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美句子 > 寒山寺为什么与和合文化联系在一起

寒山寺为什么与和合文化联系在一起

寒山寺为什么与和合文化联系在一起

其实,与寒山寺相关联的人也好,物也好;古也好,今也好;经典也好,流行也好;国内也好,国外也好……它们能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影响力,归根到底,是文化在起着交流、影响、凝聚、熏陶、传承、服务的功能和作用。由此可见,寒山寺在人们心目中的魅力,是文化的魅力。而今,苏州寒山寺更多地成为一个文化象征,它跳出了唯僧的佛教,外化为文人墨客的心灵驿站;跳出了地区的佛寺,外化为海外友人的寻访胜地;跳出了经忏的佛法,外化为“文化苏州”的一张靓丽名片。和合文化是寒山寺基石和合文化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承认不同,比如阴阳、天人、男女、父子、上下等,相互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五教和合、五行和合等。中国古代先哲们通过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和合现象的观察和探索,提出了和合的概念。寒山寺大雄宝殿后壁嵌有寒山、和合写意画像的石刻,寒拾殿里还供奉寒山、拾得雕像,一直以来,寒山寺被人们认为是中华和合文化象征之地,寒山、拾得“和合二圣”、“和合二仙”的形象成为了中华和合文化的一对典型人物。

寒山寺的故事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 友。长大后寒山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涩,唯独没有一丝甜味。他左右为难,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现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过去苏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图画挂轴,以及江南许多地方春节时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内容都是两个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笑容可掬,逗人喜爱的模样。据说也源于这个美好的传说。 民间还传说,“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甚至寺名也由于“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所以尽管后来在宋朝时,曾将寺名重新改为“普明禅院”,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寒山寺”。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次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寒山寺起名的由来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

请问苏州寒山寺的历史?及其庙门为什么朝西?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长大后寒山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涩,唯独没有一丝甜味。他左右为难,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

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

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现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过去苏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图画挂轴,以及江南许多地方春节时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内容都是两个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笑容可掬,逗人喜爱的模样。据说也源于这个美好的传说。

民间还传说,“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甚至寺名也由于“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所以尽管后来在宋朝时,曾将寺名重新改为“普明禅院”,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寒山寺”。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次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

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寺和合安养院怎么样

真是姑苏城外寒山寺 真不是一般的近 倒了三次公交才到 但是进去 没什么特别 寺院 不是很感冒 就是冲着名气去的

寒山寺是哪两个人题

寒山寺名称的由来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8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寒山长大以后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涩,唯独没有一丝甜味。他左右为难,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

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他懂得“朋友之妻不可欺”的道理,所以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也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

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毒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现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据说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过去苏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图画挂轴,以及江南许多地方春节时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内容都是两个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相互笑容可掬,一副逗人喜爱的模样,也称“和合二仙”。据说也源于这个美好的传说。

民间还传说,“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甚至寺名也由于“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所以尽管后来在宋朝时,曾将寺名重新改为“普明禅院”,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寒山寺”。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次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看来“和合二仙”早就告诫过:中日两佃人民应该既“和”又“合”,而不应兵刃相见。正因为如此,所以日本友人也特别喜爱中国的寒山寺。是呀,和平、合作、友谊、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最强音!

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现在餐饮等公共场所、民众家里经常有此句做裱悬挂。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觉得好就请点采纳答案把,给个好评,祝愿你生活更美好——————————

谁能告诉我寒山寺的由来?寒山是人名吗?

不是人名哈!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长大后寒山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

寒山寺(图3)

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涩,唯独没有一丝甜味。他左右为难,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

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

寒山与拾得(4张) 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现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过去苏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图画挂轴,以及江南许多地方春节时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内容都是两个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笑容可掬,逗人喜爱的模样。据说也源于这个美好的传说。

寒山寺(图4)

民间还传说,“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甚至寺名也由于“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所以尽管后来在宋朝时,曾将寺名重新改为“普明禅院”,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寒山寺”。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次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

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和合二仙的人物经历

和合二仙是我国汉族民间的爱神。他们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是有讲究的。那荷花是并蒂莲的意思,盒子是象征“好合”的意思,而五只蝙蝠,则寓意着五福临门,大吉大利。实际上和合二仙本是肉身凡胎,并非仙人,他们都是唐代人。他们的名字,一位叫寒山,另一位叫拾得,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个诗僧,怪僧,曾隐居在天台山寒岩,因名寒山。寒山的诗写得很美,而脾性又十分怪癖,常常跑到各寺庙中望空噪骂,和尚们都说他疯了,他便傻笑而去。他在国清寺曾当过厨僧,与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见如故,情同手足。拾得是个苦命人,刚出世便被父母们遗弃,抛弃在荒郊,幸亏天台山的高僧丰干和尚化缘路过其处,他慈悲为怀,把他带至寺中抚养成人,并起名“拾得”,在天台山国清寺将他受戒为僧拾德受戒后,被派至厨房干杂活。当时寒山还没到国清寺,但拾德常将一些余羹剩菜送给未入寺的寒山吃,他俩真谓贫贱之交,国清寺的丰干和尚见他俩如此要好,便让寒山进寺和拾得一起当国清寺的厨僧,自此后,他俩朝夕相处,更加亲密无间。寒山和拾得在佛学、文学上的造诣都很深,他俩常一起吟诗答对,后人曾将他们的诗汇编成《寒山子集》三卷。这两位继丰干以后的唐代高僧,寒山寺。我国汉族民间珍视他俩情同手足的情意,把他俩推崇为和睦友爱的汉族民间爱神。至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

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终成正果”之处,其间的寒拾殿中至今供奉着寒山拾德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寒山寺大雄宅殿的后壁嵌有扬州八怪之一的大画家罗聘所绘的寒山拾得写意画像石刻。佛殿的后壁嵌有寒山诗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听钟声,拜和合二仙。 唐朝时有个僧人,姓张,此人生性痴愚,他有个哥哥在边东当兵,久绝音讯,其父母日夜涕泣想念,于是他出门如飞,一日往返行万里,并带回一封哥哥笔迹的家书给父母,故被号为“万回”,张万回形状怪异,传说是菩萨转世,因犯错被佛祖贬到人间,唐高宗曾把万回召入宫,武则天还送他锦袍玉带,他所说之事多有应验,万回死后,宫廷、汉族民间都奉祭他,认为此人能未卜先知,排解祸难,而唐明皇亦封万里为圣僧,后人视为“团圆之神”,称之为“和合”。

宋时,老百姓在节日要祭万回,相信能使万里之外的亲人回家团圆。 由于其名称为“和合”,后世的人认为和合应该是两位神灵的合称,就是“寒山”和“拾得”,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合亦辗转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 很久很久以前,华山的云台峰上,住着一位修道者,他带领两个徒弟专心致志地修道炼丹。为了找回药材,老师父每天一早,就背上背筐,荷着药锄,走出庙门,步遍、峰、岭、沟、坡,寻找药材,直到日落西山时才回来。

一天,他正在山间挖药,忽然来了两个头结发髻,身穿红色肚兜的胖娃娃。这两个天真活泼、跳跳蹦蹦的娃娃一来,就帮着他寻找药苗。太阳西下,他要回家了,两个可爱的娃娃也就一跳一蹦地消失在密林里。一天,两天,三天,这两个娃娃天天都是他来则来,他回则回。日子长了,他不由得疑惑起来,到底是谁家这一对既懂事,又勤快的娃娃?一定得弄个清楚才是。

有一天,两个娃娃又来帮他挖药,他就说道:“你们是谁家的娃娃?家住哪里?” “我们是山里的娃娃,就住在这个山里。”两个娃娃说罢,又跑来跑去,寻找药苗。“就在这个山里?”他不由得纳闷起来……

日落暮临的时候,当他刚背起装满药草的背筐时,两个娃娃把手一扬,说:“来日再见!”说毕,边跳边笑地跑下山去。这时,他紧跟了几步,躲在一块大石后面,双目一直盯着。但是,两个娃娃一眨眼就消失在霭霭的烟雾之中了,还是没有看清楚。

回到庙里,老道士坐在油灯下,和两个徒弟一边择拣采来的药材,一边思索着……说他俩是妖物,从没见过有害人之意;说他俩是神仙,可也没见过有神奇的表现。哪究竟是什么?总得设法知道个究竟。于是,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不由得脱口而出地说:“就这样办!就这样办!”两个徒弟一听,笑着问道:“师父,就咋样办?”听徒弟一问,他才醒悟过来,忙掩饰地说“:没什么,没什么。”

夜半时分,老道士悄悄取出针线包,从中抽一根白线,用针穿好。天刚一亮,他就背上背筐,走出门去,一如既往,两个娃娃还是高高兴兴地帮他寻找药苗。但他却两眼紧紧地盯着娃娃,想寻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把备好的针线别在他俩任何一个人的身上。当两个娃娃抱着一大堆草药,弯腰装筐的时候,他迅速而轻巧地把早已捏在手中的针线,别在了一个娃娃的背上,随即和娃娃分手,走回家去。

第二天早晨,老道士仍然背上背筐,荷着药锄出了门。但他没有去挖药,却朝着平时两个娃娃的去向,一路走来,慢步蹀躞的寻觅着精心做的记号,他找啊,找啊,在深沟里一块小茅坪上,隐隐看见浓绿的草丛中,一条白线在风中微微飘动。他兴匆匆地向前走了几步,低头一看,果然是自己的针线附在一个小而茁壮的草叶上。可是细一看,心里凉了半戴,除了几根异样的草苗,任何东西都没有。他想,反正记号在这里,就要弄个究竟。于是,他就操起药锄,围着小苗四周挖起来。果然,在很深的土层中,挖出一根很粗的根茎。他顺手一拔,原来是一根白光细嫩的大黄芩!他喜滋滋地刚要把黄芩放进筐内,忽然黄芩指着旁边另一根小草说:“不光是我,还有它呢!”他一听,又在那根小草周围挖起来,挖出一看,喝!竟是一根四肢齐全的大人参。他把人参和黄芩放在筐里,就往回走。路上,他走着想着,人参、黄芩都是名药,真是天赐之物,我何不精心炮制,救济世人呢。

回到庙里,他立即另行安置了锅灶,洗刷了所有器皿,添上特意从“玉井” (在现今的镇岳宫内)中取来的圣洁的玉液,然后把洗净的人参放在锅里煮起来。

第二天,他又要出去挖药,就用石块把锅盖一压,对两个徒弟说:“这药要烧七天七夜,才能揭锅盖。我走后,只用文火烧炖就行。”两个徒弟按照师父的嘱咐用文火烧炖起来。

炖到第五天,两人边炖边议论着,“师父平日制药, 总是边做边教,惟恐咱俩记不牢,可这次偏不叫揭锅。”这样一谈,都觉得有点蹊跷,越谈越怀疑,越想揭开锅看看,于是,两人揭开锅盖,不看则已,一看是又惊又喜,炖了几天的人参,显得格外白胖,浮游在锅里,肥嫩细腻,浓香扑鼻,两人不由得捏了一块,尝了一尝,叫道:“世上褂姓庋贸缘亩鳎植坏檬盖蛑龅夭蝗枚!

就这样,他们吃着炖着,把人参竟吃得光光净净。但他俩还是烧着空锅。

第七日那天,老道士只挖半天药,就匆匆回来了。他一进庙门,就对两个徒弟说:“药炖好了,这下就能炮制出一大堆健心益神、延年益寿的好药来。”说着搬掉石头,揭开锅盖,一看,人参一点也没有了,只剩下点汤汤。老道士感到奇怪,抬头看两个徒弟,两人垂下头一声不响。老道士明白了,厉声说:“啊,原来你们两个孽障把它吃了!”说着,就拾起捅火棍,劈头打来。两个徒弟一见老师父真的动了气,撒腿就往庙门外跑。老道士见徒弟跑了,心想,自己何必动火,药没了上山去再慢慢找寻,徒弟跑了,可到哪里去找?想到这儿,连忙跑出庙门,大声喊;“你俩给我回来!”边喊边撵。两个徒弟一看,师父手里提着捅火棍撵来,越跑越快。老道士一看徒弟不停脚,越急声越大:“你俩给我回来,你俩给我回来!”前面跑,后面撵,向南跑着,喊着,忽然一声巨响,眼看两个徒弟的身子,贴上了西峰北面的大石壁上。老道士“啊呀”一声,腿一软,坐在了地上。

从那时起,华山“水帘洞”旁的山石上,有了两个携手而站的人影,后人把它叫“和合二仙”。你若游到华山,站到聚仙台上,往南一望,“和合二仙”就可隐约可见。 相传唐人有万回者,因为兄长远赴战场,父母挂念而哭泣,逐往战场探亲。万里之遥,朝发夕返,故名「万回」,汉族民间俗称「万回哥哥」。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开始祭祀作「和合」神。至清代雍正时,复以唐代诗僧「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相传两人亲如兄弟,共爱一女。临婚寒山得悉,即离家为僧,拾得亦舍女去寻觅寒山,相会后,两人俱为僧,立庙「寒山寺」。自是,世传之和合神像亦一化为二,然而僧状,犹为蓬头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圆盒,意为「和(荷)谐合(盒)好」。婚礼之日必挂悬与花烛洞房之中,或常挂与厅堂,以图吉利。

【和合二仙,寒山诗及忍耐歌】

要过年了,就不能不提和合二仙。和合二仙是中国汉族民间的喜神。在我国传统的婚礼喜庆仪式上,常常挂有和合二仙的画轴。但见面轴之上两位活泼可爱,长发披肩的孩童,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圆盒,盒中飞出五只蝙蝠,他们相亲相爱,笑容满面,十分惹人喜爱。他们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有讲究的。那荷花是并蒂莲的意思,盒子是象征好合的意思,意为和(荷)谐合(盒)好。而五只蝙蝠,则寓意着五福临门, 真是大吉大利,人们借此来祝贺新婚夫妇白头偕老 ,永结同心。

相传和合二仙的寒山和拾德都是唐代天台寺的僧人。关于他们的传说有两个版本,一是说寒山和拾得同住一个村子,两人亲如兄弟。两人同时爱上一个女子,但互相不知道。后来拾得要和那个女子结婚,寒山知道后,弃家到苏州枫桥,削发为僧。拾得听说此事后,也舍女来到江南,寻找寒山。探知其住处后,折一盛开的荷花前去见礼。寒山一见,急持一盒斋饭出迎,二人见面,一荷一盒而欣喜若狂,乐极而舞,拾得也出了家。二人在此开山为庙叫做寒山寺。另一说是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个诗僧,曾隐居在天台山寒岩,因名寒山。寒山的诗写得很美,他在国清寺曾当过厨僧,与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见如故,情同手足。拾得是个苦命人,刚出世便被父母遗弃,抛弃在荒郊,幸亏天台山的高僧丰干和尚化缘路过其处,他慈悲为怀,把他带至寺中抚养成人,并起名拾得,在天台山国清寺将他受戒为僧 拾德受戒后,被派至厨房干杂活。当时寒山还没到国清寺,但拾得常将一些余羹剩菜送给未入寺的寒山吃,他俩真谓贫贱之交,国清寺的丰干和尚见他俩如此要 好,便让寒山进寺和拾德一起当国清寺的厨僧,自此后,他俩朝夕相处,更加亲密无间。寒山和拾德在佛学、文学上的造诣都很深,他俩常一起吟诗答对,后人曾将他们的诗汇编成《寒山子集》三卷。这两位唐代高僧,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好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我国汉族民间珍视他俩情同手足,和睦友爱的情意,自宋代起就祭祀为和合神。至清代雍正十一年,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

这二说似乎后者更可信,或更近情理,前一说有不负责任之嫌,并与主持婚姻爱情之神的形象不符。

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终成正果之处,其间的寒拾殿中至今供奉着寒山拾德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寒山寺大雄宅殿的后壁嵌有扬州八怪之一的大画家罗聘所绘的寒山拾得写意画像石刻。佛殿的后壁嵌有寒山诗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听钟声,拜和合二仙,吃碗面条,象征新的一年事业顺利生活和好。

在佛教中,寒山传说为文殊菩萨的化身,与师傅丰干(弥陀),拾德(普贤)并称为三圣。寒山生性洒脱,不为世俗所羁,其诗清奇雅致又明白如话,展现心灵世界的宽广与自在。在《全唐诗》,寒山诗被列为释家诗之首,共收入303首,编在23卷中。五四运动的新文化健将胡适先生极为推崇寒山的诗,他在公元一九二八年所着的白话文学史中,寒山被认为是唐代早期的三位白话诗人之一。这和五四的新思潮白话文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寒山的诗,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高高顶峰上,四顾极无边。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千云万水间,中有一闲士。白日游青山,夜归岩下睡。石床临碧沼,虎鹿每为邻。自羡幽居乐,是为象外人。倏尔过春秋,寂然无尘累。快哉何所依,静若秋江水。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其抒发自己参禅的心得体会的诗,空灵飘逸,剔透晶莹,把人带到一种毫无烟火气的玄妙境界。

寒山诗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地位,公认对日本的俳句,短歌有深远的影响。日本人之所以热衷寒山诗,一方面可能因为同属东方人种,在文化心理和文学渊源上有很密切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禅宗由中国渡海到东瀛后,成为日本僧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寒山诗中的寒山的诗中有不少禅宗的道理,宗教意味很浓,再者寒山的诗通俗浅显,简明流畅也是其中一原因。

进入二十世纪后,寒山居然成为西方嬉皮士的精神领袖,其蓬头跣足的形象为嬉皮士仿效,特别在美国,寒山诗风行一时,这却是始料未及的。这有一段文学佳话。美国诗人史奈德在学习日本文化时,为寒山这个衣袍破烂,长发飞扬,在风中大笑的人,以及寒山诗中遗世而独立的精神,回归自然的意识而深深吸引,美国嬉皮风潮的代言人,垮掉的一代文学代表杰克凯鲁亚克与史奈德是至交,深受其影响,他在长篇小说《法丐》中讲述了自己与史奈德的友谊,以及后者在翻译寒山诗并逐步把自己引入禅境的故事。从而在美国掀起寒山热。近 期放映的美国大片《冷山》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同名小说在扉页上有两句诗,出自寒山的诗,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这富有禅味的诗,的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然又意味悠长,令人着迷。

从我国汉族民间的喜神,掌管百年好合的婚姻大事,到五四运动推崇的白话诗人;从东邻日本评价极高,并成为其文化渊源之一的诗僧,到美国嬉皮士的宗师,其因时空转换而对其形象及诗文的不同解读,真是大相径庭,不由不惊诧,扼腕而感叹。但还有一个的解读,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不知是借和合二仙的诗(应该是伪作)表达自己的懦弱胆怯,听天由命,不当出头鸟,自扫门前雪,还是表达中国人的智慧,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无为就是有为,为唾面自干,指望对神明等靠要,白得馅饼的精神洋洋自得。这就是有名的《忍耐歌》。本人才疏学浅,道行不够,对其高深莫测的文化底蕴和大智慧,的确不懂。

附:寒山、拾得的《忍耐歌》

寒山、拾得笑呵呵,我劝世人要象我。

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

饶一著。切莫与人争强弱。

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

退一步。便是人间修行路。

任他嗔。任他怒。只管宽心大著肚。

终日被人欺。神明天地知。若还存心忍。步步得便宜。

世人欺我。害我打我骂我骗我。如何处之。

禅师答曰:

只管任他。凭他远他莫要理他。再过几年看他。

身穿破衲袄。淡饭随时饱。涕唾在脸上,不弃自乾了。

有人来骂我。我也只说好。有人来打我。我自先睡倒。

他也省气力。我也无烦脑。这个波罗蜜。就是无价宝。

能依这忍字。一生过到老。

听天由命。

听听听。堂前父母须当敬。兄弟同胞要一心。枕边谗言休要听。

天天天。天意与人无两般。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青天。

由由由。也有欢喜也有愁。世间苦乐不均事。万物从天不自由。

命命命。五行八字皆前定。切莫算计他人有。富贵贫穷都是命。

安分守己。

安安安。夜间一宿日三餐。非干己事休招惹。身得安时梦也安。

分分分。今生衣禄前生定。休将巧计害他人。儿孙自有儿孙福。

守守守。命理有时终须有。莫恨贫苦怨爹娘。儿孙兄弟常相守。

己己己。别人闲事不要理。休言长短去笑人。何不将心谅自己。

求寒山寺的故事!要短!急急急急!有急用!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 友。长大后寒山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涩,唯独没有一丝甜味。他左右为难,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现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过去苏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图画挂轴,以及江南许多地方春节时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内容都是两个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笑容可掬,逗人喜爱的模样。据说也源于这个美好的传说。 民间还传说,“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甚至寺名也由于“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所以尽管后来在宋朝时,曾将寺名重新改为“普明禅院”,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寒山寺”。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次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

寒山寺正门是什么样子的?寺内布局?

基本概况

寒山寺(Hanshan Temple)

过枫桥古镇的石板路小巷,或是站在枫桥桥头,抬眼即可见碧瓦黄墙的寒山寺坐落在绿树丛中,院内青松翠柏,曲径通幽。唐朝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写有《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韵钟声千载流传,寒山古刹因此名扬天下。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

寺内景观

寒山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高12.5米。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中 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

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高大的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座上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乃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

佛像背后与别处寺庙不同,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而不是海岛观音。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被头散发,憨态可掏。

寒山寺里比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此殿位于藏经楼内,楼的屋脊上雕饰着《西游记》人物故事,是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得真经而归的形象,主题与藏经楼的含义十分贴切。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于殿中。寒山执一荷枝,拾得捧一净瓶,披衣袒胸,作嬉笑逗乐状,显得喜庆活泼。相传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转世,后来又被皇帝敕封为和合二仙,是样和吉庆的象征。寒山与拾得皆喜吟诗唱偈,寒山有《寒山子诗集》存世,诗风朴素自然,通俗易懂,有“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之说,后人又收辑拾得的诗附于其后。寒、拾塑像背后嵌有千手观音画像石刻,上有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状元石韫玉的篆书“现千手眼”。殿内左右壁嵌有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所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共二十七石。这部《金刚经》是他为追荐亡父而书,苍劲古拙,透出英武刚烈之气。后面还有董其昌、毕懋康、林则徐、俞樾等人的题跋共十一石,神采纷呈,各有千秋。

在藏经楼南侧,有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阁,这就是以“夜半钟声”名闻退还的钟楼。关于“夜半钟”的说法,历史上曾经聚讼纷坛。北宋欧阳修认为唐人张继此诗虽佳,但三更时分不是撞钟的时候。南宋的范成大在《吴郡志》中综合了王直方、叶梦得等人的论辩,考证说吴中地区的僧寺,确有半夜鸣钟的习俗,谓之“定夜钟”。如白居易诗:“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于鹄诗:“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听缑山半夜钟。”温庭筠诗:“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都是唐代诗人在各地听到的半夜钟声。自此,这场争论才逐渐平息。

现今寒山寺里的古钟已非张继诗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钟了。甚至明代嘉靖年间补铸的大钟也已不知下落。一说当时“遇倭变”,销熔改铸成大炮;一说已流人日本,如康有为诗云:“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为此日本国内还曾大力搜寻,但徒劳无功,遂留下千古之谜。如今的大钟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苏巡抚陈葵龙督造。巨钟有一人多高,外围需三人合抱,重达两吨。钟声宏亮悠扬,余音轰条。

僧人撞钟之所以要敲108下,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每年有12个月、24节气、72候(五天为一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钟l08下,表示一年的终结,有除旧迎新的意思。二是依照佛教传说,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108次,人的所有烦恼便可消除。每年除夕之夜,中外游人云集寒山寺,聆听钟楼中发出的一百零八响钟声,在悠扬的钟声中辞旧迎新,祈祷平安。

相关传说

寒山寺名称的由来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8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寒山长大以后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涩,唯独没有一丝甜味。他左右为难,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

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他懂得“朋友之妻不可欺”的道理,所以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也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

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毒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现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据说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过去苏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图画挂轴,以及江南许多地方春节时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内容都是两个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相互笑容可掬,一副逗人喜爱的模样,也称“和合二仙”。据说也源于这个美好的传说。

民间还传说,“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甚至寺名也由于“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所以尽管后来在宋朝时,曾将寺名重新改为“普明禅院”,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寒山寺”。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次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看来“和合二仙”早就告诫过:中日两佃人民应该既“和”又“合”,而不应兵刃相见。正因为如此,所以日本友人也特别喜爱中国的寒山寺。是呀,和平、合作、友谊、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最强音!

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现在餐饮等公共场所、民众家里经常有此句做裱悬挂。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诗碑

俞樾《枫桥夜泊》

在江南古刹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块石碑上面镌着唐代大诗人张继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诗:“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块由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已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

自《枫桥夜泊》问世,历代文人墨客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据《寒山寺志》载,《枫桥夜泊》诗的第一块诗碑,为宋代王硅所书。此碑因屡经战乱,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至明代重修寒山寺时,画家文征明为寒山寺重写了《枫桥夜泊》诗,刻于石上,这是第二块《枫桥夜泊》诗碑。此后,寒山寺又数遇大火,文征明手书的诗碑亦漫漶于荒草瓦砾之间,现在嵌于寒山寺碑廊壁间的文征明所书残碑,仅存“霜、啼、姑、苏”等数字而已。

文征明《枫桥夜泊》 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陈龙重修寒山寺时,有感于沧桑变迁,古碑不存,便请俞樾手书了这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其时,俞樾虽已八十六岁高龄,仍以其饱满的情怀,稳重的章法,浑圆的笔意,挥洒淋漓,一气呵成。俞樾作书后数十天,便倏然长逝了。

寒山寺的第四块《枫桥夜泊》诗碑,是一位与唐代张继同名同姓的书法家所书。据文史专家郑逸梅老人记述,这位现代张继,是应著名画家吴湖帆之约而书古代张继《枫桥夜泊》诗的。诗后有跋云;“余夙慕寒山寺胜迹,频年往来吴门,迄末一游。湖帆先生以余名与唐代题《枫桥夜泊》诗者相同,嘱书此诗也。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沧州张继。”现代张继书古代张继诗,由刻碑名手黄怀觉刻石,立于寒山寺内,一时传为佳话。可惜他在书写《枫桥夜泊》的第二天,便与世长辞了;而他书写的这块诗碑,现仍存于寒山寺内。

旅游指南

气候

苏州四季皆宜旅游,尤以4-10月最佳。在此期间,你既可欣赏到桃红柳绿的自然风光,又可品尝鲜桃、碧螺春、糖藕等时令特产。

游苏州园林,或是探访周庄、同里等水乡古镇,最好避开双休日和节假日。只有在人少的时候,才能体味出她独特的韵味。

苏州的景点大都很早关门,特别很值得一游是姑苏城外的寒山寺,17:30就关门了,节假日也不例外,这一点如果是自助游就要特别注意时间的安排。

住宿

建议入住中山大厦附近,位于闹市区人民路,毗邻步行街-观前街,距拙政园、狮子林、北寺塔很近。

交通

乘游3线、3、6、9、17、21、31、301路车枫桥站下。

美食

饮食:游人可在寒山寺中品味佛门素馔。

寒山寺为什么与和合文化联系在一起: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