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诗人袁枚资料
清朝的诗人袁枚资料
袁枚(1716-1797),汉族,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外调做官,先后于江苏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著述以终老,世称随园先生。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与纪晓岚素有“南袁北纪”之称,袁枚倡导“性灵说”,为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补遗》,《子不语》、《续子不语》等著作传世。为“清代骈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笔又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南纪”。
清朝诗人袁枚写了一首什么诗?描写对乡情的感叹。
袁枚在桂林的一段往事
1736年(乾隆元年)年仅21岁的袁枚,从家乡杭州千里迢迢来到桂林,投奔他的叔叔以寻找新的出路。
袁枚的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和叔叔都在外地游幕,家中由祖母主持,一直没有固定的家产,赁屋而居,家徒四壁,日用艰难。不过袁枚在杭州却以早慧闻名,12岁就考取秀才,被视为神童,18岁由浙江巡抚程元章保送到万松书院学习。年轻的袁枚兴趣广泛,对科举制艺并不专心,结果在大考中接连败北。
于是,袁枚的祖母做主,以二两银子做路费,请人送他到江西,又借钱坐船到桂林,投奔当时正在广西巡抚金鉷幕府中的叔父袁鸿。袁鸿对穷愁潦倒的袁枚并不客气,倒是金鉷有心测试一下这个名闻遐迩的神童才子,便在巡抚衙门的八桂堂中,便命他立时做一篇《铜鼓赋》,结果袁枚援笔立成,文采飞扬,博得众人大加赞赏。
年轻的袁枚在桂林期间游览了现今七星公园内的七星岩和栖霞寺,并做诗《同金十一佩恩游栖霞寺并望桂林诸山》以记其事。诗中记述,袁枚是6月份去的七星岩,“山腰有洞五里许,秉火直入惊乌鸦”。按以前游览七星岩,都由旁边的栖霞寺僧人做准备火把并当导游带领入内,按所游览岩洞的大小分别收取不同费用,在民国期间还是如此(见田曙岚《广西旅行记》),想来袁枚当时也是由当地僧人带领前往的。
七星岩内千奇百怪的钟乳石让年轻的袁枚大为惊奇、叹为观止。“山川人物溶在一炉内”的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他想象地比喻道,那定然是古代的神仙精怪聚集在一起,“忽然刚风一吹化为石”。否则,“造化纵有千手眼,亦难一一施雕镌”。游罢下山,袁枚依然心有所念:“我本天涯万里人,愁心忽挂西斜月”。
在金鉷的巡抚衙门里住了3个月后,博学鸿词科即将开考的消息传到桂林。这本是朝廷为优待那些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长德邵的硕儒而专门开办的,但金鉷却专折保举21岁的袁枚参加,还赠送他120两银子,并遣专人护送到京师。
离开桂林时,袁枚对金鉷感激涕零。一方面,金鉷的特别推荐使他名声大振,另一方面,获得展示才华的机会也让他踌躇满志。在临别赠金鉷的《荐鸿词北上辞别桂林中丞》一诗中,他说自己是“万里投知己,千秋见伟人”,并表示自己要不负众望、知恩图报:“桂岭三秋月,长安一路尘。拜辞先洒泪,图报屡看身”。
在桂林的短短3个月期间,袁枚还和他叔叔家的仆人常宁结下友情,在送别常宁的诗中,他饱含深情地说:“知己哪须分贵贱,穷途容易感心情”。(《别常宁》)
从“穷途容易感心情”这句诗可以看出,袁枚对自己的桂林之行是百感交集的。在遭遇人生最初的挫折后,他来到桂林以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里他获得声誉并重新燃起希望,所以在诗中他要常宁等着他的好消息。
博学鸿词200多人的应考者中,袁枚年纪最轻,尽管又没能考中,但才子的名声已在京中不胫而走。结果,2年后的袁枚如愿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为他此后成为近50年的文坛盟主打下坚实的基础。
1784年,在离开桂林48年后,69岁的袁枚再度来到桂林。这次他是从广州沿水路西行,当年9月16日(农历纪年)出发,半个月后到达阳朔。此时的袁枚已是文坛领袖,名声远播,而且身体健康,据当时人描述,看起来犹如五十多岁的模样。
舟行途中,袁枚得以包揽桂林山水。他写了九首六言诗来描述眼前所见,并认为它们实际已经超过家乡的天台山和雁荡山。“碧簪照水横抽,石笋当空孤插。造成阿育天王,八万四千宝塔”。这首小诗将漓江沿岸孤拔挺秀的山峰,比喻成一座座佛塔,形象可人,又饶有禅趣。
重进入桂林,让袁枚感慨丛生。可以说,他一生的功名事业,都发端于桂林。将近50年过去,垂暮之人(袁枚听信算命人言,自认只能活到73岁......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袁枚有名的诗词有哪些?
*
《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白。
*
《偶作五绝句》
清·袁枚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消夏诗》
清·袁枚
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
《寒夜》
清·袁枚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参考资料
360百科:[baike.so.com]
清朝诗人袁枚有诗写晩下一句是什么
清朝诗人袁枚写“晩”的诗:
十二月十五夜
作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有什么?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袁枚的诗句 明月 诗句
1、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有关于明月的:
《随园诗话》 袁枚
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2、《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诗的修改、诗的鉴赏、诗的编选,乃至诗话的撰写,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了。
3、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为“性灵派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
《偶见》诗 作者袁枚
这首诗的总体风格显得比较轻松、闲适,很充分的体现了作者自己的那种旷达的心境、与尘世之外。很复合袁枚论诗主张抒写性情,他是继承明朝“公安派”之后揭橥“性俯说”。这种文学论调与当时的吴敬梓、曹雪芹、郑燮等人的进步文学思潮、哲学思潮、史学思潮相互对应着。 上述这些人的都是明末清初的,那你说为什么这首诗是清朝的袁枚的。而且我还想知道,到底有几个袁枚?
难道这回答不是作者的简介吗?
这首诗就是清代的袁枚写的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少有才名,擅长诗文,24岁中进士。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根据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这首诗写作文
《所见》
一个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山脚下的林间小道。这时从远处晃晃悠悠地走来了一头肥壮的大黄牛,背上驮着一个大约9岁的牧童。只见他浓眉大眼,头上戴着一个用柳枝编织成的小草帽,光着一双小脚丫。牧童横坐在牛背上,一边挥舞着手里的柳条,驱赶着牛身上的苍蝇和蚊子,一边高声唱着那动听的歌声。嘹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回荡。树林中的蝉也一起使劲地鸣叫着,好像在和牧童进行总决赛。
忽然,牧童停止了唱歌,用手轻轻拍了拍牛的头,牛便停下了脚步,转回头看着背上的牧童,好像在问:“小主人,怎么不走了?有事吗?”牧童迅速滑下牛背,一溜烟地朝路边的一棵树跑去。哦,原来这棵树的枝头趴着一只乌黑光亮的蝉。牧童轻手轻脚的往树上爬去。这时蝉儿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也不再高声唱歌了,并迅速收起羽翼,往高处的枝头上爬去。牧童知道蝉的警惕性很高,于是就躲在一堆树叶后面,一动不动,连大气也不敢喘。过了好久,蝉才感觉没有危险,终于放松了警惕,在枝头上张开燥热的翅膀,继续唱起了歌:“知——了!知——了!”牧童看到蝉不再注意四周的动静了,就小心翼翼地靠近,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知了抓去。可惜,蝉逃走了。过了一会儿,蝉又唱起了歌。牧童快速爬上了树,这次可是非常有信心的。他趁知了没有防备,轻轻一抓,哈!终于抓到了!牧童把蝉放在身边的小篓里,骑着牛回家了。
袁枚有名的诗词
朋友,这些都是袁枚的,看你认为那首更韵味。
(PS:花财富值买下来的哇,满意请采纳...)
《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白。
《偶作五绝句》
清·袁枚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消夏诗》
清·袁枚
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寒夜》
清·袁枚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听诗叟》
清·袁枚
底事听诗听不清,此翁耳壳欠分明。
拟携谢朓惊人句,来向青天颂数声。
《大龙湫之瀑》
清·袁枚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遣兴》(二十四首选三)
清·袁枚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桐江作》(四首选二)
清·袁枚
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
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
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到石梁观瀑布》
清·袁枚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
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
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
我本钱塘儿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
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湖上杂诗》(二十首选二)
清·袁枚
凤岭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风来。
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独秀峰》
清·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沙沟》
清·袁枚
沙沟日影烟朦胧,隐隐黄河出树中。
刚卷车帘还放下,太阳力薄不胜风。
《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清·袁枚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过柴桑乱峰中,蹑梯而上观陶公醉石》
清·袁枚
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
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
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
不如此石占桑,胜立穹碑万丈长。
《山中绝句》
清·袁枚
镇日山腰斸白云,载量烟草活纷纷。
春衫不用金炉热,自向百花香里熏。
《赤壁》
清·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袁枚的诗有哪些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知县,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晚年自号仓山居士。
著有《小仓山房集》80卷、《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子不语》24卷及续编10卷等。尺牍、说部等30余种。
《苦灾行》
《征粮叹》
《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
《秦中杂感八首》
《到石梁观瀑布》
《张丽华》
《落花》
《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
清朝的诗人袁枚资料: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