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怎样看待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怎样看待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1、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极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事物是在对立中来确定自己的性质的,所以《老子》第二章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正因为有丑,才知道美是美,如果没有丑,就不知道美是美,美丑是相对的。善恶也是这样,所有的事物老师在相比较中间才能确定自己的性质。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这种思维方式有几种不同表现,一种就是老子的思维方式,是从事物的一极来找对应的另外一极,也就是从美的这方面一定要找丑的这方面,从高的这极要找矮的这极。从一极找对应的一极,这是老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和老子不一样,孔子是从两极中间找一个中极,也就是他的中庸之道,他从“过分和不及”这两极来找一个中极,就是既不过,又不不及,而是恰到好处,所以他讲中庸之道,是过犹不及,过分跟不及是一样的。所谓中庸就是“用中”的意思,就是做事要适合一定的度。一极必须要找到另外一极,从两极中间找一个中极,寻求一个合适的度,这些思维方式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2、事物的发展与转化

老子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这方面他讲了很多,如“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等等。很高的台子是用土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你要走一千米,要一步一步的走。他说天下难事必须从容易的开始,天下大事必须在做好细小事情的基础上完成。有的人说一开始不可能把任何大事情全都做好,那常常是需要积累出来的,经验越多,你做的事情就越大。因为任何伟大的事业,他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总是有积累的过程。等积累到一定程度,这个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老子对转化有深刻的认识,如“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寄”等。老子有一句话需要我们注意,他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说道是向相反的方面转化,道的作用是来扶持弱小,因为任何事物都有盛与衰,而且盛极必衰,这就是转化。新生的东西开始比较弱小,而正因为它新生,它才有发展的前途,大家就要扶持它。所以,老子讲“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等等,像这种互相转化的思想老子讲了很多。但是,老子只是提出来这样一种转化的现象,并没有讲到转化的条件。我们知道,转化一定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条件,弱怎么胜强呢?这就是说,老子在强调转化的时候忽略了条件性,这一点可能是《道德经》的一个不足。

3、 通过否定达到肯定

老子思想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否定意义的认识。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思维模式看,如果说“无为”是对“为”的否定,那么“无不为”,就是对“为”的肯定,或者说是对无不为的否定之否定。那么把它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公式,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表述,通过否定达到肯定。老子认为,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是道的特性,因为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他要通过否定而达到肯定。所以说,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是道的特性,是老子认识的一个原则。

我们对这个问题可以做两个方面的分析。第一,按照老子的看法,道不是认识的对象,因为“道可道非常道”,道不是认识的对象。可道之道,它不是无名、无形的永恒的常道。那就是说,不可能在经验中间得到对常道的认识。因为既然常道无名无形,是永恒的存在的,它不是在经验中能够得到的,所以它是不能在经验中得到认识,或者说我们不能用一般的认识方法来认识。中国话有一个叫做“烘云托月”,月亮是不能画的,怎么办呢?我们就把它边上的云彩画出来,这样把月亮显现出来。同样道理,道是不能说的,我们认识道,只能说道不是什么。因此,老子认为,必须先把一般的认识的经验都去掉,以至于思想中形成的有名、有形的的东西统统都去掉了,他才不会用经验性的认识来说道是什么。达到这一步,才符合道的“无为”要求,而无为才可以无不为。也就是说道不能用经验的方法来把握,那就要另辟蹊径,这条路径就是通过否定达到肯定,就是从说道不是的什么,而达到对道的认识。

第二,《道德经》把宇宙本体称为道,这在原则上说是不符合老子思想体系要求的。因为道作为世界的本体,不能说它是什么,不能以任何名字来命名,而称他为道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是勉强给它一个名字。因此,《道德经》对道的说明大体上都是用了一些不确定的,或者极其模糊的,甚至是否定的形容词来描述它,以免使人们把道看成一个具体的东西。他怎么来说道呢?如他说“玄之又玄”,玄之又玄到底是什么东西,老子也搞不清楚。还有“恍兮惚兮”,他用不确定的很难琢磨的东西来说明道,意思就是说道不好形容,不能说。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作为一种以否定为特征的方法论,至少包含这三个对提高人们理论思维很有意义的层面。

怎样看待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1、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极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事物是在对立中来确定自己的性质的,所以《老子》第二章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意思是,正因为有丑,才知道美是美,如果没有丑,就不知道美是美,美丑是相对的。

善恶也是这样,所有的事物老师在相比较中间才能确定自己的性质。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这种思维方式有几种不同表现,一种就是老子的思维方式,是从事物的一极来找对应的另外一极,也就是从美的这方面一定要找丑的这方面,从高的这极要找矮的这极。

从一极找对应的一极,这是老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和老子不一样,孔子是从两极中间找一个中极,也就是他的中庸之道,他从“过分和不及”这两极来找一个中极,就是既不过,又不不及,而是恰到好处,所以他讲中庸之道,是过犹不及,过分跟不及是一样的。

所谓中庸就是“用中”的意思,就是做事要适合一定的度。

一极必须要找到另外一极,从两极中间找一个中极,寻求一个合适的度,这些思维方式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2、事物的发展与转化 老子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

这方面他讲了很多,如“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等等。

很高的台子是用土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你要走一千米,要一步一步的走。

他说天下难事必须从容易的开始,天下大事必须在做好细小事情的基础上完成。

有的人说一开始不可能把任何大事情全都做好,那常常是需要积累出来的,经验越多,你做的事情就越大。

因为任何伟大的事业,他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总是有积累的过程。

等积累到一定程度,这个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老子对转化有深刻的认识,如“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寄”等。

老子有一句话需要我们注意,他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说道是向相反的方面转化,道的作用是来扶持弱小,因为任何事物都有盛与衰,而且盛极必衰,这就是转化。

新生的东西开始比较弱小,而正因为它新生,它才有发展的前途,大家就要扶持它。

所以,老子讲“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等等,像这种互相转化的思想老子讲了很多。

但是,老子只是提出来这样一种转化的现象,并没有讲到转化的条件。

我们知道,转化一定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条件,弱怎么胜强呢?这就是说,老子在强调转化的时候忽略了条件性,这一点可能是《道德经》的一个不足。

3、 通过否定达到肯定 老子思想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否定意义的认识。

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思维模式看,如果说“无为”是对“为”的否定,那么“无不为”,就是对“为”的肯定,或者说是对无不为的否定之否定。

那么把它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公式,我们可以有这样的表述,通过否定达到肯定。

老子认为,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是道的特性,因为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他要通过否定而达到肯定。

所以说,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是道的特性,是老子认识的一个原则。

我们对这个问题可以做两个方面的分析。

第一,按照老子的看法,道不是认识的对象,因为“道可道非常道”,道不是认识的对象。

可道之道,它不是无名、无形的永恒的常道。

那就是说,不可能在经验中间得到对常道的认识。

因为既然常道无名无形,是永恒的存在的,它不是在经验中能够得到的,所以它是不能在经验中得到认识,或者说我们不能用一般的认识方法来认识。

中国话有一个叫做“烘云托月”,月亮是不能画的,怎么办呢?我们就把它边上的云彩画出来,这样把月亮显现出来。

同样道理,道是不能说的,我们认识道,只能说道不是什么。

因此,老子认为,必须先把一般的认识的经验都去掉,以至于思想中形成的有名、有形的的东西统统都去掉了,他才不会用经验性的认识来说道是什么。

达到这一步,才符合道的“无为”要求,而无为才可以无不为。

也就是说道不能用经验的方法来把握,那就要另辟蹊径,这条路径就是通过否定达到肯定,就是从说道不是的什么,而达到对道的认识。

第二,《道德经》把宇宙本体称为道,这在原则上说是不符合老子思想体系要求的。

因为道作为世界的本体,不能说它是什么,不能以任何名字来命名,而称他为道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是勉强给它一个名字。

因此,《道德经》对道的说明大体上都是用了一些不确定的,或者极其模糊的,甚至是否定的形容词来描述它,以免使人们把道看成一个具体的东西。

他怎么来说道呢?如他说“玄之又玄”,玄之又玄到底是什么东西,老子也搞不清楚。

还有“恍兮惚兮”,他用不确定的很难琢磨的东西来说明道,意思就是说道不好形容,不能说。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作为一种以否定为特征的方法论,至少包含这三个对提高人们理论思维很有意义的层面。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见诸《道德经》即《老子》一书里。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

老子把“道”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

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第一性的,天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

道是什么?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道就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恍惚”,也就是“无”。

所以他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把这种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

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

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这是他的天道无为思想在社会政治方面的反映。

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意思是说道经常是无为的,但没有哪一件事不是它干出来的。

他主张统治者要“无为”,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同时也使“民无知、无欲、无为”, 这样才能使天下安定,政权巩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他反对儒家的“仁义”,同时也反对采用严刑峻法统治人民,认为“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警告统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大家都过着简单的原始生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一种违背历史发展、企图把历史拉回倒退的想法。

诗经 礼记 老子中的经典语句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

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

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注释] ①宠辱:荣宠和侮辱。

②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

重视大患就像珍贵自己的身体一样。

③宠为下:受到宠爱是光荣的、下等的。

④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为如果我没有身体,有什么大患可言呢? ⑤此句意为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引语] 这一章讲的是人的尊严问题。

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

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妄为。

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

在上一章里,老子说到"为腹不为目"的"圣人",能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才可以担负天下重任。

此章接着说"宠辱若惊"。

在他看来,得宠者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致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

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并没有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受宠何尝不损害人自身的人格尊严呢?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

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评析] 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

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

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

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

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

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

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

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

"(王夫之:《老子衍》) 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

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

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贵、福佑子孙。

总之,人活着就是为了寿、名、位、货等身边之物。

对于功名利禄,可说是人人都需要。

但是,把它摆在什么位置上,人与人的态度就不同了。

如果你把它摆在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过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所动于中,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

这种态度基本上是正确的。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

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

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

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之极。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

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如何理解?

老子曾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柔能克刚,齿以刚折,舌以柔存”等名言。

这些都阐述了事物相对的;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事物,不变的只是变化本身。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老子的故事,有代表性的

这个链接是中国老子网网站的链接,里面有很多老子的传说故事,你可以看一下 http://www.chinalaozi.cn/show.asp?id=77http://www.chinalaozi.cn/index.asp我下面之复制了一个紫气东来。

紫气东来 顾名思义,“紫气东来”就是紫气自东而来。

比喻祥瑞降临。

正是由于它的美好含义,所以在中国民间,当每年的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喜欢把它作为春联的横批,贴在门框上。

汉朝人刘向在《列仙传》中写道:“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紫气东来”这句成语就出典于此。

此处所说的“关”是指函谷关,在河南省最西部的灵宝市北边,是中国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与山海关、武胜关等齐名,并称为中国八大雄关。

春秋时期开始建立,三千多年来,一直都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要道,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关于“紫气东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老子很有学问,在周王朝担任主管图书典籍的官职。

大约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天下大乱,诸侯之间争夺地盘和权位的战争经常发生,老子预料到,将来会发生更大的战乱,所以就辞官不做,骑着一头青牛,离开了洛阳向西走去,平平安安地度过晚年。

一个清晨,函谷关善观天象的关令尹喜突然看到东方紫气氤氲,便出关相迎,果然见一长须如雪,道骨仙风的老者,骑着青牛悠悠而来,这就是老子。

尹喜把老子留下来,请他做篇文章再走,老子就写了一篇专门讲“道”和“德”的文章,约五千字左右,后来人们把这篇文章印成书,书名就叫《老子》,又叫《道德经》。

老子写完文章后,骑着青牛继续向西走,后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从此,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老子成了至高无上的天神,叫“太清道德天尊”,在民间都尊他为“太上老君”。

老子的《道德经》虽只有五千字,但却留下了许多成语,诸如“自知之明”、“善始善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都出于此,被中华民族世代沿用。

而今,一进入函谷关风景点,就能感受到“紫气东来”的文化气息,老子骑着青牛飘然而至的石头塑像、老子撰写《道德经》的书案“灵石”和“自知之明”等名句的石刻……都跃然眼前。

由于函谷关散发出来的“紫气东来”的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吸引着海外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领略这千古雄关的美丽风采。

老子经典句子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关于道家修心的句子

道无处不在无所不是平常之人无不在道之内但也有 人专门研究 那就是我等修道之人 修道之人 只要一心向道 管他是做什么的 搞什么的因为 道无处不在无所不是你说他的不是道 那你的道就有拉局限 不符合老子的天下大道思想 也不符合时加磨立的无我无物思想所以 修到脚指头上 是道修成仙也是道可以交流 互助 不可挣抢 划界...

孟子、老子、孔子之间的关系?

老子与孔子是一个时代的,而孟子是孔子的学生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

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老子人(今河南鹿邑地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

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老子和孔子分别是道家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把老子比作龙一样的高深和难以琢磨,认为自己不如他.孔子的学问渊源于老子。

确切地说,孔子所研究的只是老子提出的理论里的分支,孔子引而申之,自成一家。

孔子终身致力于研究和探索的是“仁义礼”,而老子提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的“仁义礼”在老子的理论里排在道与德的后面,是老子理论总纲中所涵盖的内容。

老子5000多字的《道德经》是纲领性文献(道教),孔子从中选些内容加以研究并发展成为儒教. 孔子的弟子问他:“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说道:“见之!”弟子问道:“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

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妙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

老聃,真吾师也!”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山东邹城人。

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出现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老子宽容句子老子的语录中,哪些关于宽容的

1、当已成为习惯,失去的时就觉得空虚!相信那不仅是我的习惯,也是他的习惯!真正懂得包容的人能给人幸福。

2、善良可以使我快乐,包容也是我快乐,大度更是我快乐,快乐是我生命体的强心剂。

3、人生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劳力努力能力,还要具备胸怀的兼容宽容包容。

双拳不敌四手,猛虎难斗群狼,你本领再高,能耐再大,离开了集体和他人,亦毫无用武之地;没有错误,就没有创新和进步,宽容别人的过失,是在为自己赢得生机;美玉有瑕疵,圣人有缺陷,包容让你如鱼在水左右逢源.4、不敢去爱,不敢去接受,不敢去面对,于是带来的只有伤害,选择承受,选择包容,选择面对,却选不了前世的轮回。

5、如果真的爱一个人,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你都得原谅他,理解他,包容他。

然后自己偷偷的流眼泪,只有自己劝自己不要去计较,要想开些,因为他是个男人.....6、爱有多深,包容与体谅就有多深,敢爱的人才敢去包容和体谅他所爱的人。

做个善于体谅的人,多给对方时间与空间,做个有智慧与爱心的人。

7、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理想,不要忘记目标;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学习,不要忘记看书;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包容,不要忘却善心;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身体,不要忘记锻炼;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美丽,不要忘记快乐;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爸妈,不要忘记亲人。

8、爱情是需要相互包容,不是彼此对立的。

学会了爱情才会长久。

9、什么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幸福,它不仅是浪漫,富足的生活,甜言蜜语,而是知道你的缺点后能包容你,当满脸皱纹时,身患重病时依然爱你,不离不弃。

当惨烛之年能相互依偎,相互尊重,相互搀扶在一起的那个人。

...

老子关于诚信的名言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女孩,妈妈让我背过老子的诗句,我找了好久才找出来这几句,抱歉~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诚可诚,逢场诚。

信可信,逢场信。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道德经》第一十七章:“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怎样看待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