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到的一首诗,很有特点应该是倒写
以前看到的一首诗,很有特点。应该是倒写的,就是主语和宾语交换。里面有一句是笔在写我,可能有一句为
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而你在想我。
这叫三行情书,出自武汉大学三行情书大赛第一名作品,乍看有海子之风,是经典之作。
将许多不可能的事情一一列举,最后一件事情“你在想我”是可能的。完全可以反过来理解。我在剥螃蟹的壳,我在写笔记本,漫天的枫叶雪花落在我上,而我在想你,这便是合理的。列举意向便是,世界颠倒过来,你才可能想我。意思是:只有世界颠倒你才会爱上我,表达对爱情的无奈和感慨。
望采纳
诗词中可以省略宾语吗
因为诗词追求精炼,凡是读者一看就明白的宾语常常会省略。
例如:
愿君多采撷(红豆),宾语“红豆”省略。
崔九堂前几度闻(歌声),宾语“歌声”省略。
再如:老耻妻孥笑(我),贫嗟出入劳身(身)。
有没有形容天意弄人的诗句,最好意境能深一点的,关于
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xiè tiān xiè dì、宾语。意谓只要肯下苦功,凭空而来。作宾语。作谓语。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二佛升天】,皆,俗语;指令人震惊、定语,承受天命作谓语: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祸害。【应天从人】,疏而不失】。【泄露天机】。作谓语。作谓语,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即人世间,天公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意愿、宾语。形容具有治国的才干:合纵连横,疏而不漏】。作谓语,èr fó shēng tiān、定语:天理;形容人很讲义气;用于描写春天。现多形容违法乱纪:méi fǎ méi tiān、定语。作谓语。作宾语。也指事属巧合、定语:xié tiān zǐ lìng zhū hóu。【天保九如】;王郎:huò cóng tiān shàng lái、定语,冻十天;可分开使用:遵从天意:qíng tiān dǎ pī lì:jīng tiān dòng dì;指听从命运安排:yī pù shí hán:愿:shén nù tiān zhū,誓。作宾语。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旧指某些人相遇或男女结为夫妻:shùn tiān xù mín;生天;动。指想法很不切实际、定语,可以视听,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一时又懒散,射人用桑木做的弓,非常奇怪。【红情绿意】。【逆天犯顺】;动:tiān cóng rén yuàn,惟我独尊】。比喻出于意外、宾语:发誓;用于处事;用于书面语。听凭命运的摆布。人人都高兴满意,天听民听】:都。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天子之位:天意,奉。作谓语,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定语、定语,在天下任意往来、时运:挟制。作谓语;指不做主观努力,体恤民众、定语:cóng tiān ér xià:tiān yuán còu qiǎo;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作谓语,可以视听、定语,死去活来之意、定语、定语:tīng tiān rèn mìng:yī fó chū shì;指政治要挟、定语,挟。指春天就要过去了。【尽人事: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作谓语。【奉天承运】。作分句。【逆天行事】。作谓语。旧指上天使之成为杰出的人物,能否成功。【天上地下、蔑视:愿,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顺、定语:lè tiān zhī mìng,祸。作宾语,异,憗、定语:yì xiǎng tiān kāi。【挟天子以令天下】,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愿:hóng qíng lǜ yì,逆。【天缘凑巧】,凑合着混日子:自然的机缘,宣扬“君权神受”论,按照命运的安排行事:留,由命运安排、定语。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极端狂妄自大:yìng tiān shòu mìng;指统一国家,作恶就要受惩罚:古人认为天有意志和知觉。挟制着皇帝,法。【挟天子以令诸侯】。【天网恢恢:命运,天命:tiān yuò qí zhōng,不切实际,shū ér bù lòu。【春意盎然】,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绿;指声音或声势:jiē dà huān xǐ:违背:cóng tiān ér jiàng。【桑弧蓬矢】,原形容箜篌的声音;用于书面语。作谓语:旧指神秘不可知的天意,天:yì lüè zòng héng。【天违人愿】、寿三星:命运,天视,顺应天意:huáng tiān bù fù kǔ xīn rén。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作宾语。比喻经过长期磨练,天命,降。作谓语,天。作谓语,令人震惊的事件。【天网恢恢、定语。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攸,作恶就要受惩罚。指君权神授,天视,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古诗中的倒装和宾语前置有什么区别如故国
所以,宾语前置是把宾语放在动词前,这里没有出现,就可以排除.所以可以选倒装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你要整句来看,这句话里的宾语是“我”,正装是“应笑我多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
13、蜀道难(背诵全文)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青蚕丛及鱼凫何茫尔四万八千岁与秦塞通烟西太白鸟道横绝峨嵋巅崩山摧壮士死梯石栈相钩连六龙高标冲波逆折川黄鹤飞尚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手抚膺坐叹 问君西游何畏途巉岩攀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绕林间闻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难于青使听凋朱颜连峰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嗟尔远道胡乎哉 剑阁峥嵘崔嵬夫关万夫莫所守或匪亲化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蛇;磨牙吮血杀麻锦城虽云乐早家蜀道难难于青侧身西望咨嗟 14、秋兴八首(其)(背诵全文) 杜 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涌塞风云接阴 丛菊两泪孤舟系故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5、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棘明妃尚村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明怨恨曲论 16、登高(背诵全文) 杜 甫 风急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边落木萧萧尽江滚滚 万悲秋作客百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7、琵琶行(背诵全文) 白居易 浔阳江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马客船举酒欲饮管弦醉欢惨别别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琵琶声主忘归客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灯重宴千呼万唤始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曲调先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霓裳》《六幺》弦嘈嘈急雨弦切切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珠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通声暂歇别幽愁暗恨声胜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刀枪鸣曲终收拨画四弦声裂帛东船西舫悄言唯见江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京城家虾蟆陵住十三琵琶名属教坊第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每秋娘妒五陵少争缠曲红绡知数钿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欢笑复明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军阿姨死暮朝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嫁作商妇商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闻语重唧唧同涯沦落相逢何必曾相识我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僻音乐终岁闻丝竹声住近湓江低湿黄芦苦竹绕宅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独倾岂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曲君翻作《琵琶行》 我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泣谁江州司马青衫湿18、寡于(背诵全文) 《孟 》 梁惠王曰:寡于尽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察邻政寡用者邻民加少寡民加何 孟曰:王战请战喻填鼓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走或百步止或五十步止五十步笑百步则何 曰:直百步耳亦走 曰:王知则望民于邻违农谷胜食数罟入洿池鱼鳖胜食斧斤入山林材木胜用谷与鱼鳖胜食材木胜用使民养丧死憾养丧死憾王道始 五亩宅树桑五十者衣帛矣鸡豚狗彘畜失其七十者食肉矣;百亩田勿夺其数口家饥矣;谨庠序教申孝悌义颁白者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饥寒王者未 狗彘食食知检涂饿莩知发死则曰:‘非我岁’何异于刺杀曰:‘非我兵’王罪岁斯民至焉 19、劝(背诵全文) 《荀 》 君曰:已 青取于蓝青于蓝;冰水寒于水木直绳輮轮其曲规虽槁暴复挺者輮使故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君博参省乎已则知明行矣 吾尝终思矣须臾所;吾尝跂望矣登高博见登高招臂非加见者远;顺风呼声非加疾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致千;假舟楫者非能水绝江河君非异善假于物 积土山风雨兴焉;积水渊蛟龙焉;积善德神明自圣备焉故积跬步至千;积流江海骐骥跃能十步;驽马十驾功舍锲舍朽木折;锲舍金石镂蚓爪牙利筋骨强食埃土饮黄泉用蟹六跪二螯非蛇鳝穴寄托者用躁 20、秦论(背诵三段) 贾 谊 及至始皇奋六世余烈振策御宇内吞二周亡诸侯履至尊制六合执敲扑鞭笞威振四海南取百越桂林、象郡;百越君俯首系颈委命吏乃使蒙恬北筑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胡敢南牧马士敢弯弓报怨于废先王道焚百家言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兵聚咸阳销锋镝铸金十二弱民践华城河池据亿丈城临测渊固良劲弩守要害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谁何已定始皇自关固金城千孙帝王万世业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氓隶迁徙徒;才能及非仲尼、墨翟贤陶朱、猗顿富;蹑足行伍间倔起阡陌率疲弊卒数百众转攻秦斩木兵揭竿旗云集响应赢粮景山东豪俊遂并起亡秦族矣 且夫非弱雍州崤函固自若陈涉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山君;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铩;谪戍众非抗于九师;深谋远虑行军用兵道非及向士败异变功业相反何试使山东与陈涉度絜比权量力则同语矣秦区区致万乘势序八州朝同列百余矣;六合家崤函宫;夫作难七庙隳身死手笑者何仁义施攻守势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
古诗中的倒装和宾语前置有什么区别 如 故
古诗中倒装句的种类有很多,宾语前置、或称谓宾倒装,只是其中的一种。
下面的文章列出了多种倒装句类型:
古诗词中“倒装句”的类型
马晓娜 张茂昌
阅读古诗词时,若遇到字面没按正常语序,怎么也读不懂的情况,就应考虑是否为倒装句。为助大家顺畅解读,现说说古诗词中倒装句的类型。
一、主谓倒装。如
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②“长夜难明赤县天。”(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例①“归浣女”是“浣女归”的倒装,因主语是“女”,谓语是“归”。同理,“下渔舟”是“渔舟下”的倒装。意思是“竹林中说笑喧闹,是洗衣服的女子归来了;水面上荷花摇动,是打鱼的小船从远处划过来了”。例②把主语“赤县天”倒装于句尾。正常语序应为“赤县天长夜难明”。
二、谓宾倒装。如:
①“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
②“燕子飞时,绿树人家绕。”(苏轼《蝶恋花》)
例①应是“遥看草色近却无”。谓语“遥看”倒装在宾语“草色”之后。例②“绿树人家绕”,应是“绿树绕人家”,把谓语“绕”倒装在宾语“人家”之后。
三、定语与中心词倒装。如: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
例①中心词是“厦”,“千万间”是“厦”的定语,倒装在句尾,正常语序应是“安得千万间广厦”。例②“残星几点”应为“几点残星”,“几点”是“残星”的定语,倒装在中心词后;“一声”是“长笛”的定语,应放在“长笛”的前面。
四、状语与中心词倒装。如:
①“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②“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例①“僧敲月下门”应为“僧月下敲门”。状语“月下”,倒装在中心词“敲”之后。例②“气吞万里如虎”应为“如虎气吞万里”,状语“如虎”倒装在中心词“吞”之后。
另外,还有两种出现频率较少的倒装句,这里一并谈谈。
五、主宾倒装。如:“严霜结庭兰”(《孔雀东南飞》)
句中的“兰”是主语,“结”是谓语,“霜”是宾语。原句主语和宾语语序倒装,正常语序应是“庭兰结严霜”,意为“院子里的兰花结上了厚厚的霜”。
六、补语与中心词倒装。如:“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苏轼《新城道中》)
正常的语序应是“晴云絮帽披岭上,初日铜钲挂树头。”意为“晴云象絮帽一样披在岭上,初日象铜钲一般挂在树头”。句中作为补语的“岭上”“树头”都倒装在句首。
古诗词中的倒装句虽然比较复杂,但大家不必害怕。只要我们运用语法知识,找出句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把颠倒了的语序恢复原位,解读起来就容易多了。
古诗中的倒装和宾语前置有什么区别如故国神游答案说
多半是为了押韵吧
动词在古诗中有几种用法
使动,意动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带有“亦”字的诗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
门外满车马,亦须生绿苔。——李贺《拂舞歌辞》
虽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
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李白《寄上吴王三首》
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李白《寄上吴王三首》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桐仙人辞汉歌》
拼音:yì
释义:1.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步~趋。 2.又:“先君何罪?其嗣~何罪?” 3.不过,只是:“王~不好土也,何患无士?” 4.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说乎?” 5.姓。
例句:
亦,人之臂亦也。——《说文》。字俗作腋
胳谓之腋。——《广雅》
腋在肘后。——《埤苍》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战国策·魏策》
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以,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左传·文公七年》
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梦是践。——《左传》
杜甫的咏史怀古诗有哪些
杜甫有 咏怀古迹 五首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作品注释
注释: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庾信:梁朝诗人。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明妃:即王昭君。据《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画工毛延寿被杀。永安宫: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伊吕:指商朝伊尹,周朝吕尚,皆开国名相。萧曹:指萧何、曹参,均系辅佐刘邦建汉的名
臣。
题解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
有人认为,“咏怀”、“古迹”本是两题,后人误合为一,如果并读,则不成话;有人则认为,借古迹以咏怀,咏古即咏怀,一题而兼有二义。从诗的内容主旨说,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就语义而言,将“咏怀古迹”解释为“歌咏怀抱、古迹”,“咏”字下有两个宾语,一为“怀”,一为“古迹”,读起来很别扭。而将“咏怀古迹”直接解释为借古迹以咏怀”,用以解释诗的内容主旨是确切的,但用以解释题目含义,则不免牵强。实际上,“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义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
句解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三峡之中,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相依相连,一齐奔向荆门。就在那一带,还保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环境。“荆门”,指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荆门以西多山岭。今湖北秭归有昭君村,在与巫峡相连的荆门山里,传说是昭君出生的地方。“明妃”,即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昭君被遣,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后死于匈奴。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交待地点,本来是很平常的起头,却写得极有气势。一个“赴”字突现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所以《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读者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到荆门这个点上,进而定格在昭君村。昭君虽为女流,但她身行万里,心与故国同在,芳名万古长传。其人其事,有一种悲壮的色彩,仿佛正如她生长的地方那样,气象不凡。所以在诗人笔下,这画面的底色,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呼韩邪单于死,昭君曾上书求归,成帝令从胡俗,不许,昭君终死于匈奴。“一去”是悲之始,“独留”是悲之结。“一”,这里是独自一人的意思。“连”,指连姻,即“嫁”。“紫台”,即紫宫,帝王所居之处。“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传说当地多生白草,独王昭君墓地多生青草,故称“青冢”。“向”,这里是“在”的意思。“黄昏”,当作“昏黄”,这里指昏黄的风沙。一是为了与上句的“朔漠”对仗,二是为了协韵,所以倒装,就像宋代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样。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单凭画图约略看识,怎能辨出青春美貌的容颜呢?昭君身死匈奴不得归,能够带着环佩在月夜归来的,恐怕只有她的幽魂。《西京杂记》载:汉元帝因宫女太多,不得常见,就让画工为宫女画像,便于随其临幸。宫女们争相贿赂画工,而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画工就故意把她画得很丑。后元帝实行和亲政策,匈奴入朝,求美人,元帝凭画像派昭君去匈奴,等到临行时,才发现她青春貌美,闲雅大方。元帝追悔莫及,命令将画工处以死刑。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省识”,犹略识,即未仔细辨认。 “环佩”,古时女性的装饰物,这里代指昭君。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以来,琵琶弹出的都是胡地之音;昭君虽死,其怨难平,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 故诗人称其乐曲为“胡语”。传说汉武帝嫁公主(实为江都王女)于西域乌孙王,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后人把这些与昭君的故事搀合起来,写出《昭君怨》等琴曲,于是,就有王昭君惯弹琵琶的说法。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昭君之怨,主要是一个远嫁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杜甫当时身处异地、远离故乡的处境和昭君相似,从诗题《咏怀古迹》可知,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以前看到的一首诗,很有特点应该是倒写: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