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标语,诗句(题目,作者,全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宋】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幽默话语
1.老师要求我们用“果然”这词来造句,我那同桌就写:我三个月没洗澡,身上果然臭了。
2.一篇介绍老师的外貌。
应该是“老师有一张瓜子脸”,偶写成“老师有一张爪子脸”。
我们语文老师差点没疯掉。
4.运动会100米终于开始了,同学们像一只只脱缰的野狗奔了出去。
5.解放军叔叔一个个匍匐前进,就像一条条绿色的青虫在地上蠕动。
6.“我因病故在教室里……”“我弟弟新剃了一个光头,就像少林寺的小秃驴一样……” 9.我小学的时候,那时的作文很习惯写好人好事。
于是老是有人写捡到钱。
于是,有人为了夸大自己的功绩,写在公园捡到1亿元,都是10元人民币的,厚度有一语文书(四年级的)那么厚,老师当场念出来,那同学估计是巨寒。
10.老大娘拿出四张500元的人民币。
11.“我有个同学,他长的不高也不矮,在1米76以上,1米78以下……”偶初中同学的作品…… 13.小学老师出半命题作文:“我的xxx”随便写人写物,结果我班同学作文题目:我的战友邱少云。
17.大家还记得小学时候的《小蝌蚪找妈妈》吗?当时老师让我们模仿这个写一篇关于***作文……有个同学是这样写的: 我的妈妈雪白的肚皮,鼓鼓的眼睛…… 18.以前偷看一女生作文,最寒的是:假如我以后当护士,我会像情人一样对待病人。
19.一姐妹的小侄子,用“崭新”造句,“一个崭新的植物人诞生了”……(赵本山的功劳)。
! 21.这同学写道:“国强(我的一个同班男同学)坐在凳子上,大大的屁股就像地里的南瓜,衣服下面露出一大截内裤”老师在上课时读了出来,还说这同学描写得生动,下课后这同学被那同学打…… 22.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是其他老师代课.要我们写一篇《我家的一角》。
于是就写:我家的一角很漂亮,又圆又亮,是一只马桶。
23.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池塘的蝌蚪在晒太阳! 25.同学的名句:天上大雁miemie(咩咩)地飞过;圆圆的月亮像弯弓。
27.小学时听人说野驴跑得最快,就把一个同学比喻成“他跑起来比野驴还快”。
后来老师说我不应该这么写,我还纳闷,为什么不行啊…… 28.我走进了一家百货商店,啊,看来人民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你看那位农民老大爷,左手一台电冰箱,右手一台电视机,一溜小跑。
29.我的同学内容大概是:有一回我病了,他风雨无阻地给我补习。
那天下着倾盆大雨,又打雷,我以为他不来了,可是他竟然冒着雨来了……第二天他因发高烧死了,我永远怀念这个好朋友。
30.小学语文考卷上有一道阅读题,大意是讲一位母亲为了孩子吃尽了苦,最后去世的事。
阅读后,要求学生在一年后的清明节对母亲说几句心里话。
某小学生这样写道:“祝妈妈清明节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1 同事问我:克林顿的老婆是希拉克吗? 2 有一次我向人借钱,本来想说的是”等我取了钱就还你” 说成”等我有了钱就取你” 汗 3 同学叫于京波,一日来信,宿舍门卫在宿舍门口大叫:干凉皮、干凉皮的信! 4 我们语文老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20块钱 全班皆晕,后这位老师得绰号”财迷”呵呵 5 有一次朋友在家看碟,光盘质量不好。
朋友说到:“怎么这么多马克思啊。
” 半晌后才明白他是说马塞克! 6 一个哥们结婚,给他红包。
哥们客气的说不用 我说:那哪行,一年就一次,一定得拿着。
7 初中时分角色朗读《白毛女》 一男生(杨白劳):扯了二斤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 老师:又不是包木乃伊… 8 偶打饭的时候,执着的指着菜花说:来份土豆。
大妈问:菜花? 偶继续指着菜花说:土豆 大妈又问:到底是土豆还是菜花? 偶急了说:这不是土豆...厄,菜花吗? 现在想起来也够让人吐血的,sorry了,卖饭的大妈 9 去买糕点,本来想说“来两个黄梨派加一个蛋塔”,结果说成了“来两个黄鹂鸣蛋塔” 更郁闷的是店主竟然听懂了...... 10 大学时我们班有个女生叫刘芸。
一次,别的班的同学给她捎来一封信。
信封上她的的“芸”字中下半部“云”上面一横,由于写得太潦草,横变成了点。
结果那同学拿着信就在我们楼道里叫“刘芒,谁叫刘芒,有你一封信。
”全楼道的人都跑出来看刘芒(流氓)了。
结果那叫刘芸的女生就无奈地被叫了四年的流氓。
11 曾经有一段时间家里闹耗子,我妈就买了耗子药来维护家庭安宁,但是一个耗子都没药倒。
一天大老早的,我妈起床看了看门旮旯里的耗子药,自语“这药怎么没有人吃啊?~~~”全家晕倒。
12 英语老师教语法,下课前问大家:“我都讲完了,大家还有明白的么?”我们齐声答:“没有了!” 13 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乡。
14 有次大热天的打麻将,突然停电了,只好买了蜡烛继续战斗.过了半个小时,实在热得受不了了,一人说:“还是开电风扇吧,热死了。
”另一人接口:“不能开,开了会把蜡烛吹灭的。
” 15 俗话说:杀人放火,欠债还钱。
16 物理课上老师讲到放射性元素,说:放射性元素很危险,你们人类一定要远离它!! 17 吃不到葡萄就吐葡萄皮 18 在公司接了个电话,是制衣公司推销的,不停的说给某某大公司做过统一服装之类。
本人逮到对方说话间隙,冲口一句:“我们公司统一不着装!” 对方悄声几秒后说了声“打扰了”挂断。
19 我们大学老师:...
扫墓你看到的好词好句
节序匆匆。
才过了春节、元宵,清明节又迈着急促的步伐走来。
近几天我到市郊爬山,看见三五成群的老百姓手拿镰刀在墓地上割草,为清明节祭拜祖先做准备。
墓地大的还动用割草机,像理发师用电剪精心给顾客理发一样,把墓地的草修剪得整整齐齐。
可见民间对清明扫墓是相当重视的。
清明节扫墓是我国民间的习俗,是一种民俗文化。
从今年开始,国务院规定清明节放假一天。
这是政府对老百姓的人文关怀,它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
我1982年以前一直在部队服役,清明节从来没有回家乡给祖先扫墓,倒是参加过一次扫革命烈士墓。
那是1979年清明节,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刚刚结束,边境上仍然不平静,时不时有一些小磨擦。
在枪炮声的余响中,部队组织了一次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扫墓。
我当时在某军政治部组织处任职,战时烈士工作是组织处的职责,我理所当然参加了这次扫墓。
烈士掩埋点设在广西靖西县毗粼边境的地方,那里长眠着750多名人民解放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其中有一部分烈士遗体是我带领士兵冒着冷枪冷炮从战场上收运回国的。
烈士掩埋点是一片空阔荒凉的丘陵地,墓穴一个紧挨着一个,密密麻麻,排列有序,像队列一样整齐。
因为越战刚结束一个多月,坟上的新土还没有长出青草,还来不及给烈士墓立碑,更来不及立革命烈士纪念碑。
每个烈士墓前都插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烈士的姓名、职务及生前所在部队代号,作为标志,也算是临时墓碑。
烈士的掩埋很伧促也很简单,有的烈士遗体从前线运回来已经高度腐烂,身上长满了蛆虫,恶臭难闻,即使夜间运回来,也得连夜安葬。
没有棺木,负责掩埋烈士的人员给每个烈士换上一套新军装,身上覆盖一面“八一”军旗,然后装进一个特制的大塑料袋下葬。
这些烈士能够“马革裹尸还”,魂归故国,比起那些牺牲在越南的竹林蕉园里找不到遗体,成为异乡的孤魂野鬼,归宿好多了。
古时的征夫战死后很少得到掩埋,多数暴尸荒野,“白骨乱蓬蒿”。
扫墓那天,老天爷阴沉着脸,似乎和参加扫墓人员一样有着铅一样沉重的心情。
墓地上人头攒动,黑压压一大片,约有好几千人,既有部队,也有地方党政领导和自发前来参加扫墓的老百姓,一个个脸上写满了庄严肃穆。
烈士墓前摆满了部队和当地党政机关、人民群众敬献的花圈,还有鲜花。
每个烈士墓前都摆许多祭品,有鸡鸭鱼肉,还有少量糖烟酒。
其中有一些祭品是当地老百姓主动供奉的。
每个坟墓前都点着三柱香,香烟袅袅向天空飘散,像烈士的灵魂在升向天堂。
扫墓开始了,军民们在低回的哀乐声中向烈士敬礼,默哀三分钟。
接着是部队首长致祭词,地方党政领导讲话。
当部队首长讲到烈士们生前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壮烈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时,对烈士们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想到烈士们在一个多月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想到战友们曾经在一个战壕里并肩战斗,同生死共患难,烈士们为了保卫祖国保卫边疆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如今无言地躺在墓地里,喉咙便有点哽咽,眼泪止不住象泉水一样涌了出来,参加扫墓的人一个个嘤嘤啜泣。
不知是谁先哭出了声,嘤嘤啜泣变成了嚎陶大哭,接着全场便跟着嚎陶大哭起来,哭得撕心裂肺,哭得山崩地裂。
军民一个个哭得像泪人一样。
这是我有生以来看到的最悲壮的扫墓场面。
关于写中秋节的作文
--关于描写中秋的作文月亮,托起明天的太阳每当人们谈起月亮,总是满含柔情的给她赋予凄凉和忧伤的美。
“淡淡的月辉轻轻地洒满大地,轻缓的银色弥漫了天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关月的散文诗词都让人感受到月的美。
今天,我却要说说月亮的无私。
当你读完这篇文章后,相信你也会为月亮的奉献精神喝彩!山的最深处是谷壑,也许深不见底,也许从来就不曾有人问津过,甚至也许不长一棵花草,然而月亮照样把自己的光辉撒向它的每一个角落,就犹如那温暖的太阳,只不过在我看来,月亮是晚上的太阳罢了,难道不是吗?不管多么险恶,多么深邃,月亮都勇敢无私地献出自己的光芒。
古人称月亮为婵娟,那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冰清玉洁的婵娟,我多想也用美妙的诗句来形容你,可是我怕自己笨拙地无法展示出你的美丽。
太阳的激情一(下就能燃烧一片无际的天空,而月亮呢,她只有用尽全身力气,发出微薄的光芒,做一盏照亮人们行路的夜灯。
她虽不及太阳,可在我心中,她是晚上的太阳。
望着皎洁的月亮,在树杈中随着眼球滚动,似乎蒙上一层阴影,就连月亮这么纯洁清高的事物都会有瑕疵,更何况我们人呢?人们身上有着种种不足,可就是不肯正视自己,难道就不应该改正过来吗?月亮煞费苦心,盼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之夜。
月儿圆圆,人间圆圆。
但也不是家家如愿以偿。
此刻,我不由得想起远在深圳工作的爸爸,是爸爸和他的战友忠于职守,保家卫国,才有这美好祥和的夜晚。
想想自己崇拜的爸爸就像这美丽月亮无私的在岗位上奉献自己,呵呵,何不开心点?月儿圆圆,饼儿圆圆,咬下一口,津津有味地嚼着,心里好受极了。
其实,我们人人都是这月亮,只是看你愿不愿发光,只要心中有梦,并朝着梦不懈努力,一定会成为明天【扩展阅读篇】作文是决定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
那么怎样让考试作文得高分呢?我觉得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1、题和立意凡考试作文必须审题,原因是考生要在同一环境下,作公平的竞争。
审题,就是要对试题展现的所有内容作全面、准确的审读和理解,把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把题目的各种限制审清楚,明确要我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真正做到全面领会,深刻把握,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写作文。
高考作文评判明确规定,凡审题有问题的试卷最后得分一般都不超过二类卷最低分。
由此可见,审题的准确与否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
立意,就是要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观察、认识生活,提炼主题,使主题体现时代的精神,既反映时代,也作用于时代,跳动时代的脉搏,推动着时代的前进。
文章的“意”, 其实就是作者在体验生活中逐步孕育而成的一种思想,是作者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撞击”的产物,它反映作者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近两年的作文教改提倡学生写真实生活、真实自我,有些同学忽视了对文章思想倾向的把握,看问题不全面,观点偏激,更有甚者由腐败现象而怀疑党的领导和党的政策。
尽管当今的中国社会政治清明,言论自由,话说错了不会追查什么政治问题,但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正确的是非观还是应该有的。
这一点必须注意。
2、标题和段落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自拟题目写作,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
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
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5分以上。
这是因为阅卷老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
至于如何拟题,我觉得应做到这样几条:①确切。
指符合文章内容,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
②精练。
指标题字数恰当。
③生动。
指题目能体现出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
④新颖。
指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
⑤有意蕴。
指有内在的含义。
拟题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修辞拟题,可以引用俗语拟题,可以化用古语拟题,可以借用成语拟题,可以套用流行语拟题,也可以巧用其他学科公式或符号拟题等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
段落:考试作文最忌首、腹、尾三段式的结构。
把文章分为几段更好?千字以内的作文,我觉得分为5-8个自然段就可以了。
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
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写好。
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3、文体和内容高考作文试题对文体的要求有两类:一类是规定必须写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另一类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文体去写。
近几年高考作文题中“文体不限”,让考生自由选择文体,这里要特别注意,文体不限不...
泉州过春节有什么习俗吗?
年兜 大年腊月三十、小年腊月二十九,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泉俗称“年兜”、除夕。
备节:节前,要完成扫尘、拆洗被褥蚊帐等大扫除,炊年糕、年米果,给大人小孩买衣服,操办“敬神敬佛敬公妈”的供品及年货,请先生写春联,有的还到各宫庙“烧过年金”。
馈岁: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 十·风俗》:“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遗,谓之馈岁。
”挑水盖井:除夕日,家家户户该洗的东西洗完,到水井提水挑水,把水缸装满,并稍溢出,以示年年有余。
后即把水井用石板或木板上加压石头,把水井口盖住,不再打水,直至正月初四方才掀盖用水。
现在使用自来水,此习俗已不存。
辟火符: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辟火符:里胥于除日印辟火符,分贴各家门首,主人给制钱四文,借以度岁。
符纸用青蓝色,长四寸许,广三寸,中画老人像,上作两蟠龙,旁两行四语:左曰‘姓宋名无忌,火光速入地’;右曰‘家有壬癸神,能供千斛水’。
按:《道德经》曰:月中仙人宋无忌。
《白泽图》云:火之精,曰宋无忌(见《史记·封禅书》索阮注)。
又,‘家有壬癸神’贰语出佛书。
然则所画者,殆元冥之神;所言者,乃呼水禁火也 (详《尺五天随笔》)。
” 置甘蔗: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除夕:除夕人家以甘蔗置门侧,殆取渐入佳境之意。
桐荫吟社黄谋熙 (敬堂)先生云:佳境到头休嚼尽,大家珍重岁寒心。
”放炮:从大年三十午后到初一整天,祭祖敬天公贺新岁,要放好几次鞭炮,驱邪添喜。
祭祖、烧天金、祭神、祭路:泉州民俗认为年兜日是全年祭祀祖先最重大的节日。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除夕……至夕,祭先及神,谓之辞年。
”是日中午,每个家庭皆尽力备办丰盛菜肴,祭祀敬奉祖先。
同时,摆香案,面向天井空中 “祈年拜天”,俗谓“烧天金”。
主妇们还挎着装满筵碗的神篮大庙进小庙出,敬过神佛,敬“地基主”、敬过往亡灵“好兄弟”。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祭路:既夕,或陈庶馐于门外以祭路,遵古五祀之意也。
《东阳县志》:除夕具酒馔于门前设祭,谓之赛路神。
”拜岁: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除夕……泉人度岁,皆以米粉为糕米果、饽饽之属,留宿饭于明日,谓之过年饭。
” 除夕晚上年夜饭后,撤去宴席,各家各户要在厅堂和房里的桌上插“春花”(或称“春枝”),摆上红橘、柿饼等果盒,以及硬币、红蛋、“隔年米”(也称“过年饭”)、甜米果、 “九鬃芋”,供奉祖龛之前,直至大年初一。
还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厅中神?和灶君,俗称“拜岁”。
“隔年米”意为“年年有余”;“九鬃芋”也是一件重要物什,这种芋头有许多芽,闽南人称之为“芋子芋孙”,象征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吃年夜饭:是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团圆饭)。
民俗对合家吃团圆饭和“围炉”过年历来十分重视。
闽南俗谚:“清明不回家无祖,年兜不回家无某(妻)。
”在外地工作者务必赶回,即便远在南洋、香港者,也力争赶回参加除夕团圆之庆。
此时厅堂上红烛高烧,摆上丰盛菜肴酒席,围上“吉祥喜庆”的绣花桌裙,由家长拈香,向列祖列宗跪拜,男女家人一齐跪拜,恭请祖宗降临饮宴,并庇佑合家大小平安,兴旺发达。
晋江的年夜饭照例要有鱼,取“年年有余”吉兆。
无论吃不吃,大年夜还得煮些米饭,盛放着过夜。
米饭上置放芋、红枣、红柑、钱币,用来祈祝未来的日子多子、多福、多财和丰收。
、聚餐后长辈要给晚辈分压岁钱,又称“分过年钱”。
掩火种:旧时煮饭烧柴火,当夜灶里要“掩火种”,意为兴旺。
辞年守岁:古称“围炉”。
清· 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除夕……至夕……设酒食聚饮,达旦不寝,谓之守岁。
”除夕夜,家务收拾停当后,合家欢聚一堂。
然后再进行“围炉”,守岁迎春。
灯明蜡亮长明到次日,一家人紧门闭户,围坐炉前守岁等“年”过。
俗谓可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故又称“坐寿”。
避债戏:按照旧俗,正月不宜上门讨债,因此,债主讨债须在除夕日之前。
除夕夜,泉州东街元妙观常例演戏敬神,通宵达旦。
负债之人为避债主追讨,是日辄往元妙观看戏。
由于看戏的多是穷人,债主若追债至戏场,是会惹上众怒的。
因此债主即使知道, 也暂作罢。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债主不向看戏人讨债的风俗。
故元妙观的年兜演戏,民间 :称“避债戏”。
跳“火墩(谐音裙)”: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除夕……至夕……炽炉炭,烧杂木爆竹于庭前,或超而越之,谓之过炎。
(〖夹注〗《吴中风俗记》:人家各于门首燃薪,谓之相?热,此即其意云。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火盆光:村中于入夜拾柴枝焚门外,少年跨而越之。
城内亦有烧木骨拙于火炉,牵子女团坐,俗谓火盆光。
《熙朝乐事》:除夕人家祀祖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粉盆,烟焰灼天,灿如霞布。
”或云年谷大熟,燔柴报天,以示来年好运;亦有人认为意在以火祓除附在身上的不祥之气,是一种古老的避邪和驱疫巫术。
农村除夕夜团圆饭吃罢,在门外旷地上用干稻草、干地瓜藤...
“冬至”的由来?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民间以中午门前的日影为测标,说“过了冬,一天长一葱”。
所以又称这天为“长至”。
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每天要多用一根线。
这也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人们往往在这天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涂尽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
“冬至馄饨夏至面”,山东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这天要吃馄饨或者水饺。
有的还要喝酒,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饺儿”谐音“胶耳”。
临沂、邹城、新泰等地有蒸冬的习俗。
临沂用五谷杂粮面蒸窝头,邹城蒸饽饽,传说蒸冬是为了祈祷来年扬场时有风。
民谣说:“蒸冬蒸冬,扬场有风。
”古代蒸冬是为了庆贺阳至,冬至以后阳生,正如杜甫诗中所写“冬至阳生春又来”。
人们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团圆子或冬至团,以象征团圆。
饽饽和蒸窝头是团圆子的演变。
古代对冬至十分重视。
古人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是乱而复治之机。
从汉代以来都举行庆贺仪式,到了宋代,达到顶峰。
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长至或大冬。
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
节日三天,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三日歇市,学生放假,民谣说“冬至大似年”,所以旧时利津、夏津等地又称冬至为亚岁、小年,同春节差不多,只是没有拜年这一条。
济南、济阳、福山等地,官府庆贺如同春节,读书人也相互赠送贺片。
莒县的士大夫阶层举行酒会,叫做“消寒会”,画“消寒图”。
邹城则画九九图,同时亲朋之间互相赠送御寒用具,农家儿童则做“拿寨”、“打瓦”的游戏,少年开始学武术,叫做“看冬”,但是没有拜贺的习惯。
据说孟子死于冬至日,乡人非常悲痛,于是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
山东其他地区普遍有学生拜老师和晚辈拜长辈的习俗,农家有祭祖的习俗。
临沂民间认为,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用火纸剪制衣服,焚于墓前,尔后添土。
莒县则祀祖于祠堂,仪式十分隆重。
崂山县旧俗,冬至分两天过节,第一天叫“鬼冬”,摆供祭祖,吃水饺;第二天叫“人冬”,吃包子。
临沂、历城、临朐等地的妇女,习惯回娘家,庆云、无棣从这天开始窖菜,妇女开始做针线。
邹城开始筑地窖、织席和纺线。
日照民间传说冬至日如果云迎日出,云迎日落,则来年大吉。
即墨民间根据冬至日期在当月的月初、中旬或下旬来预测当年冬天的寒暖,民谣说:“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冻死鬼。
”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
因此值得庆贺。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
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清代,有的旗人为了消灾祈福。
于冬至日五更时分,邀请本家嫡亲姑表及挚友齐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码儿”或牌位,杀猪祭天。
顺便祭“祖宗杆子”(系两、三丈高的旗杆,顶端为葫芦形,稍下为“刁斗”,斗下悬旗,代表祖先)。
祭罢,亲朋围坐吃“白肉”,这种白肉谓之“神余”。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游的,亦有设筵祭祀祖先的。
同时也邀请同僚或挚友在一起聚餐、餐饮。
燕俗则不重冬祭。
老北京人向无此举。
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
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
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
故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
《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实际上“湿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
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九九消寒图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
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填充每天的笔...
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传统的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精华。
二、从内容上讲,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特点;1、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
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形容聚餐的句子
1、欢乐的时光无法永留,依恋的身影终将远去。
为了珍藏这美好的时光,留下难忘的记忆,组委会制作了这本纪念册。
她不华丽也不娇美,就像我们化校303、304班同学的情谊,淳朴而本色;她见证了2011年6月那个欢歌笑语的日子,那个让我们期盼了三十年再相聚的美好时刻;她承载着我们浓浓的同窗友情,深深的师生情缘,她也将把这份没有染尘的纯洁情感永远延续。
2、只有经历了春天,才能领略到百花的芳香,只有体验过同窗的情谊,才能懂得生活的美妙。
我们欢聚一堂,抚今追昔,我们举杯同庆,放歌舒怀。
为同学之情地久天长,我们无悔!
关于聚餐的句子
1、欢乐的时光无法永留,依恋的身影终将远去。
为了珍藏这美好的时光,留下难忘的记忆,组委会制作了这本纪念册。
她不华丽也不娇美,就像我们化校303、304班同学的情谊,淳朴而本色;她见证了2011年6月那个欢歌笑语的日子,那个让我们期盼了三十年再相聚的美好时刻;她承载着我们浓浓的同窗友情,深深的师生情缘,她也将把这份没有染尘的纯洁情感永远延续。
2、只有经历了春天,才能领略到百花的芳香,只有体验过同窗的情谊,才能懂得生活的美妙。
我们欢聚一堂,抚今追昔,我们举杯同庆,放歌舒怀。
为同学之情地久天长,我们无悔!...
怎么形容清明节家人团聚
爸爸说不能去玩了。
妈妈也真够可怜的,该走了吧 清明节那天我很早就起床了,我们只有全家一起去医院了,我还是很希望能够去崇明岛,只是给妈妈开了一种止痛药,不然我们去石洞口码头看看吧。
爸爸问了好几间医院都放假了,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要陪妈妈去看牙。
医院的人倒不是很多,有机会出去玩,可是怎么妈妈那里还没有动静呢,但是,怪不得她那么坚持督促我刷牙,我很高兴,出来的时候吃的药已经起作用了,我们站在路边上。
吃过饭,叫妈妈周六或者周日一定再去看门诊,对我和爸爸说?原来妈妈忽然又牙痛了,这会儿牙已经不疼了。
出了医院的门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还疼得很厉害,妈妈的牙可能真的比较糟糕,爸爸急急忙忙地出去买药了,我们终于可以上路了,最后我们去了浦西的口腔医院,可是买回来的药好像也没起作用,还不能留我一个人在家,但是没好意思说出来,还有些时间,年轻的医生阿姨说急诊没有办法处理。
我的心已经飞到了崇明岛。
妈妈真好、漱口呢
清明节的习俗,标语,诗句(题目,作者,全诗):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