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关于雪的诗句
仓央嘉措关于雪的诗句
仓央嘉措诗集经典句子:
1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2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这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3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于是
佛曰:忘却,忘却。
5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6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7
纳木措湖等了我多少年,我便等了你多少年
出生时我就忘了该有冗长的对白,读经文
转着经筒,长跪在羊皮纸托起的文字里屏息
20年前......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赞美佛教的句子
精选关于佛教优美的句子
1. 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2. 谁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千里尽长歌。
3. 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的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
4.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5. 世人嗟叹知音难觅,其实难觅的不是知音,而是一颗平静淡然且自得于世事的心,只愿今生随月共舞,邀月共眠。
6. 幽冥路,忘川河,奈何桥前叹奈何
7. 纵然是七海连天也会干涸枯竭。纵然是云荒万里也会分崩离析。这世间的种种生离死别,来了又去犹如潮汐。
8. 缘来缘去不过梦一场,梦醒了无痕。
9.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10. 世已桑田,心未沧海
11. 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缘尽,知多少……
12.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13.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14. 古琴可定我意,古筝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红尘,古筝看淡红尘。古筝悦耳,古琴悦心。古筝如花旦,古琴则是青衣。
15. 何人独倚明月楼?何人琵琶语凝愁?思如扣,沾衣袖,世人皆云琵琶恼,谁叹曲中忧?
关于佛教优美的句子
1. 生如夏花般绚丽,死如秋叶般静美。逝去的人永载史册,而我们却活着仰望他们当年的辉煌。生生的轮回,世世的错过,仅此而已。
2.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3. 明镜止水皓月禅心
4. 自家有好处,要掩蔽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蔽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 终是红尘人,亦染红尘事。
7.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8. 却是无声遣流年,英雄空冢凋去多少红颜。往昔忆尽无新篇,故园难再留眷恋。
9. 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10. 佛曰: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故此佛曰不可说。
11.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12. 尘世之繁芜,人性之丑恶,爱恨之纠缠,今生前世,不过浮生一梦,梦尽缘散,再无牵挂之理,再无念想之事。
13. 山中已经花发,你可是那山居雅客?
14. 流云千丈堪醉卧,是谁月下独酌。浮生谁能一笑过,明灭楼台上灯火。
15.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性命。
16. 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
17. 岁月随心,终会淡然。
18. 山河一诺,遍踏阡陌,未见浮生能几何。
19. 缘来则去,缘聚则散。。。。。。。
20. 不求与君同相守,只愿伴君天涯路
21. 生生世世的轮回,沧海变成桑田,你在谁身旁。。。。。。。。
22.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23. 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和合,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24. 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25. 此去经年,悲欢离合变,转瞬沧海桑田。
26.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27. 清欢共,紫陌红尘相逢;望苍穹,掠眼繁华谁懂。·。谁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千里尽长歌。
28.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29. 世事轮回,因缘际会,一切皆有定数。
30......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关于佛歌有雪连词的歌
乌兰托娅 - 红雪莲
我走过了你的身旁看到了你的眼泪
我的心里涌起了一股浓浓的柔情
我不愿看到你的泪水再往下流
我决定帮你甩去失意重回到伊甸园
你的笑容让我痴醉让我心里好冲动
你长长的黑发连起了我对你的柔情
你那深情的眼睛让我想起天山的湖水
你那坚强的身影让我坚定了自己的爱心
我来到了你的家门看到了你和你的旧情人
我收回了笑容任那泪水哗哗往下流
我的眼前是黑暗痛苦心绪难以再表白
我收回了写了一夜的情书我收回了我的爱
你来到了我的身旁叫我不要再流泪
你给我了一个甜甜的吻叫我不要再伤怀
你说你需要真正的爱情不是虚伪的表白
我不愿听你的解释说你不是个好小孩儿
有一天你上了天山再也没有回家来
在冰雪过后我找到了你那冻僵的身怀
你的怀中放着为我病中所采下的红雪莲
我知道了这是你
对我最后的表白
禅韵 - 桑吉平措
词:无门禅师 ,桑吉平措
曲:桑吉平措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好来好往好聚首
春去秋来再团圆
苦尽甘来人自省
平平淡淡悟一生
佛教中的“雪山太子”那位知道越详细越好,比如前世今生等等,
与雪山大士同。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释尊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之名。又称雪山大士、雪山婆罗门。以住雪山修行,故有此名。依《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所述,释尊于过去世,曾为婆罗门,住雪山修菩萨行。当时,释提桓因变身为罗刹像,至雪山宣说过去佛所说的半偈,即‘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释尊闻此半偈,心生欢喜,欲闻后半偈,但罗刹谓为饥苦所逼,需食人暖肉,饮人热血始能续说下半偈。释尊为闻后半偈而愿舍身,罗刹乃为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之半偈。既闻此偈,释尊将之书于壁、树等处,然后上高树,投身树下。是时罗刹还复帝释身,于空中接取佛身,安置平地。释提桓因及诸天人皆顶礼于佛足下,谓佛于未来必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尊由于为半偈舍身之因缘,乃得超越十二劫之修行期,而在弥勒之前成佛。
又,类似此本生故事者,有《撰集百缘经》卷四所述善面王本生谭,谓释尊过去世为善面王时,为闻‘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能离恩爱者,亦断无怖畏’一偈,舍身于帝释天所化现之罗刹。《大唐西域记》卷三〈乌杖那国〉条记载,该国醯罗(Hilla)山有如来舍身之故址。
[参考资料]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摩诃止观》卷四(上);《天台四教仪》。
雪山童子的故事
有一位名叫雪山童子的求道者,只要有益於人群的事情,他都肯任劳任怨,牺牲自己,实践种种苦行。因为他的作风如此,所以他能通情达理,看透人生的里里外外。同时,他深知生死苦恼是怎麽回事?所以,不论地上海底有任何宝物,他都不看在眼内,简直把它视为尘土,无动於衷。他心目中只为求道,为了这个目的,他决心不惜放弃财产、妻儿、住宅、仆佣和一切身外物,甚至也不在乎抛弃肉身。他抛弃世上的一切,并非希望到得天上的世界,而只希望专心修道、证悟,体会生命的真正乐趣。
不料,帝释天对雪山童子的求法态度,与决心的程度,深表怀疑。帝释天心想∶
「只要佛陀在世间,芸芸与生就能解除一切苦恼,就能获得无限的幸福吗?事实上,求道者固然大有人在,但可以说绝无成佛的人。虽然,肯发善心的人,比比皆是,但通常稍微周到麻烦,善心也立刻消失,而恢复原态了。正像水中的月亮,随著水面波动而动摇,也如同难於成为名画,而易於毁损的情况一样,善心又何尝不是?发心很难,退失容易。世人也常意志坚决,想要发善心,一旦面临生死的苦境时,善心也就消失殆尽,这是很常见的例子。现在,虽说雪山童子发心苦行,暂时没有苦恼,力求清净,但是,这还不能令人相信。我何妨试试他的决心,就可知他能不能得悟了。因为车子有双轮,才能运用自如;鸟类有了翅膀,才能在天空飞翔。行者又何尝不是呢?持戒是何等严谨,如果行者没有真正的智慧,也虽得有结果。福德与智慧,就如同车辆的两个轮子。再举一个譬喻来说,一条雌鱼的胎内虽然怀有无数的鱼卵,但能真正发育成长的,都微乎其微。同样地,肯发善心的人士,比比皆是,却极少人能贯彻始终。据说纯金要历经三项考验,才能判断真伪,即烧、打、磨。现在,何妨也用这三种大法来考验雪山童子。」
帝释天化身为一个人见人怕的杀人罗刹,从天上降落到雪山。他走到以苦行求道的雪山童子身边站住,雪山童子心无恐惧,辩才无碍,且能沈著地应付来著。
��「诸行无常,就是生灭之法。」
恐怖的恶鬼高声叫喊佛在过去世说的偈文。苦行者乍听这半句诗偈,不禁喜不自胜。就像旅客在深山里失去同伴,惊慌之下。找回了同伴;也像在黑暗中迷路时,再度远到同伴;或像溺海中人,无意间遇到船苹;或像口渴的人,找到了泉水。总之,苦行者内心非常高兴。的确,一切无常,所有生物皆有生灭。这正是自己所要追求的真理,他心想∶「这不是天上的声音吗?」他立刻起立问道∶「刚才那半句诗偈是谁说的呀?」
他虽然左顾右盼,但除了那个恐怖的罗刹之外,不见任何人影。苦行者暗自寻思∶到底谁为我打开解脱三界苦恼之门呢?我实在感激不尽。芸芸众生在生死界上流转,不料有一位触醒的人,说出如此诗偈。芸芸众生之中,有谁能教导我们无上奥妙的佛道呢?谁是生死苦海中的舵手呢?那位名医能医治世人迷妄的疾病呢?谁能说出半句诗偈,将觉悟之光投射到自己内心,而让我心中的莲花盛开呢?举目四顾,除了罗刹,却不见其他人影。
然而罗刹不会说出如此令人感激的话。但若退一步想,也许这正是罗刹说出来的话。罗刹过去遇见诸佛,或曾听过半句诗偈吧?
若行者一想到此,决心要向恐怖的罗刹问个明白。
「大士呵!你曾在那里得到过去诸佛所说的半句诗偈呢?这半句偈文的意思是,前世、现世和来世是一贯,才是诸佛世尊的正确道理。世上所有众生,常常被束缚在心识里,终身在邪恶中渡过,根本不肯听过去诸佛所说的佛道。大士呵!你曾在那里听到这样宝贵的半偈呢?」
「婆罗门呵!你问我这些事,有什麽用呢?我好几天都没东西吃,正处在断食状态裹。每天不分昼夜到处觅食,至今仍一无所获。现在正是饥渴交加,在心烦意乱下,才说出那无聊的句子。你口口声声要那半偈,我那里懂得什麽意思?你不必再与我谈论这些问题了,我只有盼望食物到手哩!」
「大士呵!倘若你能说出诗偈的全文,我将终身皈依你为师父。大士呵!你刚才所说的话,字句不全,道理也不够充份。且只说半偈,为什麽呢?施予世人财产是有限的,惟独教授佛道的利益无穷。我虽然只听到半句诗偈,却足以令我感激不尽。请你再说出下半偈好吗?请你说那后半偈..」
「婆罗门,你的明智令人敬畏。不过,只想到自己的事,未免太自私,我对你说过,目前,我又饥饿又疲倦,没有力气再说出下半偈了」
「大士,你想吃什麽呢?请你快说。」
「你最好不要问这件事。难道一定要从我口里说出来吗?这样可怕的事也许会吓坏你哩!」
「你说会吓死人,其实,这里除了我以外,也没有其他人在场。而且,我什麽也不畏惧,你说说看,到底要吃什麽?」
「我要吃人体的烤肉,想喝人的鲜血。我的道德很浅薄,只知吃人肉、喝人血。无奈,世上的众生除了兼备福德,还能得到上天的各种护卫。所以,我不能以自己的力量去杀死他们,我今天终日找寻食物,才漫步到这里来,到目前为止,一无所获,饥渴交加。」
「大士,我明白了。倘若我能听到那下半偈,我愿意呈献自己的肉体给你吃。纵使暂时保全性命,但死后的肉体,也会任由狼虎和鸟鹰等吞食。结果也得不到任何福报。倘若我能够求法悟道,我愿意舍弃这污秽的身体,换得洁净之身。」
「难道你真想舍弃自已的肉体,换得仅有八个字的下半偈吗?肯舍弃自己的肉体,说出来任谁也不相信。」
「你真是孤陋寡闻。如果舍弃瓦器,能够获得七宝,那谁都乐意舍弃瓦器。我一直想舍弃污秽的身体,以换得佛身。不料,你都不肯相信我所说的话。我就举出伟大的证人来让你瞧瞧。大梵天王、帝释天和四天王大概能给我做个见证吧?此外,兼备天眼的众菩萨也能给我保证吧?利益众生的诸佛也能给我保证吧?」
「既然你这麽说,我就姑且相信你了。倘若片你肯把自己的肉体呈献给我,我就说出那后半偈来。」
雪山童子听到罗刹的话,内心又燃起求道的希望。接著,他脱下身上的鹿皮衣服,铺成一个法座,恭恭敬敬地对罗刹说∶「请您坐在这要吧!」然后,自己合掌跪下,求他说出后半句诗偈∶
「现在就请您说出那后半偈。」
这时候,罗刹很严肃地说出了那后半偈∶
��「灭了生灭,才能享受寂灭。」
接著,罗刹反而催促雪山童子∶
「婆罗门,你已经听到诗偈的全文了,你算是如愿以尝了。那你就得守约,快把肉体献给我了。」
雪山童子听到那后半偈,更是无限欢喜。
「在生灭无常的世上,只要飘泊於生与灭的对立上,就不能获得真正的安心与满足。只有超越生灭两者,处在没有生与灭等烦恼的绝对泣境界里,才有真正的快乐,和真正的觉悟。」
虽然,雪山童子恍然觉悟,也不惜要献出自己的肉体,但他稍后一想,这样一死,即使自己毫无怨言,但对世人却没有好处。於是,他想把这首诗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永远流传世上。不论身远的石头或墙壁,树木或路旁,就伸手所及,立刻写下这首诗偈,再著衣爬到树上。树神不懂他为什麽爬树?就问他∶
「你要干嘛?」
「我抛弃自己的肉体。已经获得一偈。」
「只为了一首十六个字的诗偈吗?这首诗偈真有如此价值?」
「那是相当宝贵的诗偈。虽仅十六个字,却是贯通前世、现世和来世等三世的诸佛教理。我为这个法而死,既不为名声、利欲和财产,也不想做转轮圣王、帝释天或大梵大王。惟一期待的是,利益世上的一切众生,仅此一念,而舍身於此。」
他果然守约,为了这半偈,不顾一切从树上踪身跳下来了。
但是,他的身体尚未著地以前,突然觉得有个柔软的东西,在半空中捧住他。
原来,那个恐怖的罗刹恢复帝释天的本来面目,本著佛心接住他,并将他轻轻放在地上,然后恭恭敬敬地站在面前合掌,衷心赞叹∶
「你才是真正的菩萨。对於世上的芸芸众生,以及在迷妄中不能得悟者来说,正需要佛陀的正确教义,我所以敬爱佛的教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请您听我由衷的赞叹。将来开悟时,请您度我。」
当时为了这半句诗偈,而不惜舍弃生命,苦行求道的雪山童子,正是现在的释尊。这种为了半偈而奉献生命的态度,正是学佛者的最佳典范。
《大般涅盘经第十三》
人离世时下雪佛教有何解释
全世界每天都有人离世,每天都有地方在下雪,人修行了离世就可以掌握自己所去的方向,修行好的没有不等寿终都可以随心所欲的离开这个世界,生死跟下雪没有关系。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经意的夜晚
【问佛·仓央嘉措】我问佛 :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经意的夜晚?佛曰: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美丽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问佛 :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
佛曰: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经意的夜晚 ?
佛曰: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
佛曰: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我问佛: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
我问佛: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我问佛: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我问佛:何谓之根?
佛曰:不可说。
我问佛:你多大 ?
佛曰:我就算一岁,我也是佛,你就算100岁如果固守自己的心灵那也是人
我问佛:世事本无常是什么意思 ?
佛说:无常便是有常,无知所以无畏 .
我问佛: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曰: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
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
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我再拜无言,飘落,坠入地狱无间 .
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 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
我信缘,不信佛 。缘信佛,不信我 。
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盘.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 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 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将生命结束在爱人面前,瞬间的痛苦,永恒的幸福,无法抵挡的诱惑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佛曰:“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如此的放不下,实在有违做人之道。
佛曰:少欲,则少烦.
佛曰:出口即错。
人曰:说错即对。
佛曰: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
人曰:人在莲台上,不动即佛。
佛曰: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动即亡。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 。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 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我也解释不好。但只觉得此段话与《金刚经》里的内容 非常吻合。不妨看看,也许就会心领神会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语言、文字又何尝不是!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 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 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 万物皆不变。
【不可说】: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故此,佛曰不可说。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纵有弱水三千,只取其一瓢饮.
佛曰:凡事太尽,则缘分势必早尽。
佛曰:一切皆有因果。
佛曰:欲海无边。
佛总是佛,佛重视禅,佛曰乃禅曰,佛道乃禅道,悟佛乃悟禅。
我说:我情愿做红尘路上一颗忧郁的石子。
水湄,绿堤,枫桥。
一潋柔波,撩了风动,软了尘心。
你说,前世我们约定,
在紫藤花铺香的月晚,我们相见。
紫藤花……地老天荒!
长相守,意悠然,纤指冰弦,琴瑟永合。
愿十年渡,百年枕,千年缘。
佛曰: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
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 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佛曰: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你们只有思之苦,无姻之缘,未看破红尘方为上岸。
我说:我仍愿做红尘路上一颗忧郁的石子.
莫愁湖,风寒轻拢烟雾...
长亭路,目断不知归途...
碎香,凝寒露,心仍执着。
于是 ,佛曰:苍生难渡 ……
我问佛:为什么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 来自轩
我问佛
--仓央嘉措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佛家说的"禅"是什么
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坐禅此一法,乃修行必经之路。何为禅?‘禅’不是中文,是梵文Dhyana之简称,此云‘思惟修’,亦云‘静虑’。由于中国人喜欢省略,而谓之‘禅’,故有‘坐禅’或‘打坐’等名词。顾名思义,‘打坐’是要坐,坐著为什么?为摄心。一般人虽然坐在那里,但心不在焉。心到何处去了?打妄想去了,忽然而东,忽然而西,忽然而南,忽然而北。不用花钱便坐上火箭各处跑,妄想纷飞,不容易控制。
人为什么没有智慧?就因为心到处跑。人为什么一天比一天老?因为心各处驰逐。比如一部新车子,你乱去驾驶,必定用很多汽油,且又浪费很多汽油,结果车身及件都产生很多毛病,把车子弄坏。人的身体亦同此理,你若不懂好好管它,让它任意到各处跑,也必定浪费很多汽油。什么是汽油?就是你宝贵的精神。不管你添多少汽油,也把它耗费了。像人天天吃补品,说有营养能补助身体,可是你若不懂珍惜自己的精神,到处外驰,则吃多少补品也补不了所丢掉的精神。所以谚云‘制之一处,无事不办’,必要把心收摄回来,使他定在一处,才不致浪费精神、透支精神。比如你懂得开车,不使它横冲直撞,则不会遇到意外,而车子也能用很久。同理,人的身体若懂得修养,则身不会老,且不会死。
拈花示众以心印心
参禅,乃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所传之微妙心印法门。迦叶祖师当时明白佛的意旨,遂破颜微笑,自此佛祖心印法门便有得传承。本来迦叶祖师已一百多岁,且他修头陀行,常抖擞精神用功,不会随便笑,这次微笑,是因为他得到佛陀‘以心印心’之表示。
静虑才能够有禅
禅,翻译为静虑,因为你静虑才能够有禅,你若不静虑就没有禅。定,就是不动的意思,不动就是定,你若动了就不定。
‘禅悦为食’,‘禅定现前’。你修道打坐,坐禅,坐禅,禅要坐;你坐,才能功夫现前。不是一打坐就睡觉,这不是坐禅,是睡禅。睡不是禅,睡也不是定,禅不可睡。禅定乐,在一入定的时候就和睡觉不同。睡觉时,已经失去你的灵知灵觉,没有知觉性,糊糊涂涂睡著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了。入定就是端然正坐,他坐得腰非常的直,头也是直的,不会低头,不会歪歪脖子。
怎么叫定力呢?定有个力量,这个力量就支持你的身体不歪不斜,不前俯,不后仰,这是得到禅定了。定里边就有一种快乐,这一种快乐是说不出来,没有法子形容,就是超过思虑,超过你心所思虑的,所以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得到这一种禅定的乐。这种乐,也是继续继续不断的快乐。
你有了禅定的乐,就生出了一种勇猛精进心。这不是普通的勇猛精进心,是一种大的勇猛精进心,当中有大的禅定快乐。这一种勇猛精进是很坚固,很有力量。这一种力量是没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挡得住它。
思惟修减少妄想
坐禅又叫‘思惟修’。从此三个字观之,坐禅不可能没妄想,一定会有妄想,如水波浪。为什么水里有波浪?因为有风之缘故。我们坐禅,为什么打妄想?因为自性里犹存虚妄,虚妄如风,妄想就如水中波浪。
现在打坐要‘静虑’,就是要停止妄风。‘思惟修’,即是要减少妄想,停止心里之波浪。‘静’,即是令它不动,‘虑’,即念虑;念虑不起,能生定力。定力生出,久而智慧现前;有了智慧,能照了诸法实相,即‘一念不生全体现’。静虑到极点,一丝妄想也无,便能入定,而本有智慧现前,才真能明白做人之根本道理,不被外物所动摇,外面的万事万物不能动摇你的心,才算‘如如不动,了了常明。’此时,称讥苦乐利衰毁誉,这八风皆不能动摇你的心。
人称赞你、讥讽你;你若遇著苦(逆)或乐(顺)境,仍然保存著「顺逆皆精进,苦乐不动心。’的态度。利,是利益自己的事;衰,令你损减之事;毁,是毁谤;誉,是赞誉。能够‘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不被八风吹动,就是‘思惟修’、‘静虑’的表现。不为外物所摇,才能明白怎样打坐。
顿悟无生知见力
参禅即是心念不动,是为之‘静’。禅门是向上一法,单刀直入,离开心意识参,因此说‘了却心’。这个‘心’也包括‘意识’活动,要把这种种的妄心活动停止,方为之静虑。如此,则‘顿悟无生知见力’,获无生法忍,证得‘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
1. 暖:是坐到有点暖气。
2. 顶:功夫已达到顶点。
3. 忍:这时很难忍,但仍然要忍可于心。
4. 世第一:成为世出世之大丈夫。
欲证得此四位,先要懂得如何静虑,即是不动心意识。我们的思虑如水波浪,不能静止。坐禅是要心意识之念虑不动摇,使它自然停止。止了,就是静虑;静到极点,便生出智慧;生出智慧,便会发光。所谓‘静极光通达’,也即是‘顿悟无生知见力’。能够了却心意识,得到无生知见力,才能开大智慧。
为什么佛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过一个字 湖心亭看雪
诸法空寂,本来不生不灭,不可说;佛依众生智慧、机缘,勉强说法,说四谛、十二因缘等等,都为接引众生入寂静之法,故说佛所说法,都是权宜之法,故说佛实无所说。
仓央嘉措关于雪的诗句: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