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随笔 > [美学] 自由的尺度

[美学] 自由的尺度

这是贾廷峰先生关于当代水墨走向巴塞尔的艺术展览所用到的名字,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我许久陷入这五个字里,犹如走入一种境界,鲜明、深刻却无法用直观的语言去解读。它准确的概述了我们对于当代艺术所追求的精神,带着方向与使命感,如他所说:即要求创作心态保持“自由”,同时,创新语言的运用却需要“尺度”。

对于今天的艺术圈来说,不,也许不仅仅是艺术圈,这个时代亦需要的是“自由的尺度”。

我们的诗人自由到已经忘记了诗本身的韵律感,在肆无忌惮的自由里,捧着个性的称号,忘记了诗存在本身的动人。

流连在陶瓷区是让人难过的,那些几千年来混杂着土与火的对话,一方面守着昨天的尺度固步自封,另一方面自由到了已经失去了陶瓷的味道。

更多的,是艺术圈头条上每天曾出不穷的重磅新闻。对于名利和金钱的追逐早已经让艺术家们忘记了该如何坚守作艺术的尺度,一味的在低俗、眼球经济、实事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反复炒作而后带来的个人爆棚。那些许连“自由”二字都无以称之的伪艺术家们。

真正作艺术的人,应当是孤独的,执着的,寂寞的。

不是我们改变了艺术形式本身,或者换一种语言去解读,这艺术就是高级的。就像一个珠宝艺术家和一个绘画艺术家,当他们跨界时,彼此是平等对话的,作品应当是他们的心灵共同对话之后产生的火花,而不是以名气而尊崇主配角。就像我曾经作过关于“极致瓷器品牌和劳斯莱斯的对话”一样,他们活在不同的形式里,但他们灵魂里追求的极致完美和对工艺的尊崇浑然天成,别无高低。

真正的艺术来自心灵,即便“笔墨桎梏”,却依旧“心灵自由”。

贾先生谈及,水墨是对“人”主观情感的写意表达,我觉得这句话说得至美。可惜,真正懂得人太少了。当代的艺术创作里,至于笔端或搁置案头,难免拿出来时或贻笑大方或不堪一击,或陈腐老气或西风崇拜。

其实说到底,无非是关于传承与创新,不管哪种艺术形式,不遵循应有的尺度就丢了几千年的魂,成为西方艺术的俘虏。不开放思维的自由就找不到可以与世界持久对话的资格。

固然,一个人既要遵守原则又要利益众生,并不容易。

正因此,艺术家,才能称得上是艺术家。

———————————————————————————————

刘达霖:中国女策划人,美学品牌家。

[美学] 自由的尺度: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