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礼让成语故事
谦虚礼让成语故事
今天,我读了叫《六尺巷的故事》这篇短文,我明白了“礼让一寸,得礼一尺”的意思:只要你谦让了一寸,你的美德就多了一尺。
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桐城人张英的家人在修葺房屋时与邻居的纠纷,张英知后让家人让三尺地,后来邻居也让了三尺地,就有了“六尺巷”。当我读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时,我非常感动,张英是多么谦让啊!如果张英当时不让的话,那么纠纷会持续,那么中华人民的美德——谦让又何在呢?而且,张英不让,就没有了著名的六尺巷了。是谦让让纠纷解开,是谦让让美德再现,是谦让让世界多了个举世闻名的六尺巷。谦让可以让世界的纠纷和解。金埴说过:“让得祥,争得殃。”争吵只会让人变得自私,而谦让让争吵化解。
不只是张英谦让,我还读过这么一个故事:皇帝为大臣分羊,大臣争吵不休,这时,有个宰相站了出来,拿走了最差的羊,于是,大家也纷纷拿走了羊。为什么大家会如此争论分羊?是因为大臣们不懂得谦让。为什么羊被分完了?因为宰相为大家做了榜样,是因为宰相让大家懂得了谦让,是因为谦让让人们变得友善。如果有人更早提出谦让,争吵不就更早解决了吗?
但不是所有人都如此谦让,我知道一个故事:甲骑摩托车撞了乙,甲道歉了,乙依旧发火,还一拳打了甲的眼睛,让甲的一只眼睛瞎了。最终乙赔偿了甲的损失。如果乙谦让了,就不会发生这么大的事了。为什么乙要打甲?为什么乙非要发火?为什么甲道歉了,乙不原谅他?是因为乙不谦让,是乙的不谦让让他自己得到了报应,是乙的不谦让让甲成了“独眼龙”。
“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这句话说明人有了谦让的美德,就是个大家敬佩的英雄;反而,即使他再厉害,也得不到别人的赞扬。
谦虚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洗耳恭听,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礼贤下士,戒骄戒躁,自知之明,不矜不伐,
平易近人,抛砖引玉,闻过则喜,谨言慎行,
好问则裕,深藏若虚,谦恭下士,辞尊居卑,
不露圭角
我想问一个成语故事。。。说是以前有两户人家互相争门前的道路。。。。。。然后什么什么的互相谦让门前的
是不是六尺巷啊啊啊?
两个关于古代人谦虚学艺的成语故事
程门立雪: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阎立本千里学画:有一次,阎立本听说在荆州的一座古庙里有好些壁画,这些壁画是大画家张僧繇画的,
技巧非常高明。于是阎立本就决定到荆州去观摩学习。
阎立本家住在长安,从长安到荆州,少说也有上千里地。那时候,这么远的路程,走一
趟可不容易啊。可是阎立本为了把前人画画的技巧学到手,不怕路途遥远,跋山涉水,
终于来到了荆州。
与敬有关的成语故事
主敬存诚: 指恪守诚敬。宋儒以此为律身之本。
慎始敬终: 敬:慎。自始自终都谨慎。
肃然生敬: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同“肃然起敬”。
谦虚敬慎: 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轻财敬士: 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同“轻财重士”。
梁孟相敬: 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令人起敬: 使人产生敬意。
谦虚过度是不是成语故事
谦虚过度不是成语故事
虚伪,骄傲
【谦虚】:指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不鲁莽或不一意孤行。语出《诗·小雅·角弓》“莫肯下遗” 汉 郑玄 笺:“今王不以善政启小人之心,则无肯谦虚以礼相卑下,先人后己,用此居处,敛其骄慢之过者。”
谦虚,还指当一个人有信心地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之前,能够主动向他人请教或征求意见的习惯。
虚怀若谷的成语故事
虚怀若谷
拼音: xū huái ruò gǔ
近义词: 谦虚谨慎、大智若愚 反义词: 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 先秦·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谦虚礼让成语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叫《六尺巷的故事》这篇短文,我明白了“礼让一寸,得礼一尺”的意思:只要你谦让了一寸,你的美德就多了一尺。
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桐城人张英的家人在修葺房屋时与邻居的纠纷,张英知后让家人让三尺地,后来邻居也让了三尺地,就有了“六尺巷”。当我读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时,我非常感动,张英是多么谦让啊!如果张英当时不让的话,那么纠纷会持续,那么中华人民的美德——谦让又何在呢?而且,张英不让,就没有了著名的六尺巷了。是谦让让纠纷解开,是谦让让美德再现,是谦让让世界多了个举世闻名的六尺巷。谦让可以让世界的纠纷和解。金埴说过:“让得祥,争得殃。”争吵只会让人变得自私,而谦让让争吵化解。
不只是张英谦让,我还读过这么一个故事:皇帝为大臣分羊,大臣争吵不休,这时,有个宰相站了出来,拿走了最差的羊,于是,大家也纷纷拿走了羊。为什么大家会如此争论分羊?是因为大臣们不懂得谦让。为什么羊被分完了?因为宰相为大家做了榜样,是因为宰相让大家懂得了谦让,是因为谦让让人们变得友善。如果有人更早提出谦让,争吵不就更早解决了吗?
但不是所有人都如此谦让,我知道一个故事:甲骑摩托车撞了乙,甲道歉了,乙依旧发火,还一拳打了甲的眼睛,让甲的一只眼睛瞎了。最终乙赔偿了甲的损失。如果乙谦让了,就不会发生这么大的事了。为什么乙要打甲?为什么乙非要发火?为什么甲道歉了,乙不原谅他?是因为乙不谦让,是乙的不谦让让他自己得到了报应,是乙的不谦让让甲成了“独眼龙”。
“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这句话说明人有了谦让的美德,就是个大家敬佩的英雄;反而,即使他再厉害,也得不到别人的赞扬。
有用的成语故事
千里送鹅毛
唐朝时候,地方官经常要向皇帝进贡礼物。有个边远地区的地方官,派一个叫缅伯高的人去进贡天鹅。
缅伯高在路上走了好多天,天鹅的羽毛都脏了。缅伯高来到沔阳湖,打开笼子,让天鹅去洗洗澡。天鹅展开翅膀飞了,只留下几根羽毛。缅伯高急得在湖边哭了一场。他冷静下来想了想,捡了一根羽毛,带到长安去。
缅伯高跟着各地的使臣,去朝拜皇帝。他看着使臣们一个个向皇帝献上名贵的礼品。轮到缅伯高时,他奉上一根洁白的羽毛。
缅伯高唱道:“贡献唐朝,山高路又遥,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号……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皇说他聪明,还赏给他礼物。成语“千里送鹅毛”由此而来。
口蜜腹剑
唐玄宗时,李林甫是个有名的奸臣。他无德无才,却是个拍马溜须的老手。昏庸的皇上竟让他当上了宰相。
中书侍郎严挺之性格耿直,对李林甫十分鄙薄。李林甫便在皇上面前说严挺之的坏话。唐玄宗信以为真,当即把他贬斥到洛阳。
过了许久,唐玄宗又向李林甫提起严挺之。李林甫看出玄宗想提拔他,于是,他托人转告严挺之,说皇上问起他的病。严挺之便上书皇上请求上京治病。玄宗得知挺之有病,从此打消重用他的念头。
民间称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形容嘴甜心毒,奸诈阴险,称“口蜜腹剑”。
柳暗花明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被弃。
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诗中有这样两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既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寄予希望的心境。“柳暗花明”后用来比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内助之贤
晏婴是战国时齐景公的宰相,躯体不甚高大,据云长不满六尺(相当现在四尺三寸)但他很有才干,名闻诸侯,有一天晏婴出门,坐看车子,由他的御者(马车夫)驾车。那位御者的妻子很贤淑,当御者驾看车子,经过自己家的门口时,他的妻子在门缝里偷看,看见她丈夫挥看马鞭,现出洋洋得意的样子。
当天晚上她丈夫回家时,她就责他道:"晏婴身长不满六尺,当了齐国的宰相,而且名闻天下,各国诸侯都知道他,敬仰他。我看他的态度,还是很谦虚,一点也没有自满的意思;你身长八尺,外表比他雄伟得多,只做了他的驾车人,还洋洋得意,显得很睛傲的样子,所以你不会发达,只能做些低贱的职务,我实在替你觉得难为情啊!"
御者自从听了他妻子的话后,态度逐渐转变了,处处显得谦虚和蔼,晏婴看见御者突然谦和起来,觉得很奇怪,问他的原因;御者就把妻子所说的一番话老老实实地告诉晏婴。晏婴为他听到谏劝,能够马上改过,是一个值得提拔的人,于是推荐他当了大夫的官。
由这内助之贤的故事,后人把它引伸拙来,恭维人家有贤淑的妻子。今日一般人对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都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就称他有内助之贤。
弄巧成拙
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擅长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他用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带飘飘,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后一道工序。恰好此时有朋友请他去饮酒,他放下笔,将画仔细看了好一会,觉得还算满意,便对弟子们说:“这幅画的线条我已全部画好,只剩下着色,你们须小心些,不要着错了颜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来时,希望你们已经画好了。”
孙知微走后,弟子们围住画,反复观看老师用笔的技巧和总体构图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
有人说:“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态多么逼真,长髯飘洒,不怒而威。”
还有的说:“菩萨脚下的祥云环绕,真正的神姿仙态,让人肃然起敬。”
其中有一个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时专门卖弄小聪明,喜欢哗众取宠,只有他一个人装模作样地一言不发。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说话,莫非这幅画有什么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说:“水暖星君身边的童子神态很传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点东西。”
众弟子说:“没发现少什么呀。”
童仁益说:“老师每次画瓶子,总要在瓶中画一枝鲜花,可这次却没有。也许是急于出门,来不及画好,我们还是画好了再着色吧。”
童仁益说着,用心在瓶口画了一枝艳丽的红莲花。
孙知微从朋友家回来,发现童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莲花,又气又笑地说:“这是谁干的蠢事,若仅仅是画蛇添足倒还罢了,这简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来降服水怪的镇妖瓶,你们给添上莲花,把宝瓶变成了普通的花瓶,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说着,把画撕了个粉碎。
众弟子看着童仁益,默默低头不语。
呕心沥血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巧取豪夺
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字元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喜爱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真笔字帖,欢喜得什么似的,立即要拿一幅好画交换。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大叫,攀着船舷就往水里跳,幸亏别人很快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有一样很大的本领,便是能模仿古人的画品。他在涟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后来他把真本留下,将摹本还给别人,这人当时没有觉察出来,直至过了好些日才来讨还原本。米友仁问他怎么看得出来,那人回答说:“真本中的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经常千方百计向人借古画描摹,而摹完以后,总是拿样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由于他模仿古画的技艺很精,主人往往把模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
米友仁是一个有才能的艺术家,值得人们敬仰,可是他用那种模仿假本换取别人真本的行为,却是为人鄙弃和不齿的。所以有人把他这种用巧妙方法骗取别人真本古画的行为,叫做“巧偷豪夺”,后来的人引申成“巧取豪夺”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人用不正当的巧妙方法,攫取自己不应得的财物。“巧取”,骗取也;“豪夺”,抢占也。而用此种方法攫取财物,也往往便利又所得很多,故有“巧偷豪夺,故所得多多”(见《清波杂志》)之语。例如:以神物做幌子的神棍,常常巧立名目,假借做什么佛事,骗取无知的人的财物,这便是“巧取豪夺”了。
三生有幸
唐朝有一个和尚,号国泽,对佛学有高深的造诣,和他的朋友李源善很要好,有一天,二人一同去旅行,路过一处地方,看见一个妇人在河边汲水,那位妇人的肚子很大,已经怀孕了。圆泽指着妇人对李源善说:"这个妇人怀孕已经有三年了,等待我去投胎,做它的儿子,可是我一直避着,现在看见她,没有办法再避了。三天之后,这位妇人已经生产,到那个时候请你到她家去看看,如果婴孩对你笑一笑,就是我了。就拿这一笑作为凭证吧!再等到第十三年那一年,中秋的月夜,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那时我们再相会罢。"他们分别后,就在这一天夜裹圆潭果然死了,同时那个孕妇也生了一个男孩子。第三天,李源善照看圆泽的话,到那位妇人家里去探看,婴儿果然对地笑了一笑。等到第十三年后的中秋月夜,李源善如期到达天竺寺去寻访;刚到寺门口,就看到一个牧童在牛背上坐看唱歌,道:"三生石上旧情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现在一般人凡是比喻有特别的缘份。或朋友闲在一种偶然的机会里或特殊的环境中相识,成为知己,又能够帮助自己的,就以"三生有幸"来称誉。
桃李满天下
这句成语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八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狄仁杰说:“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效力,不是为私,是我应该做的。”
公元700年,九十三岁的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而众人又不能解决时,武则天常叹息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了我的国老啊!”
“桃李满天下”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到处都有学生。桃树和李树,比喻所培植的优秀人才。
天涯海角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 他两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 韩会有一个嗣子(韩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比韩愈小一点。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然有三个哥哥(会、弁、介),但都很早离开了人世。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零丁孤苦,没有一天离开过。 韩愈十九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这时死去了。韩愈知道了这消息,悲痛欲绝,写了一篇“祭十二郎文”,叫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致祭他。这篇祭文,一字一泪,令人读来心酸。祭文中有“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的句子,后人便把它引伸成“天涯海角”这句话,用来比喻极其遥远的地方。
投鼠忌器
三国初期,汉献帝与丞相曹操、皇叔刘备一起去打猎。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汉献帝齐头并进。汉南帝见不远处有只兔子,就叫刘备射,说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刘备连忙弯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献帝连夸好箭法。南帝又看见一只大鹿,连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射。曹操拿过南帝的金比箭,一箭就射中了鹿。将士们见射中鹿的是金比箭,以为是献帝射的,都高呼“万岁”,曹操得意地站到献帝前接受欢呼。关云长实在看不下去,要拍马刀砍曹操,刘备忙暗示他不可轻举妄动。事后,关云长问刘备为什么不让杀曹操,他说:“投鼠忌器,他身边还有献帝呢。”
“投鼠忌器”的意思是老鼠靠近器物,用东西砸老鼠又怕砸坏老鼠附近的用具。现常用来比喻做事有所顾忌,不敢放手进行。
亡羊补牢
战国时,楚襄王是个昏庸的国君。秦国时时觊觎楚国土地,妄图占为己有。楚襄王却不闻不问,成天吃喝玩乐。
大夫庄辛直言进谏,劝他多加提防。楚襄王非但不听,还训斥庄辛是“老胡涂”。庄辛无可奈何,只好离开到了赵国。
不久秦国果然发兵强占了楚国许多城镇。这时,楚襄王才省悟庄辛当初的话是对的。他立刻把庄辛请回国。 他虚心请教庄辛:“现在这种局面怎么办?”庄辛道:“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亡:丢失。牢:关牲囗的圈。“亡羊补牢”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望洋兴叹
成语“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的《外篇·秋水》。故事说:秋天的大水按着时令到了,无数支流的水都灌进了黄河。河面十分宽阔,水雾蒸腾,不论是河的两岸,还是河心的沙洲,隔岸望去,简直分不清岸上的是牛还是马。这时呀,河伯欣欣然自我陶醉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了。
河伯顺着水势向东前行,到了北海,朝东一看,只见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到这时,河伯才开始改变他那洋洋自得的神态,仰起头来对着北海神无限感叹地说:“俗话说:‘有的人懂得了一点道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批评我这种人的啊。我曾经听人说过,孔子的见闻学识不算多,伯夷的德行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以前我不信这话,现在我见到了你的广阔无边,才知道这话是真的啊。我如果不到你这里来,那就糟了。我将永远被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所耻笑了。”
这个成语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后来人们用它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
一败涂地
秦末时,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秦。农民领袖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这时刘邦也在芒、锡两山聚众造反。刘邦声势大,威望高,兵力日益壮大。当地沛县县令得知后十分担忧。他寻思只有拢络刘邦,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势。
于是,他派人去请刘邦。刘邦当即带来大队人马,吓得县令马上关闭城门。城里百姓听说刘邦来了,便合谋杀了县令。他们出城迎接刘邦,并拥戴他当沛县县令。刘邦自谦道:“置将不善,则不败涂地。”
置将不善:选择将领不妥。一败涂地:一朝破败则丧失殆尽。形容失败惨重,称“一败涂地”。
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quot;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一饭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侯,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勤劳的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随从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我们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彻地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千金” 的。
一毛不拔
古代有个富翁,大家都叫他六叔,他十分吝啬。由于他整天盘剥穷人,累得病倒了,差一点昏死过去。三天后,他稍稍清醒了一下,看见屋里挤满了送终的亲友,想要表示什么。他的大侄说:“六叔,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他摇摇头。二侄问:“是不是有笔银子放在哪里,不曾交代?”还是他妻子明白,看见两根灯芯同时燃点,就挑掉一根。这时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气。突然,快断气的六叔流着泪,凑近妻子的耳朵,想跟她说话。他说:
“我死后,可把我留下的两张便纸分给前来吊孝的亲戚。”
“我死后,别用棺材来盛我,挖个坑,把我埋了就成。”
“我死后,不要请和尚念经,我在黄泉下自己会念经的。”
“我死后,把我的皮剥下来,卖给皮匠;把我的毛拔下来卖给做刷子的人,一根别丢了……”
“一毛不拔”就是一根毛也舍不得拔掉丢失,形容极端自私。
一钱不值
灌夫,字仲孺,西汉时代人。他性情刚直,讲究信义,说出的话一定做到。他常侮慢地位比他高的官员,而对地位比他低的,越是贫贱,他越敬重。因此,当时很多有才能而无地位的人都喜欢接近他。
灌夫喜欢喝酒,并且常因喝醉了使性子。有一天,丞相田汾结婚,他喝了不少酒。一会儿,他走到田汾的面前敬酒,田汾说:“我不能喝满杯。”灌夫见他不肯痛快喝酒,便语带讽刺地说:“你虽是一个贵人,但也应喝完我敬的这杯酒。”田汾还是没有干杯。灌夫讨了一顿没趣,就走到临汝侯灌贤面前敬酒。这时,灌贤正对程不识(曾任边境太守,后改任大中大夫)的耳朵说话,没有对他表示出欢迎的样子。灌夫心里本来有气,看见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立即骂灌贤说:“我一向就说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在这里你竟和他学妇人们的样子咬耳根子!……”
自此以后,人们对于别人有轻视鄙弃的意思,而要说这人一无长处,或是一无是处,就说“一钱不值”或“不值一钱”,亦即是毫无价值之意。
譬如那些对自己人傲慢无礼,对外人却卑恭屈膝的人,或是那些外表好看,实际不堪一用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称它“一钱不值”。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西汉时期,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
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
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扬雄。扬雄回答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由此流传下来。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刘安是汉朝的淮南王。传说他很少干正经事,只爱寻求仙丹灵药。他逢人便说:“有了仙丹就可以长生不老!”他派人进山访仙,果然,他从仙翁手里得到了一张仙方。他把自己关进暗房里,炼起仙丹来。八卦炉里炼出10颗圆滚滚的仙丹,他一口气吞下5颗。没等吞下另几颗,他已飘飘悠悠飞上天去!剩下的仙丹,让门外的鸡犬抢着吃了。空中一阵鸡鸣狗叫,原来它们也上天成仙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对一人做官,全家享福的生动讽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时代,在赤壁这地方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叫“赤壁之战”。
曹操号称拥军百万,雄居北方,想并吞南方。东吴、西蜀就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北魏。 东吴的统帅周瑜和西蜀的军师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们决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轻敌情绪,采用火攻的作战方案。周瑜用反间计,让曹操杀死曹军中熟悉水战、可以抵挡他们的将领蔡瑁、张允。周瑜又叫庞统假作献计,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
周瑜又打黄盖,让这老将用“苦肉计”去诈降曹操。 实际上,黄盖在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准备以诈降的方式冲向曹营,发起火攻。
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缺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向北岸曹军放火,必须依仗着东南风才能办到。当时正当隆冬季节,天天都刮西北风。周瑜忧急成病,卧床不起。只有军师诸葛亮心中有数。他自称有个秘方可以治好周瑜的病。诸葛亮拜访周瑜,把药方写了出来: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四句韵文道破了周瑜的心事。
周瑜急切地请教诸葛亮有什么办法,可以借东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过气象观察,心中就有了办法。他对周瑜说,自己能呼风唤雨,借三天三夜东南风来帮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筑了一个土台,叫“七星坛”。诸葛亮在“七星坛”上祈求东南风。
到了预定的日期,果然东南风大作,周瑜就顺利地执行他的火攻计划。东风狂吹,火光冲天,赤壁之役,曹操吃了败仗,从此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势。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一篇关于,人只有真才实学才能更加谦虚。材料作文
在我《成语故事》这本书中,有一篇名为“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叙述的是战国时齐宣王因为喜欢听吹竽手合奏而使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得以蒙混过关的故事。齐缗王继位后,他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只好逃之夭夭。我第一次读它时,就被那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住了。这个故事不但有趣,也让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学习上,不能不懂装懂,只有虚心好学,才能取得好成绩。
《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好像就是我的真实写照。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前,老师让我们多读、多练、多写、多背,而我却把老师的话忘在脑后。刚读了一会儿就厌烦起来,把书一丢,玩得忘乎所以。老师让我们齐声背诵时,我装模作样,蒙混过关。结果,考试背写丢了好几分,至今使我还十分懊悔。
记得还有一次,妈妈让我练字,与往常一样,刚刚写了几个字就不耐烦了,趁妈妈不注意,我偷偷取乐,而妈妈一回头,我便慌忙持着笔,假装刻苦学习,妈妈见了,居然一面摸着我的头一面微笑着夸奖我刻苦勤奋。我心里暗自高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我混过了一关又一关,而字写得一落千丈,我后悔莫及!
我经反复阅读,结合自身体会,我情不自禁地提笔写了一篇《滥竽充数续写》。开头是这样写的:“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失败后,决心重新做人。他来到艺术大学,努力学习吹竽本领,终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吹竽手,重新为齐缗王独奏国……”我经反复阅读,结合自身体会,我情不自禁地提笔写了一篇《滥竽充数续写》。开头是这样写的:“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失败后,决心重新做人。他来到艺术大学,努力学习吹竽本领,终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吹竽手,重新为齐缗王独奏国
谦虚礼让成语故事: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