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所说绝对精神的外化是什么意思
黑格尔所说绝对精神的外化是什么意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文献中被引用最多的文本之一。其中,最受人们重视的是关于“异化”的思想。然而,与“异化”直接相关的“外化”概念却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有的人把“外化”与“异化”直接等同起来,这是理解上的一个偏误。本文通过对“外化”概念的进一步澄清,从而体悟到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的一个侧面,即马克思的研究视角如何从黑格尔的理念世界转向经济社会领域的。 一、“外化”与“异化”概念的澄清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将异化与外化两个词同时并用,如马克思在《手稿》中说:“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P.91)外化在《手稿》中是指劳动的实现、对象化,表现为劳动者的丧失,劳动者将生命投入劳动产品的生产,但是,劳动产品却不属于劳动者自身。在这里,外化是指劳动者主体的丧失(theworker’ubjectivelo),也就是劳动对象占有了劳动者的生命活动,占有劳动者的现实,以致劳动者趋于匮乏,这就是外化(alienation)的概念。当然,马克思是将黑格尔这两个抽象的概念运用在经济领域尤其是劳动的过程中,经过马克思的转用,外化的概念已经和黑格尔在分析“工资劳动”(wagelabor)时的所指不同了。异化(estrangement),则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与劳动产品之间表现出一种敌对的权力关系,劳动者感到自身由受到市场调节的劳动产品支配,也就是客体反过来压制主体,主体对客体失去了自觉的联系。由此看来,外化和异化的区别在于概念所指涉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敌对性(antagonism)是不是由安闲(in-itself)状态发展到自为(for-itself)的状态,异化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敌对性已经表现出来,外化则是指尚在转化过程中。 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白地阐述了异化与外化产生于不同的过程,并且导致不同的结果。他在批判黑格尔思辩哲学时说:“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整个复归,不过是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即逻辑的思辨的、思维的生产史。因而,异化——它从而构成这种外化的以及这种外化之扬弃的真正意义——是安闲和自为之间,意识和自我意识之间,客体和主体之间的对立。”[1](P.161)可以看出,异化和外化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换言之,异化包含着外化的形式和此外化形式之扬弃的整个过程,它紧握着这个过程中的对立性。外化是指辩证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能中断,它必须通过自身外化形式(对象化形式)的克服而达到异化的扬弃。 和黑格尔不同,在马克思的观念中外化的必然是进一步变成异化。在这里,马克思比黑格尔更重视外化过程中所表现的对抗作用。单独地看,马克思并没有赋予外化以积极或肯定的意义或形式,于是,外化终究表现为异化。对外化采取否定面的理解,是马克思将外化与异化在一定意义上加以等同并用的主要原因。 马克思在《手稿》中批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关于宗教的问题和“法哲学原理”中关于交换问题的部分,以及在批评布鲁诺·鲍威尔的“基督教真相”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绝对知识”时,明显地表现出他反对外化具有“肯定”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所有的外化与异化,都应该在经济现象中找寻其根源——尤其是在工资劳动、商品交换和劳动分工中。但黑格尔认为,外化尤其是具有肯定形式的异化,独立存在于宗教的领域中。在黑格尔看来,外化的根源也是在精神的自我斗争(self-struggle)和发展过程中,工资劳动、交换经济现象,仅仅是精神自我斗争的表现形式,绝不是外化的根源,但马克思认为,即使是宗教或者政治领域的外化和异化,其基础和根源是在经济或社会领域,宗教和政治领域的外化和异化不过是社会经济层面的反映,而且只有通过经济社会领域,才能克服宗教与政治领域的外化与异化。 马克思运用黑格尔的外化来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时,认为劳动过程的外化,不是劳动者实现其主体性的媒介,而是一种障碍或阻力,或者是一种消极的、不必要的形式。黑格尔的外化是精神发展和提高过程中,逐步达到自我熟悉,复归绝对精神的一个必要的环节,它是积极的也是必要的,因为,黑格尔认为,外化是思维运动的“动力原则”(energi-zingrinciple),没有它,概念必将停滞,理念发展也不可能。我们可以看出,产生于德国观念哲学而在黑格尔哲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外化”概念,在马克思手里,出现了一种“熟悉上的变造”(epistemolo-gicalreakout)。 二、“积极的外化”与“消极的外化” “环节”、“中介”等逻辑范畴,在黑格尔哲学中,是具有肯定意义的。因为在黑格尔看来,通过这两个逻辑范畴
黑格尔所说绝对精神的外化是什么意思
就是变成现实中人们的信仰,比如上帝,真主,佛,等,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黑格尔所说绝对精神的外化是什么意思
就是精神形成了万物
“物质是绝对观念的外化”是什么意思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这是客观唯心的观点啊
黑格尔所说绝对精神的外化是什么意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文献中被引用最多的文本之一。其中,最受人们重视的是关于“异化”的思想。然而,与“异化”直接相关的“外化”概念却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有的人把“外化”与“异化”直接等同起来,这是理解上的一个偏误。本文通过对“外化”概念的进一步澄清,从而体悟到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的一个侧面,即马克思的研究视角如何从黑格尔的理念世界转向经济社会领域的。 一、“外化”与“异化”概念的澄清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将异化与外化两个词同时并用,如马克思在《手稿》中说:“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P.91)外化在《手稿》中是指劳动的实现、对象化,表现为劳动者的丧失,劳动者将生命投入劳动产品的生产,但是,劳动产品却不属于劳动者自身。在这里,外化是指劳动者主体的丧失(theworker’ubjectivelo),也就是劳动对象占有了劳动者的生命活动,占有劳动者的现实,以致劳动者趋于匮乏,这就是外化(alienation)的概念。当然,马克思是将黑格尔这两个抽象的概念运用在经济领域尤其是劳动的过程中,经过马克思的转用,外化的概念已经和黑格尔在分析“工资劳动”(wagelabor)时的所指不同了。异化(estrangement),则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与劳动产品之间表现出一种敌对的权力关系,劳动者感到自身由受到市场调节的劳动产品支配,也就是客体反过来压制主体,主体对客体失去了自觉的联系。由此看来,外化和异化的区别在于概念所指涉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敌对性(antagonism)是不是由安闲(in-itself)状态发展到自为(for-itself)的状态,异化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敌对性已经表现出来,外化则是指尚在转化过程中。 马克思在《手稿》中,明白地阐述了异化与外化产生于不同的过程,并且导致不同的结果。他在批判黑格尔思辩哲学时说:“全部外化历史和外化的整个复归,不过是抽象的、绝对的、思维的生产史,即逻辑的思辨的、思维的生产史。因而,异化——它从而构成这种外化的以及这种外化之扬弃的真正意义——是安闲和自为之间,意识和自我意识之间,客体和主体之间的对立。”[1](P.161)可以看出,异化和外化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换言之,异化包含着外化的形式和此外化形式之扬弃的整个过程,它紧握着这个过程中的对立性。外化是指辩证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能中断,它必须通过自身外化形式(对象化形式)的克服而达到异化的扬弃。 和黑格尔不同,在马克思的观念中外化的必然是进一步变成异化。在这里,马克思比黑格尔更重视外化过程中所表现的对抗作用。单独地看,马克思并没有赋予外化以积极或肯定的意义或形式,于是,外化终究表现为异化。对外化采取否定面的理解,是马克思将外化与异化在一定意义上加以等同并用的主要原因。 马克思在《手稿》中批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关于宗教的问题和“法哲学原理”中关于交换问题的部分,以及在批评布鲁诺·鲍威尔的“基督教真相”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绝对知识”时,明显地表现出他反对外化具有“肯定”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所有的外化与异化,都应该在经济现象中找寻其根源——尤其是在工资劳动、商品交换和劳动分工中。但黑格尔认为,外化尤其是具有肯定形式的异化,独立存在于宗教的领域中。在黑格尔看来,外化的根源也是在精神的自我斗争(self-struggle)和发展过程中,工资劳动、交换经济现象,仅仅是精神自我斗争的表现形式,绝不是外化的根源,但马克思认为,即使是宗教或者政治领域的外化和异化,其基础和根源是在经济或社会领域,宗教和政治领域的外化和异化不过是社会经济层面的反映,而且只有通过经济社会领域,才能克服宗教与政治领域的外化与异化。 马克思运用黑格尔的外化来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时,认为劳动过程的外化,不是劳动者实现其主体性的媒介,而是一种障碍或阻力,或者是一种消极的、不必要的形式。黑格尔的外化是精神发展和提高过程中,逐步达到自我熟悉,复归绝对精神的一个必要的环节,它是积极的也是必要的,因为,黑格尔认为,外化是思维运动的“动力原则”(energi-zingrinciple),没有它,概念必将停滞,理念发展也不可能。我们可以看出,产生于德国观念哲学而在黑格尔哲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外化”概念,在马克思手里,出现了一种“熟悉上的变造”(epistemolo-gicalreakout)。 二、“积极的外化”与“消极的外化” “环节”、“中介”等逻辑范畴,在黑格尔哲学中,是具有肯定意义的。因为在黑格尔看来,通过这两个逻辑范畴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是”是什么意思?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意思是:内化于心是指从思想上归化,外化于行是指从行为上归于所化。化是指一种文化、体制、思想或政策方针。
11月18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政法委举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甘露主持,并对今后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提出要求。
《中国改革报》副社长、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杨禹应邀作了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的辅导报告,理论联系实际,从体系、逻辑、概念、要点等方面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了解读,传授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方法路径。
许甘露强调,广大政法干警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懂弄通做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增强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树牢“四个意识”,强化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跟着党中央令旗走,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要抓好研究谋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精确标定新时代政法机关职责使命,增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努力开创全省政法工作新局面。要精心组织推动,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以上率下,做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好学生、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员、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践者,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引向深入。
“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是不是唯心主义观
1 甲(泰勒斯)是唯物主义阵营的,乙(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阵营的 2 唯心主义 1、含义:唯心主义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是意识决定物质,而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2、两种主要形式: (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精神是物质世界的本原。在认识论上,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或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否认知识来源于实践和外部物质世界。在社会历史观上,它把人类历史看成是某种先天原则和原理的体现,或者是杰出人物意志的产物,视精神、意志、动机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否定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及其主体(劳动者)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天才”史观。 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很多,例如:(1)中国明朝的王守仁,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2)欧洲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曾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等观点。 (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一样,也认为精神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所不同的只在于它认为世界不是某一个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而是存在于世界某个地方的某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的产物。 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很多,例如:(1)中国南宋的朱熹,他主张精神性的“理”是先于天地而独立存在的实体。“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2)欧洲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影子,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3)近代德国的莱布尼兹认为,“单子”(一种精神性的实体)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单子有等级上的不同,因而决定了不同事物的性质和区别。(4)德国的黑格尔,他提出“绝对观念”(“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绝对观念”本身运动发展的产物和表现。 3 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是意识决定物质,而不是物 质决定意识。
行而上学?思维外化?意识内容?是什么?
行而上学的意思就是观察并学习,如此往返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是客观唯心主义吗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部分分支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因此,客观唯心主义同宗教常常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客观唯心主义的部分分支是宗教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粗俗化的形式.
人的外在现实主体化,人的内在精神客体化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以文革为例,当时的许多行为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极端丑恶的,而在当时的人们心中则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表现.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
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维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为人类所特有.
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在于使这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有句话说得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套用一下,“上帝为我们开启了心灵的窗户,我们用它来寻找美”人的智慧从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动物只是本能的适应这个世界,那人们则可以通过自己的指挥发现世界上存在的许对美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以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
人之所以审美,除了愉悦自己的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通过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的评判,不断进化,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出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发扬真、善、美.在当今社会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满足他们因为物质丰富而带来的心灵空虚.
将人生的痛苦当作一种审美现象进行观照,同时也就意味着是一种从艺术的视野而不是从道德评价的视野来观察和感悟生命的审美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能够化悲痛为力量,换一个角度来审视人生的挫折和痛苦,将这些人生历练作为一种难得的财富加以咀嚼和收藏,则能够从人生的风浪中,变得成熟,或许这样的人生才算真正的有意义,能够真正做到这些的人才算真正的活过.我想审美的最高境界或许就在这里吧! 体验,是一种生命活动的过程,体现为人的主动、自觉的能动意识.在体验的过程中,主客体融为一体,人的外在现实主体化,人的内在精神客体化.在人类的多种体验当中,审美体验最能够充分展示人自身自由自觉的意识,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追寻,因而可以称之为最高的体验.人在这种体验中获得的不仅是生命的高扬、生活的充实,而且还有对于自身价值的肯定,以及对于客体世界的认知和把握.因而,我们不仅应把审美体验视作人的一种基本的生命活动,而且还应该将其视作一种意识活动.
审美体验就是形象的直觉.所谓直觉是指直接的感受,不是间接的、抽象的和概念的思维.所谓形象是指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它既是审美对象本身的形状和现象,也要受到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就譬如同样是一朵花,在植物学家的眼中,看到的是它属于那个花科;在动物学家眼中,看到的是它花蕊中的寄生虫;在哲学家的眼中,看到的是它带给人们愉悦的社会功能;而在环保主义者的眼中,却只会出现没有了花朵的光秃秃的植株.这种因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而产生的直觉的不同,是审美体验受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最佳证据.所以说,审美体验的直觉不是一种盲从,而是一种扎根于审美主体的自身文化、学识、教养的高级“直觉”.
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审美者撇开功利的、实用的、生物性的概念,用一种超脱的、纯精神的心理状态来关照对象,不要去注意和思考与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无关的事情,例如对象的科学性质或经济价值等,也不要抱有功利的和实用的打算.以及把主客体之间的种种其他现实的关系在心理上拉开距离.要防止或削弱这些方面的活动进入审美意识.朱光潜先生曾举了一个雾海行船的例子来说明心理距离.在朦胧的雾气中,听着邻船的警钟、水手们手忙脚乱的走动以及船上乘客的喧嚷,人们时时在为自己的安全担忧和恐惧,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和谐的美妙的审美体验的.但是,站在海岸上的人,观看雾景所产生的心情则和那些身处雾中的船工、游客的心情截然不同了.在前一种体验中,海雾是实用世界中的一个片断,它和人的知觉、情感、希望以及一切实际生活需要瓜葛在一起,用它实在的威胁性紧紧的压迫着人们,也就是说关系太密切,距离太接近,所以没有办法泰然处之的去欣赏.而一种体验,则是使海雾与实际生活之间保持了一种的“距离”,于是人们能够不畏忧患休戚的念头锁困抗,而以审美的心境对它欣赏.
审美体验是一种心理过程,即移情.审美体验总是从内部引起的,先在身体上面发生一定的反应,这种从内部产生的感觉会引发一种情感,适合这种情感的形式便会产生相应的美感.移情就是设身处地的体会审美对象的心情,将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有生气的结构中,从而把自身置换到对象中进行体验.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然后再对之进行欣赏和体验.例如诗人把自己的不畏强暴的风格和情感投射到菊花身上,然后再讴歌菊花的不畏严寒和美丽,这就是中国诗坛上对菊花的“千古高风说道今”的心理机制.再例如,相传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却到处受到冷遇,它在返回鲁国的途中,经过一段幽蔽的山谷,看到那里浓郁芬芳的兰花开的特别茂盛,不仅感慨万千,认为兰花,应当为皇帝诸侯开放.现在单独在山谷里,只与杂草生长在一起,实在可惜!于是他架起琴鼓,弹起《猗兰操》.显然,孔子因为得不到重用而倍感伤心,于是移情于山谷的兰花,为之弹琴歌唱.凄凉和孤苦的意境,就是孔子情感的移情外射.当审美者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欣赏对象又把对象的形象情趣吸收到自身时,就出现了审美中的“物我同一”的境界.此时,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已被取消,缩短或消除了审美关系的心理距离.
审美的生理基础和过程对于审美对象的内模仿.例如审美者以自己的身体内肌肉的紧张收缩来模拟审美对象的动作或姿态——奔跑、飞翔或拔地而起.模仿常常是一种比较轻微的对局部细节的模仿,因而主要是一种象征性的模仿.一般说来,审美体验的第一步是通过感觉器官取得对作品的艺术感知,再经过神经传导系统,在大脑形成相应的兴奋中心.第二步是要是静止的形象运动起来,这便需要内模仿和艺术想象.这一方面是对作品的再感知,是情绪的再体验,另一方面也是理性的再渗透,是抽象向形象的逐渐过渡.
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的全部心理因素和功能的投入,实际上就是艺术家创作活动中的生命意识与心理流变的发展和延宕. 审美具有直觉性.
所谓审美直觉就是对美的形态的直接感知,是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把握.所谓直觉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指审美感受的直接性、直观性,即整个审美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形象的具体的,在直接的感知中进行;二是在审美中对审美对象从全局整体上而不是支离破碎地感知;三是指审美感官愉快,不是先有理智的思考和逻辑的判断而是直接产生的,即在美的欣赏中无须借助抽象的思考,便可不假思索地判断对象的美或不美.爱迪生指出:“有一些不同物质的变化方式在一眼看到时心灵马上就判定它们美或丑,不需预先经过考虑.”这种直觉性贯穿美感的一切形态之中.
直觉的存在是不容许否认的.科学与艺术史有许多事实早已证明,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确存在着与逻辑思维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它能使人在瞬间领悟和理解,造成人对现实的理性把握.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艺术活动中的审美直觉与复杂的科学理性逻辑判断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我们应该分别两种根本不同的直觉:一种是低级的、原始的、相当于感觉也可说是在理性阶段之前的直觉.一种直觉可以理解为一种高级的、经过长期经验积累的、实际上是经过了解性认识阶段的直觉.审美直觉与感觉式的低级反映是不同的,但它与一个复杂的理性逻辑判断的反映,倒有本质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须通过一个曲折复杂的认识道路而形成,它们都反映客观存在的某些深入本质的方面.它与复杂的逻辑判断不同,一个是经过一连串的严格的推理或演算过程而自觉达到,一个是通过潜在的方式不自觉地达到.二者本质相同: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深入正确的把握.所以我们视审美直觉为能够把握和认识真理的一种人类高级的反映形式,虽然它所采取的形式是感性的.不难看出,审美直觉是奇异的但不是神秘的.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在艺术美的欣赏中,美感产生的过程就是审美意象再造的过程.
审美具有情感性.
所谓审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体验和态度,包括人的生理、理性因素与人类发展所积淀的普遍因素.比如我们欣赏阿炳的《二泉映月》,二胡一拉出那缓慢、低沉而悠扬的旋律,我们立刻被激发一种凄婉哀怨的情绪,仿佛一人孤身坐于夜阑人流、月冷泉清之地,回首往事,苦痛不堪.随着主题的展开,旋律慷慨激昂起来,那悲愤的控诉,不屈的抗争和孤傲的人格立刻在我们心里激起共鸣,愤怒、同情、钦佩、昂奋等诸种情感在我们胸中交织着、漾溢着、沸腾着.直至曲终,我们的心绪仍然久久不得平静.这就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体验和态度.
审美情感以审美认识判断为基础,构成审美特点之一,也是美感与快感的主要区别之一.快感是生理机体的舒适感觉,不需要以审美评价基础,它在本质上是物质性的.凡是与审美判断有关的情感都属于精神范畴.审美情感是一种精神的愉悦,不是物质情欲的发泄而是人的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审美情感里包含着丰富的理性因素.在强烈的情绪情感活动中,可理解到审美对象的深刻的社会观念内容.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句透过鲜明的画面和冷峻的气氛,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峥峥傲骨,深刻理解作者那洁身自好,不与污浊同流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的感受和理解又大大地激发起我们的情绪,并使寒江独约的画面愈益冷峭、高洁、美丽.在审美中,这种理性因素的接受、思想观念的理解不是与一般反映形式一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理性认识阶段才得到深刻的理解,而是在感性形式的情感体验中直接理解到理性观念,其中并不经过逻辑思维过程.审美情感活动由于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审美情感的对象也必须是形象,而不是真理、正义、自由之类的抽象概念和原则.如欣赏汤沫黎的油画《霸王别姬》,面对画面具体鲜明的形象,我们才会产生审美情感,因而感知诱发情感.审美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依据审美对象内容的不同而引起不同的情感态度.人生无限丰富复杂,大自然具有无穷的形式,无限丰富复杂的人生和无穷形式的大自然熔铸成多彩的感性统一,我们的审美情感体验也就具有无限丰富的内容.人和自然的感性直观统一以及对这种统一的情感体验,最集中最精粹地表现在艺术中.因此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动 理活动总是自始至终充溢着情感体验,而且具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悲剧所引起的快感与对剧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如同情)不可分割,它与喜剧所引起的快感例如笑,有本质不向.优美的抒情小调与雄壮的进行曲,所唤起的情感体验也有显著区别.总之,由于审美对象的丰富复杂,审美情感也呈现出丰富复杂的状态.特别在各门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中,情感活动更呈现出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状态.
审美具有愉悦性.
审美愉悦来源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表现于对狭隘功利性的超越和对于生命力的追求.我们知道,审美是一种感情,是一种喜悦和愉快的感情.无论什么样的审美对象,它总是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喜悦.崇高美,诸如奇峰突起、绝壁悬崖、霹雳闪电,虽然它们使我们的耳目受到强烈的刺激,但往往往感情L却能给人以一种愉悦感.听莫扎特的音乐,读张若虚的诗,登八达岭着万里长城,都可以获得这种激动的或平静的喜悦、愉快的美感享受.这种愉悦感来自身心语能力的和谐运动,令人感到一种恰然恬然,左右逢源,轻柔流畅,游刃有余的自由.
审美愉悦性没有物质功利性,却有精神的功利性;没有个人功利性,却有社会功利性;无急切近利性,有深沉的现实——历史功利性.柔韧的小草,清丽的鸟鸡给人的愉悦虽无什么重大的社会意义,却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可陶冶人的美好情操.舒伯特的摇篮曲给人的愉悦不能催眠,但能引起成人对童年、对母亲的眷恋,激起爱母亲、爱人民、爱祖国的美好情感.雄浑、崇高之美感能扬起人类的自尊和自信精神.恬淡之感、静穆之感能平息人心中愤怒怨怒.审美愉悦之所以是非功利的,又是有功利性的,是因为它表现了对狭隘功利性的超越和对于生命力的追求.
黑格尔所说绝对精神的外化是什么意思: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