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古代关于德治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古代关于德治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古代关于德治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建议你查询一下《论语》和《孟子》,你所需要的名人名言应有尽有。

15句关于孟子的名言:德治篇

15句关于孟子的名言:德治篇(怎样以德服人)

孟子的名言精选之:德治篇(原文及翻译)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批驳杨朱、墨翟。 孟子一生名言无数,下面精选孟子经典名言供广大孟子爱好者欣赏。

(梁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梁惠王上)

【译文】 “(梁襄王)突然向我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得到安定?’我回答说:‘天下统一就会安定。’他又问:‘谁能够统一天下呢?’我回答说:‘不喜欢虐杀人民的国君,就能够统一天下。’他又问:‘那谁会来归服他呢?’我回答说:‘普天之下的人民没有不会归服的。’”

【原文】孟子曰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公孙丑上)

【译文】 ( 孟子说)如果取得方圆百里的土地,并且(由他们来)统治这里,他们都能够使各国诸侯来朝见、统一天下;要他们去做一件不道义的事、杀死一个无罪的人而换取天下,他们都不会去做的。这就是他们相同的地方。 更多孟子的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原文】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

【译文】 (孟子说:)采用强力去压服别人的,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他们只是力量不够而已;运用仁德去使别人自愿归顺的,他们就会心悦诚服地追随你。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公孙丑下)

【译文】 孟子说: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三里见方的内城,七里见方的外城,敌人包围并攻打它但不能取得胜利。但是仍然包围并攻打它,那一定是得到了合乎天时的战机;如果仍然不能战胜的话,那就是这个战机不及地形更为有利。城墙并不是不高大,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盔甲并不是不坚硬锋利,备用的军粮也不是不充足;守军弃城逃走,那是因为地形虽有利但不如人心一致更有力呀。

【原文】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下)

【译文】 孟子说“……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也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戚朋友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民都会归顺他。用天下人民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亲戚朋友都背叛的人,那么,君子要么不打仗,打仗一定会取得胜利。”

(【原文】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滕文公上)

【译文】 (孟子)说:“各种货物质量不一样,这是事物的本性;有的相差十倍到百倍,有的相差千倍甚至万倍。您硬要卖相同的价钱,这是要搅乱天下啊。让粗糙的鞋子和精美的鞋子卖相同的价钱,人家怎么会做这种蠢事呢?按照许先生的道理,那等于是带着大家都去做虚伪的人呀,还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原文】孟子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离娄上)......更多唯美的句子:www.weimeidejuzi.cn

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格言警句

国内的不知道!但是圣斗士里面有那么一句话就神威如狱,神恩如海。领会精神的话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合格的共产党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面对思想多元的社会,共产党员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我认为新时期共产党员可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起码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爱国情怀

普遍意义上讲,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公民就要有国家意识,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国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权意识。党员要有国家意识、公民意识,要对自己国家的主权肩负一定责任,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安定、民众的安宁,建立在国家政权的和谐稳定上。如果国家的政权动荡不宁,人心惶惶,则国将不国。所以,爱国应当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一方面需要国家的领导层和各级政府机构建立和运行一套社会管理和治理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每一个公民来服从它,维护它,共产党员应当作出表率。

2.尊严意识。国家的象征具有尊严。比如国旗、国歌,都具有尊严,应该对她敬重。共产党员应当熟悉国歌歌词,会唱国歌,在需要唱国歌时应当清晰地、认真地颂唱,不唱或不认真唱,应当视为不敬。对国旗要敬仰,爱护。胡锦涛同志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看到国旗标签落在地上,弯腰捡起,很让人感动。每一个党员都需要有这样的意识来要求自己。国家的历史也是有尊严的,历史不容篡改。有些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肆意歪曲和篡改历史,这也是不可容忍的,是在损害国家尊严。共产党员应该理直气壮地予以制止与纠正。

3.形象意识。个人的任何形象都与国家形象有关,爱国就要注意维护国家形象,就要从我做起。我们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为自己的国家树立良好的形象,不卑不亢,亲善和睦。

4.贡献意识。爱国就要为了国家的富强和美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劳动。爱国是无私的,为了祖国可以贡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爱国者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以爱国之行表达爱国之心,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二、法治观念

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有法治观念,共产党员尤其要树立法治观念。共产党员要做知法、懂法、守法的模范。党员率先垂范,有助于带动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的氛围。

共产党员应懂得:法无情、法无私。中国人很讲人情,很懂得关系学,在一定程度上讲有利于社会和谐。但是人情与关系的泛滥,冲击了原则,动摇了法律,就会对社会造成灾难。所以人情与关系的运用应当在“法”许可的范围内。不应用人情和关系来与法做商量和交换。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法无情”的观念。其实法是护情的,有些以人情和关系来动摇法的做法实际是要以一己之利、一己之情来伤害大众或者别人的利和情。法是在大众情感基础上建立的,只有执法无情,才能保护大众的利益,顺乎民意。

法无私,是共识。徇私枉法是犯罪,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是看共产党员能否做到执法无私。国家的组织人事部门、安全部门、保密部门等重要岗位要求工作人员是共产党员,就是觉得共产党员觉悟高,执法无私。

共产党员除了要守国家的法,还要守党规党纪。中国的特色就是把党建设好,国家才能治理好。所以共产党员除了要懂法守法外,还要严守党规党纪。当一名共产党员,就要甘心多受一份约束,这是信仰。

三、传统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突显其有利于时代的精神价值。因此,共产党员要懂得和传承中华美德。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很丰富,主要有:

1.孝。“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都必须要履行的义务。从古至今,我国就有许多孝感天地的例子。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我们身边孝敬父母的例子很多很多,有久病床前伺候公婆的好儿媳贺玉娥;有四年如一日伺候多病姥姥的9岁少年刘允墨……他们的事迹感动社会,感召世人。

2.善。何谓善?首先,要明善理。《弟子规》有言,“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目的就是每个人都要明白行善的道理,大家一起努力,共建一个有道德的社会。其次,要行善事。明善理之后,就要做善事。再次,要做善人。明善理,行善事,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做善人,提升自我修养和人生境界。何为善人?往小里说是要有仁爱之心,尽可能地同情、关爱和帮助他人,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往大里说就是严于修身,严于律己,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还要严于用权。要努力守道义、守定则,利社会、利天下。从行动上讲,做善人就是要从我做起,从孝敬父母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友善既是个人美德,也是重要的公民道德规范。从价值观的角度看,一个人是否做到友善,关系到社会成员之间是否融洽,关系到整个社会是否和谐。倡导友善,就是认识自己、珍爱自己;倡导友善,就是鼓励人们更多地理解别人、包容别人;倡导友善,就是化解社会心理失衡,增强社会凝聚力;倡导友善,就是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

3.勤。“勤”,是指做事尽力,不偷懒。古人以“业精于勤,荒于嬉”,“当官者一日不勤,下必有受其弊者”等名言警句来说明“勤”在职场、官德中的重要性。宋代理学家真德秀曾在《西山政训》里提到:“何谓四事,日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是也。”由此可见,“勤”同廉洁、爱民、公正一样,是古往今来官员们的为官之道、执政之要。因此,党员干部做工作要以“勤”为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4.俭。“成由勤俭败由奢”,一句古语道尽了中华历代家门兴旺、国家富强的真谛。

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穷困中的中国人渐渐在发家致富中挺直了腰杆。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一部分人在富裕之后竟丢掉了原本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逐渐养成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态度,攀比风、奢靡风日盛。

2013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上任后,针对奢靡浪费的不良风气,迅速在全国各界吹起一股“反四风”的清风。紧接着“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出台,“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和“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的要求相继出炉,“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不安排接送”等种种举措切实涤荡了腐败浪费的污流,“勤俭兴家、奢靡误国”成为引导社会各界的共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创新与包容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不创新不会进步,不创新则被淘汰。在知识爆炸、本领恐慌的竞争时代,能力素质越来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过去,我们衡量一个党员,只要肯吃苦、能奉献、道德好,就是好党员。而在今天,仅有这些还不够,作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要有好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还要有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国的能力,这就需要创新。

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要能够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共建亚太伙伴关系。李克强总理提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中国永远做开放、学习、包容的大国。包容不但要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掌握新技术,并且还要理性对待不同的思想、观念,礼貌对待矛盾的思想与观念。在学习和包容中丰富强大自己,从而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本色。

五、对党的绝对忠诚

如果一个人入党不是功利思想驱动,就应当是信仰所致,就应当对党绝对忠诚。现在因为时代发展的特点,也因为敌对势力的攻击,确实存在信仰危机。这时更需要共产党员表现出对党忠诚。忠诚不是盲目的,是出于对我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忠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绝对服从党的纪律、决策、决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毫不保留地通过正确渠道和方式对党的方针政策、决策决定、组织和负责人提出批评与建议,充分行使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参考:[epaper.sxycrb.com]

古代关于德治的名人名言有哪些: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