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什么?
“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一城山色半城蒲”。
作者:刘凤诰,出自《咏大明湖》。
全诗:
济南好,潇洒大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蒲。
这句话也是山东济南大明湖铁公祠(祀明人铁铉)的楹联,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刘凤浩(1761年-1830年),字丞牧,号金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观泉村人。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进士胡长龄榜第三人(文探花)。乾隆称刘凤诰为“江西大器”,更多的人称他为“江西才子”
“四面荷花”是指作者一进入大明湖,映入眼帘的全都是荷花,顿时令人眼花缭乱,同时伴随着还有荷花淡淡的清香。作者顺着大明湖走了一段时间,面前出现一片柳树,正所谓“万花丛中一点绿”,更是让作者眼前一亮,心情不禁大好。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谁的诗句?
[原文]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是山东济南大明湖铁公祠(祀明人铁铉)的楹联,作者不详。
一说是刘凤诰的对联。
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附: “江西才子”刘凤诰 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大门的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幅楹联将济南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幅楹联的作者就是被誉为“江西才子”的刘凤诰。
刘凤诰(1760?1830),字丞牧,号金门,是萍乡市上栗县赤山乡石观泉村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后,授翰林院编修。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
其后历任国子监祭酒、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兵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
其间先后任过广西、山东、浙江等省的学政,充当过湖北、山东、江南等省的乡试正考官。
乾隆皇帝很赏识他,称他为“江西大器”。
刘凤诰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萍乡民间流传他许多随机应变、能言善对的故事。
刘凤诰少年时就以神童之名著于乡里。
某年春插时,一个颇识文墨的老汉见刘凤诰从田边经过,便说:“禾秆绑秧父抱子”,命对。
恰巧一少女提着一篮小笋经过,刘凤诰灵机一动,便对道:“竹篮盛笋母怀儿”。
大家盛赞绝妙。
刘凤诰考中秀才后,楼下村里有户人家娶儿媳,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主人年过花甲,逢此喜事,精神振奋,躬亲操办。
因过于疲劳,心病突发,一命呜呼。
祸从天降,喜事变为丧事,眼看新媳妇的花轿即将临门,这门前对联该怎么改写呢?学究儒生请来好几批,然而却是个个摇头,相继拱手告辞。
恰巧刘凤诰路过此地,主事的提调求其速作楹联救场。
刘凤诰莞尔一笑,即席挥笔而就,为这户人家新写了一副妙趣横生的门联。
联曰:“红喜事,白喜事,红白喜事;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
围观宾客无不抚掌称绝。
旧制科举,一甲三名必由皇上殿试钦点,以决甲第名次。
刘凤诰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殿试,来到金銮殿上后,好奇心驱使他抬头窥视金殿四周,不巧被皇上瞧见,皇上怒斥道:“你看什么?嗯?”刘凤诰一听,诚惶诚恐地答道:“臣想看殿上的字画。
”皇上说:“哪些字画?”刘凤诰说:“对联,皇上若不信,臣可以背诵出来。
”皇上一听,不妨让他背背,便说:“你若能背出殿上的对联,便可免罪。
”刘凤诰果然将殿上的对联一字不漏地全部背出来了,皇上说:“你怎么有此记性?”刘凤诰答道:“皇上,残月堪照天下。
”(传说刘一眼有疾。
)皇上闻言大喜,当即口吟上联嘱对:“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谁是摘星子?”刘凤诰略加思索后,对道:“春牡丹,夏荷花,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
”殿下文武百官莫不惊服。
按才学,刘凤诰本该中状元,无奈此对意思本来就是专点探花的,“东西南北”非对“春夏秋冬”、“摘星子”非对“探花郎”不可,于是,皇上便钦点刘凤诰为探花。
刘凤诰在京为官,曾以侍读学士身份随乾隆皇帝出游泰山,登峰顶,览群山,见气势迥然,甚是欢欣,随即在峰顶寺庙憩息。
寺中方丈借此千载难逢的良机,命小沙弥抬进巨匾,请求御书,以增荣耀。
乾隆皇帝素负文墨,游览各地,均喜欢题诗书墨以留御迹。
见方丈求书,心中窃喜。
然而对硕大巨匾,文思滞塞,吟哦再三,终无从下笔,一时浑身发热,极不自在。
忽见刘凤诰随侍左侧,便灵机一动,以笔在手掌上虚划数笔,伸掌以询刘凤诰道:“卿以为可以吗?”刘凤诰见乾隆掌中空空如也,知乾隆要自己代拟,又不肯出声相求,便频频颔首,口中假装吟颂:“‘一览无余,尽善尽美。
'好!”乾隆一听这八个字,甚有帝王气魄,默默会意,兴致勃勃地挥毫即书,不料,一开手将“一览无余”的“一”字提高了半格,如果再写下去,字的布局排列甚不美观。
他急速停了笔,手不禁汗出涔涔。
刘凤诰见此情景,也很焦急,忙思补救办法。
正思索间,猛见乾隆的手又伸过来说:“书此,何如?”刘凤诰心知皇上故伎重演,赶忙凑上前去,装作认真地品味了一番,说:“‘而小天下,更美更善。
'更绝!”乾隆这一下可放心了,按刘凤诰所言,一气呵成。
至今,泰山顶上的寺庙里便是挂着这块“而小天下,更美更善”的横匾。
刘凤诰“崛起寒微”,真可谓“醴泉无源、芝草无根”。
他出身贫苦农家,6岁丧母,从小嗜学如命,勤奋刻苦。
中进士后,去京城参加殿试,身上仅有14串钱,只好一路步行,实在走不动了才租骑毛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举成名及第归,萍乡父老于兴贤堂(今萍师附小)为他集宴庆贺。
刘凤诰很喜爱杜甫的诗,曾集杜诗3卷。
他在《著作箴六》中说:“文以载道,弗尚词华,飞毫聘藻,失之浮夸。
”因而他的诗也都写得很朴实。
因为他的诗,广东巡抚李恭毅不嫌他出身寒微,欣然将女儿许配给他,留下千古佳话。
刘凤诰在书法方面造诣也很深,正楷、行书、草书样样精通,至今石观泉还刻有他的墨宝。
他为人秉性刚正,自持甚严,晚年寓居南昌时,江西巡抚某贪劣,刘凤浩说:“此钱穿耳!”绝不与往来。
他做学问更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历时20余...
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什么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红。
出自:刘凤诰《咏大明湖》[原文]: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附:“江西才子”刘凤诰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大门的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幅楹联将济南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幅楹联的作者就是被誉为“江西才子”的刘凤诰。
“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什么?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原文: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出处:刘凤诰《咏大明湖》释义: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作者简介:“江西才子”刘凤诰: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大门的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幅楹联将济南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幅楹联的作者就是被誉为“江西才子”的刘凤诰。
...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下半句应更改成什么?
上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乃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一城山色半城湖乃是平平平仄仄平平.本身就不是太工整的上联,下联也不需要很工整的对,...这个没什么改的必要了吧.其实这主要是当时用来描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的一个类似对联的句子而已,没必要较真.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下一句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是一副赞美济南大明湖的对联,作者是刘凤诰,清代人。
刘风诰(1761—1830年),字丞牧,号金门。
江西萍乡人,从小就才名远播,被誉为“江西大器”。
他擅长对联,有“对联探花”之称。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中举,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
其一生功绩“以文报国”,《五代史记注》是他的杰出著作,是我国史学方面研究的一个巨大成果。
山东济南的大明湖,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荷莲,故曾名“莲子湖”。
清嘉庆九年,时任山东提督学政的刘凤诰在大明湖小沧浪园与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宴饮,兴致勃然,刘风诰即景赋成一幅对联盛赞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铁保即席书写。
此联石刻至今嵌在庭园西廊壁洞门两侧,这幅对联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后人们的推崇与喜爱,已成为形容济南古城风貌的名联佳句。
两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什么
两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铁公祠 铁公祠在大明湖西北岸,为民族形式的庭院,呈长方形,占地6386平方米。
四周环以曲廊,南临湖岸。
院内有铁公祠、佛公祠、得月亭、湖山一览楼、小沧浪等建筑,是大明湖公园的园中之园。
铁公祠是为纪念铁铉而建的祠堂。
铁铉(公元1366~1402年),邓州(今河南邓县)人。
他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赐字为“鼎石”,任都督府断事。
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傻腔?,任铁弦为山东参政。
燕王朱棣为与侄子争夺帝王,以讨伐主张削藩的大臣齐泰等人为借口,从北京发兵南下“靖难”。
兵至济南时,铁铉在大明湖南岸水面亭誓师,抵抗燕军南下,几次挫败燕军,并焚毁他们的攻城器械。
当燕军炮火攻城时,铁铉令人在城上竖起朱元璋的牌位,使燕军不能开炮,还设计诈降,在城门上预设铁板,待朱棣领军进城,铁板骤落,差点把朱棣砸死。
朱棣久攻不下,只好撤兵,建文帝朱允?晌疟ǎ?擢升铁铉为兵部尚书。
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朱棣再次兴兵,绕过济南,攻下南京,自立为明成祖。
然后发兵复取济南。
铁铉兵败被俘,朱棣亲审铁铉,铁铉坐在地上,大骂朱棣叛逆。
朱棣先后割下他的舌头、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锅,死时年仅37岁。
铁铉的父母儿子全部被杀,妻子杨氏和两个女儿被发配教坊司。
在这场叔夺侄位的宫闱之争中,铁铉愚忠如此,令人扼腕。
然而他守土一方,竭尽职守,横逆加身,刚烈如铁,又令人敬佩。
加之统治阶级又提倡忠君报国,所以自明代中叶起,济南人就开始塑像建祠纪念铁铉。
铁公祠东大门为锁壳式门楼,朱红大门,迎门有太湖石,屹立于松荫之中。
大门以北,是半壁曲廊,廊壁上辟有花窗,框成幅幅小景。
曲廊北即佛公祠和铁公祠了。
佛公祠居东,是为纪念山东巡抚佛伦而修建的。
佛伦,姓舒穆禄氏,满族正白旗人。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任山东巡抚,后官至内阁大学士。
此处现名为“明湖斋”,为旅游纪念品商店。
铁公祠居西,中间有石碑相隔。
两祠都是三间,坐北朝南,前檐出厦,歇山起脊,红柱青瓦,显得古朴而肃穆。
铁公祠西为“湖山一览楼”,中间由游廊相连。
楼高二层,各五间,登楼可观赏碧波荡漾的大明湖全景,远眺城南染烟含黛的群山。
现今,湖山一览楼是大明湖公园的一处饭店,名“荷香村”。
登楼宴饮,湖山一览,更添几分雅兴。
出湖山一览楼向南,又是一半壁长廊,中间有圆形洞门及两个长方形洞门,这一带多有文人题刻,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石刻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副对联,因为准确概括了古城济南柳绿荷香,湖山掩映的独特风貌,成为千古名句和济南的骄傲。
对联由清嘉庆年间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撰,山东巡抚、大书法家铁保书。
对联石刻至今仍嵌在西廊壁圆形洞门两侧。
采纳哦
“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什么?: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