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关于“义”的句子有哪些
论语中有关于“义”的句子有哪些?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
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孔子说:“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
*
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孔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论语里有哪些著名的句子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
【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立志篇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品德篇
1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7、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9、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讲解】......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论语中有关”道德修养”的句子
1、《论语·学而》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论语·子张》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5、《论语·子罕》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论语·述而》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论语·学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论语·里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论语·述而》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主要记录了孔子与他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此作主要为语录体,集中表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等。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语句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埂使用民力。”
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四、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
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以上出自《学而篇》
七、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篇》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八、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篇》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
九、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颜渊篇》
(译文)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辨清昏惑。孔子说:“注重忠信,遵从道义,就能提高道德。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着,厌恶他,就巴望他死掉。既希望他活着,又巴望他死掉,这样(好恶无常)便是昏惑。(《诗经》上说:)‘肯定不会困此得到好处,只会收到相反的结果。’”
十、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子路篇》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十一、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卫灵公篇》
(译文)子张问怎样(使自己)行得通。孔子说:“说话真诚守信,做事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到了落后野蛮的国家也能行得通。如果说话不真诚守信,做事不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在本乡本土,难道能行得通吗?站着时,似乎就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在自己面前,坐车时,似乎就看见这几个......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论语中有关于义的句子吗
《论语》中有涉及“义”的内容很多,因为孔子虽然“罕言利,与命与仁”,但不罕言义。这里摘录一些句子,供参考。
见义不为,无勇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中关于祭祀的句子有哪些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虽蔬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 (《乡党》)
子之所慎:齐,占,疾。
所重,民、食、丧、祭
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
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腾文公章句上》)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嘬之
。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腾文公章句上》)
《子张》篇第一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
《子张》中除“丧思哀”外,还有“丧致乎哀而止
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学而》)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进》)
当孔子患重病时,子路未经夫子同意,组织成立了类似与今天“治丧处”的“臣”。后来孔子病痊愈了,知道了这件事便对子路进行了训斥。“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子罕》)
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学而》篇载“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中有关人格修养的句子
【修养】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中关于“勇敢”的句子
《论语》中有关勇敢的内容不止一处,比如《子罕》中,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为政》中,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中有关“知”的句子(包括解释)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汉书》中的“张释之传”,有一事记载:汉文帝视察圈养野兽的上林苑,问上林尉苑里野兽的数量,十余问,尉不能尽答。文帝颇不满,以为此尉无能,打算撤其职而任用他手下对答如流的“啬夫”。事情后经张释之的一番劝说而作罢。
上林尉不能尽答皇帝的询问,当然可说是“官僚主义”,未尽职守。但他不妄答,不吹牛,仍有其可取处。这使我想起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问题。先哲孔子曾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又云:“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 其基本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知道几分就是知道几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说。这才可谓“知”。
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重现实与人事的。比如,对于神鬼幽明之事他不知,所以他“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尚且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又如何能去从事神怪之事? 孔子于神怪之事付之阙如,避而不谈,意味着既不肯定其有,也不肯定其无。
大智慧如孔子,尚且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不知道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那么中智以下的人当然不可能样样都知道。除了神怪幽明之事外,承认有所知、有所不知,是一种老实的态度,也是最聪明的态度。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成其“有所知”。宋代的大臣吕端,宋太宗称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就是弃“小慧”而就“大智”的一个好例子。《汉书》中张释之为上林尉的辩护,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来立论,从而得到汉文帝理解的。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阶段又听说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说: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对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须的。学人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常言所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其本意正是在于策励学者们不断求索,不断进取。“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即使是在专业领域内,那种自诩或表现为无所不知的“专家”,不仅其学识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怀疑的。
其实,丁肇中教授大可不必说“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可以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 过去,甚至还可以委婉地对学生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太深奥,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但是,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诚恳,没有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也绝没有“卖关子”。丁教授坦......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论语》中关于勇敢的句子有哪些?
*
《论语》中对于勇敢问题是有条件的,反对简单化的莽撞之勇。
*
1 见义不为,无勇也。
*
意思:见义勇为从这里来的,仗义需要勇气
2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
意思;恭 慎 勇 直都是好品质,但是都需要仁礼来维持,不然就有可能变质。
*
3 好勇疾贫,乱也。
*
意思:莽撞而又不甘于自身贫困,是祸乱的根源
*
4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
意思;要做到仁的境界就一定要有勇气,匹夫之勇无须仁。
*
5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
意思:勇与学的关系,学的目的其实也是知礼。如果只知道学习而不喜欢学习,就会很愚笨,如果有智慧而不喜欢学习,就会变得轻浮。
*
6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
意思:有道德的人会把义放到首位。有道德的人只有勇而没有义就会动乱。小人只有勇而没义就会变成盗贼。
*
7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时,孔子回答“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
8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而不为,无勇也。”
*
意思:不是应当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它,这是谄媚。见到正义的事情却没有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
9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
意思:恭 慎 勇 直都是好品质,但是都需要仁礼来维持,不然就有可能变质。
*
10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
意思:有仁德的人必然会有勇气,然而有勇气的人未必仁德。
论语中有关于“义”的句子有哪些: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