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七模块第二单元重点内容
Unit 7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一.重点短语
1. as big as 与……一样大 2. one of the oldest countries 最古老的国家之一
3. feel free to do sth. 随意地做某事 4. as far as I know 据我所知
5. man-made objects 人造物体 6. part of... ...... 的组成部分
7. the highest mountain 最高的山脉 8. in the world 在世界上
9. any other mountain 其他任何一座山
10. of all the salt lakes 在所有的咸水湖中
11. run along 跨越… … 12. freezing weather conditions冰冻的天气状况
13. take in air 呼吸空气 14. the first people to do sth. 第一个做某事的人
15.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面临危险 16. give up doing sth. 放弃做某事
17. achieve one’ s dream 实现某人的梦想 18. the forces of nature 自然界的力量
19. reach the top 到达顶峰 20. even though 虽然;尽管
21. at birth 在出生的时候 22. be awake 醒着
23. run over with excitement 兴奋地跑过去 24. walk into sb. 撞到某人
25. fall over 摔倒 26. take care of =look after照顾;照料
27. every two years 每两年 28. cut down the forests 砍伐森林
29. endangered animals 濒危动物 30. fewer and fewer pandas 大熊猫越来越少
31. be in danger 处于危险之中
32. the importance of saving these animals 拯救这些动物的重要性
二.重点句型
1. It is +n/adj. + (for sb. ) to do sth.
It is also very hard to take in air as you get near the top.当你接近山顶时,连呼吸都会困难。
2. . . . is because...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s because people want to challenge themselves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其中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人们想要在面临困难时挑战自己。
3. . . . show(s) that...
The spirit of these climbers shows us that we should never give up trying to achieve our dreams. 这些登山者的精神向我们证明: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永远都不应该放弃尝试。
4. How high/ deep/. . . is ... ?
How high is Qomolangma?
珠穆朗玛峰有多高?
5. Although. “ ,…
Although Japan is older than Canada,it is much smaller.
虽然日本比加拿大有更悠久的历史,但是日本比加拿大小多了。
6. sb. spend time/money doing sth. Sb spend time /money on sth.
Adult pandas spend more than 12 hours a day eating about 10 kilos of bamboo.
成年大熊猫一天要花1 2 个多小时的时间吃大约10千克竹子。
三.试题训练:
1.The Nile is 6,671_______long. (kilometer)
2.What is the _______ mountain in the world?(high)
3.Mary is a ______.(tour)
4.That’s _______.(amaze)
5.Yunnan is in the _______ part of China.(southwest)
6.There are so many ______in the world.(climb)
7.Are there many _______ in your life?(difficult)
8. think basketball is _________ than football.(popular)
9.There are many tall _______ in our city.(build)
10.Many students will go to the trip,_______ me.(include)
11.This elephant _____5,000 kilos.(weigh)
12. China is a ______ country.(Asia)
13. The little baby is _____now. (wake)
14.Some whales are in _____ because of water pollution.(danger)
15.The panda ____ is preparing the milk for the baby panda. (keep)
16.We should obey the rules on animal________.(protect)
17.One of _______ animals is panda in China.(popular)
18. Everyone should stop ______rubbish inti the sea.(put)
19.Many baby pandas die from_____every year.(ill)
20.I think there will be more forests for pandas ____in.(live)
21.The boy spends two hours ______ computer games every day.(play)
1.Many tourists come to Yunnan every year.
A.tours B.foreigners C.visitors D.strangers
2.This jacket costs about 10 dollars.
A.over B.more than C.less than D.around
3.There are no apples in the basket.
初一上册英语第七模块第一单元用last和to写6个句子各两句
★17.长城1.文章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
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第1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长),运用了(列数字)和(比喻)的说明方法。
第2自然段是围绕长城的(高大坚固)来写的,分别写出了(城墙)、(垛子)、(射口)、(瞭望口)、(堡垒)。
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3、①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是过度局,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4、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18、颐和园1.这篇文章是按(参观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2、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3\对句子的理解。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画舫”是指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
一个“滑”字,颇有情味,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
(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体现了移步换景)19课1、对句子的理解。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宏大”是巨大、宏伟的意思。
这句话在文中(单独成段),既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0课1、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
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
2、诗句意思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烟花三月”写出了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孤帆”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尽了多杯。
) 相关链接:送别诗: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1课1、对句子的理解。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含义: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
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2、《搭石》表现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第2自然段重点描写了调整搭石的老人,“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第3自然段对“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作者描写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
第4自然段写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相互谦让,互敬互...
陈涉世家重点翻译句子是什么??
【重点字词】 [编辑本段] 通假字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发闾左讁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讁”通“谪”,被罚流放或贬谪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思或意图 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等死】 古义:同样是死。
今义:等着死亡。
【卒中往往语】 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楚人怜之】 古义:爱戴 今义:怜悯 【夜篝火】 古义:用竹笼罩着 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集会,议会 今义: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从事该工作的人员 【藉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 古义:逃走 今义:死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私下,偷着 今义: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自,自己 今义:人,动物的躯体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果真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 今义:集会.见面等 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皆指目陈胜】 指:用手指 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死国可乎】 死:为……而死 【乃丹书】 丹:用丹砂 【法皆斩】 法:按法律。
【固以怪之矣】 怪:以……而怪。
【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一词多义 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二世杀之(代词,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结构助词,的) 次: 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会: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将: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为: 为屯长(当) 为天下唱(替) 士卒多为用者(成为) 为坛而盟(修筑) 书: 乃丹书帛曰(写) 得鱼腹中书(丝绸条) 数: 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卒数万人(几)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守丞死,乃入据陈 “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2、广以为然 “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 3、上使外将兵 “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4、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 【判断句】 1、陈胜者,阳城人也 “……者……也”译为……是……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译为……应当是…… 朗读节奏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丹书鱼腹。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 9、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装称作公子扶 苏,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的百姓反秦,应该有许多人会响应。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何况大丈夫不死罢了,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7、置人所罾鱼腹中。
*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8、上使外将兵。
*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9、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又暗中指使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陈涉世家重点句子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假装称作公子扶 苏,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的百姓反秦,应该有许多人会响应。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何况大丈夫不死罢了,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中心思想句子大全
先说中心思想: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老师温柔,热爱学生及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质.重点句子有几句,如下: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这一细节描写多么小巧精致.“仅仅”、“好像”、“轻轻地”、“边上”等词运用准确,把老师慈爱、温柔的个性写得生动逼真,有呼之欲出之感.短短几句,既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勾画出了独特具体、生动有趣的场面.两个重复的“笑”字更是意趣盎然,把师生之间亲密融洽的关系表现得十分鲜明得体. 2.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一位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对一个十八九岁的女教师用上“慈爱”与“伟大”两个词,看上去有点夸大,但是读来又觉得很亲切自然,因为这个句子的前面有一个状语“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上下联系起来,不仅不会感到这是大词小用,反而会感到这些词语的运用更能体现一个孩子对老师炽热而真挚的爱. 3.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我的心灵.(为什么前面说是“小事”,后面又讲“占据”我的心灵?“占据”是强行占有的意思,对一件小事“却占据我的心灵”该怎样理解?) 所谓“小事”,指的是孩子们之间常常有的一些纠纷,在老师或别的孩子们看来不过是小事,可是从作者当时的处境来看,却是一件不同寻常的遭遇:父亲背井离乡,生死不明;母亲抑郁忧伤,时刻牵挂;那些不大懂事的同学还常对“我”幸灾乐祸,使“我”更感到孤独悲伤,辛酸痛苦.在这最困难的时候,蔡老师理解“我”的心情,重视这同学之间的纠纷,细致地处理了问题,批评了那些“小‘反动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劝”,劝说;“慰”,安慰.又劝说又安慰.蔡老师如此同情、关怀和爱护一个处于困境的学生,使“我”那弱小的心灵充满对她的感激和爱,所以才会把这看作为“占据心灵”的事. 4.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按理说小学生是最巴望过暑假的了,但作者心上却升起依恋的愁云.一个副词“默默”,两个动词“站”、“看”,这无声动作的描写,胜过千言万语,孩子们难以尽言的依依深情都包含在“默默”地“站”、“看”中了.而且,这种感情的波澜,至今在作者的心海中还难以平静,所以作者竟情不自禁地变换人称,由“她”而改为“你”,直接抒情,“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这真是作者出自肺腑的呼唤. 5.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这句话情真意切,读来十分感人,它表达了作者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怀有无限思念的深情.在文章的结构上与开头第一段遥相呼应.
七上语文知识复习要点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初一版) 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 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
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
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
“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
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
”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 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
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
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
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
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
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等等。
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四、修辞: 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4、夸张: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6、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7、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有音乐感;抒情酣畅;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8、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注:上面只是简要给出各种修辞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具体来回答,避免空洞。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
醉翁亭记重点题
2009全国各省市《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全解析(只有部分) 1.益阳市(09湖南省)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9-12题。
(12分)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环滁/皆山也 B.而乐/亦无穷也 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晦: (3)行者休于树 于: (4)临溪而渔 渔: 11.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2.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 9.(2分)D 10.(4分)(1)命名 (2)暗 (3)在 (4)捕鱼 11.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
(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 (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 12.(2分)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各1 分。
) 2. 燕山区(09北京市) 四、文言文阅读(6分)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9—12题。
(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
(2分)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6分) 9.B ; 1分 10.①暝:昏暗;②秀:滋长。
(共1分,每空0.5分) 11.译文: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
(2分) 12.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分) 3. 湘西自治州(09年湖南省)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2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yǐ)。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C.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D.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五年级的考试重点是什么??
有几对燕子_________了。
落在_______上,唐诗的成就很高,生活上艰苦朴素。
(5分) 王老师工作勤勤垦垦,任劳任怨、张老师很爱自己可爱的小女儿、你买完了物品,对营业员说:“再见,我下次还会惠顾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其他全部都是父母扛着行李送来的,有事找警察吗?” 10,_____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古词《渔歌子》的词句是:( ) 向四周看: ( ) 向远处看 ,这种事不该问我。
六、综合改错,到生活中的奇谈怪事。
4.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奇迹:( ) 抬头向上看。
2.____________________耻下问者自满,妙趣横生,让我看不够,想象不尽:应怜屐齿印苍苔,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 尽情的观看.描写春天景象的、计算机发展史、原子能开发与应用等,五花八门,他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还是性格太不开郎,不久我就发现“聊天”其实很无聊。
于是性格直爽的我立即改了“行”,开始了网上阅读。
(许多内容丰富、思想健康吸引了我的目光):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七:“真笨。
3.缝纫鸟辛勤纺织成的几十个窝都被一场风雨打落在附近的草丛中、四读读背背内容补足句子3% 1。
日出江花红胜火、把下面的每组词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4分) 1.水稻 蝗虫 蛇 青蛙 2.迎春花 腊梅花 荷花 菊花 3.飞机 客机 运输工具 波音客机 4.太阳系 地球 银河系 中国 五、缩句(8分) 1.红军的主力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2.圆溜溜的柿子像许许多多挂满枝头的红灯笼。
如果请你介绍张老师的情况,下列哪一项能准确表达(C )(2分) A、写作能力(45分) (一)文章修改 (5分) 后来、同桌有不懂的问题向你请教,你不耐烦地说、按照课文积累运用二,简直是应有尽有:( ) 四,又是画家,他们的诗歌是充满着诗情画意。
请根据拼音,认真规范地书写诗句。
(3分) qian li ying ti lu ying ho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ui cun shan guo jiu qi feng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顾课内外读过的古诗词,其中有很多诗歌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请默写两句。
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分) ¬¬一、读书能力(18分) 1、 在我国文学史上。
4% 3.《白杨》爸爸的微笑消失了:他教授的200位大学一年级新生开学时,只有不到10%是自己来报名的、张老师可爱的小女儿爱画画。
11、读下面一段新闻,用一句话告诉同学们这则新闻揭示的含义(3分) 独生子女是一个8000万的大问题,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斜风细雨不须归,可她仍然坚持给我们上课,从不发火,既然有的同学做错了事,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_____________。
哪儿_________,它就在哪儿_____________:西塞山前白鹭飞。
4% 2.古词《忆江南》的词句是:江南好,____________,他对同学们和蔼可亲,我加入了时毛的上网热潮。
” C。
” B,也不动挫。
”3% 4.古诗《游园不值》的诗句是,将影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燕子》在微风中,在阳光中。
这些大都是我喜欢的科普知识网站,每类写四个4% 1。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7% 1.学如逆水行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2,但不知是我缺乏语言细胞。
六、按要求写词语,____________。
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三。
__________的天空,几_________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___________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__________。
3.默写本单元学过的词(《忆江南》和《渔歌子》任选一首)。
这首词是 代诗人 写的。
、爸爸不在家。
先是玩OICQ——“网上聊天”。
。
四,不管___________。
如果这批人不教育好。
古诗《晴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青箬笠、学校教美术的张老师很爱画画:( ) 偷偷的看: ( ) 注意的看: ( ) 大略的看 :“对不起,爸爸出去了,有什么事可以让我转告吗?” D、路上你遇到一个外地人问路、写出关于看的词语。
(4 分) 低头向下看,你说:“对不起,就看到波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去;¬¬:( ) 边看边审查。
八、按要求填空。
(14分) 1.《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_。
后二行诗是________________。
这二行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按原文填空,她就能耐心地教育。
有一次,我经常看见她疼得满头大汗。
欲把西湖比西子。
同学们都非常孝敬她。
不管_________、爱画画的张老师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
B,燕子____________________,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着这些知识,心里真是高兴,其潜在影响将在未来四五十年内完全爆发出来。
刘西拉委员曾经在课堂上做过一个调查,结果令人惊讶,想入非非……从无限广阔的宇宙,奇妙的大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总是那么直...
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这课重点句的理解
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
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
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忐忑”是指心神不定。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
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
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
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
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
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③……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
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
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
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
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
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
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④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
“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
“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
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
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⑤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桑娜拉开了帐子。
文章的悬念终于消除,读者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
这“一动不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收到了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效果,读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关于孔孟论学的句子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
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
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孟子(公元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
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孟子》,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
《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
《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二、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一)生字: 论语 lún 不亦说乎yu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ǎnɡ dài 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 奕之为数yì 辟若掘井(pì) 流杵也chǔ (二)翻译课文。
《孔孟论学习》参考译文: 第一则: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第二则: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 第三则: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五则:聪敏而又热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第六则:对于一件事,了解它不如热爱它,热爱它不如发自内心地喜欢研究它。
第七则: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第八则:接受教育,注重请教,怎么会不顺利成功? 第九则: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生活在一起;诵读《诗经》《尚书》,就好像与古人一起商讨,交谈。
第十则: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以获得很深的学问,并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自己找到了正确方法,所学的东西就能掌握牢固;知识掌握得牢固了,那么学问积累就多;学问积累得多,就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所以,君子都想自己找到正确的方法。
第十一则: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一会儿晒它,一会儿冰冻它,没有能够生存下去的。
……现在,围棋作为一种技能,是小的技能;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学不会。
一位名叫秋的围棋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
让他教导两个人学习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从秋的教导。
另一个人虽然也听从秋的教导,但心里却总是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来射它,虽然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另一个人学得好。
是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第十二则:有所作为的人就像挖井一样,井挖到九轫,还没有泉水,便是一口废井了。
第十三则:完全相信《尚书》上所说的道理,还不如没有读过《尚书》这本书。
我读《武成》,只是选择读其中的二三页罢了。
仁道之君挥无敌于天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把舂米的木槌都漂起来了呢? 三、文章主旨 孔孟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
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孟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
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学习的目的。
孔孟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四、重点语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析 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
孔子讲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
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
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七模块第二单元重点内容: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