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求出自《孟子》的成语及其解释

求出自《孟子》的成语及其解释

求出自《孟子》的成语及其解释

(1)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 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 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 (《公孙丑》) 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3) 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 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 (4) 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 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5)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滕文公》) 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6) 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 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 (7) 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 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8) 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 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9) 好为人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 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10) 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离娄》) 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1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离娄》) 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12) 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 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 (13) 不为已甚:“仲尼不为已甚者。” (《离娄》) 释:孔子是做什么事都不过火的人。 (14) 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离娄》) 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身边左右都可找到知识的来源。 (15) 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离娄》) 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 (16) 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 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 (17) 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万章》) 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 (18) 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万章》) 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 (19) 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 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 (20) 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 释:(《尚书 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 (21) 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万章》) 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 (22) 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 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 (23) 一暴(pu)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 释: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 (24) 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告子》) 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

关于孟子的成语有

*

断织之诫】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

*

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

*

孔孟之道】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

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

*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

*

南蛮鴃舌】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形容孟子的成语

东方圣人 [dōng fāng shèng ré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古代对 中国 德才最高人物的誉称。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所指对象各异。

百科释义

东方圣人 ,dōng fāng shèng rén,解释:古代对中国德才最高的人的称呼。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所指对象不一样。 查看百科

英文翻译

Oriental sage

和孟子有关的成语

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有:

1、孟母三迁[mèng mǔ sān qiān]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2、不言而喻[bù yán ér yù]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3、左右逢源[zuǒ yòu féng yuán] 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4、一曝十寒[yī pù shí hán]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5、揠苗助长[yà miáo zhù zhǎng] 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6、舍生取义[shě shēng qǔ yì] 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7、为富不仁[wéi fù bù rén] 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8、言近旨远[yán jìn zhǐ yuǎn] 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9、明察秋毫[míng chá qiū háo]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10、缘木求鱼[yuán mù qiú yú] 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与孟子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明察秋毫

缘木求鱼(《梁惠王章句上》)

揠苗助长

出类拔萃(《公孙丑章句上》

为富不仁

一傅众咻(《滕文公章句上》)

自暴自弃

好为人师(《离娄章句上》)

左右逢源

夜以继日(《离娄章句下》)

集大成者

金声玉振(《万章句下》)

一曝十寒

专心致志(《告子章句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章句下》)

言近旨远

同流合污(《尽心章句下》)

出尔反尔(《梁惠王章句下》 )

绰绰有余(《公孙丑章句下》)

自怨自艾(《万章句上》)

不言而喻(《尽心章句上

关于孔子孟子的成语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常见的

1、色厉内荏 sè lì nèi rěn

〖释义〗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2、言不及义 yán bù jí yì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杀身成仁 shā shēn chéng rén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后生可畏 hòu shēng kě wèi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任重道远、死而后已:rèn zhòng dào yuǎn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任重道远

6、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见贤思齐 jiàn xián sī qí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zhī zhǐ wéi zhī zhī,bù zhī wéi bù zhǐ

〖解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出处〗《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与孟子有关的成语常见的

1、杯水车薪 bēi shuǐ chē xīn

〖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言而喻 bù yán ér yù

〖解释〗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3、曾经沧海 céng jīng cāng hǎi

〖解释〗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出处〗《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4、成仁取义 chéng rén qǔ yì

〖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箪食壶浆 dān sì hú jiāng

〖解释〗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解释〗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7、地利人和 dì lì rén hé

〖解释〗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 独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释义〗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9、寡不敌众 uǎ bù dí zhòng

〖解释〗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韩非子·难三》:“夫物众而智穷,寡不胜众。”

10、一暴十寒 yī pù shí hán

〖解释〗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1、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解释〗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12、缘木求鱼 yuán mù qiú yú

〖解释〗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出自《孔子》《孟子》的成语及解释

论语》成语、俗语集释

一提起《论语》,大家都会感到陌生和遥远,认为读《论语》的都是老学究。特别是学生,更感到《论语》与他们的思想格格不入。其实,不仅《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几乎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姑且这样说),至今还影响深远,就具体而言,它语言平易又不乏文采,篇章短小精练又具有格言体制,易读易诵。所谈内容涉及人生修养的方方面面,对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事颇有启迪。这对青年人很有裨益。我很希望同学们读一读《论语》。同时,高中语文第五册中有课文《孔孟》,读点儿《论语》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

怎样让《论语》变的亲切而不陌生,引起阅读兴趣?不妨从《论语》中的成语、俗语入手。当你发现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语言原来是在《论语》中,自然就会爱不释手、兴趣盎然地读下去。下面就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 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15) 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释: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16) 择善而从:“多闻,择善而从。” (《述而篇》)释: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18) 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子罕篇》)释: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19) 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有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20)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释: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21) 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先进篇》)释:由么,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22) 过犹不及:“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篇》)释: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都不好。”

(23)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篇》)释: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24) 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篇》)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5) 察言观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颜渊篇》)释:怎样才是达呢?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颜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26) 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篇》)释: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27) 怨天尤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宪问篇》)释: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

(28) 一以贯之:“非也,予一以贯之。” (《卫灵公篇》)释: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29) 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释: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3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1) 言不及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卫灵公篇》)释:同大家整天在一块,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买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32) 因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释: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33)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释: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34) 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释: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35) 杀鸡焉用宰牛刀:“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阳货篇》)释: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36) 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如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阳货篇》)释:颜色严厉,内心怯懦,若用坏人作比喻,怕像个挖洞跳墙的小偷罢!

(37) 道听途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阳货篇》)释: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38)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阳货篇》)释: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着。已经得着了,又怕失去。

(39)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篇》)释: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40)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篇》)释: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同《论语》一样,《孟子》语言的生命力更强,其中大量的语言转化成今天的格言、成语和俗语。这里收录的以常见的为主,肯定还有遗漏,望网友们不吝赐教。

(1) 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释:(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小),行不行?

(2) 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3) 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 (《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4) 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5) 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

(6) 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7) 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8) 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

(9)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

(10) 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11) 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12) 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3) 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4) 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

(15) 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

(16) 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17) 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

(18) 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19) 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20) 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

(21) 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22) 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

(23)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4) 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 (《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25) 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

(26) 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27)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28) 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

(29) 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0) 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31) 好为人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32) 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离娄》)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33)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离娄》)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34) 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

(35) 不为已甚:“仲尼不为已甚者。” (《离娄》)释:孔子是做什么事都不过火的人。

(36) 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离娄》)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37) 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离娄》)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

(38) 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

(39) 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

(40) 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

(41) 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

(42) 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 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

(43) 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万章》)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

(44) 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

(45) 一暴(pu)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释: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

(46) 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告子》)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

(47) 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释:如果两者(生命和义)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要“义”。

(48) 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释: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

(49) 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告子》)释:所有我们参加盟会的人订立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

(50) 以邻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 (《告子》)释:如今你却使水流到临近的国家去。

(51) 习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尽心章》)释:如此做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

(52) 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释: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53) 不言而喻:“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释:(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

(54) 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尽心》)释: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55) 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释: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56) 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尽心》)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

(57)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心》)释: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58) 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尽心》)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

(59) 言近旨远:“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尽心》)释: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

(60) 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尽心》)释:(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

都差不多吧

《论语》成语、俗语集释

一提起《论语》,大家都会感到陌生和遥远,认为读《论语》的都是老学究。特别是学生,更感到《论语》与他们的思想格格不入。其实,不仅《论语》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几乎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姑且这样说),至今还影响深远,就具体而言,它语言平易又不乏文采,篇章短小精练又具有格言体制,易读易诵。所谈内容涉及人生修养的方方面面,对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事颇有启迪。这对青年人很有裨益。我很希望同学们读一读《论语》。同时,高中语文第五册中有课文《孔孟》,读点儿《论语》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

怎样让《论语》变的亲切而不陌生,引起阅读兴趣?不妨从《论语》中的成语、俗语入手。当你发现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语言原来是在《论语》中,自然就会爱不释手、兴趣盎然地读下去。下面就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 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冯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15) 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释: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16) 择善而从:“多闻,择善而从。” (《述而篇》)释: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18) 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子罕篇》)释: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19) 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有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20)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释: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21) 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先进篇》)释:由么,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22) 过犹不及:“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篇》)释: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都不好。”

(23)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篇》)释: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24) 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篇》)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5) 察言观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颜渊篇》)释:怎样才是达呢?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颜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26) 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篇》)释: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27) 怨天尤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宪问篇》)释: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

(28) 一以贯之:“非也,予一以贯之。” (《卫灵公篇》)释: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29) 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释: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3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1) 言不及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卫灵公篇》)释:同大家整天在一块,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买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32) 因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释: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33)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释: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34) 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释: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35) 杀鸡焉用宰牛刀:“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阳货篇》)释: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36) 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如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阳货篇》)释:颜色严厉,内心怯懦,若用坏人作比喻,怕像个挖洞跳墙的小偷罢!

(37) 道听途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阳货篇》)释: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38)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阳货篇》)释: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着。已经得着了,又怕失去。

(39)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篇》)释: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40)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篇》)释: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同《论语》一样,

出自孟子的成语有哪些

安富尊荣

安宅正路

拔苗助长

百世师

饱食暖衣

抱关击柝

杯水车薪

彼一时,此一时

必由之路

勃然变色

不经之谈

不愧不作

不忘沟壑

不违农时

不为已甚

不肖子孙

不言而喻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不虞之誉

不远千里

不远万里

不知世务

采薪之忧

藏怒宿怨

恻隐之心

曾经沧海

陈善闭邪

成仁取义

乘时乘势

持筹握算

赤县神州

赤子之心

充类至尽

出尔反尔

出类拔萃

创业垂统

春风化雨

春秋无义战

绰有余裕

辞富居贫

辞尊居卑

此一时,彼一时

存心养性

寸木岑楼

大而化之

大旱望云霓

大旱云霓

箪豆见色

箪食壶浆

旦旦而伐

当务之急

倒悬之急

倒悬之危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其所哉

登山小鲁

地丑德齐

地利人和

吊民伐罪

东墙处子

动心忍性

洞察秋毫

独夫民贼

独善其身

独行其道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

温故知新既往不咎:《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咎:责备.对已成过去的错误,不加责备追究. (B)文质彬彬《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形容配合协调.孔子提出做人的标准:礼乐是文,仁义是质,二者兼备,可谓君子.后多形容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 (C)述而不作:《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后泛指只阐述前人的成说,自己不创新. (D)色厉内荏:《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荏,怯弱.外表严厉内心怯弱. (E)杀身成仁:《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后指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F)当仁不让:《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当仁,面临仁义之事.对于应做之事应勇于承当而不推让. (G)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竭,鱼馁而肉败,不食.”厌,通“餍”,满足.脍,切细的鱼、肉.粮食舂得越细越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极其讲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犯上作乱巧言令色吾日三省吾身言而有信温良恭俭让和为贵一言以蔽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从心所欲(随心所欲)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义勇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既往不咎尽善尽美朝闻夕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贤思齐父母在,不远游朽木不可雕听其言,观其行无欲则刚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愚不可及轻裘肥马文质彬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举一反三临事而惧三月不知肉味生而知之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空空如也循循善诱欲罢不能逝者如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登堂入室(升堂入室)过犹不及克己复礼非礼勿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成人之美察言观色以文会友名正言顺一言兴邦欲速则不达临危授命(见危受命)以德报怨怨天尤人仁人志士杀身成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下不忍则乱大谋当仁不让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分崩离析血气方刚杀鸡焉用牛刀色厉内荏道听途说患得患失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学而优则仕天下归心(1)杯水车薪(《孟子·告子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2)浩然正气((孟子·公孙丑上》):正大刚直的精神. (3)岌岌可危(《孟子·万章上》):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4)拒人于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形容态度傲慢,不愿跟人接近. (5)明察秋毫(《孟子·梁惠王上》):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6)挟泰山以超北海(《孟子·梁惠王上》):夹着泰山跨过北海,比喻难以做到的事. (7)揠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8)摩顶放踵(《孟子·尽心上》):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舍生忘死.多用来称颂舍己为人的行为. (9)箪食壶浆(《孟子·梁惠王下》):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忧愁患害,使人奋斗而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易致死亡. (11)舍生取义((孟子)):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正义

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1见贤思齐2慎终追远3举一反三4温故知新5见义勇为6怨天尤人 孟子有关的成语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梁惠王章句上》) 揠苗助长出类拔萃(《公孙丑章句上》 为富不仁一傅众咻(《滕文公章句上》) 自暴自弃好为人师(《离娄章句上》) 左右逢源夜以继日(《离娄章句下》) 集大成者金声玉振(《万章句下》) 一曝十寒专心致志(《告子章句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子章句下》) 言近旨远同流合污(《尽心章句下》) 出尔反尔(《梁惠王章句下》 ) 绰绰有余(《公孙丑章句下》) 自怨自艾(《万章句上》) 不言而喻(《尽心章句上

求出自《孟子》的成语及其解释: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