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舍本逐末的古文

舍本逐末的古文

舍本逐末的古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用,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

舍本逐末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事物的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枝末节。

“舍本逐末” “贵”“贱”和“本”“末”在文中的意思拜托各位了 3Q

特殊

求采纳

舍本逐末原文

【典故】

一天,齐王派出了一个使者,要他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

齐王的这位使者,没到过赵国,更没见过赵威后。但他早已听说,赵威后是一位很贤德的王后,所以,他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差事。他想去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一定会很欢喜。她一欢喜,说不定会回赐一件什么贵重的小礼品。因此,他觉得此次出使赵国,还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美差呢。

披星戴月,马不停蹄,终于到了赵国京都邯郸。

邯郸,在齐王使者的想象中十分美丽。是啊,那雕梁画柱的梳妆楼;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热闹非凡的市桥;那巍峨秀丽的丛台……他听人说过了很多很多回,可就是没有见过。因此,一路上盘算着,待办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邯郸,饱饱眼福。

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

果然,赵威后不负贤名。当齐王的使者被一位鲜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那赵威后早已端坐在一个绣墩之上,在等候了。她一身的正气,满脸的慈祥。

礼仪过后,齐王使者把随身带来的齐王问候赵威后的亲笔信,递给了赵威后。但不知怎的,那赵威后竟然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却躬身问齐王使者道:“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又问:“黎民百姓好吗?”

“好。”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再问:“齐王也很好吗?”

“也很好。”齐王使者答。

随着赵威后的问候,该如何回答,齐王使者都回答过了。可齐王使者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他是直率的人,心中有啥,便会说啥。再说,见赵威后是那样的慈祥与宽厚,于是,他问道:

“尊贵的威后,吾奉吾王旨意,专程向你来问安。照说,你若回问的话,也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可你先问的,却是年景和百姓。你怎么把低贱的摆在了前头,而把尊贵的摆在了后头呢?”

赵威后微微地笑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我所以先问年景和百姓,后问候你的大王,自有我的道理。”

齐王使者:“什么道理?”

赵威后:“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年景,那黎民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同样,假如没有黎民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说,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本逐末。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这……”

齐王的使者,张口结舌了。

召见一结束,齐王的使者,一没有去观光那雕梁画柱的梳妆楼,二没有去踏看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也没有去游览那巍峨的丛台和热闹的市桥,便直接回齐国去了。

在归国的路上,齐王的使者一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虽说那赵威后什么礼品也没有赐给他,可他并不认为是空手而回。他觉得,赵威后的那不是“舍本逐末”的几句问候,比什么礼品都贵重,都沉重……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舍本逐末 文言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量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 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 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 酒家曰:"可有米乎?" 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翻译文言文《舍本逐末》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文言文舍本逐末中"不然"的"然"是什么意思?

然:这样,如此

舍本逐末出自哪个古代书籍?就六下语文课本上的那个。

出处 :

1、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2、《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3、《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4.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中国古代以耕读为国家之本,工商为末,所以“舍本逐末”就是放弃耕读,从事工商的意思。所以比喻为舍本逐末。

翻译文言文《舍本逐末》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

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啊,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不跟这个人是一样的吗?

舍本逐末这个成语出自哪个朝代什么时期

【成语出处】

1、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2、《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3、《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4.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中国古代以耕读为国家之本,工商为末,所以"舍本逐末"就是放弃耕读,从事工商的意思。所以比喻为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的古文: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