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形容用价值相等的事物做为赔偿或补偿用

形容用价值相等的事物做为赔偿或补偿用

形容用价值相等的事物做为赔偿或补偿用什么成语

抵偿 [ dǐ cháng ]

基本释义

.以价值相等的事物赔偿或补偿。

明 焦竑 《玉堂丛语·献替》:“ 孚敬 以为 延龄 杀人抵偿当,而坐之反,族,不可。”《红楼梦》第一一八回:“连日在外又输了好些银钱,无所抵偿,便和 贾环 借贷。” 郑振铎 《序》:“ 宙士 遂创造了女人,用以给苦恼于人间,以抵偿‘火’的恩赐。”

跟补偿有关系的4字成语

要看语境用词,相关的是:如愿以偿,补苴罅漏,称心如意,天从人愿等。

如愿以偿 rúyuànyǐcháng

解释: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

例句:他终于如愿以偿 ,考上的北京大学。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补苴罅漏 bǔjū-xiàlòu

解释: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赏析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小时候,奶奶常在我耳边唠叨:“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啊!”,当时岁数小,弄不懂,总觉得“草窝怎会比得金窝银窝呢?”后来,岁数大了,阅人间风景无数,终于明白了到这句谚语蕴含的人生哲理:金窝银窝再华美富贵,终究是别人的,想来草窝虽简陋清苦,却实实在在属于自己,与其羡慕别人的幸福,不如珍视我们现在的拥有。

人生于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与幸福。然而,有些人只是一味心醉神迷于别人的拥有,而唯独对自己的拥有视而不见。总觉得别人的花园百花齐放,别人的天地风光无限……于是,在仰望别人幸福的时候,在奢求别人幸福的时候,很多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不经意间,悄悄流失……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诗人年轻英俊才华横溢,他有美丽体贴的妻子和聪明活泼的儿子,他写的每一首诗,人们都争相传诵奉若经典。但他整日里却闷闷不乐,脸上没有一丝笑意。这一天,诗人为了寻找灵感,独自来到密林深处,在一条清澈的小溪旁,他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天使。天使见他愁眉不展,忙问︰“你为什么不快乐?我能帮你吗?”诗人痴痴望着天使说︰“我过的不如我的朋友们快乐,你能给我幸福吗?”天使听了,想了想说︰“我明白了!” 然后悄悄地从他身边“拿“走他拥有的一切——妻子、儿子、容貌、才华、财产……而后天使飘然而去。一个月后,天使来到人间,这时漫天飞雪下得正紧,诗人衣衫褴褛,蜷缩在一座破庙前,正被寒冷和饥饿撕咬着……天使把他原本拥有的一切又还给了他。半个月后,天使去看诗人。这次,诗人一手揽着妻子,一手拉着儿子,满脸明媚的笑,他跪下叩谢天使说:“感谢你让我回归了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就是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快乐!

每个人拥有很多,只是你不曾发现、收集和珍视。哲人无忧,智者常乐,并不是因为他们所爱的一切都拥有了,而是所拥有的一切他们都爱。愚人的快乐很远,而智者的快乐很近,近在一句话、一杯茶、一朵花,一片云。珍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这则谚语给我们的启示,珍视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

其实,苛责真是一种自我折磨。总会有人为物欲横流的社会所迷惑,乱花渐入迷人眼,这其中,保持着清醒,“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原来我们手边拥有这么多,想来,真是快乐的事。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中国有个成语叫“敝帚自珍”,意思是对家里用旧的破扫帚都格外珍视,舍不得扔掉。后来,这种现象又多了个通俗化的说法,即“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我们经常在爷爷奶奶辈的家里发现来自各个年代的“文物”,从发不出声音的熊猫牌收音机,到几十年没转过的飞人牌缝纫机;从少了个橱子门的民国破家具,到缺了个轱辘的飞鸽自行车,不一而足。可以说,敝帚自珍成了这一代人生活习惯的代名词。

关于敝帚自珍,古人有着更为“恶毒”的讲解。

从前有个抠门的财主到朋友家赴宴,酒足饭饱之后回家。路过一条小河的时候放了一个屁,财主心想,这个屁可是一肚子大鱼大肉的产物啊,可不能浪费,于是,他挽起裤腿和袖口,跳到河里,开始捞自己的屁。旁边一个老农看见财主在河里捞东西,以为河里有什么宝贝,也跳进河里捞起来。捞了半天,老农什么都没捞到,悻悻然要离去。财主看到老农要走,就问他:“你捞到什么没有?”老农骂道:“我捞到个屁!”财主立马就急了:“那是我的屁,赶紧还给我!”

故事中对抠门财主的讽刺可谓入木三分。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有敝帚自珍的心理呢?是单纯因为老年人抠门吗?也不尽然,虽然老年人普遍不舍得扔掉自己用不到的甚至坏掉的老家当,但是舍不得扔归舍不得扔,看到街上如果有破家电破家具等“破烂”时,没有几个人会将这些东西捡回家,即使这些废品比家里的还要新。财主也是如此,他虽然非常抠门,连个屁都不舍得给别人,但是如果别人放个屁给他呢?估计他立马就躲得远远的。其中的道理,也许就是,“别人的屁是臭的,自己的屁是香的。”

为了证实这种“敝帚自珍”心理的普遍存在,行为经济学家们进行了一个实验。

实验的参加者被分为A、B两组。给A组每人发一个杯子,告诉他们这个杯子完全归他们所有,他们要做的就是在现场将杯子以某个价格卖掉或者将杯子带回家。

B组,可以选择一个相同的杯子或者选择一笔钱。

实验结果非常有趣:A组中选择将杯子卖掉的人,平均卖价是元;B组中选择还要钱的人,为一个杯子钱的平均要求数量仅为元。这说明,自己的杯子是贵的,别人的杯子是便宜的。

还有另外一个相近的实验。

将实验的参与者分为三组。初始时,第一组每个人都拥有实验组织者给他们的一个咖啡杯;第二组每个人手中有一个400克的德芙巧克力;第三组每个人都是“两手空空”。第一组的实验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可以用手中的咖啡杯来交换400克的德芙巧克力,也可以不做任何交换,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第二组的实验参与者,可以用手中的德芙巧克力来交换咖啡杯,抑或保持手中的德芙巧克力不变。第三组的任务,则是从德芙巧克力和咖啡杯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最终手中拥有的物品

组别咖啡杯德芙巧克力参与人数

第一组:用咖啡杯交换德芙巧克力89%11%76

第二组:用德芙巧克力交换咖啡杯10%90%87

第三组:从德芙巧克力和咖啡杯中做出选择56%44%55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第三组的实验结果。第三组的初始状态为“两手空空”,可以充当比对组。实验结果显示,在没有任何外加条件的情况下,有56%的人选择了咖啡杯,有44%的人选择了德芙巧克力。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还是可以通过这一点认为,本实验选择咖啡杯和德芙巧克力作为实验物品是合适的,两者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不会影响到后面比对实验的可信度。

需要说明的是,实验参与者的选择和分组是经过严格选择程序的,可以确保这些实验参与者之间的收入状况、财富状况和对实验过程的理解程度都是相似的。在看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实验结果之前,设想一下,既然咖啡杯和德芙巧克力是两种差异比较小的物品,根据经典的偏好理论,即人们的偏好是一致稳定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的选择结果也应该接近56:44这个比例。

但是,实验结果却和这种预测有着相当大的出入。数据显示,第一组中绝大多数人——89%的人,选择了咖啡杯,第二组中有90%的人手中的物品为德芙巧克力。联系到他们各自的初始状态:第一组每人手中均为咖啡杯,第二组每人手中均为德芙巧克力。这说明,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实验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受到了他们初始状态的影响:两个小组改变自己现状的意愿并不强烈。他们偏好的确定不再独立于交换的方向,不同的交换方向得出了不同的偏好。这表明他们在决策过程中,赋予自己所拥有东西的权重——第一组是咖啡杯——和未来所可能得到东西的权重(对于第一组来说,是德芙巧克力)并不相等,确切地说,他们现有的物品被赋予了更高的权重。这个行为经济学原理,就是在1980年由萨勒发现的禀赋效应。

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这个现象被称为“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此之前,传统经济学认为人们为获得某商品愿意付出的价格和失去拥有的同样商品所要求的补偿没区别,也就是说,个体作为买者或卖者的身份不会影响他对商品的价值评估,但禀赋效应理论否认了这一观点。

回顾前面刚介绍的“损失厌恶”原理,我们就可以用这一原理对“禀赋效应”做出准确解释:以前面的实验为例,由于A组的成员已经获得了一个杯子,他们的“参照点”被设定在“我拥有一个杯子”上,将杯子卖掉,就意味着将要发生“损失”。而B组实验者的“参照点”,则是“我没有杯子”,选择一只杯子意味着“获得”。A、B两组成员所要求的“补偿金额”的差距,说明了等额度的“损失”和“获得”在人们心中不同的“价值分量”:人们对于“损失”的心理感觉是要比等量的“获得”更为强烈的。

形容用价值相等的事物做为赔偿或补偿用: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