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中有并列词或并列短语时 可能出现的语病有哪些
常见的病句类型:
(1)句子成分残缺:
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一种结构不完整的病句。
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残缺等。
例:半夜里在旷野中听到了那种咯咯咯的声音,使我毛骨悚然。
解析:前半句省主语,后半句不能再省主语。如用“声音”做主语,可将“了”改为“的”,如用“我”做主语,可删去“使”。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
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宾语表示的事物;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例: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解析:这个句子主语的中心语是并列词组“任务和工期”,它和谓语中心语“沉重和紧张”搭配不当。应当分开说:“任务艰巨,工期紧张”。
(3)语序不合理:
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面,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面,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例: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使观众很有意见。
解析:这个句子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状语,其中的“频繁”应放在动词“播送”前面。
(4)句式杂糅:
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把两种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例:明天,由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下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解析:这个句子把两个介宾词组杂糅在了一起,句子的结构混乱。
可以改为:明天,在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下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或者:明天,由两车鬼子荷枪实弹押送的车队要经过一条山沟,这可是伏击的好机会。
(5)前后表达不一致:
在表达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用词前后矛盾,同一句内使用了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另一种是前后意思的表达,互相矛盾。
(6)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应该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缺少呼应,或者误用关联词语,都会造成句子表意不明。
(7)其他情况:
指代不明、误用词类、重复罗嗦、滥用否定词、用词不当等。
我必须接受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是病句吗?在这个句子中"可能"一词...
1.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
进行修改病句训练的目的是认清写句子时容易犯的错误,使自己少写和不写病句,把意思表达得明确、通顺。
本年级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
如:“放声歌唱。
”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
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
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
”“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
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
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
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3.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
如:“放声歌唱。
”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同学们放声歌唱。
” (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
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显然“不正确”重复了“错别字”的含义,修改的办法是把“不正确”或“错别”去掉一个,保留一个,成为:“我把不正确的字改正过来了。
”或者:“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 (3)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
如:“小刚十分爱护时间。
”“爱护”的意思是:爱惜并保护,用在“时间”前面不恰当,可改用“爱惜”(意思是因为重视而不糟蹋),成为:“小刚十分爱惜时间。
” (4)修改词序颠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的位置错了,如:“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
”读句子后就能发现先讨论报告再听报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必须是先听报告再讨论报告,成为:“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
各个类行的修改病句 简短点
修改病句汇总一、成分残缺1、句子缺少了主要成份。
[例1:正在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例2:我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
][例3: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欢乐。
]2、句子中多了一些词语造成成份残缺。
[例: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二、用词不当 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
1、用错了近义词。
[例:红军长征时期的生活非常艰巨。
]2、用错了关联词。
[例:虽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三、搭配不当 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句中主要成份不搭配。
[例: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不搭配。
[例:农民伯伯在山坡上种了许多欣欣向荣的果树。
]3、一个词语和两个词语搭配,其中一个搭配,另一个不搭配。
[例: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
]四、词序颠倒 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主动者和被动者颠倒。
[例: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
]2、先后发生的几件事颠倒。
[例: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收听了天气预报。
]3、修饰限制的词语用错了对象。
[例:在回家的路上,他唱起心情舒畅的歌。
]五、重复累赘 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句子中用了相同意思的几个词语。
[例: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中的字意思重复。
[例: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3、句子中用了没有必要用的词语。
[例: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
]六、指代不明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
1、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例: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2、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七、前后矛盾 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
1、句子的主要意思前后矛盾。
[例: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500头左右。
]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相矛盾。
[例:今年春天的这场秋雨下得真不是时候。
]八、归类不当 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
1、不是同一类的词语放在一起当作同一类的;[例:《中国少年报》和《科学画报》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
]2、范围大小不同的词放在一起。
[例: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和稻子成熟了。
]3、分类标准不一样的词放在一起。
[例:参加这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等。
]九、不符事理 这类病句指的是句子的意思不符合生活实际。
[例1: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
][例2: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
]
小学病句类型
病句种类示例:(l)语序颠倒: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2)前后矛盾: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3)成分残缺: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4)重复啰嗦: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5)搭配不当: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6)关联词用错: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7)不符合事实:《林海》的作者是冰心.(8)归类有误:《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修改方法指导: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画:用铅笔在病句上画出需要修改的部分,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改: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对: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参考资料: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228/13/7071975_175567926.shtml
如何修改病句
【下面只是比较简单地回答,详情你可以到下面的网址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http://baike.baidu.com/view/4384716.htm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
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1)成份残缺。
即句子不完整。
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
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2)搭配不当。
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
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3)前后矛盾。
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 做完了。
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
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4)重复罗嗦。
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
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5)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
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6)词序不对。
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
(7)形容不当。
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能否……是…… 能否……是否的病句
该怎么说呢?你的问题不在于这个判断句式,是你给出的判断本身的对错造成了你的错误一般来说,能否要与能否相连,是否与是否相连。
关键在于你的判定句式的表达是否准确。
1?就你这个句子来说:能否珍惜水资源,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错的,后面用能否或是否均可。
错在了你的判断不准。
2?能否。
是,这样的句式是对的,但你将要给出的判断要对的才行。
3?句式无对错,在于你给出的对错。
4?也不是病句...
修改病句有哪些种类
怎样修改病句及病句的种类 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
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⒈读。
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
⒉划。
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的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⒊改。
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
即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简明。
补上句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整。
替换有关词语,使用词怡当。
移前挪后,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
⒋对。
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
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不要随意添加原句以外的其它内容和文字。
常见的病句种类有:(l)词序颠倒;这里弥漫着呛人的一股橡胶味。
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纪录。
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我们讨论了并且听取了老红军的报告。
(2)前后矛盾;这场雨下得太大了,我身上的衣服基本上完全湿透了。
全班同学都来了,只有小红迟到了。
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3)成分残缺;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我们必须讲卫生的习惯。
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我们一定要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
战斗英雄邱少云的事迹鼓舞我们。
(4)指代不明;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张文和王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王晶和潘影约定,星期六下午她到她家去打羽毛球。
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他喊他出去玩。
(5)标点错误;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6)关联词用错;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鲁迅先生如果爱惜自己的时间,就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7)重复啰嗦;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山村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我们全校师生和校长都参加了拔河比赛。
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春天,路两旁栽上了绿油油的绿树(8)搭配不当;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我虽然刚转到这个班,但很快适合了。
我决心努力克服学习中不好的坏习惯。
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国庆节的夜晚,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非常热烈。
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
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9)归类有误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解放军、青年等。
《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修改病句常考的10种内容 看看都有哪些类
常见的病句,归纳起来有以下十种:(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成分,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
例如:1、“下课了,( )在操场上玩游戏。
”这句话缺少了“谁”这个主语部分,谁在操场上玩游戏呢?意思不明白。
2、 “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
”这句话中因“做什么”这个谓语部分不完整,所以意思不完整。
3、“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 )。
”这句话中的后部分“为我们批改”不完整,缺少了与“批改”这个中心词搭配的宾语,使人不明白老师为我们批改什么。
句(1)缺主语,句(2)缺谓语,句(3)缺宾语,这三种现象都犯了成分残缺的毛病。
(二)用词不当用词不当,就是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的不恰当,或褒贬不当,或大小不当,或轻重不当,或近义词错用而造成的一种病句。
例如:1、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2、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儿也不(武断)。
3、隔着雾,眼前的景物(糊糊涂涂)。
这三个句子中的“成就”“”武断“糊糊涂涂”都用得不恰当,句子的意思都不清楚,都犯了用词不当的毛病。
(三)搭配不当搭配不当,多指主谓搭配或动宾搭配不恰当,使句子意思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北京是季节”,“北京”是地名,“季节”是指时间,“北京”不是“季节”。
这个句子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
2、“我们要改进学习态度。
”“改进”的意思是“改变原来落后的情况,使之有所进步”,多与“方法”“技术”等搭配,不能与“态度”搭配。
这句话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
(四)词序混乱词序混乱,指句子中的词语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想要表达的意思排列,以致出现歧义或混乱现象,使句子的意思表达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并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而原句颠倒了词语的顺序,使句子表达不明白而造成了语病。
(五)重复累赘重复累赘,是指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显得多余累赘的一种语病。
例如:“我们正在观看优美漂亮的舞蹈。
”这个句子中的“优美”和“漂亮”是意思相同的两个词语,在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就显得罗嗦了,只要选用其中的一个意思就明白了,而重复使用两个,反而使意思不清楚了。
(六)前后矛盾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使句子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这个句子中的“肯定”和“可能”是互相矛盾的,“肯定”是确定不移的;“可能”是也许能够,或许能够的意思。
这两个意思显然是矛盾的,使人看了不明白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究竟是哪一个。
(七)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用上了代词(如“你、我、他、她、它、这、那”等等),但是指代什么,使人无法确定所指代的对象,造成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
例如:“小芳和小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
”这个句子中的“她”,究竟是指“小芳”,还是指“小丽”呢?要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令人费解。
(八)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客观事实的一种病句。
例如:“夕阳的朝晖洒满了湖面。
”夕阳散发的是“余晖”,而“朝晖”是朝阳散发的,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合事理。
(九)归类不当归类不当,是指句子里根本不是属同一类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造成归类不恰当的一种语病。
例如:“妈妈买了冬瓜、茄子、扁豆、猪肉等许多蔬菜。
”这个句子把“猪肉”归属到蔬菜类,显然是错误的。
(十)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是指前后两个分句和使用的关联词之间关系不协调。
例如:“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这个句子中的关联词“只有”不能和“就”搭配,改为“只有······才”或“只要······就”才能将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
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病句修改类型有哪些及修改方法
病句修改类型及修改方法如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 (7)歧义(8)句式杂糅。
修改方法如下:(1)主语多余:例: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
去掉“风格” 。
语序不当(2)定语位置不当。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
(3)不合逻辑。
例:学习有态度和方法之分。
·“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句中有并列词或并列短语时 可能出现的语病有哪些: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