个结尾,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达了拥抱生活的乐观情怀。
(2)去西北,那是个神秘而迷人的念头,我怎么会让心荒芜呢?别担心,若干年后,当我从已经繁荣的那片土地回来时,我会用我的心告诉你:曾经我是怎样用我的心灵来雕琢了一个精彩的自己,在那里,我将演绎一个让所有人惊叹的人生!(2006年广东《自己就是天使 》)
小结:这个结尾,作者抒发的是在生活中磨炼自己、改变自己的情感,情绪强烈,耐人寻味。
(3)为何千年的文化积淀却让我们越发的功利与短浅?为何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沐浴着文明,却在心中滋长着狭隘?米卢与孔明,我们的对待又为何如此不公?我们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怎样对待忘记与铭记?(2005年甘肃高考佳作《米卢与孔明》)
小结:这一连串的发问让我们感到的是一种无奈。同时也引起我们的反思,使我们警醒。
5.呼告式结尾
以呼告的方法结尾,对某人表达一种理想或愿望。这种结尾,感情充沛,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1)夫子,让您的门生休息会儿吧。或寄情于山水,或纵情于天地,他对人生可能有更深的感悟。如您门生所说:“春服既成,与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沐浴那春光,岂不美哉?(2006年浙江《夫子,请听我说》)
小结:这个结尾,似乎直接与孔子在交谈,既有亲切感,又有思辨性。
(2)爸爸妈妈,虽然你们听不到,但我还是要说:请留一点空白给我吧,让我选择我要走的路。我知道你们爱我,但是,爱从来不是用来束缚的。
请给我一条缝隙,请给我一点空白。我不是要像神灯的精灵那般逃逸,只是要做回我自己!(2006年福建《我只要一条缝隙》)
小结:这个结尾,与其说是同父母的坦诚交流,倒不如说是个性张扬的独白,作者的思想观点都在此显露无遗,令人动情和思索。
6.比喻式结尾
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结尾,既形象生动,蕴含哲理,又文采飞扬,赏心悦目。
(1)生活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历史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那其中的真谛需要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品味。(2006年安徽《青山寂寂水澌澌》)
小结:在这里,作者把生活和历史比成大书和百科全书,揭示全文“读”的主旨,含义深远。
(2)其实,每一个母亲都是伟大的艺术家;使儿女成长,便是她们在雕琢心中的天使。(2006年广东高考佳作《最伟大的艺术家》)
小结:这个结尾,把母亲比成艺术家,将母亲培养孩子的过程,比成雕琢天使的过程,形象而传神地写出了母亲的伟大,这样的认识既切合题意,又不同凡响。
7.排比式结尾
即用排比的句式表达情感,照应文题,揭示主旨,突出中心,其优点是结构严密且语势强烈。
(1)正是书海的无涯,丰富了平淡的生活,让世界蜕变得婀娜多姿。
正是知识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程,让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
正是书籍,舞动了人类腾飞的翅膀!(2006年全国《舞动腾飞的翅膀》)
小结:排比语句,情感强烈,揭示了书的价值和作用,闪烁着理性的光芒。
(2)将意气之歌,在生命中唱响,唱出生命绚丽的华章;
将意气的帆,在生命中扬满,到中流击水,看时代风光;
将意气的剑,在生命中磨亮,劈荆斩棘,不怕前路漫漫,我自力创辉煌。(2006年湖南高考佳作《谈意气》)
小结:语句排比,气势磅礴,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决心,让人感受到昂扬的意气。
8.含蓄式结尾
即把丰富的思想感情凝聚于含蓄深刻的语言中,不直言其事,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考和想像的空间,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
(1)不知何时,爸已插好了康乃馨,一个人憨憨地在排列每朵花的顺序。左边、右边、向上、向下。我静静地凝望他,感受满屋里清晨的祝福。花瓣上,一滴露珠滑落了下来。微妙的情感里,康乃馨也懂得为我流泪。
……我渐渐地睡着了,迷迷糊糊有一双手将我的手轻握,我没有睁开眼,然而我的眼泪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满脸。(2006年上海《我想握住你的手》)
小结:这里表面上看来是一种平淡的叙述,但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我”的感动与醒悟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2)当我们在一片空白中独舞,悄然发现我们正拥有一片完满天地。(2006年福建《空白中的独舞》)
小结:这个结尾丰常含蓄,“在一片空白中独舞”,表明从无到有的开拓和创新;“拥有一片完满天地”,表明自己努力之后的收获,可谓寓意深刻,耐人咀嚼。
9.号召式结尾
在文章最后发出号召,呼吁人们朝着某一个目标去努力,这种结尾鼓动性强,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1)望尽人类千载悠悠的历史,凡成大事者,皆为意气风发,慷慨激越之人。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意气为帆,以献身理想的意气为指引,以勇于探索,勇于挑战的意气为浆,驾起人生的巨轮,向着成功的彼岸远航!(2006年湖南《谈意气》)
(2)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呢?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寻梦的足迹;我们应当留下真我的风采与个性的张扬;我们应该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烂!(2005年福建《星星发光,张扬个性》)
(3)忘记痛苦与仇恨,忘记一切不值得记忆的。铭记快乐与温馨的感情,铭记一切助你成功的基石与动力。擦亮你的双眼,摘一朵淡泊却幽香的菊花,喝一口浓烈却香醇的美酒,携一腔激情与感恩,你将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精彩。(2005年陕西高考佳作《菊花·烈酒》)
10.警示式结尾
在结尾对过去存在的问题发出警示,告诫读者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掷地有声。
(1)知古可以鉴今。希望我们现在的统治者,在行政的时候,要先走后跑,千万不要重蹈“先跑后走”的覆辙。(2005年湖南《“先走后跑”之政治篇》)
(2)安全教育,悠着点!(2005年北京《安全教育之我见》)
11.照应式结尾
结尾照应文题,或照应开头,前后呼应,血脉贯通,结构圆合。
(1)结尾照应开头
开头:一飞冲天,画出龙的轨迹。
结尾:龙的传人,画出了龙的轨迹。(2006年全国高考《刻苦不等于成功》)
小结:都以“龙的轨迹”入句,首尾呼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显得结构整齐完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
(2)结尾照应题目
息,让人重新获得生的动力,它是生命的营养补充剂;
息,让社会焕发新的容貌,它是国家富强的保障;
息,让一切归于平等,它是自然最美丽的生存状态。
息者,生也!(2006年浙江高考佳作《息者,生也》)
小结:结尾点题,与文题照应,紧扣题目,点明论点,收束有力。
以oo结尾的有生命的名词,的复数形式是怎莫回事?
以 oo 结尾有生命的名词只有植物类的 bamboo(竹子)。以 o 结尾的名词多数复数后缀都是 -es,但是这个词则是 bamboos,此外还有 radios(收音机)、pianos(钢琴)、photos(照片)、stereos(立体声)、studios(工作室)等,但为数不多。
以万众一心开头,以收回成命结尾的成语接龙,中间要有三个成语
心想事成,成人之美,美不胜收
父亲以梦境结尾的作文
借鉴
、江水汩汩而流,滋润着两岸的花草树木,滋养着江内无数鱼虾走蟹,哺育着江岸上几多辛勤的劳者。
我是江水,我激荡着滚滚东流,放眼望去,你看不见我的尽头。我是生命之源——岸上的树木需要我,这里的鱼儿依赖着我,至于人们——更是时刻也离不开我。
农民耕种需要引用我灌溉农田,林主植树需要我滋润助长。人们生活,我是不可成缺的日用品,工厂生产,我是其发电动力......世界上,你们到处可见我的身影,我正为一切生灵的生存默默地付出着,付出着,我是无私的、无悔的。
然而......
岸上,保护我的树林被砍伐了;生活中,人们排出的污水直呛我的喉咙;生产中,工业废水无情地注入,使我头晕目眩......如此这般,我遭受风沙无情的摧残,忍受污水废水残酷的毒蚀......我在缩小,不再激荡,不再奔腾,只能缓缓流淌着。
我成了小溪,我已然无力维持我过去雄伟的姿态。但我仍不屈服,仍就不尽地流驶,仍为无数生者的存在尽我绵薄的力能。
农者们是会用我灌溉农田,林主不疑我润枝的能力,生活生产,依旧离不开我......过往惧怕我的小孩,而今居然愿在我旁边嬉笑打闹,这是"因祸得福"吧?我想是该知足的——依旧是默默的,无私的,无悔的付出。
但是......
成为小溪的我,始终逃脱不了人们无尽的折磨。沙尘、污水、废水。变本加厉的,更有许多过客送给我许多礼物——果皮、饭盒、可乐瓶......我还能流淌吗?我的前路受着无限的阻碍。
我成了一滩死水。农者、林者等,他们还会多看我一眼吗?不能,不留一丝眷顾。
默默的,无私的,无悔的付出?不能了,我已经失去了我引以为豪的能力。我应该责怪的,可是会是谁呢?我所应该责骂的居然是我一味为之付出的人们——可笑至极,或许我连责骂的能力也丧失了。
最后......
我是一滴——不,已不是水,那是眼泪,是江水的泪,是小溪的泪,也是死水的泪。然而,不久它更会成为所有生灵的泪。
生命的源泉是水,水没了,生命何处可寻?
那么,请保护生命之源。
水的启示
高二年15班李志伟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水:雨水、露水、江水、河水、湖水等,它们有的晶莹透明,有的浑浊不堪;有的缓缓流动,有的激昂澎湃;有的小如珍珠,有的浩瀚如云。它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启示,使我们的心灵也如水一般清明。
遥望那向东流去的河水,让人们感受到了似水流年,时光飞逝。古人对此也有不少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这些诗句的字里行间无不包含着前人对后人的期望:要珍惜时光。是啊,拥有无限生机的我们,若不趁着这逐渐流逝的大好时光奋力一搏;又更待何时呢?
俯首注视那被雨水打上小孔的石头,让人们体会到了水滴石穿。这其间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是由量的慢慢积累才导致最终的质变。设若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一夜间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或是让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一瞬间变成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再或是让一个双眼残疾的人一眨眼间变成一名100米运动员等等,都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难以相信。因而凡是要想获得成功的人必须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时时牢记"水滴石穿"。
倾听那春雨水滋润万物的声音,让人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空灵。那一丝丝轻盈的细雨犹如淘气的精灵,伴随着微风,轻轻地跳到树叶上、花丛中、泥土中,也跳到了在一旁聆听的人的心中,让人联想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雨声在喧嚣的生活中为我们平添了一份平静、一份空灵。
凝望那汹涌澎湃的波涛,让人们感觉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力量。那激荡的海水中,蕴含着大自然雄伟的力量,同时也教会了人们:应该奋力拼搏,不管有任何艰难和阻碍,只须尽自身全力去搏,便无须遗憾了。正如汹涌的波浪无所顾忌地向海边的岩石打去一样。
总之,水无时不刻地在向人们启示着什么,水给人们的启示有很多很多。而在这其间的启示,惟有用如水的眼睛和如水的心才能找到,才能感受到。
水之吟
高二年15班吴 蓉
水,清澈、通透、晶莹,它是万物的生命之源,不论是动物、植物,还是我们人类,都离不开它。我喜欢水,喜欢它富于形式的存在方式,喜欢它给予我绵绵的遐思和感悟。
喜爱露珠,那是爱水的一种形式。
每天清晨,当每个人都还在梦乡之时,它却已悄然降临于每一朵即将绽开的花骨朵上,每一根绿油的碧草之上,那是上天对万物的恩泽,虽然它存在的时间太过短暂,美丽总是片刻,每当太阳出现,它就不得不散尽在光华的尘世间。
露珠的消散,让我感悟到了时间的珍贵,让我了解到什么是"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学会了把握今天,憧憬明天。
喜爱小溪,那是爱水的一种形式。
走在山间之中,你会听到那淙淙的流水声,那是它从高处流下时顽皮地跺着自己的脚的明快节奏。它那轻快的脚步声,不正预示着自己对未来的信心吗?
小溪的流动和那跳动着的韵律节拍,告诉了我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喜爱春雨,那是爱水的一种形式。
梅雨时节,正是万物生长的黄金时段。这时,蒙蒙的细雨,便就像一串串珠链一般形成珠帘。它从天空落下,降落到凡尘,虽污染了自己,却滋润了生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雨,教会了我什么是无私的奉献,也赐予了我人生的意义,那是在点点滴滴的给予之中。"落红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喜爱大海,那是爱水的一种形式。
置身于海边,你会看到海那深邃的颜色和它那宽广的胸怀。百川东流入海,大海才是百川的归属,百川的气魄,你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你会把自己心里的疮伤抚平。
大海,赠予了我博大的胸襟,恩泽了我包容的心。我不再会去斤斤计较,而是学会了"宁静以致远"的道理。
......
喜欢水,不仅仅是因为它富于形式,还因为它给予我绵绵的遐思与感悟,教会了我丰富的人生哲理,点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水的遐思
高二年16班陈晓婷
漫步于金黄的夕辉下,我来到一条小溪旁。驻足观赏,我看到了岸边绿草如茵,一派欣欣向荣。清洌的泉水也在弹奏着和谐美妙的曲子。望着淙淙的溪水,我不禁限入了无限的遐想......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的话让我思绪万千:古人对于水竟然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是啊,光阴似箭,流水无情,生命在时光的大潮里转瞬即逝。不容我们片刻停留,便挥手十余载过去了。水啊水,你能不能慢点流,让我们生命旅途中能休憩片刻。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是我对水的另一种感悟。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洪流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人屡见不鲜;秦始皇朝的暴政激起人民的不满,导致陈胜吴广起义;清朝的腐朽统治也把太平天国运动推向高潮......水的性情是如此刚正不阿,令人折服啊!
水是温柔、放荡的。在秦观的《鹊桥仙》中,我们品味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柔情,而在苏轼的《赤壁怀古》中,我们看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丽景观。在细细咀嚼水的韵味,水的豪放之余,我们心中顿生饮佩之情:水是生命之源,它主宰我们的生死,但它却不骄不躁,默默地为人类献出自己。它的奉献精神也未曾不令人折服。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又从中获得了不菲的经验:万事万物莫不是从微乎其微的量变开始,经过不断的积累、集聚,才能促成质的飞跃。我们学习也要从不断的积极开始,不厌其烦地从外界获取知识,长此以往,我们就能成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水的无私让我想到了这句哲言。"投我以木桃,披之以琼瑶",我们要有感恩报恩之心,我们要对有恩于我们的人报以真情。当我们得到帮助时,要不忘回报给别人。
"水中望月,雾里看花"教诲了我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好高骛远,天下没有掉下来的馅饼。我们要凭自己的努力,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谢绝无缘由的夸奖,回避无付出的奖赏。
............
"叮叮叮",远处深邃浑厚的钟声把我从遐想中唤回,此时的我获得了巨大的收获,我懂得了珍惜时光,体味到水的刚烈和温柔;我还知道做事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不断获取知识;我还明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对世界充满热爱与尊敬。水啊水,你是一位饱读经纶的智者,你教会了我许多哲理;你是一位苦口婆心的母亲,你让我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你是一位勇于提议的诤友,让我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更加充满信心地面对困难,更加愉快地挑战自我!
生子当如水
高二年10班易 超
水——寻常物,一切生命体内皆有水,可水的寻常却也造就了水的不寻常:
水之灵动篇
山是永恒的,但却是凝固的;水是柔和的,但却是灵动的。流水可以绕着清山,从山间流淌,从岩缝中渗出,围着青石流淌。水轻灵智慧,遇上大石,可以从岩脚流过。而做人何尝不应是这样的呢?面对艰难困苦,我们应当从各方向找遇破解之路,能屈能伸,犹水一般。不应如山,固执、呆板。
水之坚忍篇
石是坚硬的,看起来不可破解。然而水滴石穿又是什么呢?这不禁给人以启迪:水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打击,终能将巨石化解,而做为人类,只要我们也拥有一份水一般的执着、坚忍;一切拦路虎都是不足为惧的。
水之博爱篇
水是具有极度奉献精神的,它无论走到哪里,都将给周围的生灵以润泽,若是没有它的奉献。青山早已化为黄山,而崖间的青苔碧草,甚至这万物生灵,早也已经灰飞烟灭,这就是一种博爱。而人世间也需要一种博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互惠互利,而灾难到来时,人们更应抱在一起,互相温暖。
水之漂泊篇
水的一生,无处为家,却也四处为家,只要他能到的地方,他都愿意一去,无论是风光无限的崖顶还是沟回纵横的山间,抑或是万却不复的深渊。当他在世间走完一个轮回时,青山却能依旧在那里。人应当做到随遇而安,也应该到处走走看看。
水之绚烂篇
水是五光十色的,可它本来是没有颜色的,青山在他的怀中,他就成了家,落日在他怀中,他就成了红,而那江心的秋月,更明洁白如雪。他善于学习,善于吸纳。而做人不也应该师"夷"长技吗?
水,他澎湃;水,他昂扬;水,他充满活力......总之水的个性还有许多许多,正如古语有云:仁者乐水。水具备着人类社会一切优点。
当日曹操感慨曰:生子当孙仲谋,而今我叹曰,生子当如水。
溯流求水
高二年9班廖晓静
犹记宝玉大叹:"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若言历史是一卷永不完结的风景,两岸高山便是泥塑的男儿,起伏不绝,而底下淡淡东流的水,就是那些女子了。
羸 弱
流水无形,所谓的变化皆由外物雕着,一如被拖入历史的西施。
她是一国的祸水,却不是一国的英雄。被范蠡沉江的时候,她那一汪秋水,望的可是早年浣溪纱?
烽火台上,有人笑出泪水;炮烙架前,有人熏出玉珠。
于始,水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个含泪的故事。
流水无形。
无 依
是谁在低呤,"自古美人与名将,不许人间到白头";是谁在长叹,"虞兮虞兮奈若何?"。
乌椎一声长啸,只为哀项羽的一世悲凉。虞姬的三千青丝,只为衬项羽的柔情万丈。
项羽兵败该下,自刎乌江,而虞姬何在?自尽帐中。
水依附着岸,依附着山。岸尽山崩之后呢?
流水无依。
柔 韧
那条水其实也不那么平静,至少,起过一层大浪,与山平齐。
一代女皇,居高临下。她尽现了千万女子积累千年的非凡才干。滋养的水,是大唐的万里江山。
流水以她的柔韧,扬起了巨浪。此后,多少朝代,朝堂之上,珠帘之后,一个女人,淡淡道着她的不屈与柔韧。
流水不腐,她正用其更新万物的力量,掩去其弱,尽现其力。
清 明
李碧华说过:"她是鹤立鸡群的鹤;藕断丝连的藕;闻鸡起舞的鸡;群蚁付膻的膻。文坛如此寂寞,只出张爱玲一位这样的奇女子"。
张爱玲展现的是流水的明透。
她用一支笔,一组浮华苍凉的文字,勾画出一个时代的生存状态。谁能遗忘她的透彻,她的锐利?
流水至清。
水的赢弱,水的无依,水的柔韧,水的清明......千万女子,穷尽一生,述说着流水的精魂。
古诗词的评析
秋风词 李白
在深秋的夜晚 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 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 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 ___这存流于心底的不可割舍的恋情 和思念 反而让诗人后悔当初的相识
这首词是典型的悲秋之作 秋风 秋月 落叶 寒鸦 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 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 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锦瑟 李商隐
按照一般看法,这首诗是颇有争议的。
但是其表达出的那种淡淡惆怅
对往昔的追念却是大家都可以领会的。
按俨然说法,是吊亡作品,由此可能,但
也不一定。年轻时的情人一定就是亡者吗?可不可能是
“侯们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的情况呢?
至于对最后一句的看法
深邃的感情也可能在经历多年后,象一坛醇酒那样
馥郁,但含蓄。
项脊轩值的最后一句大致是”庭有树,吾妻过门时所栽
今以亭亭如盖矣……(我是根据印象写的有出入)
能说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不深吗?BR>何必要让每个人都学苏轼的
年年断肠呢?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作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本词描绘出无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本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与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蝶恋花 晏殊
本词抒写春日的闲愁。上片写迎春之情。开头三句写初春之景,有富贵之象。后两句是写主人公的活动,在意念上有倒装,他看到海燕双飞,而自己孤独伤心,面对芳春美景而触动春愁,故弹筝以抒情。下片抒送春之意。词意含蓄蕴藉,只表现主人公的一种情绪。此词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凤栖梧 柳永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鹊桥仙 秦观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玉楼春 欧阳修
此词描写了宋时杭州城的年小舞女。
上片写舞女列队过街的情况。首先从描写舞女们的装束打扮入手,再写舞女们的神态举止。下片写小女们的舞技,但是不从正面写起而是从侧面烘托:一是年少的观众争相问讯舞女们家住何方;二是那些小女们舞技实在精妙,所以词人观赏回来以后在梦中仿佛仍见她们婆娑起舞。此词精妙之处在于侧面烘托和用梦幻来衬托真实,反映真实,取得意想不到的有力的美感效果。
乌夜啼 李煜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 林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
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红^叟鲛肖(左应加鱼旁),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气呵成益见悲慨。“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相见欢 李煜
李煜的这首名篇情景交融,感情沉郁,思路凄惋。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发真挚的感情。语言通俗明白,且又十分精炼准确;此外运用声韵变化,作到声情合一,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下片“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更见作者匠心独具。此句则写出愁之味:此种无言之悲,更胜于痛哭流涕之哀。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长相思 白居易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山而生愁。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但同样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爱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于是就在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两个“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到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然而那与不过是个空想,无奈啊,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只能倚楼而望,回忆昔日的欢乐,来遣散心中的郁闷罢了。 可大家想一想“月明人倚楼”,想象皓月当空、独自倚楼远望这样一幅画面,是怎样的意境啊。
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更加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这篇作品是中唐时期比较正规成熟的词作。形式虽然短小,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月明人倚楼”,想象皓月当空、独自倚楼远望这样一幅画面,觉得更有意境。
“长相思”为词牌名,但本词内容与此密切相关。词分上下两阕,格律和字数一样。每阕四句,押平声韵。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
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心弦。
离思 元稹
原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又有人说紫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27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怀·之三》)。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赠别 杜牧
此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袅袅”是身姿轻盈美好的样子,“十三余”则是女子的芳龄。七个字中既无一个人称,也不沾一个名词,却能给读者完整、鲜明生动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丽的倩影。其效果不下于“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曹植《洛神赋》)那样具体的描写。全诗正面描述女子美丽的只这一句。就这一句还避实就虚,其造句真算得空灵入妙。第二句不再写女子,转而写春花,显然是将花比女子。“豆蔻”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胎花”,常用来比喻处女。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这种“含胎花”,用来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是形象优美而又贴切的。而花在枝“梢头”,随风颤袅者,当尤为可爱。所以“豆蔻梢头”又暗自照应了“娉娉袅袅”四字。这里的比喻不仅语新,而且十分精妙,又似信手拈来,写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艳,说它新颖独到是不过分的。一切“如花似玉”、“倾国倾城”之类比喻形容,在这样的诗句面前都会黯然失色。而杜牧写到这里,似乎还是一个开始,他的才情尚未发挥尽致哩!
当时诗人正要离开扬州,“赠别”的对象就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的歌妓。所以第三句写到“扬州路”。唐代的扬州经济文化繁荣,时有“扬一益(成都)二”之称。“春风”句意兴酣畅,渲染出大都会富丽豪华气派,使人如睹十里长街,车水马龙,花枝招展……。这里歌台舞榭密集,美女如云。“珠帘”是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则看得见“高楼红袖”。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所有帘下不知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帘总不如”!不如谁?谁不如?诗中都未明说,含吐不露,但读者已完全能意会了。这里“卷上珠帘”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总不如”的结论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而且将扬州珠光宝气的繁华气象一并传出。诗用压低扬州所有美人来突出一人之美,有众星拱月的效果。《升庵诗话》云:“书生作文,务强此而弱彼,谓之‘尊题’。”杜牧此处的修辞就是“尊题格”。但由于前两句美妙的比喻,这里“强此弱彼”的写法显得自然入妙。
杜牧此诗,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真俊爽轻利之至。别情人不用一个“你(君、卿)”字;赞美人不用一个“女”字;甚至没有一个“花”字、“美”字,“不著一字”而能“尽得风流”。语言空灵清妙,贵有个性。
写情 李益
这首七绝以《写情》为题,细玩全诗,很象是写恋人失约后的痛苦心情。
此诗所写的时间是在女友失约后的当天晚上。诗人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告吹了。对方变心了,而且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见是远地相期,盼望已久,机会难得。“休”而言“一夕”,见得吹得快,吹得彻底,吹得出人意外。而这又是刚刚发生的,正是诗人最痛苦的时刻,是“最难将息”的时候。夜深人静,想起这件事来,怎能不失眠呢?一、二两句从因果关系来看是倒装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这个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却是一个风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对心灰意懒的诗人说来,不过形同虚设,那有观赏之心呢?不但今夜如此,从此以后,他再不会对良夜发生任何兴趣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月亮是月亮,我是我,从此两不相涉,对失恋的人来说,冷月清光不过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忆而已。
这首诗艺术特点是以美景衬哀情。在一般情况下,溶溶月色,灿灿星光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个沉浸在痛苦中的心灵,美对他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时反而更愁苦烦乱。此诗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来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独、怅惘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诗艺术上的另一特点是用虚拟的手法,来加强语气,突出人物形象,从而深化主题。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心情与外景的不协调,既是眼前情况的写照,更预设了今后的情景。“从此无心爱良夜”,“从此无心”四字表示决心之大,决心之大正见其痛苦之深,终生难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现出诗人的心灰意懒,又描绘出主人公的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逼真而且传神。这种虚拟的情景,没有借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单刀直入,直接表达虚拟的境界,与一般虚拟手法相比,又别具一格。
以o结尾的无生命的单词有那些
zoo radio
都说一般情况下,以o结尾的单词有生命的加es,但有没有特殊
以单个O结尾的可数名词单数变复数基本遵循词义若是有生命个体则加es(如potatoes, tomatmes, heroes, Negroes等),若词义是无生命个体则加s(如photos, radios, pianos等),
同时,须十分注意,若是以双个O结尾,不管其词义是否为有生命个体,都只能加s(如kangaroos,zoos等).
以生命的准则为题,联系奉献 写个结尾 重赏
我有两个答案,你觉得哪个合适就选哪个吧
第一个答案:
以前,我曾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而迷茫,苦恼过,经过长期对党的理论和学说的研究,实践,逐渐解开了这个结.
人生的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人的存在能够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性质和功能.
人,作为客体的人,要尽忠职守,报效国家为主体的人,有其社会地位和各方面的需求,是社会的主人.马克思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第一个"我"是客体的我,第二个"我"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这句话说的是,我为大家服务,大家也要为我服务,反映了人生价值的双重性.人的存在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性质和功能,只有负价值.所以,人生价值问题是人对国家,对社会,本文来源对人民的贡献问题,实质上是个人在外的作用问题.在历史的潮流面前,有人则逆历史发展潮流而动,起到了反作用.但总的说来,正面的促进力量是大于反面的阻碍力量的,所以,历史的车轮始终是向前推进的.
人生的价值着眼于"奉献",奉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生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个人活动对社会的意义和作用,即个人对社会价值.
而作为主体的人的个人价值是人生价值的第二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肯定和满足.一个人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履行义务,并为社会做点贡献,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他的行为必然需要社会的肯定,这样既能增进其自身的信心,本文来源又能鼓励更多的人去实现其价值.试想,如果有一位与持刀歹徒英勇搏斗而身负重任的英雄,其行为却得不到社会舆论的肯定和支持,甚至遇上因无钱医治伤病而终生残疾的尴尬的局面,那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什么样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相互统一,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的.人的社会价值的前提和保证,人的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
的构成和依靠,因而人的奉献应该是主要的国.
青春短暂,生命有限,我要向雷锋学习,"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只有在为他人和社会谋福利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自我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第二个答案:
“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这是每一个踏上人生征途的青年官兵必须思索的问题。答案是众多的,然而真理只有一个:“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无数人的生命构成了一部人类历史。历史要发展,要向更高一级进步,原动力便是绝大部分生命所做出的奉献。随着历史的推进,那些为社会发展做出过奉献的生命的价值便更加突显。在现代生活中,面对发达的科学技术,我们不能忘记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奉献,牛顿“三大定律”的奉献,居里夫人“镭元素”的奉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奉献。
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不能忘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先辈所做出的奉献。他们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和生命,换来了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历史的前进,他们的生命价值,不正是在这无私的奉献中闪光的吗?
所谓人生的价值,就是在这世界上留下了有意义的东西。如果自己给予历史的是空白,那么个人生命也就暗淡无光,毫无意义。“人生在世,奉献二字”。在全社会弘扬奉献精神的时候,就更需要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决定了党员干部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无私奉献作为行为准则。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再回到我们个人生活的角度看,“奉献”这个词永远是同“幸福”、“快乐”、“满足”连在一起的。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段广为传颂的名言就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只有对世界有所奉献,一生奋斗不息,才能自豪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人不可能都享受名扬世界的荣誉,但奉献的快乐却可以为千千万万的人所享受。像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抗洪英雄李向群、劳动模范李素丽等,他们都是普通的人,他们的奉献,给千千万万的人带来了幸福快乐,他们的价值得到了人民的承认。可以说,奉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做出奉献。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奉献使人充实,使人快乐,使人高尚。我国有位科学家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说:“为了心中的梦想,18年我没有休息过节假日。对我来说,科研本身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科学奉献祖国是最大的幸福。”奉献就在人间,就在身边。我们在奉献中生活,在生活中奉献。
我们享受着前人的奉献,同时便担负了给后人以奉献的重任,这就是我们的生命在历史中的地位!这就是我们应遵循的人生哲学。
最后让我们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好的文章结尾: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