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春联的寓义和背景和发展史

春联的寓义和背景和发展史

、对联:

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2、对联使用的场合:

对联主要悬挂在室内或者贴在门上,许多名胜古迹都点缀有对联,反映其人情风物,风证其历史遗迹,成为这些名胜古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对联的起源与发展的主阶段: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对联的孕育时期——从先秦到唐代;

(2)对联的出现时期——五代;

(3)对联的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4)对联的鼎盛时期——明代、清代。

4、中国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

我国对联发展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根据《宋史.西蜀孟氏》记载,是后蜀之主孟昶所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5、明代把对联推向新高潮的人物:

明代的解缙、祝允明、文征明、唐伯虎等江南才子,把对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6、最早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人物:

最早对对联进行系统分类的,是清代文学家梁章钜。

7、按应用范围对联的分类:

可以分为春秋(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交际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十类。

8、春联(含节日联)的含义与特点:

春联又叫春帖,是春节时帖的对联,是对联中出现最早的、应用范围最广东的一种类型。内容主要是表现人们辞旧迎新的愉悦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春联一般都帖在门上,多有横批。

9、门联(含行业联)的含义与特点:

门联又叫门帖、门对。是主要反映门第特征和行业性质的对联。其中有的是雕刻、嵌缀在门两旁的永久性对联,有的是在开张或举行庆典时张贴。

10、喜联的含义与特点:

喜联是婚嫁时的专用对联,又叫婚联。多贴在门旁及箱柜等处。内容多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等喜庆祝愿的吉利话。

11、寿联的含义与特点:

寿联是为年长者祝寿专用的对联。内容多是称颂长者功德业绩,祝其健康长寿。在寿联中,有一些自己写的“自寿联”,多为愤世嫉俗,言志抒怀之作,往往能反映撰者的真实感情与平生志趣。

12、挽联的含义与特点: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由古代的挽词演变而来。内容大多为评价逝者功业、褒扬其精神情操,寄托生者之哀思。盛情深挚,文辞恳切。

13、交际联的含义与特点:

交际联是人们专门用作酬赠交谊的一类饰联。多应用于社会名流以及文人学者之间,作品往往有较高的艺术性。

14、堂联的含义与特点:

堂联是人们用于美化厅堂居室的一种装饰联,往往寄寓主人与作者的情趣、志向与抱负,立意优雅、格调不凡。

15、名胜古迹的含义与特点:

悬挂、嵌缀或雕刻在山水名胜和历史名人、历史遗迹纪念地的对联。

16、文艺作品(含题画)联的含义:

出现在文艺作品中的对联。

17、可以归入杂类的对联:

可以归入对联杂类的有灯联、谜联、宣传联等。

18、对联的平仄: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可分为两大类:平声与仄声。现代汉语中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平声包括阴平、阳平。对联要求一联之中平与仄相间,一般是两个音节一转换;上下联之间平与仄相对。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使人读起来顺畅、深长、有余味。

19、正对的含义:

正对,指对联出句与对句在内容、主题上是同义并列的,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题,互相补充。

20、反对的含义:

反对,指对联出句与对句在内容上正好相反或相对,对比鲜明,变化强烈,往往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21、串对的含义:

串对,指出句与对句之间有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某种关系,上下联在内容上是连贯的,在语气上是衔接的。

22、横额的含义与特点:

横额又叫横批、横幅、横联等,贴(悬)于对联上方的中间位置,以四字者为多。

23、横额与对联的关系:

横额是对联重要的组成部分,横额与对联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a、对联写意,横额题名。许多名胜古迹联都是这种形式,对联写名胜,横额点出景物名称。

b、对联画龙,横额点睛。通常是对联写形式、外在的东西,横额点出实质和意义。

c、联额互补,相辅相成。对联与横额在内容与意义上互相补充。

24、龙门写法:

如果是长联,一行写不完,可以另起行写,一般从两边向中间书写,最后一行要空几格,形成“门”字形,称为“龙门写法”。

25、对联除正文外的组成部分:

对联有时在正文之外还有题跋、落款等,说明作者、撰写时间,缘起与背景等。

26、横额的写法:

横额的写法,旧时都是自右向左横书,现在也有自左向右写的。

27、领词的含义与作用:

领词是在对联中引出一串排比句与骈文句,使联语衔接自然、层次分明,造成节奏的起伏变化,使音律和谐婉转的词语。

28、对联断句的参照因素:

a、掌握长联短句多长句少的特点。难于断句的多是长联,而长联中一般多用短句,其中往往大量使用三言、四言、七言的排比句、骈文句,铺陈描述,抒发感慨 。对偶句式也是长联中常用的。

b、注意对联中的领词。对联中一些领词后面往往带有一组排比句或对偶句,抓信领词,就能看清楚后面的句式。

c、利用反复词。有些对联有反复词,可以根据反复词的位置来判别、断句。

d、上下联互相参照断句。对联上下联语法结构与节奏相似,因此遇到一联某句不好断时,可参照另一联相应的一句,有利找出句读。

29、我国可资凭信的最早的诗歌:

可资凭信的最早的诗歌,就是收集在《诗经》里的三百多首诗。

30、古代诗歌的演变过程:

古代诗歌经历了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等演变过程。

31、我国最早出现的诗歌形式:

四言诗是我国诗歌最早出现的形式之一。

32、《诗经》的诗歌形式:

《诗经》除了四言诗以外,另有一部分作品,句子长短不一,这种形式的诗,习惯上称为杂言诗。

33、属于杂言诗的著名诗歌:

楚辞也属于杂言诗,是在《诗经》出现大约三百年后流行于楚国的诗歌。

34、五言诗成为诗歌作者通用体裁的年代:

自汉末建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五言诗成为诗歌作者通用的体裁,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35、七言古诗的特点:

七言古诗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

36、现存最早的完整成熟的七言诗:

现存最早的完整成熟的七言诗,是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两首《燕歌行》。

37、七言诗的发展脉络:

到南朝宋时,七言诗的写作才逐渐受到注意。鲍照是我国第一大量写七言诗的人,代表作《行路难》十八首中就有著名的纯七言诗。瑟鲍照同时的谢惠连和谢庄,也都写过一些七言诗。自此时起,七言诗这种形式就已奠定基础。从梁代起,已开始出现七言近体诗的雏形,发展至唐代,终于正式形成了近体诗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直到后代,七言古诗和七言近体诗都是诗人使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38、古体诗的含义: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指同近体诗相区别的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代诗歌。古体诗产生较早,其名帽始于唐代近体诗成熟时。唐代以后的一些仿效古体形式而写的诗歌,也称为“古诗”或“古体诗”。

39、古体诗的所指范围:

古体诗与近体诗是从格律的角度来划分的,一般是唐代近体诗产生之前的诗歌,但古代谣谚、诗经、楚辞和乐府诗等,因各有特点,中立门类,并不包括在“古体诗”的范围内。

40、古体诗在体制上有四个特点:

第一,句数、字数不限。古体诗每句的字数没有限制,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都可以。一般按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为四言古诗,简称“四言”;五字一句的称为五言古诗,简称为“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句子字数不整齐的古诗,称杂言古诗。纯三言,六言的古体诗并不多见。

第二,用韵比较自由。古体诗既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还可以两者交替使用。可以句句押韵,也可以隔句押韵,甚至三句、四句押韵。有的古体诗从头至尾一韵到底,也有的中间换韵,有的换韵有规律,有的帽无规律可循。韵脚字有选用同一韵部字的,也有使用相邻韵部字的。

第三、不讲究平仄。古体诗在平仄上没有特殊规定。

第四,不用对仗。古体诗一般不用对仗,即使偶尔出现对仗,也不是格律的要求,而只是修辞的需要。如用对仗,也不规定位置。对仗也不避重字。

楹联和楹联作者、历史背景、作品内涵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或驳其意。意义及深之对句,散文对联亦不可说不行。 特点: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 四,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历史探源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 春联习俗

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

语言寻根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在英语中,单词“cart”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而汉语“kǎchē”与“jīpǔ”,数量相等又音节相等。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下面试举两个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对偶句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为何只有汉语才有真正的对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不能。但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对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传)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刘麟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他例举了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格的例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子衿》)、“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郑风·山有扶苏》)《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刘麟生曾说:“《道德经》仲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有反正作对者。”(《中国骈文史》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八十一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二章) 再看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武成》)、“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等等。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骈偶阶段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段为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全都是用对偶句组织,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对偶名句。这种对偶句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举杜甫《登高》即可见一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颌联和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极为工稳。远胜过骈体文中的骈偶句。除五、七言律诗外,唐诗中还有三韵小律、六律和排律,中间各联也都对仗。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 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 武侯祠对联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那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游戏性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明代的朱元璋、刘基、解缙、清代的 对联

乾隆、纪昀、都是热衷于游戏性对联的大师。 清末有个叫赵藩的,在成都武侯祠题了一联。联云: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副楹联既概括了诸葛亮用兵四川的特点,又总览了诸葛亮治理四川的策略,借此提出自己关于正反、宽严、和战、文武诸方面的政见,极富哲理,蕴含深刻的辩证法,发人深思。和历史任何优秀的哲理诗相比,它都毫不示弱。此联问世以来,好评如潮。人们“看中”的,正是此联深刻性和严肃性。毛泽东1958年参观武侯祠时,对此联看得很细,予以高度评价。

谁有春联的的作者.历史背景.作品内涵分析?要10副这样的春联。

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亲自写下这样一副对联:“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语对偶工整,含义明白,而且首尾二字连起来便是“新春”,很适合春节的气氛。据考证,这是我国第一副春联。

“书圣”王羲之的字,人见人爱。有一年除夕,他贴了两次春联都被人揭去,他怕再写又被人揭去,于是就写了副“半成品”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果然没人再揭,年初一天刚亮,他提笔添为“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原来两句晦气之极的词意,变成了吉祥无比的佳句,令人叹为观止。

宋朝宰相吕蒙正,在没有发迹前,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有一年春节,他在家门前贴了副春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意指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此联对当时“富连阡陌,贫无立锥之地”的社会现象,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有一年除夕之夜访好友王文甫,见他正在写联,苏东坡便挥毫赠联一副,联语日:“门大要容千骑人;堂深不觉百男喧。”此联一出,观者赞赏不绝,玩味不已。

号称“对联天子”的朱元璋一道圣旨,就把“题桃符”变成贴春联,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百姓门户。他还“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发现一家阉猪者未贴春联,遂命人取笔墨,亲自挥毫题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此联立意新颖,幽默通俗,又是一副切合行业特点的店堂联。由于皇帝的提倡,上行下效,贴春联从此成了欢度新春必不可少的习俗。

明代杰出画家、戏剧家徐文长,新年前夕去亲友家中借钱,路过知县官宅,见门前贴着一副春联,近前一看,上面写着:“瑞雪初霁,爱民若子;腊梅怒放,执法如山。”徐文长心里非常气愤,他知道这贪官依仗朝里有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徐文长回家后,立即裁了两条红纸,在上面各写了四个字,命人于夜间贴在那副春联下边。使春联变为:“瑞雪初霁,爱民若子,金子女子;腊梅怒放,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大年初一早晨人们见了县官门前的对联,个个欢喜,拍手称快,争相传诵。

传说,明朝祝枝山有一年在立春前到一家酒店小酌,店主见名人光临,便取来文房四宝求其撰写对联,润笔权充酒钱。祝枝山是喜欢开玩笑的人,挥毫写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店主看后,心中念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顿时笑意转为怒气,欲要指问。祝枝山含笑高声朗诵:“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店主自认才疏学浅,当即置酒敬宾。原来是祝枝山妙借修辞的功能,与店主开了个玩笑。

清朝,山东淄川有个贾财主,腊月三十请小说家蒲松龄写门对,蒲松龄写了“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谁知他一听火冒三丈:“他妈的穷鬼增什么寿,要增寿就该我娘增寿,改!”蒲松龄说:“对联对偶句,上句改了下旬也要改,不然人家要笑话的。”大年初一,人们看着财主门上的对联,笑得说不出话来,原来,蒲松龄将那对联改成“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

有一年除夕,乾隆皇帝听说北京廊坊一家闻名的“内联升鞋店”生意十分萧条,便动御笔写下这样一副对联相赠:“追追追追出穷鬼去;赶赶赶赶进财神来。”文武百官闻此,便常去该店订做靴子,从此使该店名声大振。

风流才子唐伯虎也曾为“钱笑呆”写了这样一副春联:“生意如春风;财源似流水。”可那富商不解“春风”、“流水”之意,认为没有突出“钱”与“发财”,要唐伯虎重写,唐伯虎灵机一动就改写成如下俗联:“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飞进飞出;柜里铜钱恰如冬天虱子越捉越多。”令人捧腹大笑。

纪晓岚是清代学者、文学家,有一次,他春节回家,乡里有一家兄弟仨请他写春联,他写了一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这一来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告他欺君之罪。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纪晓岚回道:“春联是我写的,没有错,这家老大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动地门户吗?老二是集市上管斗的,成天“一斗、二斗……”地叫,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老三是卖烧鸡的,不是“先斩后奏”吗?一番话,说得乾隆也笑了。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民间流传着翼王石达开曾为一老剃头匠写春联的故事:有一年除夕,石达开看到一个老剃头匠没有贴春联,便为他写了一联:“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逢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联语诙谐风趣,且又气势凛然,读之不禁毛骨悚然。相传此联贴出后,人们吓得再也不敢请老剃头匠剃头了。

近代著名的爱国政治家林则徐,7岁时就能吟诗作对。有一年除夕,其父在堂前写春联,刚刚写出上联:“除夕月不明,点数盏灯,代乾坤壮色”;但怎么也想不出下联。幼年的林则徐抡起一个鼓槌在堂鼓上擂了三下,便高声地吟出了下联:“新春雷未响,擂三通鼓,替天地扬威。”父亲一听大喜,连夸儿子聪明。

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于1898年撰写了一副春联:“老骥思千里;鹪鹩足一枝。”联语集曹操诗和庄子《逍遥游》句,表明了不计个人得失、坚持维新的决心。

近代翻译家、文学家林纾于1924年春节写了一联:“遂心唯有看山好;涉世深知寡过难。”以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的看法,抒发了对人生的感叹。

著名作家老舍建国后,几乎年年都写新春联,讴歌新社会新风尚。如:“酒热诗歌壮;梅红天地新。”“吟诗辞旧岁;举杯贺新年。”“勤俭持家,有备无恙;热诚报国,发奋图强。”1962年作春联云:“除夕立春同日双节;随时进步一刻千金。”切合当年的节气特点,又富于时代气息。

书法家、佛学家赵朴初娴于诗词曲赋,其联语句工旨深,气势雄丽。如:“河清人寿;风劲鹏高。”“天地英雄气,风云浩荡春。”1983年所写之春联云:“两个文明,春风万里开新局;四项原则,红日千山举大旗。”生动地描绘了祖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历史巨变和壮丽前景。

书法家启功有副春联:“流水断桥芳草路;淡云微雨养花天。”清词丽句充满诗意,借颂春表达了对忠贞美德和美好环境的颂扬。

当代著名诗人、中国楹联学会顾问臧克家曾说过:“希望做到风格别具,联内有我。”他自撰的春联,有诗意有哲理味,言简义丰。如:“双肩千石重;白发万根轻。”“必达宏标远;兼关不计程。”

台湾著名学者陈大络,近年屡有联作刊之于大陆报刊。如:“两岸春风化雨;一统大地笙歌。”“耳餐和平调;心醉统一音。”“春景春辉,春风春雨,接福迎春,两岸春光闹;新事新业,新人新貌,革故鼎新,万民新机多。”皆表达了热诚期望两岸统一、祖国昌盛的拳拳之心。

PS中怎么做对联的背景效果? 详细点

一般对联是红色背景色,字可以是黑字 黄字 或金字

要想好看 可以将背景色做成稍微带一些寓意跟新年有关的淡淡的简单线条(如果太明显可能显的乱) 字可以添加PS里的文字效果,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 比如描边 立体浮雕 投影等效果. 其实这些都是比较次要的,好的对联内容是主题选好对联是关键

求楹联+作者+历史背景 10个

楹联故事

1,斯文索贿语双关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雪涛谐史》载一笑话:说一个秀才每逢节日,要送县学教馆节仪,即礼物。教官见秀才多一毛也不拨,便即事咏联,借题发挥:“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意思非常明了,要逢节增加些礼品。秀才却借卢梅坡《雪梅》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答对。明限三分,以示梅花洁白俏丽,暗指节仪不能再增,否则自己便不能糊口。教官吴广文便自属一联:“即合梅须逊雪,也该三分;唯其青出于蓝,故减一半。”上联强调节仪最低也得三分,下联借喻“学生们一代比一代”高明,可惜给老师的节仪却越来越少。

上联即事,情理得当;下联集诗,对仗工稳。这样全联所谈虽是酸儒斯文的金钱交易,却显得风雅有趣,不失风度。

2,独一无二单双对

明末,有两秀才,趁春风日丽,游山玩水。走进一庙,见塑有一将军像,手执宝剑,坐下骏骑,英姿勃发,形神妙肖,两人便作联题门前以助游兴。甲出上联:

孤山独庙,一将军单枪匹马;

乙见出句虽平淡,却皆为单数,一时为难。凝神之际,猛见山下江水两岸两翁对钓,灵机一动,念道:

夹山两岸,二渔公双钩对钓

全以双数相对。以“夹、两、二、双、对”对“孤、独、一、单、匹”,巧妙自然,珠联壁合。

3,张山匚对“无水烟”

有个叫张山的读书人,交游墨客,擅与人对,常以联句别致博得众人称赞。有人出了这样一个句:

寒凝冰结檐滴无云之水

张山常以才思敏捷著称,以往属对,对答如流。面对这个出句,他可怎么也不能顺利对出。搜肠刮肚,苦思冥想,乃至闭门谢客,弄得神魂颠倒。

由于心情沉闷,他决定出去散散心,便神情恍惚地在田野是漫步。哪知天公不作美,霎时尘土飞扬,飞沙走石,抽打得张山脸上火辣辣的。倒是这这风沙打得他清醒了许多,他突然跳起来,欣喜若狂,连忙回去奔走相告,他有了下联:

风卷尘飞地起有水之烟

出句短短十言,却说出冰结、无云之水的前因后果,且把两个短语联在一起,又生出另一番意境。仅以屋檐滴水这一现象,包罗了大自然的许多现象,入情入理。张山开始闭门造车,终不能对,偶尔受大自然的启发,才睹物成思,联成佳对。

4、樵夫妙联对乾隆

有一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到塞北。时值早春三月,江南已是青草嫩绿,塞北却才雪化冰消,乾隆望着残雪星点的山头,口出一联:

雪化山露骨;

随行的两位大学士听完,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急得抓耳挠腮。

忽听背后有人高声应了一句:

河开水扒皮。

乾隆转身一看,应对的是个肩挑柴担、腰掖斧头的老者。

乾隆心想:这老头看起来不怎么样,文思倒也敏捷,不知他究竟有多大本事,我且试他一试。他见面前有一座桥,便随口吟了一句:

桥跨清溪通南北;

老者随口应对道:

洞过高山畅东西。

乾隆又出一上联:

壁上龙画中龙真龙是乾龙(隆);

该上联巧用“龙”字。龙是吉祥之物,乃天子之意,天下独尊,末尾还嵌有乾隆自己的年号,可谓难对之联。

哪知,老者看了乾隆一眼,遂对道:

净土佛金身佛活佛是我佛。

乾隆听罢,暗暗佩服,有心再考考老者。于是,又出一联:

非名山不留佛位;

随即,他撩起长衫过了桥。老者挑着柴担走上桥,指着桥下的水说:

是圣水常绕仙乡。

老者对毕,兴冲冲地挑着柴担走过桥去。

乾隆还是头一次过这种两山夹一沟的独木桥,他一边用手帕擦汗,一边高兴地说:

脚下生祥云,到此处应带几分仙气;

老者闻声放下担子,走过来向乾隆作揖对道;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祥心。

老者对罢,挑起担子赶路去了。

乾隆望着老者远去的背影,不无感慨地说:“想不到一个山野樵夫,也能对出绝妙佳联,真是人不可貌相呀!”

5、文、武妙对

明朝文学家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进士,授翰林修撰,嘉靖三年召为翰林学士,以“大礼”之议触犯世宗,下狱,谪永昌卫。杨慎少时即以诗文知名,有诗文《升庵集》、散曲集《陶情乐府》。

相传正德年间,杨升庵中状元后,从水路乘船返家视亲,行至一河水较窄之处时,恰巧遇到武状元所乘之船行至此处。双方为了各自抬高身价,便互争先后,结果双方都不能前行。为此双方发生争执,武状元对杨说,你是文状元,一定擅长对句,我乃一介武夫,就出一个上联,你如果对上来了,我就尾随在你的船后而行;你如果对不上来,就要让我先行。杨甚自负文才,一口便答应了对方的提议。于是武状元乃出上联云:

两舟并行,橹速不及帆快;

此联出乎杨升庵的意料,武状元巧用谐音,既指物又论人。以“橹速”谐三国时东吴名臣“鲁肃”,以“帆快”谐西汉初期名将“樊哙”,意含“文不及武”。杨升庵一时难寻对句,不得不让自己的船尾随武状元之后而行。

这成了杨升庵的一大憾事,直到他儿子结婚时仍然耿耿于怀。当儿子儿媳拜堂鼓乐齐鸣之时,他也高兴地大喊一声,原来困绕他多年的联语终于对出来了。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

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

字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

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风状,虽替妹夫焦

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

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天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

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

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

传诵一时。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

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

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

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不

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

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

能对。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

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

瞪口呆。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中华民族对联文化的背景说明?学习对联文化有什么意义?目的有是什么?

我在这里给你列一个提纲吧:

一、文化背景

1、起源:对联起源于诗,无诗不成对。

2、定义: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3、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3、使用的场合:主要悬挂在室内或者贴在门上,许多名胜古迹都点缀有对联,反映其人情风物,风证其历史遗迹,成为这些名胜古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学习对联的意义:

1、从文化上来说:

对联从个人来讲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字功底,从时代来讲对联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了解、学习对联,有助于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2、从心里上来说:

对联是即兴之作,用来帖在门楣上,表达的是一种希望达到的状态。学习对联能了解当时人们的愿望。有历史的作用。

我们学习对联,就是要探索和提高人类的自然意识和民族意识,充分利用对联这种文学形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服务。

浅谈在新课标背景下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被誉为“诗中之诗”。它作为我国独特的语言文学艺术形式和基础教育教学形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随着清末学塾教育的消亡,对联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方式也消失了。现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开掘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更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强调:“语文课程不仅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1)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开掘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悟,让丰厚的语文内涵彰显出来,从而实现学生与语言文化的互动联系,真正体现学习资源的价值和地位,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好载体。

对联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对联知识虽然在教科书中没有系统讲解甚至没有要求,但是对联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艺术。更重要的是,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显见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下。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曾经说过,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汉语文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条检测功能:他从四个方面予以说明:一,“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二,“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三,“对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简而言之,对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应当再次得到积极的利用和开发。

一, 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灵魂――人文性

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就说过:“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

文化底蕴的薄弱是当今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现今的语文学习中常常是不经意间就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质和量的积累,对传统文学样式的运用意识就更淡薄了。语文教学的“中国特色”,被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对联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的文学遗产,是一种凝缩了的艺术。它的独特之处是与我国特有的文字形式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它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体会到对联文辞的精炼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深邃。

二, 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

对联除了作为传统文学艺术形式之外,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教学方式,古之人对于对联教学是相当重视的。张志公先生在他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一文中说:“属对(即对联),古已有之,到了近体诗(律诗、绝句)时期,成了一种格律,诗里的某两句必须成对。属对这种语文教学方法的形成,显然和近体诗有渊源关系,然而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作诗的范围,发展成一种教学手段了。”(2)文史学家周劭先生曾说过:“在中国文学各种有韵之文的体裁中,如骈文、诗词、赋铭,都要以对联为基础。所以过去的读书人,无不以对对子为基本功,这门基本功练好了,才能进入各种体裁的领域中。”(3)

更为巧合的是,对联训练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跟现代语言学教学理论不谋而合。“人类学习说话,是从独词句开始到双词句,语言的基本奥秘已经开始渗入这个思维过程中,独词句体现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双词句体现造句的原理,进而掌握表示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的虚词。” (4)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恰好是该理论的绝佳例证,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满怀深情地写到:“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给我读的书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学者钱剑夫先生回忆自己小学“对课”的经历:“每日放学时由国文教师出对,能对出者先归。一年级一字,如天对地,马对牛之类;二年级二字,如天高对地厚,白马对黄牛之类;三年级三字;四年级四字……”可以说,对联训练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和表达训练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三, 对联教学体现了师生平等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关系

对联教学虽然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它却不受其漫长的历史所影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要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师生当堂的对联训练,使得枯燥呆板的课堂充满生气,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促进教师角色的变化,即师生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创造性的情景之下,因而教学充满人文关怀,面对词与词组构成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即思维的起点上。在更多情况下,教师的思维敏捷程度以及发散程度都未必高于学生,特别到了师生互相提问的环节,对联的答案已经超出预先的设定,更多的体现的是开放性和探究性,这样就更加体现师生的平等的主体关系,课堂的教学更加的开放,包容,充满激励,师生之间进行智慧的交流和精神与情感的沟通。这种课堂氛围,是无法刻意营造的,它不是教师个人知识权威的体现,也不是学生的被动表现,而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四, 对联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培养

(一)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的求知欲是强烈的,特别是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但是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往往与题目设计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有密切的关系,问题的挑战性越强,引起探求和解决的要求也就越强。对联是词的组合,一般都短小精悍,并且是日常所用或者是课文中常见词语,这样的特点就使其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创造的空间。对联中包含有大量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内容,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个性,美德,心态,风俗等等,对学生性的确激发乃至心灵的触动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恰如其分地运用对联,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妙用,使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如在教授《鸿门宴》时,我运用了这样一副对联的导入课文:“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我先将这副对联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问学生这副对联说的是谁。当学生回答出说的是樊哙时,我又结合课文解释这副对联丰富的内涵,(鲁肃不如樊哙,文不如武;狄清怎比萧何,武不如文)学生发出一阵感叹,深感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趁热打铁简介《鸿门宴》文章背景。这样导入,既自然生动,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二)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创造力

对联是在一定的限制中求得表达的语言形式,就像戴着枷锁跳舞,要想表达的贴切深入有感染力,必须要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创造力,怎样才能从成千上万个词语中选择出最恰当的词,还要把它们迅速有机的串联起来,成为一句或是一段有意义,有感情,有顺序,有趣味的话。通过对联训练,学生从语言最细微的基础开始起步,学会炼字,筛选词语,写出优美句子,再到篇章,都是一个有序的渐进的过程,由此可见,对联是学生思维写作训练的利器。“钱钟书说:“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对联创作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是一个充满尝试和知识内化迁移的过程,也是知情统一的知识获得过程。而动态的探究过程才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对知识积累加工的同时,能让学生自主体验情感,在方寸间发现感受词汇内在的丰富内涵与背景,使学生的创造力真正体现和发挥。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运用对联训练学生的这些方面的能力。如我在分析《杨修之死》一文后,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评价杨修,学生概括为:“一张巧嘴,道破天机:两片薄唇,召来横祸”这副对联高度地概括了杨修之死的原因,而且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一个升华的作用。又如学生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内容概括为:“百草乐园,自然熏陶;三味书屋,文明教化。”可谓一目了然。这种做法,比只串讲课文字词,不分析其内容主旨,多了一层能力训练,使教学内容更充实、到位。再如在复习古诗文时,我设计了“东临碣石观沧海”,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西望星汉射天狼” “西望夜朗寄愁心”等下联,而且都出自学过的古诗文(分别出自曹操《观沧海》,苏轼《江城子》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等),此类对联集句用典,十分自然,浑然一体。

(三)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对联除去作为语言思维练习之外,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新课标》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是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因素。

对联不但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文字的艺术,是与绘画书法等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紧密结合的。对联外形整齐,节奏和谐,具有绘画美、节奏美、建筑美等特点。尤其是很多对联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能够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写对联的习惯,例如我们最熟悉的春联“春回大地,福满人间”,“人勤物阜,国泰民安”等等;另外更多的是历史上的很多仁人志士把对联当成自己明志的载体,将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乃至全副身心,满腔热忱全部展示出来,使其成为不朽的杰作,流芳百世。例如明朝东林党人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已经成为爱国主义的象征。而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通过歌颂项羽、勾践以自勉,表明自己奋发的态度和不羁的个性。

在教学中我经常选择那些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的对联,介绍给学生,并进行评价和鉴赏;另外还让学生自选对联,写鉴赏文章,然后互相交流,进而能够自主进行创作学生们徜徉在高雅的文艺创作和欣赏的海洋中,所获良多,对于我个人教学研究来讲,受益匪浅。

本文的写作目的并非是想刻意拔高对联教学的地位。我认为在现行的《新课标》的良好背景下,能够重新拾起传统文化的瑰宝,并且结合新的时代特点,继承和发扬有中国特色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点,这就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幸福。让我们以此文共勉,期待语文教学春天的来临。

客厅电视背景墙两边对联

闲看缤纷岁月

静思坦荡人生

如需横批,可用:开阔眼界

lyc1974yh原创,祈君雅赏。

有背景故事的对联吗?

学海,让我们游泳。

书林,让我们欣赏。

你的心,在书林中。

我的脑,在学海中。

书中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学海,让我们游泳;书林,让我们欣赏。

4、你之心,在书林里;我的脑,在学海中。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6、故作轩窗掩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

7、天资聪颖慧根尚在;生性懒惰才智枉存。

8、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0、学如黄鹤习如鹊;勤如羽翼奋如翅。

11、懒惰厌学难成器;勤奋博学出状元。

12、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

13、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

14、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1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16、身体好,学习好,品质更须好;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

1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8.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春联要有背景的三对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

联。朱元漳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春联欣赏

狗年春联大全

作者:溢满风采

金鸡报晓;神犬驱邪。

闻鸡起舞;放犬缉私。

犬守平安日;梅开如意春。

犬守平安夜;雀鸣幸福年。

犬守太平世;梅开如意春。

犬守良宵夜;莺歌娱乐春。

犬护祥和宅;人过幸福年。

犬厉堪欺虎;鱼灵巧化龙。

犬献梅花赋;鸡留竹叶图。

户展新春景;家传义犬图。

白梅凌雪尽;黄耳报春来。

戊春人醉社;戌日客登门。

戌日耀吉瑞;狗年臻福祥。

戌日呈祯瑞;狗年臻福祥。

戌刻花灯亮;狗年喜气盈。

红梅扬正气;黄耳报佳音。

花犬观鱼乐;青云羡鸟飞。

花灯悬街市;玉犬守门庭。

鸡鸣知日上;犬吠报春来。

鸡舞三多日;犬迎五福春。

鸡舞司晨早;犬蹲守夜勤。

鸡携竹叶去;犬踏梅香来。

金鸡交好卷;黄犬送佳音。

金鸡歌国泰;义犬报民安。

金鸡辞禹甸;玉犬乐尧天。

金鸡操胜券;玉犬报佳音。

金鸡报捷去;锦犬送春来。

金鸡争报晓;玉犬喜迎春。

金鸡追竹叶;黄耳踏梅花。

金鸡歌晓旦;玉狗问平安。

国期长治世;犬守久安家。

春来燕子舞;犬献雪梅图。

春眠强国梦;犬护富民家。

春晓金鸡唱;岁宁黄耳勤。

春光明盛世;玉犬贺新年。

鹿街长寿草;犬踏报春花。

燕剪千丛锦;犬迎万户春。

来源:坤德文化网

德禽争献瑞;黄耳喜迎春。

德禽鸣福寿;义犬保平安。

犬吠佞人丧胆;鸡鸣玉宇生辉。

舜犬重临华夏;犬年大展雄姿。

横 批

狗年大吉 安居乐业 国运齐天

家业兴旺 四季平安 安定团结

长治久安 平安是福 大有作为

家庭和睦 万民欢腾 太平盛世

四海皆春 五洲同庆 景泰春新

2006年春节对联(狗年春联)

金鸡报晓 闻鸡起舞 金鸡歌国泰

神犬驱邪 放犬缉私 义犬报民安

金鸡交好卷 犬吠佞人丧胆 舜犬重临华夏

黄犬送佳音 鸡鸣玉宇生辉 犬年大展雄姿

金鸡献瑞钦郅治 犬效丰年家家富 鸡岁已添几多喜

玉犬呈祥展宏猷 鸡鸣盛世处处春 犬年更上一层楼

龙翔华夏迎新岁 鸡声笛韵祥云灿 鸡去瑶池传喜讯

气搏云天奋犬年 犬迹梅花瑞雪飞 犬来大地报春意

犬吠鸡鸣春灿灿 金鸡报捷梅花俏 国富民强缘改革

莺歌燕舞日瞳瞳 义犬迎春柳色新 鸡鸣犬吠报升平

辞旧灵鸡歌日丽 鸡追日月雄风舞 当于鸡鸣常起舞

迎新瑞犬报年丰 狗跃山河瑞气生 莫为狗苟总偷安

鸡年利事家家乐 戌犬腾欢迎胜利 犬画红梅臻五福

犬岁发财户户欢 酉鸡起舞庆荣归 鸡题翠竹报三多

鸡为岁归留竹叶 腊酒谢金鸡,唱遍神州歌大有

犬因春到献梅花 春风催吉犬,迈开健步跃高峰

九州日月开春景;

四海笙歌颂狗年。

子夜钟声扬吉庆;

狗年爆竹报平安。

三多竹叶雄鸡画;

五福梅花义犬描。

小犬有知嫌路窄;

大鹏展翅恨天地。

天狗下凡春及第;

财神驻足喜盈门。

丰年富足人欢笑;

盛世平安犬不惊。

犬守家门门有喜;

毫敷毛笔笔生花。

犬守门庭何叫苦;

马驰远路不辞难。

犬爱穷家天下贵;

凤毛麟角世间稀。

犬效丰年家家富;

鸡鸣盛世处处春。

犬画红梅臻五福;

鸡题翠竹报三多。

犬吠鸡鸣春灿灿;

莺歌燕舞日瞳瞳。

犬吠鸡鸣春灿烂;

莺歌燕舞景妖娆。

犬踏霜桥迎五福;

鸡登雪石报三多。

犬卧宅阶知地暖;

鹊登梅萼报春新。

犬卧阶前知地暖;

鹊登梅上唱春明。

犬看门户民长泰;

法治国家世永春。

犬能守夜户常泰;

人若忘恩天不容。

日新月异雄鸡去;

国泰民安玉犬来。

日新月异鸡报晓;

岁吉年祥狗看门。

月明松下房栊静;

日照云中鸡犬喧。

来源:坤德文化网

月明柳下虫鱼静;

日照人间鸡犬喧。

月异日新鸡报晓;

年祥岁吉犬开门。

风流一代玩狮夜;

气象千端入犬年。

方观竹叶舒鸡爪;

又赏梅花印犬蹄。

四季平安黄犬誉;

九州锦绣玉龙飞。

龙翔华夏迎新岁;

气搏云天奋犬年。

戌犬腾欢迎胜利;

酉鸡起舞庆荣归。

戌岁兆丰千囤满;

狗年祝福四时安。

戌时火树银花夜;

狗岁丰衣足食人。

戌岁祝福万事顺;

狗年兆丰五谷香。

戌岁兆丰百事顺;

狗年祝福四时宁。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春联的寓义和背景和发展史: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