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先的现存诗作
刘孝先的现存诗作
《春宵》
夜楼明月弦,露下百花鲜。情多意不设,啼罢未归眠。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
《冬晓》
晨霞影翠帷,思妇织霜丝。经寒牵杼涩,钏冷调梭迟。
乍废倡楼粉,贪赴远人期。
《咏竹》
竹生荒野外,梢去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和兄孝绰夜不得眠》
夜愁眠不安,起望台南端。叶惨风声异,楼空月色寒。
笙冷调簧数,弦脆上琴难。百年行讵岁,万虑坐相攒。
谁家有明镜,暂借照心看。
《草堂寺寻无名法师》
飞镜点青天,横照满楼前。深林生夜冷,复阁上宵烟。
叶动花中露,湍鸣闇里泉。竹风声若雨,山虫听似蝉。
摘果仍荷藉,酌水用花传。一巵聊自饮,万事且萧然。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东。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业。
出林避炎影,步迳逐凉风。闰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
数萤流暗草,一乌宿疏桐。兴逸烟霄上,神间宇宙中。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
描写敦煌飞天的古诗
春宵诗
刘孝先
夜楼明月弦。 露下百花鲜。
情多意不设。 啼罢未归眠。
敦煌定若远。 一信动经年。
求描写敦煌的七绝名句,如“卷轴散溢孤香远,一度狂沙几飞天”之类的~~ 20分
梨园兴盛起开元,燕舞莺歌醉欲仙。
唐室风流今日再。 啼罢未归眠。
敦煌定若远?铃颤弦惊媚眼羞。 露下百花鲜。
情多意不设,琵琶声里梦飞天。
三千宠爱传独擅,谁问贵妃心底伤?
春宵诗
刘孝先
夜楼明月弦。
为谁欢喜为谁愁,风情万种觐明皇。
蝉翼妆披妖隐露,琵琶舞韵抢风头。
滑玉嫩脂通体香,欢快歌喉苦涩心。
岁月流沙踏作尘,喧嚣历史乐留痕。
为从乐舞邀恩宠,今献西安贵胄看《反弹琵琶飞天舞》
反手拨弦自在弹,盛唐流韵袅千年。
莫高窟壁飞天舞
描写洱海,敦煌,洛阳,大理,苏州,昆仑,楼兰,燕王古墓等地方的优美句子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敦煌词)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敦煌词)
清平调词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还有这个,建议截选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为楼兰女儿身影的不见
为敦煌飞天琵琶的喑哑
夜楼明月弦。 露下百花鲜。
情多意不设。 啼罢未归眠。
敦煌定若远。 一信动经年。
这些是什么意思??
首先不是一个人写的 有些可能还不是原句
1:作者 晏殊 解释望到天暗也盼不见爱人归来,心里的凄凉与梧桐夜雨一起呜咽。表达思念之情
2:原句可能是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3:作者 朱熹 解释是形容时间过的快,方才还是春天,不觉已是秋天。
4:作者 欧阳修(玉楼春)解释是深夜里大风吹得竹林敲击着凉秋的声韵,千万片竹叶千万种声响全是怨恨。借风竹之声诉离怨别恨
5:原句是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作者 陆游 解释是秋雨绵绵,把残破的砖墙都侵蚀浸泡得透了,新鲜的苔藓从砖缝中绿油油的生长出来。秋风吹过,横扫树木,满林的绿叶已经有几点显出了秋天特有的红艳之色。
6:作者 查慎行 月光洒在水面,天空倒映在水中,像是浸在水中,水中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都那么明亮。
7:作者 陆游 解释 抒发思念故乡家人之情
8:作者 陆游 解释 不要说我身闲无事,我还每夜在孤灯下独自一个写抒发凄凉、愁闷情绪的诗。
9:作者 陆游 解释 字面意思很简单的 看到秋天湖边的满地落叶,作者想到自己身处的背景,感慨万千.秋风象征着危危可及的南宋王朝,正面临溃退之势,一场寒冬即将到来,而在南宋王朝统治下的黎民百姓,正在饱受"秋风"的吹打.
10:作者 陆游 跟上面差不多吧
11:作者 陆游 从梦中刚刚醒来,夜已经深了,床前只剩下一盏孤灯,忽然间听到风雨声掠过窗前,自己还把这风雨之声当成当年战场上的金戈铁马。
12:作者 陆游 但又闻砧杵(捣衣石和棒槌)声而生感,见梧桐叶落而念故园之秋。
13:原句 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作者 不知道了
14:作者 陆游 蟋蟀感知到秋天的气息,早早的鸣叫起来。芭蕉叶子,浓荫遮蔽,密集的雨点落在上面发出声响。
尽力了 呵呵
求助!急需敦煌题材的诗词 求各大大帮忙
春宵诗
刘孝先
夜楼明月弦。 露下百花鲜。
情多意不设。 啼罢未归眠。
敦煌定若远。 一信动经年。
关于敦煌莫高窟里有哪些古代诗
莫高窟,
举世莫能高。
瑞像九寻惊巨塑触
飞天万态现秋毫。
瞻礼涌心潮。
甲戌冬至 赵朴初
秋天的诗古诗大全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3、《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8、《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9、《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1、《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2、《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13、《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4、《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5、《秋日》【唐】耿玮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16、《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7、《秋夜曲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8、《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9、《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古敦煌有那些传说
[www.gycity.com]
屋洼传说
敦煌的的魅力还在于一些虚幻的传说,而传说多半又与残存的客观事物紧密相联,这就不能不使人有些半梦半醒,搞不清是传说依附了真实世界,还是真实世界附会了这些传说?总之也是相得益彰,敦煌就这样扑朔迷离于虚幻与真实之间。
屋洼池的神奇倒不在于它何以是这沙漠之中一个明亮的湖泊,更在于有一匹神奇的“天马”曾在这里横空出世,博得汉武帝龙颜大悦,亲作天马歌。
西汉控制河西后,除修筑边防要塞,还大量移民屯垦,“人气”对于繁荣一个地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中国古有的一个哲学观点。特别是敦煌,地处丝绸之路最西端,人口的多少也反映政权的牢固程度,所以一时间,敦煌人口猛增。除了移民,也有获罪的各级官吏,“皆徙敦煌郡”。当然,对于后者,就有发配的意味。这其中河南新野的一个小官暴利长,就因犯罪被充军到敦煌,在屋洼池一带放牧。
他经常见到一群野马到池边饮水,并且注意到其中的一匹马长得特别壮硕而神态奇异。他在暗中窥视,对这匹马觊觎良久,终于想到一个智取的计策。他做了一个和自己形体差不多的土人,将自己的衣服穿在土人身上,并让土人手拿勒马索像真人一样立于池边。起先,群马一见,大吃一惊,不知其为何物,都不敢近前,跳开跑到远处去张望、逡巡。后见土人并无攻击之举,也就慢慢习以为常,又继续毫无顾忌地去池边饮水嬉戏了。这时,河南小官见时机已经成熟,就摇身一变,将土人撒掉,自己立到了池边。看到群马又来池边,忍不住满心窃喜,甩出套马索,终于一举成功,得到了那匹他心仪已久的骏马。他把马献给了汉武帝,因为他深知武帝有爱马之癖。他对套马的诡诈和辛苦只字不提,称马是从水中跃出的天马,落入他手纯粹是上天的旨意。此话严丝合缝,丝毫不露溜须拍马之嫌,武帝怎么能不满心欢喜,即刻作天马歌,“湖中天马冲波出,蹴踏惊涛行飘忽”。
不知颇有心计的河南小官是否因此得以减轻了罪责,重回故里,反正从此屋洼池便得了一个出天马的声名,流传至今。
现在的屋洼池水深波阔,周边芦苇丛生,游鸟浮鱼,相映成趣。靠附近泉水灌溉栽种出的葡萄又自成一景,有几座晾房,远处看,蜂巢一般,出产的葡萄干比蜜还甜。没有谁再在这里发现过天马,但是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吟诵起“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醉卧沙场也真不足以见笑,屋洼池是那样充满了别一样的塞外风情。
白马佛塔
这已是十六国时的事情。公元376年,前秦灭前凉,符坚统治了敦煌。他接受西域车师前部王和鄯善王的建议,派大将吕光带兵伐西域。吕光从长安出发,经过敦煌出玉门关,花了两年时间,大破龟兹等诸国联军,得胜凯旋。其时,吕光用两万多匹骆驼满载西域各国的贡品,还带着东去长安传播佛教的龟兹高僧鸠摩罗什。
罗什骑一匹白马,到得敦煌,白马就一病一起,不吃草也不饮水,罗什为此十分焦虑。这天晚上,罗什沉沉睡去,就见白马对他说,我本是上界天骝龙驹,受佛主之命,驮你进关,因为进关前的路上风沙迷漫,难辨方向。现在我已完成了使命,敦煌是我超脱生死之地,我不能伴你前行了,你前途郑重。闻得此言,罗什心中十分难受又恋恋不舍,他紧紧拉住马尾,对马说,传教乃佛祖大事,可不能半途而废,功败垂成!白马见他情意恳切,便又说,前面不远就是葫芦谷,那里有你的新坐骑,你去吧。说罢,就化作一片彩霞冉冉腾空而去。正在这时,一声马嘶惊醒了罗什,他正庆幸原来是一场噩梦,不料,随从却进来报告说,白马死了。罗什心中感念佛恩,便花重金修建了这座白马塔。
白马塔九层,象征白马九岁。塔壁形奇饰美,顶上为六角刹盘,每角挂有一串铃铛,风摇铃响,犹如白马正在亦步亦趋。
鸣沙神山
你知道鸣沙山原来是一位女神从香炉里抓出来的一撮香灰么?
传说敦煌本没有山,一马平川,一望无际。有一队出征的将士在这里遭到沉重打击,全军覆灭,陈尸数万。一位女神刚好路过这里,禁不住大动恻隐之心,就从香炉里抓出一把香灰撒下来,顿时遍地成丘,掩埋了这些将士血肉之躯。可藏身于此的将士并不甘心,仍然时时发出军乐鼓角之声,那是他们在征战不息。
细嚼敦煌这些传说,既有真实的影子,又不乏想象力,极有人情味,充满了生活气息。所以我没法不以为,敦煌的人和神是不太容易区分的,敦煌的人一旦潜下心来极容易得道,而敦煌的神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从半空掉下来,这是真的。
敦煌不大,总面积不过3万多平方公里,但要走遍读透,没有三冬五夏的卧冰历暑,一切认识也只能是浮光略影。还有好些地方,我还没有来得及去,所以文中涉猎仍然只是几个点。什么时候真能由点及面了,我想,我一定要把一个完整的敦煌好好铺陈在你面前,让你看敦煌的深沉厚重、繁花似锦。
阳关废墟
敦煌早期的繁盛在汉代,这要归功于雄韬大略的汉武皇帝,“四郡两关”就是他的手笔。郡,是行政区域,包括酒泉、张掖、武威、敦煌,而阳关、玉门关则是门户和关隘,雄踞此地,虎视丝路,成南北倚角之势,威慑西域,使过往商贾,受其护佑。与此相配合,还大量修筑亭、障、塞等边防设施,塞,就是长城,亭和障都是烽燧墩,大的叫障,小的叫亭,从敦煌到罗布泊长城连绵,亭障不断。戍边的将士们以长城为界,亭障为家,负有垦田生产、打仗保边的双重任务。漫漫漠野时而也激起他们浓烈的思乡之情,名将班超就曾在晚年上书皇帝:“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到了唐初,很长一段时间敦煌都在不平静的征战之中,饱受战乱之苦。关于“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的争夺,形成了拉锯战,敦煌处于重要位置,既是兵站、粮站,又是差役人力的补给站,给敦煌人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也带来了深重的负担,不少人离乡背井逃离出去,敦煌在荒芜中苍凉冷寂下来。这大约就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大背景。
而今,两千多年过去了,岁月驳蚀,我是怀着突突的心跳走近阳关的。历史犹如从未谋面的祖先,太长的时空形成巨大的压力,我很犹豫我的寻访拜谒该从何做起。
阳关,位于玉门关南面,南面朝阳,因而被称作阳关。此时此刻它早已化作了一片废墟,只剩一座烽燧还赫然傲立于墩墩山上,从容不迫地佐证着曾经有过的过去。听人说,那一片废墟其实是个宝地,沙土下随处可以找到古币、古装饰品或兵器的残片。
不过我没有走到跟前,弯下腰去拂去沙土,即使找到什么对我也没有意义。就算我去过了阳关,又能证明什么呢?还是让它继续地永远地埋藏在那里吧,那会使人感到那块土地依然很厚,对它的发掘,除了考古,也许还应该用另外的更好的形式。于是,我只是站在远处默默凭吊了片刻,便随即刻掉头,往北而去。
玉门雄关
幸好,玉门关还在,仍以那么一副姿态巍然耸立着,使你不能不揣度当初那一种横刀立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不远处还有一段旧长城,和玉门关是那样的一脉相承着。
然而,卫青、霍去病去矣,现在这一代守关人叫曹海。
曹海守关自然和古代将士在性质上已经有了根本的差别,他守卫的玉门关,关底已经围上了铁栅栏,像老人一样被保护着。曹海说到一个牧羊老汉,遇到风狂沙猛的天气,就喜欢把羊圈进关里,弄得关里一度积了半尺多高的羊粪。还有狼。所以曹海必须一天几次骑着摩托巡关,摩托车轰鸣的马达声能把狼吓走。
因为没有想到玉门关已经衰弱到如此地步,心里难免很有感触。但它仍然是一座碑,一座挺立不朽的丰碑,记载着一个朝代、一个民族的声威。
曹海很安详的样子。但守关这个职业有意无意还是传承了一些古代的寂寞。方圆上百里的大漠上,通常只有曹海一个人,这里距离敦煌城还有90多公里。曹海的年纪50出头了吧,原本,在敦煌那茵茵的绿洲上,是有曹海一个家的,也说不清这事与守关有多大干系,总之,妻子最终离他而去了,他连告老还乡的退路也没有了。一不做,二不休呗,于是干脆,曹海也就以关为家了。曹海在关下经营起了一个院落,在院里打了一口井,腌了几坛咸韭菜,偶尔进城,再捎回一些日用品。
其实守关又有什么不好呢?曹海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他也交了不少朋友,他会拿给你看他收获到的大把来访者名片和信件,还有外域来访者送给他的美丽的花束。
有了这些,我就可以跳开唐人的诗句认识到一个真实的玉门关了,一个当今的玉门关,耳畔总是不断响着摩托车马达的嗡嗡声,也就始终忘不掉那个活生生的当代守关人。
河洲亭障
认识河州堡,应该说是一个偶然的机缘,起先并不知道“堡”是什么,只看到土墙很厚,足有四、五尺。走进去,里面杂草丛生,堡里有内墙,还有好几个门,可以判断是有过的几间房屋。其间还有过道,形成一个坡直达墙顶,墙顶上有垛口。
当终于知道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亭或者障时,我们便不敢大声说话了,因为这就是古代的边防设施,与战争有关,里面驻扎过古代将士。将士们曾在这里亦农亦兵,在这里回望故里,在这里梦里醉卧,在这里流血鸣金,可是河州堡,还能不能再确切的告诉我们,这些将士,他们坚守了几载,征战了几回?墙上、垛口哪里是他们留下的身影?他们可是而今堡外这一片良田的先作先耕?
想到这些,我们的眼睛便禁不住要在堡内进一步探寻、搜索,金戈铁马的故事有了载体,我们仿佛听到了厮杀声由远而近,看见埋伏在垛口的弓箭手英勇无比,眼前刹时便狼烟四起,烽火连天。
对于现在的我们,借烽火狼烟想象一个古代战争场面也许不是什么问题,可有谁曾经考虑过烽火和狼烟是如何点燃的呢?这在沙漠上,限于当时的条件,既牵涉到材料,也牵涉到技巧,是个问题。
还是将士们想出了办法,他们用一层红柳一层沙土交替着码放起来,堆成堆,既冒烟,又耐烧,又不出大的明火,一有情况,柴堆就成了语言,一处点燃,处处点燃,在大漠上独特而壮观,可以几千里相望不绝,从而争取时间,掌握战机。
这实在是一个创举,相信在世界战争史上都绝无仅有独树一帜,与其说是计策,不如说是智谋,边关疆土在将士们殚精竭虑的守卫下,寸寸如金。而今,古代的将士当然已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残垣断壁的河洲堡更不能不让我们产生一种“都护不来亭障废”的思古之情。敦煌这一方土地,既有作物的芬芳,又有刀光剑影,从那以后我们就不能不总是若有所思,经常徜徉在河州堡附近。
一场大雪过后,我们的脚步发出沙沙少的声音。一只野兔惊恐地从堡里窜将出来,慌不择路,在白茫茫的田野上狂奔如也。除此之外,一切都仍然是那么宁静。当阳光播开云层一点点照射下来,雪地上一片银光闪闪,我们享受着这旷古和平。
阳关废墟
敦煌早期的繁盛在汉代,这要归功于雄韬大略的汉武皇帝,“四郡两关”就是他的手笔。郡,是行政区域,包括酒泉、张掖、武威、敦煌,而阳关、玉门关则是门户和关隘,雄踞此地,虎视丝路,成南北倚角之势,威慑西域,使过往商贾,受其护佑。与此相配合,还大量修筑亭、障、塞等边防设施,塞,就是长城,亭和障都是烽燧墩,大的叫障,小的叫亭,从敦煌到罗布泊长城连绵,亭障不断。戍边的将士们以长城为界,亭障为家,负有垦田生产、打仗保边的双重任务。漫漫漠野时而也激起他们浓烈的思乡之情,名将班超就曾在晚年上书皇帝:“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到了唐初,很长一段时间敦煌都在不平静的征战之中,饱受战乱之苦。关于“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的争夺,形成了拉锯战,敦煌处于重要位置,既是兵站、粮站,又是差役人力的补给站,给敦煌人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也带来了深重的负担,不少人离乡背井逃离出去,敦煌在荒芜中苍凉冷寂下来。这大约就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大背景。
而今,两千多年过去了,岁月驳蚀,我是怀着突突的心跳走近阳关的。历史犹如从未谋面的祖先,太长的时空形成巨大的压力,我很犹豫我的寻访拜谒该从何做起。
阳关,位于玉门关南面,南面朝阳,因而被称作阳关。此时此刻它早已化作了一片废墟,只剩一座烽燧还赫然傲立于墩墩山上,从容不迫地佐证着曾经有过的过去。听人说,那一片废墟其实是个宝地,沙土下随处可以找到古币、古装饰品或兵器的残片。
不过我没有走到跟前,弯下腰去拂去沙土,即使找到什么对我也没有意义。就算我去过了阳关,又能证明什么呢?还是让它继续地永远地埋藏在那里吧,那会使人感到那块土地依然很厚,对它的发掘,除了考古,也许还应该用另外的更好的形式。于是,我只是站在远处默默凭吊了片刻,便随即刻掉头,往北而去。
玉门雄关
幸好,玉门关还在,仍以那么一副姿态巍然耸立着,使你不能不揣度当初那一种横刀立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不远处还有一段旧长城,和玉门关是那样的一脉相承着。
然而,卫青、霍去病去矣,现在这一代守关人叫曹海。
曹海守关自然和古代将士在性质上已经有了根本的差别,他守卫的玉门关,关底已经围上了铁栅栏,像老人一样被保护着。曹海说到一个牧羊老汉,遇到风狂沙猛的天气,就喜欢把羊圈进关里,弄得关里一度积了半尺多高的羊粪。还有狼。所以曹海必须一天几次骑着摩托巡关,摩托车轰鸣的马达声能把狼吓走。
因为没有想到玉门关已经衰弱到如此地步,心里难免很有感触。但它仍然是一座碑,一座挺立不朽的丰碑,记载着一个朝代、一个民族的声威。
曹海很安详的样子。但守关这个职业有意无意还是传承了一些古代的寂寞。方圆上百里的大漠上,通常只有曹海一个人,这里距离敦煌城还有90多公里。曹海的年纪50出头了吧,原本,在敦煌那茵茵的绿洲上,是有曹海一个家的,也说不清这事与守关有多大干系,总之,妻子最终离他而去了,他连告老还乡的退路也没有了。一不做,二不休呗,于是干脆,曹海也就以关为家了。曹海在关下经营起了一个院落,在院里打了一口井,腌了几坛咸韭菜,偶尔进城,再捎回一些日用品。
其实守关又有什么不好呢?曹海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他也交了不少朋友,他会拿给你看他收获到的大把来访者名片和信件,还有外域来访者送给他的美丽的花束。
有了这些,我就可以跳开唐人的诗句认识到一个真实的玉门关了,一个当今的玉门关,耳畔总是不断响着摩托车马达的嗡嗡声,也就始终忘不掉那个活生生的当代守关人。
河洲亭障
认识河州堡,应该说是一个偶然的机缘,起先并不知道“堡”是什么,只看到土墙很厚,足有四、五尺。走进去,里面杂草丛生,堡里有内墙,还有好几个门,可以判断是有过的几间房屋。其间还有过道,形成一个坡直达墙顶,墙顶上有垛口。
当终于知道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亭或者障时,我们便不敢大声说话了,因为这就是古代的边防设施,与战争有关,里面驻扎过古代将士。将士们曾在这里亦农亦兵,在这里回望故里,在这里梦里醉卧,在这里流血鸣金,可是河州堡,还能不能再确切的告诉我们,这些将士,他们坚守了几载,征战了几回?墙上、垛口哪里是他们留下的身影?他们可是而今堡外这一片良田的先作先耕?
想到这些,我们的眼睛便禁不住要在堡内进一步探寻、搜索,金戈铁马的故事有了载体,我们仿佛听到了厮杀声由远而近,看见埋伏在垛口的弓箭手英勇无比,眼前刹时便狼烟四起,烽火连天。
对于现在的我们,借烽火狼烟想象一个古代战争场面也许不是什么问题,可有谁曾经考虑过烽火和狼烟是如何点燃的呢?这在沙漠上,限于当时的条件,既牵涉到材料,也牵涉到技巧,是个问题。
还是将士们想出了办法,他们用一层红柳一层沙土交替着码放起来,堆成堆,既冒烟,又耐烧,又不出大的明火,一有情况,柴堆就成了语言,一处点燃,处处点燃,在大漠上独特而壮观,可以几千里相望不绝,从而争取时间,掌握战机。
这实在是一个创举,相信在世界战争史上都绝无仅有独树一帜,与其说是计策,不如说是智谋,边关疆土在将士们殚精竭虑的守卫下,寸寸如金。而今,古代的将士当然已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残垣断壁的河洲堡更不能不让我们产生一种“都护不来亭障废”的思古之情。敦煌这一方土地,既有作物的芬芳,又有刀光剑影,从那以后我们就不能不总是若有所思,经常徜徉在河州堡附近。
一场大雪过后,我们的脚步发出沙沙少的声音。一只野兔惊恐地从堡里窜将出来,慌不择路,在白茫茫的田野上狂奔如也。除此之外,一切都仍然是那么宁静。当阳光播开云层一点点照射下来,雪地上一片银光闪闪,我们享受着这旷古和平。
阳关废墟
敦煌早期的繁盛在汉代,这要归功于雄韬大略的汉武皇帝,“四郡两关”就是他的手笔。郡,是行政区域,包括酒泉、张掖、武威、敦煌,而阳关、玉门关则是门户和关隘,雄踞此地,虎视丝路,成南北倚角之势,威慑西域,使过往商贾,受其护佑。与此相配合,还大量修筑亭、障、塞等边防设施,塞,就是长城,亭和障都是烽燧墩,大的叫障,小的叫亭,从敦煌到罗布泊长城连绵,亭障不断。戍边的将士们以长城为界,亭障为家,负有垦田生产、打仗保边的双重任务。漫漫漠野时而也激起他们浓烈的思乡之情,名将班超就曾在晚年上书皇帝:“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到了唐初,很长一段时间敦煌都在不平静的征战之中,饱受战乱之苦。关于“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的争夺,形成了拉锯战,敦煌处于重要位置,既是兵站、粮站,又是差役人力的补给站,给敦煌人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也带来了深重的负担,不少人离乡背井逃离出去,敦煌在荒芜中苍凉冷寂下来。这大约就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大背景。
而今,两千多年过去了,岁月驳蚀,我是怀着突突的心跳走近阳关的。历史犹如从未谋面的祖先,太长的时空形成巨大的压力,我很犹豫我的寻访拜谒该从何做起。
阳关,位于玉门关南面,南面朝阳,因而被称作阳关。此时此刻它早已化作了一片废墟,只剩一座烽燧还赫然傲立于墩墩山上,从容不迫地佐证着曾经有过的过去。听人说,那一片废墟其实是个宝地,沙土下随处可以找到古币、古装饰品或兵器的残片。
不过我没有走到跟前,弯下腰去拂去沙土,即使找到什么对我也没有意义。就算我去过了阳关,又能证明什么呢?还是让它继续地永远地埋藏在那里吧,那会使人感到那块土地依然很厚,对它的发掘,除了考古,也许还应该用另外的更好的形式。于是,我只是站在远处默默凭吊了片刻,便随即刻掉头,往北而去。
玉门雄关
幸好,玉门关还在,仍以那么一副姿态巍然耸立着,使你不能不揣度当初那一种横刀立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不远处还有一段旧长城,和玉门关是那样的一脉相承着。
然而,卫青、霍去病去矣,现在这一代守关人叫曹海。
曹海守关自然和古代将士在性质上已经有了根本的差别,他守卫的玉门关,关底已经围上了铁栅栏,像老人一样被保护着。曹海说到一个牧羊老汉,遇到风狂沙猛的天气,就喜欢把羊圈进关里,弄得关里一度积了半尺多高的羊粪。还有狼。所以曹海必须一天几次骑着摩托巡关,摩托车轰鸣的马达声能把狼吓走。
因为没有想到玉门关已经衰弱到如此地步,心里难免很有感触。但它仍然是一座碑,一座挺立不朽的丰碑,记载着一个朝代、一个民族的声威。
曹海很安详的样子。但守关这个职业有意无意还是传承了一些古代的寂寞。方圆上百里的大漠上,通常只有曹海一个人,这里距离敦煌城还有90多公里。曹海的年纪50出头了吧,原本,在敦煌那茵茵的绿洲上,是有曹海一个家的,也说不清这事与守关有多大干系,总之,妻子最终离他而去了,他连告老还乡的退路也没有了。一不做,二不休呗,于是干脆,曹海也就以关为家了。曹海在关下经营起了一个院落,在院里打了一口井,腌了几坛咸韭菜,偶尔进城,再捎回一些日用品。
其实守关又有什么不好呢?曹海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他也交了不少朋友,他会拿给你看他收获到的大把来访者名片和信件,还有外域来访者送给他的美丽的花束。
有了这些,我就可以跳开唐人的诗句认识到一个真实的玉门关了,一个当今的玉门关,耳畔总是不断响着摩托车马达的嗡嗡声,也就始终忘不掉那个活生生的当代守关人。
河洲亭障
认识河州堡,应该说是一个偶然的机缘,起先并不知道“堡”是什么,只看到土墙很厚,足有四、五尺。走进去,里面杂草丛生,堡里有内墙,还有好几个门,可以判断是有过的几间房屋。其间还有过道,形成一个坡直达墙顶,墙顶上有垛口。
当终于知道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亭或者障时,我们便不敢大声说话了,因为这就是古代的边防设施,与战争有关,里面驻扎过古代将士。将士们曾在这里亦农亦兵,在这里回望故里,在这里梦里醉卧,在这里流血鸣金,可是河州堡,还能不能再确切的告诉我们,这些将士,他们坚守了几载,征战了几回?墙上、垛口哪里是他们留下的身影?他们可是而今堡外这一片良田的先作先耕?
想到这些,我们的眼睛便禁不住要在堡内进一步探寻、搜索,金戈铁马的故事有了载体,我们仿佛听到了厮杀声由远而近,看见埋伏在垛口的弓箭手英勇无比,眼前刹时便狼烟四起,烽火连天。
对于现在的我们,借烽火狼烟想象一个古代战争场面也许不是什么问题,可有谁曾经考虑过烽火和狼烟是如何点燃的呢?这在沙漠上,限于当时的条件,既牵涉到材料,也牵涉到技巧,是个问题。
还是将士们想出了办法,他们用一层红柳一层沙土交替着码放起来,堆成堆,既冒烟,又耐烧,又不出大的明火,一有情况,柴堆就成了语言,一处点燃,处处点燃,在大漠上独特而壮观,可以几千里相望不绝,从而争取时间,掌握战机。
这实在是一个创举,相信在世界战争史上都绝无仅有独树一帜,与其说是计策,不如说是智谋,边关疆土在将士们殚精竭虑的守卫下,寸寸如金。而今,古代的将士当然已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残垣断壁的河洲堡更不能不让我们产生一种“都护不来亭障废”的思古之情。敦煌这一方土地,既有作物的芬芳,又有刀光剑影,从那以后我们就不能不总是若有所思,经常徜徉在河州堡附近。
一场大雪过后,我们的脚步发出沙沙少的声音。一只野兔惊恐地从堡里窜将出来,慌不择路,在白茫茫的田野上狂奔如也。除此之外,一切都仍然是那么宁静。当阳光播开云层一点点照射下来,雪地上一片银光闪闪,我们享受着这旷古和平。
游子恋旧禅是什么意思?
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山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诗中水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诗中江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中河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4.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8.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扛晚景〉》)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夏:诗中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荷花。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声。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尽情饮酒。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唐·杜甫《秋兴八首》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落照:夕阳西下。唐·钱起《题苏公林亭》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宿雨:昨夜的雨。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唐·白居易《司马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刘禹锡《秋词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府·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唐·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宫中的台阶。唐·杜牧《秋夕》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唐·来鹄《偶题二首》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不觉;不睡。唐·窦巩《秋夕》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菡萏:荷花的别称。南唐·李璟《浣溪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宋·苏轼《赠刘景文》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冬:诗中冬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忘采纳,十分感谢!欢迎来淘密网看看相关产品,把感叹号改成点.
刘孝先的现存诗作: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