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哪些词语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在说明文中最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语主要 是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
苏州园林 体现出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有:
一切”“决不”"往往" “据说” “到过”“无论”“总是”“大约”“极少”“大多是“ “实际是““几乎可以说““必也不会““绝大部分是“
找出苏州园林中有关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句子,并分析能不能去掉...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语言准确严谨,不可以去掉“一切”“决不”。
“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语言准确严谨,不可以去掉“往往”。
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
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有:1、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 乾隆《狮子林得句》释义:谁说今天不比昨天好,才知道这座城市中还有苏州园林的狮子林这个地方。
2、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唐 杜荀鹤《送人游吴》释义: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
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3、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虎丘花雨亭联4、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 汪琬 《再题姜氏艺圃》释义:居住在世上独一无二的偏僻幽静的山野,离开了城市的喧闹干扰。
5、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唐 杜甫 《后游》释义: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等着我的;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
6、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宋 苏舜钦《沧浪亭》释义:一条小径盘旋在深山上,这个景象却坐落在繁华的市井之中。
7、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狮子林立雪堂联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 《枫桥夜泊》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9、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 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释义:是人居住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虽然是城市却有山有水。
一般形容环境好,幽静。
1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联释义:清新的风,皎洁的月亮,远近的山水、风景,这些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但我对他们的感情却非常深厚。
...
把苏州园林中第五段中描写和议论的句子找出来 归纳第四五两段的说明...
描写:1第一句 说明 2.高树低树俯仰生姿一直到花树相间 描写 3.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议论。
4.没有修建一直到道旁树 议论 5因为依据中国画一直到这是不足取的 议论 6 有几个院里古老的藤萝 一直到就像一幅好画 描写 7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描写 8最后一句抒情 说明方法有打比方 摹状貌 作比较 举例子拜托,一定选我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语句欣赏
13 苏州园林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名字,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中找出同来.中国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因此,作者的这种作为游览者的感受是精当的、恰切的,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另外,对于“图画”,我们也应该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领会苏州园林的特点.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最后,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二、问题研究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1.“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2.“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这是不足取的.”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以上语句中所说的“画”“图画”,应该是指中国画.第1、3句的议论,是以中国画的审美观为依据的,而第2、4、5句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我们觉得很熟悉,因为它们原是在中国画上常见的.练习说明一、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到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二、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问题.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理解文中内涵较丰富而作者没有详细解说的词语.1.“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2.“艺术...
苏州园林 叶圣陶 语言准确性
例第三段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有 绝大部分、绝不讲究、决不会、不是--而--是、不讲究。
表意肯定或否定,一点都不含糊,合乎实际,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
苏州园林4~6自然段句子赏析,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
急急
用肯定的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为了强调园林特征的共同点,又从反面表明设计者追求目标的坚定态度。
5、“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 此句精练而形象,写出了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而这种“错落有致”是符合自然美的原则的。
6、“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 多么富有画意的句子。
“盘曲嶙峋”,写藤萝的古老,“珠光宝气”,显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画面,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
7、“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 写出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每一个极小的局部都是一幅美的画面。
...
叶圣陶《苏州园林》优美语句赏析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经典的范文,是给学生进行学习的优秀典范。
历来的人们的观点都认为这是一篇结构精巧严谨的典范说明文。
所以一般执教者在进行教学时,也默认了这样一种规律,先定位为说明文,然后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在了解一下说明方法,说明特征,说明顺序等,接着赏析一下文中的修辞或者写得比较优美的地方。
这样的教学是挺规范的,但是,总觉得好像缺了点儿什么。
今天在研究课文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作者似乎总在把苏州园林和图画联系在一起来介绍。
于是,留了个心,顺着这个思路,把作者的这些蛛丝马迹寻找出来,一一列举,还真的发现这篇说明文越看越有味道,越来越值得玩味了。
首先,老先生先写了自己所游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一词,足以证明了苏州园林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
接着直接指出,苏州园林在各个园林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可见,叶老的这篇文章就是抓住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来具体介绍的。
先总体介绍图画美的四个表现: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从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来具体说明,在联系到美术画的不对称表现出的自然之趣。
很显然,作者向要说的是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同样也是为了表现自然之趣。
再到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也很有讲究:可以说不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的就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决不雷同的桥梁。
池沼的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两者可谓是神似。
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所追求的这样的一种自然之趣。
更何况,还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些都是为了取得称为一副画的效果。
不仅如此,还在池沼里养金鱼或各色鲤鱼,还种上荷花或睡莲,游人们在观赏“鱼戏莲叶间”的图画的时候,自然也很容易联想到《诗经》里的民歌:“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自然也就感染了柳宗元所感受到的“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单纯的快乐。
人的审美感受也就不仅停留在优美的图画,更有朗朗上口的诗文的魅力了,自然也就更能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了。
在提到苏州园林的栽种、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树木的俯仰生姿,相间自然让四季都不寂寞,几个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本身就是一副绝好的图画,假如在开满花,简直就是珠光宝气的美人了,朴素的园林也有了富贵之气。
至于花墙、廊子,镂空的图案,大镜子,更是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致富有层次,错落有致。
至此,从布局、配合、映衬、层次来看,苏州园林都已经很完美。
但是即使如此,设计者们更是连细小的细节也不放过。
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比如阶砌旁的草、墙上的爬山虎,白墙前的竹子芭蕉;门、窗的图案设计雕琢;色彩的基调,极少彩绘,为的是突出草木,给人安静闲适的感觉以及花开时节更能映衬出花的明艳。
自始至终,作者都在紧紧扣着图画美来阐述苏州园林的完美,在介绍着设计者的设计精巧以及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艺术,不仅仅是人创设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艺术,更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结晶。
【在线等~急!!】苏州园林哪些句子用了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如: 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
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
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
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
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
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
这段文章要说明的是:年龄稍大,记忆力不一定就差。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提供了实验结果,又分析了原因。
到此为止,未尝不可,但不够具体,也缺乏说服力,于是,又举出了一个实例:马克思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只用六个月时间便精通了俄语。
这样一来,内容具体了,说服力增强了。
说明文中的举事例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例证法,都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但二者又有区别。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说明文的事例,是用来介绍知识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
例如:“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这里用了不只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这样,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也属于分类别。
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
(3)列数据。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4)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
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②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
③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④工程技术的科学叫做应用科学,它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学问。
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下定义,就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的定义才是科学的。
比如,有人说:“人是两足直立的动物。
”这个定义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没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这才是科学的定义,因为它揭示了人的本质。
(7)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
“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
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8)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
有关“苏州园林”的名句、诗词、俗语?
都是关于拙政园内景点的:浓枝高下绕亭台,初染胭脂渐次开。
遮映落霞迷涧壑,漫和疏雨点莓苔。
低藏双燕人前舞,密引群蜂花底回。
安得庐山千树子,疗饥换有谷如堆。
(王心一《兰雪堂集》) 宫袍错落紫麒麟,曾是先皇法从臣。
海外文章传谏草,天南魑魅识星辰。
荆蛮流寓真吾土,燕赵悲歌见古人。
渌水名园春更好,挈壶花下伴垂纶。
(王宠《雅宜山人集》)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
拙政诸园寄深眷。
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
今秋通简札,投甓招琼,妙绘频贻抱惭看。
古趣写朱梅,兰石清妍,更风筱幽禽为伴,盼把晤沧浪虎丘时,践雅约,兼聆造形精鉴。
1956年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之《苏州园林》图册,余函购而时时展玩之。
近岁识从周时,承贶以手绘画幅,偕游苏州则来书中语也。
叶圣陶苏州好,拙政好园林。
四面荷风三面水,红裳翠盖满池心。
炎夏惬幽寻。
园之中部,有亭曰"荷风四面",居高临下,为赏荷胜处。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
卅六鸳鸯成双对,浴波戏水结同心。
池馆蓄文禽。
卅六鸳鸯馆面临广池,池中蓄鸳鸯十余对,拍浮为乐。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
盆盎盈庭花簇簇,潇湘一阁竹森森。
到处有清阴。
留听阁一带,罗列花木盆景无数,丰富多彩。
"潇湘一角"为种竹处。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
轩宇玲珑如展扇,与谁同坐有知音。
于此可横琴。
西部有小轩作扇面形,别创一格,榜曰"与谁同坐"。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
月榭星台新安置,东西结合更幽深。
放眼豁胸襟。
园之东部拓地二十余亩,鸠工庀材,布置一新;从此与中部、西部互相结合,更见幽深宽广。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
民不能忘垂百载,忠王伟绩感人深,歌颂到如今。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开府于此。
调寄《望江南》 周瘦鹃拙政名园好景多,池塘屈曲漾晴波,远香堂外清如画,四面凉风万柄荷。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由于多水,颇见疏朗,有远香堂、四南荷风亭诸胜。
拙政园名园访紫藤,繁花密叶一层层,衡山手植资回念,盘旋神龙势欲腾。
报政园有明文征明手植紫藤,今仍繁荣,老干盘曲尽飞舞之致。
梅村诗好久留传,拙政山茶写笔颠,十八曼陀罗尚在,宝珠色相永春妍。
拙政园有宝珠山茶,吴梅村有诗至今传诵,今有花十八棵,名十八曼陀罗花馆。
拙政园 蒋吟秋 拙政园·兰雪堂联此地是归田故址,当日朋俦高会、诗洒留连,独余一树琼瑶,想见旧时月色。
斯圆乃吴下名匠,于今花木扶疏、楼台掩映,试看万方裙屐,尽占盛世春光。
拙政园·远香堂联旧雨集名圆,风前煎茗,琴酒留题,诸公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
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
拙政园·倚玉轩联从北道来游,花月留题,寄闲情在二千里外。
占东吴名胜,亭台依旧,话往事于三百年前。
拙政园·芙蓉榭联绿香红舞贴水芙蕖增美景月缕云载名圆阑榭见新姿拙政园·小沧浪联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拙政园·鸳鸯馆联绿意红情春风夜雨高山流水琴韵书声拙政园·倒影楼联得月便佳,是山都好无书不读,有酒即仙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绣绮亭旧联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沧浪亭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狮子林·立雪堂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虎丘花·雨亭联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
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苏州园林哪些词语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