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有哪些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好

有哪些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好

有哪些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好

廖一梅的《悲观主义的花朵》;

昆德拉的小说;

《罪与罚》《人性的枷锁》《不存在的女儿》;

《心灵的焦灼》 茨威格。

有哪些心理描写很精彩的小说值得推荐

年少情事

作者: 琴瑟

简介:

因为害怕而弃舍,因为思念而回首,因为痴情而拼搏,因为相爱而相守,纠缠许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请问谁有鉴赏小说可以从六大方面着手,分别指什么

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一) 小说的基本常识

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2、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3、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4、小说的叙述方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

(二)小说的特点

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

(三)高考命题要点

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 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 6.分析写作技巧

一、小说情节的把握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一)高考中有关小说情节的命题指向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2、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3、对情节的高潮部分或结尾部分作用的理解;4、小说在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使用;5、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6、情节的合理性探究。

(二)小说中情节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安排的方式及作用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5、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小说因素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四)分析小说情节的入手方式:

1、抓住场面;2、寻找线索;3、理清小说的结构。

(五)分析小说情节时的注意事项

1、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2、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六)情节安排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七)回答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回答从情节的角度设题的题目,首先要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然后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再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二、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一)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二)高考中有关小说人物的命题指向

1、小说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

2、根据文章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三)赏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4、从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入手。5、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入手。

(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

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

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人物描写的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

环境往往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从而显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小说《乌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就为我们提供了主人公乌米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她无助的处境,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3)从分析情节入手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根据情节分析人物性格要注意四点

1、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2、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3、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4、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4)从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入手

许多小说作品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08年江苏高考卷所选小说《侯银匠》,虽然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可是小说的主要文字却是写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全面总结出侯菊的形象特点。再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周围的人各是怎么看她的。

(5)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入手

无论是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是人物的历史命运,小说作家往往要在其中寄寓他对生活的审美理解和审美评价。因此作者对小说中某个人物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某个人物评价的语句 对我们把握人物形象来说很重要。

高考中人物形象题答题思路

1、总体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2、具体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列举文中哪些信息体现了这一特点。

3、得出全面完整的结论。

例如2008年广东高考卷第17题答案

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总体概括)。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但对父亲,她虽不理解,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具体分析)。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得出结论)。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一)高考中有关小说环境的命题指向

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

3、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 。

(二)环境的分类及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其作用是: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其作用是: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

(三)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某某段落具体描写了……的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的气氛;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烘托了某 人……的性格特点;揭示出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作品主题的挖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一)常见题型: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二)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三)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

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3、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四)归纳小说主题的方法和答题思路

1、抓人物形象; 2、抓情节发展; 3、抓写作背景。

如《孔乙己》:通过对断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写(情节),刻画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形象),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五、小说的语言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根据词语、句子的含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

(一)常见题型有: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二)小说对语言的要求

1、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 、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2、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3、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4、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三)语言类题目解题思路

从三方面入手:

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2、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3、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答题时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六、小说的表达技巧

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 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的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一)表达技巧常见题型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二)在解答这类题目的过程中要了解以下一些知识:

(1)、表达方式方面的知识

1、描写的角度(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2、人称运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3、明确各种描写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4、不同顺序的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2)、结构方式方面的知识

主要包括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等。

(以下重点谈论小说在开头和结尾方面的结构技巧及效果 )

小说的开头方面

常见的是设疑法(又称悬念法):作用是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如《睡美人》,小说一开头就说女A角失踪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造成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女A角为什么突然失踪呢?从而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②引出下文的情节。因为女A角的突然失踪,才有下文女B角的上台演出。③突出人物形象。女A角故意失踪,是为了让贤,从而表现了女A角善于发现人才、想方设法使用人才的美好心灵。④揭示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女A角故意失踪的故事,告诉人们要了解、重用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如《界河》,如果去掉结尾有什么作用?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到:“请再写几个。”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小说《书法家》)

分析:在省略号中全篇结束,但是可以看出这位书法家并非真正的书法家,讽刺了当今官场的一些丑陋现象。它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3)、表现手法方面的知识

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

(三)表达技巧类题目的答题模式

第一步:小说用了什么方法(辨明指定语句所运用的是何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第二步: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第三步:有何效果或作用(指出此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小说的心理描写注意哪些

以人系事,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

1心理小说的情节叙事简单,事件平凡朴实,大量的心理描写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复杂性格。如于连性格中的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多疑与敏感、感性与冷静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点都通过心理描写刻画得淋漓尽致。安娜的情爱与母爱、反抗与激情的性格冲突在心理描写中也得到充分表现。

2 心理描写从属于情节

19世纪心理小说依然存在一个情节框架,心理描写依附于情节,不具独立性。情节触动、引发了心理描写,并把心理描写串连起来,体现了传统小说叙述的线性因果关系。它不同于现代心理小说独立存在的意识流描写。

3情节心理化

心理小说中的人物经历和心理描述互为层次,有机结合。情节好似引河,心理描写好似水流,它盈满河道,充畅情节,构成了以心理描述为主的叙事结构。情节心理化通常表现为三种情况:引发式、插入式和夹叙式。引发式是以一个很小的事件为引子,以此引出大量的心理描述。例如于连握住德·瑞那夫人的手的细节,引出于连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插入式是在心理叙述中插入现实描写的细节。例如对爱玛不堪忍受乏味的家庭生活的描写。夹叙式是一边叙述情节,一边心理叙述,叙述引出心理描述,心理描述又带出情节。例如《红与黑》第43章对于连和玛特儿爱情关系的叙述,既是叙事,又是心理描写。

求关于一些关于主角心理变态的小说

快点阅读里的男神穿成我儿子

里面的男主女主全是变态。。

女主学的专业是。。。

总之变态恐怖加搞笑

。。

怎样描写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

人物的心理活动,是要写出来的。当时他处于什么环境,会有什么想法,是愤怒,是高兴,是欣喜,是没感觉,或者是喜忧参半什么的,这都要靠作者本人换为思考,然后,适当的写出来。。与此同时,这还要通过一些面部表情,或者是行为举止,加以辅助,这样才能更生动。。。譬如,嘴角抽搐,脸色一暗,眼中有一道莫名闪过,面色一阵古怪,嘴唇蠕动着,嘴唇哆嗦着,长眉一轩,浑身颤抖……反正一大堆了,需要日积月累。。。嗯,呵呵,加油了。。。希望你看完这些后,能够浑身一颤,茅塞顿开。。哈哈。

怎样才能细致生动的描写小说人物心理

多看别人的小说,多练习写作,最好准备一个素材库,小说集,当参考。

而且要看你的小说是为你自己而写,还是为读者而写。

有些小说满足的了作家本人的心,却满足不了读者的心。

有些小说满足的了读者的心,却满足不了作家本人的心。

推荐一些描写人物心理的书 专业书、散文、小说都行

推荐你一本书

《红与黑》

关于于连的心理描写,非常到位 ! 朋友 那是一个盛夏的晚上,我下楼去散步,碰见了我的原来的好朋友武文斌。我们俩有很长时间没见面了,所以一见面便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他突然问我;“毛毛,你能做几个俯卧撑?”我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没等我说完,他就趴在地上做了起来,一边做,一边还说:“我能做20多个,你肯定做得比我多。”刚说完不久,他便站了起来说:“一共做了25个,你也去试试吧。”我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作。要知道,我在体育方锭可是最不行的,因为,我太胖。我趴在地上,做了不到5个,便力不从心地败下阵来,武文斌看了便说:“想不到你才做5个,我以为你多棒呢?!”听到这话,我的脸刷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如果地上有条缝,我真想钻进去,但这是不可能的。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里暗暗地想,他能做25个,我为什么不能呢?难道我比他笨?不,不可能!我绝不是比他笨,只是我比他练习的少罢了。对,我一定要努力锻炼,超过他。于是,从那天开始,我便下定决心,每天坚持做5个俯卧撑,一天、二天随着天数的增加,渐渐的,渐渐的,我一口气能做30多个。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锻炼,我已经能做40多个了。

一年很快过去了,还是在一个盛夏的夜晚,同一地点,我再次碰见了武文斌。我便先发制人,提出再比赛俯卧撑。他满不在平地答应了。还是他先做,仍是做了25个。做完后,他得意洋洋地看着我,好像在嘲笑似的对我说,你能做这么多吗?现在该轮到我了,我想起一年前那个夜晚,想起了我刻苦锻炼时所付出的代价,我便不由得为之一振,突然爆发出一种无名的力量,一口气做了50个。我做完后,一看武文斌已经看傻了。过了好长时间,他才缓过劲来,傻呆呆地问我:“你怎么这么棒?”我笑了笑,回答到:“这得感谢你呀。要不是你触动了我的好强心,我怎么会这么刻苦训练呢,怎么能超过你呢?”“噢,我明白了……”他苦笑着说。

点评:

这篇作文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如在第一次做俯卧撑丢脸后,“回到家,…… 超过他。”这几句心理活动描写,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小作者“回到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进行的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努力锻炼,超过他”的过程。充分地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我是一个好强的人”。文章在叙述一年后的再次比赛的时候,有这样一段心理活动描写,虽然只有二句:“我想起……想起……”但它内含的潜台词却很多:“一年前那个夜晚”的整个情景,一年之中每天咬牙地刻苦训练,都像放电影一样,飞速地在脑海中闪现,所以才会使得小作者“不由得为之一振,爆发出一种无名的力量。”

本文的心理活动虽然不是很多,但却运用得恰到好处,生动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好强,而且使人物形象丰满。

经典母子爱 长篇小说,要有心理描写多的!!

你是要写小说还是要读小说?

怎么描写小说中的人物及环境表现人的心理活动

1.小说的定义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题思想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

2.小说的分类

按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分成长篇小说(十几万字以上),中篇小说(三四万到十几万),短篇小说(三四万字)和微型小说.

按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历史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纪实小说等.

3.小说的特征

①不受时空和真人真事的限制,借助虚构和想象,综合地利用各种艺术手法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

②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

③全面展示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

④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二,短篇小说

1.短篇小说的定义

短篇小说是一种人物,情节比较单纯,场景具体,篇幅短小的小说.

短篇小说以反映人生的横截面为其显著的特点,而与长,中篇小说明显地区别开来.它多选取生活中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或侧面作为描写对象,情节单一,场面集中,着重刻画一两个人物.

2.短篇小说的特点

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短篇小说情节单一,内容单纯,篇幅较短,因此它不能展开广阔复杂的生活画面和人物,情节关系.

但短篇小说却能以小见大,在较短的篇幅中展示深刻的思想内含."在巍峨灿烂的巨大的纪念碑底的文学之旁,短篇小说也依然有着存在的充足的权利.不但巨细高低,相依为命,也譬如身入大伽篮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栏,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因此那些终于为人所注重了.""只倾刻间,而仍可借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鲁迅《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

短篇小说这一特点要求作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A.精选典型材料

B.挖掘出小事件中的大道理

C.要含蕴内潜,不须全盘托出.

②情节单纯,人物集中

短篇小说情节单纯,线索清楚,场景简洁,一般抓住一条主线来展开情节,不可植蔓过多."单纯,对短篇小说来说,比长短更重要.短篇小说如果有两三个头绪,可以说是不成功的."

(林斤澜《小说说小》)

也有的短篇小说设计了两条线索,但只能突出一条主线.鲁迅的《药》是一例.

短篇小说人物不宜太多,人物关系也尽量集中.集中力量突出一二人物的性格中的主要特征,不可面面俱到,展示人物性格的全貌.

3.短篇小说的写作要领

①善于感受,精于构思

短篇小说的题材往往比较细琐,是生活中的小事件.这就要求在构思的时候善于抓住核心材料.生活中的一个精彩的故事,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一个美好的画面,深埋于心的一点回忆,情绪,印象触发打动了作者,作者对它产生了深刻的感受和领悟,这些东西往往成为触发构思的核心材料.由此出发,再进一步虚构,开掘生发,由小到大,由点到面,从而进入艺术构思.

截取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是短篇小说构思中的重要一环.短篇小说容量有限,展示的生活面不宜过大,需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要求精心截取人物最具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茅盾说:"短篇小说主要是抓住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说明一个问题或者表现比它本身广阔得多, 也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的. "(《试谈短篇小说》,见《鼓吹集》)

截取生活片断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横切,指截取人物在较短时间里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横断面,情节,画面都很集中.大多数短篇小说都是以这种形式来构思的,比如《一件小事》,《乡场上》,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

一种是直缀,是从较长的时间中,截取人物的几个重要生活片断组接起来,连缀成篇,以展现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比如莫泊桑的《项链》,老舍的《月牙儿》,鲁迅的《祝福》……

巧妙设置情节

1.情节的含义和意义

所谓情节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或是人物活动的轨迹.

情节是小说必不可少的要素:它是展示人物性格的基础;它是揭示人物与人物关系的依托;它是结构小说形态的重要依据.

2.对小说情节的基本要求

a.真实――情节必须反映符合生活本质的艺术真实,一是要求情节内含的矛盾真实,二是要求细节的真实.

b.完整――有头有尾,连贯完整,有始有终.

c.生动――丰富多采,曲折紧张,扣人心弦.

3.构思,安排情节的艺术手法

第一,紧扣人物,突出性格

情节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轨迹,不同人物具有不同的性格,也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因此,在构思情节时,必须充分尊重人物的个性让他自己去选择他特有的故事和情节,不能因情节而扭曲性格.

在众多的故事中,要重点写那些对展示人物性格有利的情节.

第二,一点因由,生发出去

无穷无尽的发展着的事物和现象,各具特点而又互相联系,作家置身其中,感受多端,却往往被其中的某一点吸引,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然后由此一点出发,多方联想,开掘,生发加工,构思出完整的情节.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第三,综合虚构,优选典型

在大量素材中,作者进行反复选择,沙里淘金,把最有价值的情节优选出来,然后进行改造,加工,补充,使之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

故事情节的典型化原理与人物典型化的原理是一致的.

塑造人物,突出典型

1.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就是通过对人物及其活动的叙述,描写来表现主题,展开情节,从而感染读者,影响读者.因此,塑造人物是短篇小说的命脉."塑造人物是创作的首要任务."(沙汀《短篇小说我见》《人民文学》1979年12期)(可以从主题的表现,小说三要素间的关系等方面来讲述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2.人物性格刻画的要求

第一,要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社会生活中绝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鲜明独特的个性是指人物生动活脱,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这一个".不仅要写出人物的外部特征,同时还要展现它的内部世界.

"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恩格斯致斐・拉萨尔的信)

第二,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

独具个性的人物性格只有涵概较为广富的社会内容,才具有普遍性,典型性,这样的人物才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第三,性格要作多方面的描写

小说中的人物和任何事物一样是一个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他带着各种各样的愿望并将它们表现于动作.只有多方面描写人物性格,才能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片面描写人物性格,把人物神化或鬼化,绝无生命力.在多方面描写人物性格时,又需着重表现其性格的主要特点,造成性格的统一和完整性.(可以《孔以已》为例)

第四,性格要有发展

人物性格有依一定的社会条件而演变.小说的人物塑造通常要表现性格的成长和演变,使其主要性格特点显得更清晰.

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的限制和取材的特点,不应强调它描写性格发展的历史过程.但是,它在创造鲜明,丰满的人物性格时,着力表现性格的发展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尤其是截取人物一生中几个关键片断来反映人物命运的短篇,常使人物性格有明显的发展.(比如《祝福》中祥林嫂)

3.人物典型化的方法

首先要弄清楚典型性的含义.性格的典型性不是先个性化再概括或反之,而是两者同时进行的过程.在对生活素材进行概括的时候,注意集中富有特征的生动细节.

典型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以真人作模特儿,即以某个生活原型为基础,吸取其他类似的生活素材使人物血肉丰满,个性突出,成为典型人物.柳青说:"由模特儿变成作品里的人物,这就是创作的主要过程."(柳青《创作经验谈》

一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鲁迅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高尔基说:"假如一个作家能从20个到50个,以至从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式信仰和谈吐等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高尔基《谈谈我是怎样学习写作》)

刻画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的是其中的一些:

对比法:也称对照法.通过人物与人物的对比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地突现出来.比如,《一件小事》中"我"和车夫的对比.还有下面的材料:

故事影片《红色娘子军》描写琼花和红莲结伴去参加娘子军,做的是同一件事,但在怎么做上显示了不同性格.这里,作者在性格的对比中为我们作了精确的个性描写,值得我们学习.

吴琼花是南霸天的女奴,面对着南霸天的皮鞭和水牢,她的回答是"跑!看不住就跑!"红莲也不满非人的生活,但她并不象琼花那样,而是很有心计地选择公公婆婆进城烧香的时机,并且还用腰带布包头,女扮男装,然后出逃.同样是逃跑,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就有不同的逃跑方式.

烘云托月法:多方映衬,烘托以突出主要人物,即所谓"众星捧月","绿叶衬红花"的手法.金圣叹评《西厢记》:"欲画月也,月不可画,因而画云.画云者,意不在云也.意不在云者,意固在月也."

铺垫法:先作人物,事物,景物描写以衬托出主要人物.这种手法多用于描写尚未出场的主要人物或重要人物.《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一节,先写琴师不凡的演技和黑妞的美妙歌喉,为白妞的出场和表演做好铺垫.

转折法:描写特定环境中人物性格由一面突然转向另一面,以揭示人物的本性真情.如契诃夫《变色龙》中的主人公.

渲染法:用环境气氛的渲染来代替正面描写以突出中心人物.《三国演义》第五回"关公温酒斩华雄"

夸张法:把人物性格的某些特征加以夸张,放大,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如《三国演义》中张飞喝断当阳桥

反复法:显现人物性格的细节多次出现以突出人物形象的某一特征.如《风波》中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口头禅.

梦幻法:用梦境,幻觉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如《红楼梦》中多处梦境.

环境描写

小说中环境的含义和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赖以存在,情节赖以展开的社会背景或具体场面.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故事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因此,人物的性格或情节的发展走向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为了更好地揭示人物的性格,必须准确地表现他所赖以存在的环境.恩格斯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致玛・哈克奈斯》)

自然环境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含义和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就是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自然景物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文章或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自然也少不了对景物的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第一,为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

第二,渲染,烘托气氛.如鲁迅小说《药》的末尾有这样一段文字:

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第三,抒发或寄托作者和人物的感情.这类例子很多,不再列举.

第四,有的环境描写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如《三国演义》第16回"智取生辰纲"一节,作者用诗词反复描写和渲染天气炎热.这炎热难耐的天气成为一系列情节发展的推动力――天不热,杨志等人就不会买酒喝,不喝酒麻倒,吴用等人如何得手

自然环境描写的两种方式

作者告知和人物去看,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服务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不能使它作为纯客观的景象使之游离于人物或情节之外.

会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的含义和作用

社会环境的描写,是指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在具体的文章中则指对人物的活动有影响的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居室陈设等环境因素的描写.

社会环境比自然环境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而且对人物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使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题富有时代感.

社会环境描写的方法

社会环境的描写,一般以两种方式展开:一是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为人物活动提供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古华的小说《芙蓉镇》开头有这样一段描写:

芙蓉镇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仅仅夹着一条青石街.铺子和铺子是那样的挤密,以至一家煮狗肉,满街闻香气,以至谁家娃儿跌交碰脱牙,打了碗,街坊邻里心中都有数……不是逢圩的日子,街两边的住户还会从各自的阁楼上朝街对面的阁楼搭长竹竿,晾晒一应布物,衣衫裤子,裙子被子.

这里对一个古老,偏僻的乡镇风貌,人们的生活风俗进行了描绘,给下一步人物的活动和故事的展开提供了一个典型而真实的社会环境.

二是通过对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色调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秉性,气质和志趣爱好.曹雪芹《红楼梦》中对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的描写,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那夹路的翠竹,满地的苍苔,还有那垂地的湘帘,都笼罩在"悄无人声"的寂静中."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这幅抒情诗似的工笔画,与林黛玉高洁的心灵及悲凄的人生境遇相吻合.这种环境,只有林黛玉可以当之.

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在利用环境描写来映衬人物性格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请看作家对主人公奥勃洛摩夫居室的描写:

四壁上,在画幅的周围,花彩似的挂着一簇簇灰尘蓬蓬的蜘蛛网;镜子呢,照不出东西了,倒可以当作记事牌,在灰尘上面记录着什么事情来帮助记忆.地毯都脏污了;一条毛巾忘在沙发上.差不多没有一天早晨不剩有一只头天晚上用了晚餐尚未拿去的,上面有一枚器皿和一块啃光的骨头的盘子,摆在撒满面包渣子的桌子上.

要不是这只盘子,以及倚在床边的一支刚吸完的烟斗和躺在这床上的主人,人们也许以为这间房子是没有人住的――什么东西都这么灰尘蓬蓬,褪了色,绝没有人住着痕迹.不错,书架上放着两三本摊开的书和一张报纸,写字桌上摆着一具墨水台和几支鹅毛笔;可是摊开的那几页已经发黄,蒙了灰尘――显而易见,它们给丢在那里已经很久了;报纸的日期还是去年的;如果把鹅毛笔向墨水里蘸去,说不定就有一只吓慌了的苍蝇嗡嗡地从里面冲飞出来.

奥勃洛摩夫生活于俄国农奴制即将崩溃的时期,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俄国腐朽寄生的贵族地主的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典型.懒散怠惰是他性格的基本特征,无所事事和沉睡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上面这段描写的典型意义在于,房间的陈设和面貌与主人的性格完全吻合,互为表里.

丰富艺术细节

一细节描写的含义和作用

细节描写是对富有表现力的细小事物的描写.细节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和构成环境的最基本单位,是记叙性文体的最小结构单位,一篇叙事性文章或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就是由大大小小的一系列细节连缀而成的."创作就是把若干细节结成或大或小有完美形式的整体."(高尔基)

需要指出的是,细节描写不是对所有细节的描写.任何事件或场景都有许多的细节,这些细节有的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是富有特征的;有的细节是一般的,与事物的本质相距较远.在进行场面描述时,要有所选择,把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写进去,把一般的细节摒弃掉.这就要求,观察时应该着力把握反映事物的特征的细节,尽力写出事物的灵魂和精髓.

真实典型的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丰富情节,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没有精湛的细节描写,就不可能有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品就没有感染力.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细节是艺术的试金石.

有人把小说的情节和细节进行比较,认为"细节仿佛作家的财宝,情节则好比他们手中的玩具.比较成熟的作家大多不甚在意情节的保密,有的在动笔之前要向别人讲述自己编织的情节,以听取意见,求得改进.但对新颖而典型的细节,无论是苦苦搜寻得来不易,还是偶然巧遇不费功夫,它们总要珍藏起来,秘不示人."(崔道怡:《小说创作十二讲》)由此可看出细节在写作中的特殊价值.

二细节描写的要求

1.真实

细节的真实是指反映现实生活本质,人物性格的艺术真实,并不要求一定要合乎生活的真实.首先,细节要合乎时代的规定性,合乎这一时代里一般人的自然能力和社会属性;其次,要合乎具体生活环境的规定性,合乎在这一环境里矛盾冲突的特殊性;再次,要合乎人物性格的规定性,合乎人物性格与其所处具体生活环境的一致性.简言之,细节的真实,就是要合乎人情事理.

真实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而虚假的细节则会使读者大伤胃口.巴尔扎克说:"当我们在看书时,每碰到一个不正确的细节,真实感就向我们叫着:'这是不能相信的!'如果这种感觉叫得次数太多,并且向大家叫,这本书现在和将来都不会有任何价值了."

2.准确

细节的准确性是指细节要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人物或事件的情状,准确性是真实的基础.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进城》中,就有一些真实的,给人深刻印象的细节:陈奂生进城卖油绳,病倒在车站候车室中,被县委书记送进标准不低的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醒来后,房间中豪华的陈设使他惊恐无措,躺在床上怕弄脏了被子,"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怕弄脏了地板,"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沙发"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可是,当他付了五元钱的住宿费后,完全改变了模样:大摇大摆地走进房间,故意三番五次地直起身子向弹簧椅子上猛坐,用枕巾擦脸.这些细节生动地写出了陈奂生这位生活俭朴的农民,对城市高级招待所一夜就花掉一个社员七天才能赚到的五元钱的不满和抗议,以一个农民特有的方式,以带有破坏性的报复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细节,就准确地将陈奂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活灵活现地描画出来.

3.典型

典型细节是指那些能够一以当十,逼真而深刻地反映出人物或事物的情貌,展示其本质的细节.只有典型的细节才坎称艺术细节,赋形象以丰满的血肉,使形象永保其艺术魅力.细节是否典型,主要看它表现人物性格具有多大功能.典型细节,就是"这一个"人物在内心,外形,语言和行动等方面最突出最有力的具体特征.

《聊斋志异・镜听》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郑氏兄弟都是文士,哥哥早得功名,父母喜欢哥哥并及其夫人.弟弟尚无功名,父母厌恶他及其夫人.一天,正是兄弟俩人闱战归来的盛暑季节,妯娌两人都在厨中做饭.突然有报子报哥哥高中,婆婆就来到厨房对嫂子说:"大男中式矣!汝可凉凉去!"弟媳一边干活一边流泪.这时又有人报弟弟也高中,他夫人不等婆婆招呼,便把饼杖扔在一边站起来,说:"侬也凉凉去!"在这个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中,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的炎凉世态.

细节应该富有典型性,但不能要求所有的细节都具有典型性,作品中只用于从属叙述,一般过场,交代性的细节,就可以没有典型性.

有哪些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好: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